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演讲稿大全 > 演讲稿 >

企业在精准扶贫会议上的发言稿5篇(2)

时间: 梁淑648 分享

第一、思想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从干部层面看,一是盲目自满与畏难松劲的思想交织。泾川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独特,通道地位明显,通过多年努力,全县整体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也打造了一批示范典型,于是一些干部自我感觉良好,习惯于坐在功劳簿上只讲成绩不说问题,骄傲自满,盲目乐观,觉得事事都比别人强,处处都比别人好,甚至认为贫困在泾川不算问题,无须关注。但是,当遇到困难和矛盾时,特别是真正认清贫困现状后,又不知所措,一筹莫展,悲观失望,丧失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攻坚克难的信心。二是期待机遇与不敢担当的思想交织。一些单位和干部把希望寄托在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上,热切期盼上级给予更多项目更多资金,但是,当真正有了机遇、有了项目,却瞻前顾后,徘徊等待,怕惹麻烦、怕撞红线、怕出问题,不主动研究政策,不积极争取项目,不愿创新实施项目,缺乏责任担当,丧失了机遇,贻误了发展。三是怨天尤人与得过且过的思想交织。面对繁重的发展任务和薄弱的工作基础,一些干部一味抱怨自然条件差、项目资金少、群众不配合,认为事情没做好,不是自己没本事,也不是自身不努力,而是组织不支持,条件不允许。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遇事能推则推、能过则过,被动应付、敷衍塞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不到群众认可,到头来一事无成。从群众层面看,在精准扶贫前期调研中,我们明显感受到,绝大部分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但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却显得很无奈,也很无助,加之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经济条件有限,把希望寄托在政策扶持上,缺乏创业致富的激情,缺乏改善生活的动力,产生了等靠依赖思想。同时,随着劳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突出,致使一方面打造了像康家、高崖等示范村,一方面又出现了像黑梁河这样发展不足、落后闭塞的情况,甚至有一部分年轻人厌倦故土,背井离乡,长期在外漂泊,逃避了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建设家乡的责任,一些偏远山区出现了女出嫁、儿入赘、门挂锁、院撂荒的萧条、荒凉、没落、颓废景象。一些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落后环境中,对新理念、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这些地方长期发展不足,我们要从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为民情怀等方面客观审视,深刻反思,躬身反省。

第二、工作方式单一。主要表现为“五会五不会”:一是会大水漫灌,不会精准滴管。过去,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习惯于整乡整村整区域式推进,习惯于项目资金体系化设计,习惯于穷人富人一揽子扶持,对具体贫困户在分类指导、精准用力、因户施策上研究不到位、措施不具体,虽然完成了项目任务,通过了上级验收,达到了考核要求,但是,真正使贫困户受没受益,各方面都普遍关注不够。比如危房改造项目,起初每户补助四、五千元,现在一万多元,使有能力的农户享受了,真正的穷人却没有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会行政推动,不会思想发动。大部分干部在推动工作中习惯于行政手段、行政命令,大包大揽,不会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不愿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没有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凝聚起来,造成工作难度大、效果不理想。表面看,这是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实质上是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方法在我县各级干部队伍中还有很大差距。三是会典型示范,不会统筹着力。过去,我们采取抓点示范的方式,将项目资金向基础条件好、群众发展意愿强烈的乡村倾斜,集中打造了一批特色亮点,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面对精准扶贫的全新任务,如何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是全县上下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我们再不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对这种老办法进行调整和改进,做到统筹用力、精准用力,就会事倍功半、贻误大事。四是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对一些条件好的乡村关注多、支持大,各个方面在项目布设上进行倾斜,而对基础较差的区域关心不够,长期得不到项目资金扶持,一些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住房、吃水、行路等基本生活条件改善欠账较大。五是会按部就班,不会创新推动。一些干部对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政策要求缺乏深入细致地学习,工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有项目就干,没资金就等,习惯于当“二传手”、“太平官”,缺少激情干事的精神状态。双联行动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为干部帮扶找到了抓手,为先富群体实现自身价值搭建了平台,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找到路径,成为带动群众进入市场的重要手段,但仍有一些乡村组织和干部不研究、不谋划、不创新,只是喊在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抓建的典型缺乏生命力,没有很好地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第三、发展任务艰巨。主要表现为“五个难度大”:一是对象识别难度大。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对贫困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不明显,加上摸底调查的手段、途径以及数据真实性影响,“谁是真正的贫困户”、“致贫原因是什么”,界定识别要求十分严格,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问题。二是产业发展难度大。近年来,我们按照适宜区全覆盖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为每个乡村分别确定了主导产业,形成了果品蔬菜畜牧多元化发展的产业格局。但由于受市场价格、销售渠道、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群众对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不足,产业发展仍然以行政推动、政策引导为主,群众自觉自愿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贫困片区受基础条件、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制约,大部分贫困村没有培育形成主导产业,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大瓶颈。三是设施配套难度大。贫困片区村庄布局分散,人口居住零散,村与村之间跨度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教育、医疗、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成本高。四是市场引导难度大。近年来,我们着眼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主动顺应市场规律,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鼓励专业大户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些群众思想封闭,小富即安,依靠市场、融入市场的意识不强,加之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总量不足,带领群众进入市场的能力不强,市场机制创新不够,市场主体参与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五是均衡发展难度大。经过多年努力,贫困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很大,贫困乡村发展底子薄、欠账多,实现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在把握形势中增强定力。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集中攻坚、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对于泾川这样一个基础薄弱、财政总量小的欠发达县份而言,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运用各方资源和力量,打赢这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和大决战,既是各级组织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也为各级干部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全县上下要从政治的、全局的和现实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推进精准扶贫是实现党的确定宏伟目标的现实需要。党的着眼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全党全国上下要致力实现的第一个百年梦想,也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紧抓不放的政治和战略任务。现在,实现全面小康已经进入倒计时,但我县全面小康整体进程还相对滞后,初步统计,2013年我县全面小康指数为53.4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5.12个百分点。我们要落实确定的宏伟蓝图、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一个不争的事实和必然要求,就是要把深化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的最大任务来抓,把实施精准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来抓,盯紧盯牢,全力推进,把贫困村、贫困户这个短板补齐,确保贫困群众不掉队、贫困乡村不拖后腿。

