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概念>解毒>

黄连运用需谨慎

时间: 苑如16 分享

  黄连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但其本身含有毒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黄连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根茎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是小檗碱,又称黄连素(Berberine)约为5%~8%,其次为黄连碱(Coptis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掌叶防己碱(巴马亭,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尚含黄柏酮(Obakunone)、黄柏内酯(Obakulacto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阿魏酸(Ferulic acid)等。叶含小檗碱1.4%~2.8%。此外,黄连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从三角叶黄连中分离鉴定了黄连碱、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和药根碱。

  近年临床上常用黄连须代替黄连应用,黄连须中的黄连素含量为 1.2%左右。体外抑菌试验表明:50%黄连须煎剂与 10%黄连煎剂的抗菌效力相同。

  
黄连的毒副作用
小檗碱的治疗量相当安全,副作用也很少,长期服用也未见任何障碍,一次口服小檗碱2.0g 或连用黄连粉100g 未见任何副作用。在动物试验中,毒性也很轻,给小鼠口服不易致死,腹腔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0.01g/kg。猫口服0.1g/kg 可引起全身抑制,呕吐,于8~10天后死亡,呼吸由兴奋转为麻痹,死亡前可发生惊厥。

  小檗碱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 24.3mg/kg。四氢小檗碱给小鼠灌胃、皮下及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940mg/kg、790mg/kg及 100mg/kg,长期用药未见蓄积作用及病理变化。

  临床应用本品,有报道认为其有如下毒副作用: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过敏性休克;麻疹样药疹和荨麻疹样药疹;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关节痛等;腹泻、腹胀、肠鸣、多尿;血色素及血细胞减少。

  小檗碱口服时毒性很小;但肠外给药较大剂量时,能使呼吸增强,然后逐渐减弱,于死亡前出现抽搐现象。小檗碱的致死原因,多由于呼吸麻痹;对心脏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曾有肌肉注射黄连素引起过敏以及静脉滴注黄连素注射液剂量过大抑制心脏、扩张血管,进而诱发心源性脑缺氧死亡的报道。

  黄连中毒解毒救治:

  1. 立即停用黄连素。

  2. 出现过敏症状者给予抗过敏治疗。可口服扑尔敏4mg,1日3次;或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亦可用10%葡萄糖酸钙液10~20ml加等量5~25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2ml)。

  3. 出现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或过敏性休克时,可给予强心、吸氧、应用激素、针刺等中西医急救常规治疗。

黄连中毒相关文章:

1.黄连素的副作用

2.常吃黄连素有副作用吗

3.中药药物中毒的症状

4.哪些中药会导致中毒

5.黄连素的副作用

黄连运用需谨慎

黄连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但其本身含有毒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黄连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根茎含多种生物碱,主要是小檗碱,又称黄连素(Berberine)约为5%~8%,其次为黄连碱(Coptis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掌叶防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黄连的方剂运用
    黄连的方剂运用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峨嵋野连Coptis omeiensis(Chen)C. Y.Cheng 或云南黄连Coptis teetoides C. Y. Cheng 的

  • 清热解毒的黄连
    清热解毒的黄连

    黄连亦名王连(《本经》)、支连(《药性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黄连的功能: 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杀虫。主治

  • 泻火解毒黄柏的运用
    泻火解毒黄柏的运用

    黄柏是一种泻火解毒的中草药,怎么运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医家论药之黄柏 黄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顶至踵

  • 苦参的临床运用
    苦参的临床运用

    苦参主治热毒血

5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