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药大全>

常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常山的介绍

时间: 玉凤2635 分享

  常山,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的干燥根。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常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常山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仅供参考。

  常山的功效与作用

  常山为较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商品来源复杂,全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认为鸡骨常山为正品。

  别名:鸡骨常山、黄常山。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落叶小灌木黄常山的干燥根。野生或栽培。

  产地: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省。

  性状鉴别:根圆柱形,弯曲不直,直径约会0.3~2厘米,多断切为长10~15厘米的节段,栓皮较薄均已脱落。表面黄色,光滑,显细纵纹。头大尾细,下部多有分歧,质坚硬,形如鸡骨,不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久嚼令人作呕。

  以质坚实,条均匀光滑,表面及断面黄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常山硷甲、乙、丙,此外还含有常山次硷和伞花内酯等。

  功效与作用:常山是治疗疟疾的要药,能化痰抗疟、清热利水。动物实验证明有下列作用:

  1、抗疟。常山对实验性疟疾感染,有显著疗效。有效成分为常山硷。常山硷乙、丙的作用强度约为奎宁的89~152倍,近年也证明常山硷乙对恶性疟疾和间日疟,急性发作时有较好的疗效,能迅速控制症状,血中疟原虫阴转,但不能根治。其主要副作用为呕吐,胃肠道外给药也会引起呕吐。

  2、催吐。作用较强大,其原理主要是刺激胃肠道引起的反射作用。

  3、退热。动物实验证明,常山有明显确定的退热作用。此作用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有关。

  4、抗病毒。体外实验证明,常山对甲型流行感冒病毒PR8有抑制作用,对感染流感的小鼠也有效果。

  5、抗阿米巴。体外和动物实验、治疗,均证明对阿米巴原虫有一定抑制作用。

  6、其他作用。运动实验证明,常山硷甲、乙、丙静脉注射于麻醉狗,能引起血压下降;对有孕子宫多呈兴奋作用,体外试验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辛、苦、寒、有小毒。

  归经:入肝、肺经。

  功能:吐痰、行水、截疟。

  主治:新久疟,老痰积饮,欲吐不能,胸胁胀满等症。

  临床应用:1、用于抗疟,为中医药治疟的要药,历代医家广泛应用常山治疗各种疟病。现代的实践认为,常山对治疗间日疟和三日疟有疗效,可作为主要控制症状的抗疟药使用,常配乌梅、川连、槟榔、草果、法夏、北杏、黄柏等,代表方为常山饮。但因其有较严重毒性,且在治疗量下也有催吐等剧烈副作用,因此,临床应用的价值大受限制、要消除其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解决。

  2、引吐积痰、毒物,以常山配伍甘草,温服取吐,治胸中痰饮、食物中毒、宿食停留于胃者,取其能涌吐出老痰、积痰和宿食,但是注意只在邪盛体壮的情况下才适用。

  附1:1、常山的副作用:为服后呕吐,生用、重用则吐作用更加明显,因此,一般用酒制和炒过,或配入槟榔、草果、法半夏、乌梅等,能减少其副作用,如著名的“七宝饮”、“常山饮”即按此配伍,可减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脾胃虚寒、胸闷气滞者,配藿香也能止呕。又其叶服后致吐,故煎药前应先剔除其叶;2、关于常山与甘草同用问题,有认为常山配甘草必呕,但历代治疟代表方剂,许多都用常山与甘草相配,看来只要同时再适当配伍其他药以防呕吐,常山与甘草的配伍并不禁忌。

  用量:4.5~9g(抗疟),3.4~4.5g(祛痰)。

  处方举例:常山饮(《局方》):常山9g、贝母9g、草果4.5g、槟榔12g、乌梅6g、生姜9g、大枣12g,水煎服。

  七宝饮:常山9g、槟榔9g、鳖甲9g、乌梅3个、红枣3g个,甘草9g、生姜3g片,水煎服。

  附2:蜀漆为常山苗。味辛、性平、有毒。功用与常山同,但催吐作用较常山更强,现代更少用。

  注:除上述常山外还有以下10种:

  1、山常山。产于中南华东南北各地,为小蘖嚎猪刺,三颗针,庐山小蘖等多种植物的干燥根,根弯曲不直,一般长15~30厘米,直径1.5~3厘米,多带淡褐色粗皮,剥落粗皮,内鲜黄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中心有黄白色髓心。气微味苦。均含小蘖碱可作提取黄连素的原料。天津市作常山使用。

  2、滇鸡骨常山。主产云南,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干燥根。治发热头痛,身起泡、红肿及高血压。叶有小毒常作消炎、止血、接骨止痛药。

  3、滇常山。产于四川、云南等地,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干燥根,四川、云南民间用于治头眩晕。