第二,推进精准扶贫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构成的战略布局,鲜明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更加清晰地描绘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新蓝图和新愿景,也是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始终把牢的总方略和总抓手。对西部欠发达县份的泾川来说,深化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与贯彻“四个全面”有着很强的工作关联度和契合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最大任务”,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全面深化改革是“最大动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需要用改革的办法突破和推动,同时,扶贫相关领域改革的推进也直接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和成效;全面依法治国是“最大重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需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并提供有力可靠的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最大政绩”,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是推动扶贫攻坚的根本保证,需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场上实践检验。从这些意义上讲,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关系,而且是战略与行动生动体现的关系。

第三,推进精准扶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解决贫困问题,是深化精准扶贫的现实选择。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群体,核心在于推进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必须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解决贫困乡村发展不足的问题,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促进精准扶贫和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第四,推进精准扶贫是党委政府履行使命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长期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基础条件作为重中之重,锲而不舍抓扶贫,持之以恒促发展,实现了向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的历史性转变。现阶段,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乡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脱贫致富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担负的神圣职责。我们必须带着强烈的责任、深厚的感情,以“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的情怀,扑下身子实干,铆足劲头苦干,扎实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

第五,推进精准扶贫是适应扶贫开发新形势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县剩下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黑梁河、红河、泾汭河、北部塬区四个特困片带上,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以往粗放式扶贫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扶贫攻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快转变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是大势所趋、任务所系、民心所向。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准确领会中央和省市决策要旨,把握精准扶贫的方向和要求,集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定期脱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二、紧扣重点任务,持续集中用力,切实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县委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传达省市党政主要领导研讨班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先后组织四大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120多个单位,集中利用一周时间深入4个贫困片带进行了专项调研,摸排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掌握有关情况。同时,在学习吃透上级精神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广泛对接论证,形成了全县“2+19”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可以说,这套方案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汇聚了各方面的智慧和成果,体现了上级精神,切准了县情实际,回应了群众期盼。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学习,深刻领会,整体把握,统筹用力,切实把“六个精准”的内涵要义领会好,把推进工作的思路举措谋划好,把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完成好,确保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效。重点要实施好“14565”计划:

