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药方剂>中医药方>

中医治疗高血压药方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时间: 玉凤2635 分享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中医治疗高血压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中医治疗高血压药方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治疗高血压药方

  柴胡槐花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证见头晕目眩,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组成】柴胡、黄岑、枳实、白芍、郁金、龙骨、牡砺、蒲黄、五灵脂、槐花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病例验证】李某,男,45 岁,证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胁痛,胸痛彻背,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脉弦数。血压22.8/16.2千帕(171/122毫米汞柱),胆固醇 8.3mmol/L,谷丙转氨酶293U。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以上方加减化裁,服药后诸症逐渐消失,血压21.8/12.8千帕(164/96毫米汞柱),胆固醇4. 5 mmol/L,谷丙转氨酶175U。

  三草二明汤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压病。证见面赤头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组成】夏枯草30克、尸莶草30克、益母草10克、决明子25克、石决明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病例验证】某女,42岁,自诉患高血压病,曾服降压灵、利血平、益寿宁等,病情时好时差,因事不如愿,血压升至25.3/14. 7千帕(190/110毫米汞柱),3个月来,头晕、目眩、烦躁、口苦、失眠,舌红,苔薄白略黄,脉弦数。上方加远志、酸枣仁、夜交藤,制成5剂,日服1 剂,服3剂即头晕目眩失眠诸症大减,遂减去运志、酸枣仁、夜交藤,守方连服40剂,血压稳定在17.3~18.7/12.0千帕(130~140/90毫米汞柱),随访1年未复发。

  花生苗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清热益血。有降血压,降低胆固醇作用,对治疗高血压病有较理想的功效。

  【处方组成】花生全草(整棵干品)50~100克。

  【用法用量】切成小段,泡洗干净,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血压正常后,可改为不定期服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高血压患者48例,其中显效3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莲子心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清心,涩精,止血,降血压。治高血压,头晕脑胀,心悸失眠等症。

  【处方组成】莲心(莲子中的胚芽)4~5克。

  【用法用量】以开水冲沏代茶饮用。

  【病例验证】常用此方代茶饮者40例,其中38例收到良好的治疗高血压效果,有效率在95%。

  白薇百合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证见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口干咽燥,舌红,脉弦细数。

  【处方组成】白薇9克,百合9克,鲜生地24克,茯苓12克,酸枣仁9克,石决明15克,龙齿9克,桅子7.5克,青木香9克,木瓜9克,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病例验证】某女,头痛耳鸣,心悸,少寐1年,查血压19.95/12.5千帕(150/94毫米汞柱)。用上方2周,血压17.82/12.50千帕(134/94毫米汞柱);4周后降至17.29/11.7千帕(130/88毫米汞柱)。以后病情一直稳定。

  高血压病因

  1.遗传因素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分类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临床表现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症状与血压升高的水平并无一致的关系。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有关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高血压仅是其症状之一。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可具有其自身特点,如主动脉缩窄所致的高血压可仅限于上肢;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增高呈阵发性。

  检查

  1.体格检查

  (1)正确测量血压。由于血压有波动性,且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时会引起一时性的血压升高,因此应至少2次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可诊断高血压,而血压值应以连续测量3次的平均值计。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

  (2)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及臀围。

  (3)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

  (4)观察有无库欣病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

  (5)全面的心肺检查。

  (6)全面详细了解患者病史。

  2.实验室检查

  可帮助判断高血压的病因及靶器官功能状态。常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包括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眼底、动态血压监测等。

  可根据需要和条件进一步检查眼底以及颈动脉超声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判断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了解血压昼夜节律,监测清晨血压,指导降压治疗以及评价降压药物疗效。

  高血压治疗方法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1.治疗目的及原则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一般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患者,应酌情降至更低。对所有患者,不管其他时段的血压是否高于正常值,均应注意清晨血压的监测,有研究显示半数以上诊室血压达标的患者,其清晨血压并未达标。

  (1)改善生活行为 ①减轻并控制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⑦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 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2.降压药物治疗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治疗的降压药物,特别是每日给药1次能控制24小时并达标的药物,具体应遵循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1)降压药物种类 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合并临床疾病的情况,选择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选择降压药物的原则如下:

  1)使用半衰期24小时以及以上、每日一次服药能够控制24小时的血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等,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

  2)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并能够控制每一个24小时血压的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2)治疗方案 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二)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肿瘤切除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肾血管性高血压可通过介入治疗扩张肾动脉。对原发病不能手术根治或术后血压仍高者,除采用其他针对病因的治疗外,还应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预防

  高血压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对血压130~139/85~89mmHg正常高值阶段、超重/肥胖、长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者应进行重点干预,定期健康体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随访和测量血压,尤其注意清晨血压的管理,积极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并举),减缓靶器官损害,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1-4]

中医治疗高血压药方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中医治疗高血压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中医治疗高血压药方的资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