  4、臭常山。产于贵州、云南等地,为芸香科植物日本常山的干燥根,根、茎及叶贵州民间均用,解热镇咳外用治肿毒。

  5、白常山。产于四川等地,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白常山(展枝玉叶金布,鹅儿花)的干燥根。四川民间用于散寒泻火,治疟疾、寒热往来。根极似鸡骨常山,但断面有白心可以区别。

  6、海州常山。产于安徽、江苏等省,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干燥根。根、茎、叶、花均可疗疾。功能祛风湿、清热、利尿止痛、平肝降压,亦可治疟(茎叶名臭梧桐,为制豨桐丸、片的主要原料)。

  7、土常山。产于浙江,为虎耳草科植物(甜茶)的干燥根,与鸡骨常山相似,淡黄色可涤痰结,散肿毒,治瘿瘤。民间代鸡骨常山,作截疟药,能催吐。此外另有同科伞形绣球,腊莲绣球等的根亦作吐常山使用。

  8、广西南宁以山矾科华山矾的干燥根,作吐常山用,治疗疟疾。

  9、湖南通道及会同县,以马鞭草科的黄荆和牡荆的根、作土常山用。

  10、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部分地区以薯蓣科穿山龙的根,作常山用,称为常山、草常山或土常山。

  综上所述,可见常山植物来源不一,品种混乱。其疗效亦不尽相同,应注意区分。

  常山的介绍

  入药部位

  干燥根。

  性味

  味苦、辛,性寒。

  归经

  归肺、肝、心经。

  功效

  涌吐痰涎,截疟。

  主治

  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

  相关配伍

  治胸中多痰,头疼不欲食:常山四两,甘草半两。水七升,煮取三升,内半升蜜,服一升,不吐更服。无蜜亦可。(《肘后方》)

  用法用量

  5~9g。

  禁忌

  有催吐副作用,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炮制

  一、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二、炮制方法

  炒常山:取常山片,依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色变深。本品形如常山片,表面黄色。

  生理特性

  灌木,高1~2米;小视圆柱状或稍具四棱,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常呈紫红色。叶形状大小变异大,常椭圆形、倒卵形、椭圆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25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或粗齿,稀波状,两面绿色或一至两面紫色,无毛或仅叶脉被皱卷短柔毛,稀下面被长柔毛,侧脉每边8~10条,网脉稀疏;叶柄长1.5~5厘米,无毛或疏被毛。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有时叶腋有侧生花序,直径3~20厘米,花蓝色或白色;花蕾倒卵形,盛开时直径6~10毫米;花梗长3-5毫米;花萼倒圆锥形,4~6裂;裂片阔三角形,急尖,无毛或被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稍肉质,花后反折;雄蕊10~20枚,一半与花瓣对生,花丝线形,扁平,初与花瓣合生,后分离,花药椭圆形;花柱4(5~6),棒状,柱头长圆形,子房3/4下位。浆果直径3~7毫米,蓝色,干时黑色;种子长约1毫米,具网纹。花期2~4月,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产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生于海拔200~2000米阴湿林中。印度、越南、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琉球群岛亦有分布。

  鉴别

  一、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呈圆柱形,常弯曲扭转,或有分枝,长9~15cm,直径0.5~2cm。表面棕黄色,具细纵纹,外皮易剥落,剥落处露出淡黄色木部。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横切面黄白色,射线类白色,呈放射状。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淡黄色,无外皮。切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质硬。气微,味苦。

  二、药性鉴别

  1、常山:生品劫痰涌吐力强,多用于胸中痰饮,癫狂等。

  2、酒常山:酒制后作用缓和,毒性降低,多用于截疟。

  相关论述

  《纲目》:“常山、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须在发散表邪及提出阳分之后。用之得宜,神效立见;用失其法,真气必伤。夫疟有六经疟,五脏疟,痰、湿、食积、瘴疫诸疟,须分阴阳虚实,不可一概论也。”

看了“常山的功效与作用”的人还看了:

1.草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

2.中草药的功效大全

3.中药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4.中药牛黄的功效与作用

5.灸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6.中药云母的功效与作用

常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常山的介绍

常山,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的干燥根。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地。常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常山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菖蒲的介绍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菖蒲的介绍

    菖蒲(学名:Acorus calamus 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生于沼泽地、

  • 潺稿树根皮的功效作用 潺稿树根皮的介绍
    潺稿树根皮的功效作用 潺稿树根皮的介绍

    潺稿树根皮是一种中药,植属樟科。潺稿树根皮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潺稿树根皮的功效作用的资料,仅供参考。 潺稿树根皮的功效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的介绍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的介绍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的功效与作

  •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侧柏叶的介绍
    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 侧柏叶的介绍

    侧柏叶,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侧柏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

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