1、紧盯“一个目标”,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表”。按照省市下达的责任状和全省全市整体脱贫的路线图,我县脱贫目标和脱贫时序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攻坚阶段,即从现在开始,到2016年年底;第二阶段为巩固提高阶段,时间段为2017年至2020年。具体讲,就是今年实现20个贫困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1.25万人;2016年再实现35个贫困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2.15万人,再经过四年努力,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纲要和全面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中涉及农村的主要指标以及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预期指标,如期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省市委要求,2016年泾川县要整县脱贫,2020年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既是省市委对我县干部群众的充分信任,又是对我们各级干部政治定力、工作魄力、落实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全县上下一定要紧盯这两个目标节点,认真算好时间账、任务账、进度账,精准设计年度目标,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2、推行“四化模式”,绘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线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从来不是独立的,也不是实施一次项目、投入一次资金,凭借一个部门、一个乡镇单打独斗就能实现的,必须作为一个综合性工程,举全县之力,靠全民参与,重点在网格化、清单化、图表化和精准化上下功夫、求突破,真正以精准到位的措施保证精准任务的落实。一要做到“网格化管理”。准确运用精准扶贫调研摸底成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网的贫困信息大数据平台,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逐条录入指标信息,逐类制定帮扶方案,做到全方位帮扶、全过程监管。要坚持脱贫销号与返贫挂号动态管理,健全完善公开公示和逐级审核制度,让群众评议、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说了算,真正让该进来的进来,该出去的出去,切实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二要做到“清单化实施”。按照省市要求,逐乡村制定实施方案,对工作任务逐项列表,建立横向到边的“任务清单”;坚持县级领导、双联单位、乡镇、村级组织四级联动,明确包抓领导、牵头单位,形成纵向到底的“责任清单”;对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进行公示,定期通报,形成可核可查的“进展清单”;对精准扶贫工作推进过程出现的各类问题,实行跟踪销号管理,逐项明确责任领导、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形成直观明确的“问题清单”。三要做到“图表化作战”。要精心制作精准扶贫“工作手册”,逐片绘制贫困人口和扶贫项目分布图,逐村绘制贫困人口条形图和产业发展规划图,逐项目制定任务书和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倒逼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四要做到“精准化推进”。严格对照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的要求,对涉及的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明确具体目标、着力重点、措施办法、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形成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工作链条,促使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朝预定方向推进。

企业在精准扶贫会议上的发言稿篇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既是精准扶贫的思想动员会,也是工作部署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市级领导精准扶贫集中调研情况,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9个配套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责任分工也很具体,希望大家同心同向同力,集中精力打好全市精准扶贫歼灭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言的,是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是对传统扶贫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发展。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举措,确立了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指导思想的地位,要求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六大机制”(即: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扎实解决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强调要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做到“识真贫、真扶贫、扶真贫”。习多次强调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是在甘肃视察期间强调“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6月18日,习在贵州考察工作时又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要在‘六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做到底数清楚、对象明确、方向精准),做到‘四个切实’(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这为我们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我省现阶段最基本省情,把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精准扶贫的方向和要求,提出定向“喷灌”、定点“滴管”、定期脱贫。在深化扶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时期,6月9日省上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领导之重视,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决战的决心和信心。省上出台的《意见》和17个配套方案,全面贯彻了以来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扶贫开发战略思想,鲜明提出了全省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突出了“组合拳”特色,强化了配套措施,创新提出了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等“六个精准”要求。这“六个精准”涵盖了扶贫开发的方方面面,突出了关键环节,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的精神和要求是一致的,是对我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1+17”政策框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关联度强、含金量高,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突破性和激励性,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上的相关精神,坚定信心、细化措施,强化责任、抓好落实。

近年来,我们围绕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针对永昌县被确定为全省17个“插花型”贫困县之一的实际,研究制定了《深入推进“1236”扶贫开发行动实施方案》、《永昌县扶贫开发三年计划》和《进一步支持永昌县加快发展的意见》。为了将扶贫重心真正下移到贫困村、扶贫措施落实到贫困户,市级领导带队分别深入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集中调研,分析贫困原因,制定脱贫措施,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市上成立了由市级领导牵头的重点贫困村帮扶工作组,在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成立专门驻村帮扶工作队,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担任重点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副书记,帮助贫困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通过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扶贫开发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任务依然艰巨。尽管我市与其他市州相比,贫困面较小、任务量不大,但目前全市仍有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7个相对贫困村,贫困人口还有7300多人。这些村地处祁连山浅山区,区位较差、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态脆弱,产业发展缺乏支撑、公共服务还有缺位、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留守在村的贫困人口大多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脱贫致富意识很弱,因病、因学、因灾、因婚返贫的问题依然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必须用精准扶贫的办法解决“短板”问题,特别要解决好“扶谁的贫、谁去扶贫、怎么扶贫”的问题,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能力。只有集中精力打好这场“歼灭战”,使贫困村和贫困户彻底“斩断穷根”,才能确保在短时间内消除绝对贫困。

二、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目标任务

省委、省政府提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时期,前三年集中攻坚,后三年巩固提高,在2017年基本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到2020年所有贫困县(市、区)全面实现脱贫。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要“三步并做两步走”,紧紧围绕“前两年集中攻坚、后两年巩固提高、2018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目标,把扶贫攻坚的重点放在永昌县,集中用今明两年时间开展扶贫攻坚,让全市7300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其中今年脱贫5900人,明年脱贫1400人。只有这样,在本届任期届满后,我们才能对全市人民有个交待,我们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更有说服力。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攻方向,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点和难点。省委王书记对我市扶贫工作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王书记在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分组讨论时指出,金昌市贫困人口少,工业基础条件好,要尽快消除绝对贫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省做出表率。7月9日,省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吴德刚在金昌调研督查时,对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在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讨论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9个配套工作方案,已印发给大家。“1+9”精准扶贫方案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救助、教育支持、电商支持、易地搬迁、生态文明建设、财政金融支持、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等方面,对当前和今后几年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责任分工、完成时限等作了详细安排。各级各部门要把贯彻落实省、市《意见》和配套工作方案结合起来,紧盯目标任务,严格落实责任,扎实努力工作,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扶贫效果。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个着力”:

一要着力整合扶贫政策,增强政策效应。省上的“1+17”扶贫工作方案,坚持精准方向,着眼重点难点,提出了具有组合拳效应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的帮扶政策。我市“1+9”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与省上“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主要结合了我市实际,突出了金昌扶贫工作的特点和重点。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吃透这些政策,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结合实际找准对接点和突破口,把政策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政策支持转化为扶贫开发的实在成效,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最急迫、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整合扶贫政策,关键要统筹用好扶贫政策。要把落实“1+9”扶贫工作方案与“1+17”扶贫工作方案结合起来,主动作为、重点突破,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特别要把精准扶贫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双联行动结合起来,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双联行动的政策、资金和项目要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在村庄规划、产权制度改革、住房保障、人口转移、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充分发挥政策的组合效应。重点要做到“四个到村到社(户)”,即基础设施到村到社、富民产业到村到户、公共服务到村到社、生态文明到村到社,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文化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使贫困村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水平等主要指标达到农村小康监测目标要求,力争通过两年努力,使贫困村面貌有大的变化,贫困户生产有新发展、生活有新改善。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优先任务,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特别要把加强基础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切实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力争教育扶贫取得显著成效。电商等现代手段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新途径,对于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很好,要全力推动电商扶贫支持计划的落实,特别要按照“四有一能”要求(市有电商特色馆、县有电商服务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优先支持贫困村加快电商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电商扶贫服务体系,使电商扶贫为精准扶贫增添活力。

为了提高政策扶贫的效应,省上要求加大社会保障的政策扶贫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补差发放办法,使一、二类低保户保障水平达到贫困线以上,最终消除绝对贫困,这是对贫困户实现政策性脱贫的一项保障性社会救助举措,也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兜底”政策。目前,我市的城乡低保标准和水平相对较高,年内将基本实现城乡低保并轨。城乡低保并轨后,今年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水平由月人均129元提高到343元的城市水平,其中:一类低保对象补助水平达到每人每月489元、二类448元、三类298元、四类272元,一、二、三、四类低保对象年补助收入将分别达到5869元、5376元、3776元、3264元,这就意味着一、二类低保对象在年收入方面今年就可实现政策性脱贫,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还需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支持尽早稳固脱贫。通过今明两年提标扩面,贫困户的保障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下一步,还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帮助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或劳动技能的困难群众实现脱贫;二是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基本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的农村家庭,通过临时救助帮助其实现脱贫;三是下大力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力争用今明两年时间在15个贫困村率先建成新型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用两到三年时间再建成50—100所,尽快实现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全覆盖。

二要着力整合扶贫资金,提高投入效益。财政金融支持是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为了高效配置资源,省上统一整合涉农资金,切块下达到有关县(市、区),重点用于特困片带和贫困村贫困户,确保投入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省上要求市级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0%、插花型贫困县按15%以上的比例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各级财政单列民生改善、项目建设、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扶贫开发资金,防止过去用民生支出的大数掩盖对扶贫开发的实际投入。同时,省上将实施总规模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并推出争取货币贷款政策支持、建立贫困户风险补偿基金、规范贫困户贷款贴息政策、支持推广扶贫小额贷款保险、充分发挥扶贫互助基金作用等五个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组合拳,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扶贫资金总量,确保扶贫资金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省上的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整合涉农资金,尽力扩大扶贫资金总量,市、县(区)财政的扶贫资金投入必须保证,县(区)级财政资金整合的力度要更大一些。要努力扩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和“道德信贷”的规模,进一步强化扶贫信贷支持,到2016年底实现政府贴息小额信用贷款全覆盖。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还是金融贷款支持,都要有“精准度”和“安全性”,关键是解决好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的问题。财政金融支持要变“输血”为“造血”,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对贫困户要全面实现政策覆盖,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用在贫困群众身上,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使每一个贫困户都能得到扶持帮助,绝不能“撒胡椒面”,更不能帮错对象、用错方法,造成力量跑偏、资金流失、贫困依旧,绝不能截留挪用、更不能中饱私囊。精准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锦上添花”、搞形象工程,这是一项基本的原则,更是一条严肃的纪律,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县(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的重大责任。

三要着力整合扶贫力量,形成扶贫合力。围绕“谁去扶贫”和“怎么扶贫”,省、市《意见》都要求加强和充实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作用,整合双联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包村干部力量,建立精准扶贫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帮扶工作合力,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县(区)及承担精准扶贫任务的重点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双联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以及市直有关部门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上,干部的身子要往基层下沉,精力要向精准扶贫集中,要把工作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努力形成组织有力、目标同向、上下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切实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动性、积极性。所有参与扶贫帮扶工作的党员干部都要有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切实承担起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大责任,在扶贫开发的第一线接受考验,用真扶贫、扶真贫的实际行动来检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际成效。要继续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进一步突出同精准扶贫的相互融合、突出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双联行动与扶贫开发的联动发展、融合推进。

同时,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及时总结推广扶贫开发的新经验、新模式,全面展示扶贫攻坚的新成效、新成果,引导各级干部更加关注贫困乡村、关爱贫困群众、关心精准扶贫,大胆改革创新,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界重视、关注、参与扶贫,进一步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把社会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努力营造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同奔小康的良好舆论氛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切实更新思想观念,引导贫困群众由“要我扶贫”向“我要扶贫”转变,在“观念扶贫”上多下功夫,开展好结对子帮扶、“道德信贷”、“诚信教育”、“红黑榜”、乡风文明制度建设等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和基础,使贫困群众与全市人民一起同步奔小康。

三、着力加强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省委提出,全面小康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这“三个重中之重”,集中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发展形势任务的基本判断,对扶贫开发整体工作的准确定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凝心聚力、聚焦发力、准确用力,确保各项精准扶贫任务的全面落实。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把扶贫攻坚作为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努力做到领导责任到位、联系指导到位、驻村帮扶到位。各级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好统筹协调、政策指导、督促督查和业绩评价职能作用,在落实目标任务、着力重点、措施办法、责任主体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加强指导协调,促进和保障扶贫攻坚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要靠实工作责任。要坚持“市级推动、县(区)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强化县区党委、政府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和各乡镇抓具体任务落实的工作责任;另一方面,强化部门综合协调、政策指导的责任。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永昌县要按照扶贫工作方案要求,细化任务、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尽可能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要严格精准考评。省、市《意见》专门对“精准考评”作了具体安排,省上对贫困县(包括“插花型”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单独实行动态考核。市、县(区)要进一步完善督查落实、效果评价、业绩考核机制,提高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作为县区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评的重要依据,加大惩戒约束和考核结果运用力度。要把贫困人口减少、贫困面缩小、贫困人口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作为主要的考核评价指标。要通过精准考评,严格兑现奖惩,调动有关部门和基层干部精准扶贫脱贫、谋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扶贫攻坚是检验各级干部素质的战场,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风。近期,我们从各单位精心挑选了72名作风扎实、能吃苦、协调能力强的后备干部,组成了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贫困村指导开展帮扶工作,这些同志都是各单位的骨干,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掌握着一些科技知识、技能和一定的政策信息,市委对大家寄予厚望,也相信大家一定能在基层实践中经受锻炼,增强自身本领,锤炼过硬作风,干出一番成绩,实现人生价值。我们要求工作队成员必须与原单位脱钩,安心扎根农村,每年在岗时间不少于220个工作日,驻村时间不少于160个工作日。希望大家珍惜这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克服生活、家庭和工作上的困难,沉到村子一线,把底子摸清,把长期贫困的原因搞清,采取有针对性的精准化扶贫帮扶措施,带领广大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相关部门要严格考核奖惩,对表现突出、完成减贫任务好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同样,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违反纪律的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行政问责或严肃处理,希望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总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按照本次会议的安排和要求,以用心、使劲、过细、求效的工作作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歼灭战,为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企业在精准扶贫会议上的发言稿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能参加这次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太行行老区调研座谈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感到自豪,也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要义无反顾打好农村扶贫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下面,我将__乡的扶贫工作进行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__ 乡位于武乡县东部地位,东临左权县,北靠榆社县,南接黎城县,西傍洪水镇,距县城60公里,是武乡县的“东大门”。全乡14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2377户,6278人,劳力2438人,2013年人均收入7612元。全乡总面积5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49亩,人均1.3亩。 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88亿元,粮食总产量2600吨。

一直以来,我乡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全乡的中心工作来抓,切实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全乡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果。

一是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在项目村雁过街村投资100万元,整理复垦农田 400亩,全部用于规划发展核桃经济林园区。

二是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共涉及3个村,搬迁农户43户,主要采取中心村搬迁和县城搬迁两种方式。实施危房改造168户,切实保障了贫户居民的住房安全;

三是全面实施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全乡14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村通水泥路19.5 公里,街巷硬化42公里,并配套安装太阳能路灯210余盏;

四是推进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在全乡重点贫困村先后实施了规模肉鸡养殖、核桃经济林园区、油用牡丹种植、小杂粮深加工等扶贫产业项目;

五是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全乡确定贫困村5个,共220户,586人,涉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1 个,共29户,89人。工作中严格按照程序,逐户登记、核对,确保精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落到实处。

六是开展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河神烟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配套发展经济林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有差距。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加大,尤其是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流动性非常大。一方面类似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指导等政策很难得到长期持续的执行,甚至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对于流动贫困人口特别多的村,在村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这一类人更加贫困,但是没有好的措施和办法进行扶贫。三是贫困人口大量外出务工,使一些基础设施成为摆设,投入大,但是没有效益。四是新脱贫人口的经济基础差,返贫率比较高,因病因灾,因子女教育、结婚等返贫现象比较普遍。

(二)扶贫工作专业队伍不健全。作为乡镇一级,缺乏专业的扶贫工作队伍,扶贫工作还只能处在接受指令、完成任务这一层面。对具体扶贫政策、项目、工程的实施,不能提供更多的专业服务,工作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效率不高。同样,由于缺乏专业队伍的指导,一些扶贫项目在手续办理、资金申请、技术指导等环节遇到难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能充分享受优惠政策,也就容易使贫困农民丧失脱贫的信心。

(三)群众存在依赖思想,没有长远眼光。部分贫困农户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体责任感,没有积极进取精神,过分依赖政府。比如,有些贫困农户想要发展项目,但是又不积极接受技术指导,而是希望政府能够资金、技术,甚至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有的群众缺乏长远眼光,只愿守着自己的土地,对新的发展模式不信任、不敢尝试。这就导致扶贫工作难以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三、一些思路和措施

(一)完善对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针对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今后扶贫开发要进一步瞄准扶贫对象,把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真正使贫困人口受益。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分阶段、分批次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做到跟踪服务。加强动态管理,搞好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对贫困对象实施科学管理、分类扶持,积极探索“两轮驱动”的工作机制,促使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最及时、最合理的帮扶,全力确保扶贫对象在脱贫后不返贫。

(二)加快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根本上还是需要以产业经济作为支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形成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主导产业是脱贫翻番的必行之举。

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突出“一村一品”,通过技术推广、能人示范、企业引领,带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逐步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我乡结合全乡气候高寒特点,在“西河”曹家烟、上北台、玉石沟、井湾、雁过街5个贫困村发展小杂粮,引进了佳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小杂粮深加工项目,提高贫困群众的种植效益;贫困村曹家烟村引进了山鸡特种养殖项目;在贫困户较多的羊圈村新建现代化肉鸡养殖项目,示范带动全乡养殖产业的发展。

同时,积极发展雁过街核桃经济林园区,形成了规模种植效益。

(三)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要坚持加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

一是抓好贫困村田间道路、石堰、水渠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夯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础;三是结合实际,扩大以工代赈规模,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鼓励农民积极主动参与扶贫工作。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组建更多常驻基层的专业扶贫队伍。现阶段扶贫开发涵盖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政策更全面、要求更高。农村扶贫工作也就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农业产业技术、发展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人才。为每个乡镇、甚至是每个贫困村配备一支符合发展需要的专业队伍,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扶贫工作的效率会更高。要重点加强对扶贫干部的集中培训,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管理,切实提高扶贫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创新工作方法,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要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扶贫规划。开展扶贫工作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规划。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科学制定规划。每个地区,甚至是每个村的情况都具有特殊性,所以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不能简单搞“一刀切”,扶贫政策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每个村的具体情况,认真编制好3-5年的扶贫开发规划,明确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工作目标、方法举措等。在编制扶贫规划时,也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发展需要,鼓励群众参与选择和实施扶贫项目,使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管理权。

(三)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打牢基础。狠抓支柱产业的培植,形成产业特色,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一要扶持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对贫困地区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二要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对扶贫优势产业的投入,对参与产业开发的贫困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如技术、物资、资金等支持,从源头调动积极性;三要推行“公司 基地 农户”或“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使企业与农户形成互相依赖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共同促进。形成商品基地和区域品牌,发挥特色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抓好扶贫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们将继续奋力拼搏,务实创新,组织和带领全乡贫困农民用勤劳的双手战胜贫困,切实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圆满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企业在精准扶贫会议上的发言稿五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__就“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发言,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扶贫工作新机制,是党和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通过贫困人口识别、致贫原因分析、分类指导和深入推进“到村到户”联络机制,多层面、多渠道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要搞好精准扶贫,贫困人口识别是基础,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是关键,“到村到户”联络机制是根本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强调:精准扶贫,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精准扶贫,除了要多层面、多渠道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还要着力解决好农民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要把下一代教育,作为一个更长久地扶贫任务,从根本上帮助当地发展。

“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机制,是在全面领会精准扶贫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发展起来的新阶段扶贫工作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扶持、职业教育培训”三个到村到户体现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扶贫工作理念;“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两个到村到户体现了以加强基本公共保障解决贫困问题的扶贫工作思路;结对帮扶联系到村到户体现了不断深化“联村联户”抓手的工作措施。

精准扶贫的核心是要建立健全帮扶单位与农户的利益联络机制。让贫困农户参与到扶贫规划中来,激发贫困农户积极性和参与度,在参与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精准扶贫的创新之处在于因地制宜地挖掘自身优势,从探索致贫原因来入手,真正做到“村有规划、组有方案、户有档案”,从大处着手统筹规划,在细处认真研究判定,共性问题和个别原因一起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二、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__乡是一个少数民族乡镇,全乡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共有2435户8673人,占总人口的38.8%。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下,全乡实现了每年减贫2000人以上的目标任务,但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全乡的贫困面大、程度深,自然资源匮乏、生态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一定的困难。现梳理如下:

(一)对全乡贫困状况的掌握不够准确。以往的贫困人口摸底调查,侧重数量的统计,对每家每户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缺乏系统的梳理、研判和分析,给分类扶贫和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带来一定困难。

(二)自然环境恶劣,群众发展生产困难。__地处高寒,是一个自然性缺水比较严重的乡,90%以上的村落都不同程度缺水,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严重不足。每逢旱年,农作物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受地理因素、水土流失和长年耕作的影响,大多数耕地的土壤呈弱酸性,土地肥力的逐年流失,作物生长弱势,单产低下,对农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三)道路等基础设施不足。__乡有10个村没有通村油路,现有的泥路由于地基不稳、雨水侵蚀、年久失修等原因,路面坑洼不平,车辆行驶十分困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条件限制了农民群众的活动范围,也限制了农民的视野和发展思路,制约了农产品的销路。农产品销售困难并且价格低廉,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和劳动积极性。

(四)贫困户缺乏致富能力。农民致贫多数是没有致富技术和致富途径。农民发展种、养殖等致富副业,多数是摸着石头过河或依靠传统的习惯、经验,加之乡农业服务中心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对农户技术指导不足,造成部分种养殖农户以失败告终。

(五)扶贫项目资金不足,缺乏风险抵御机制。贫困农户没有经济基础,实施扶贫项目后,筹集匹配资金困难,多数通过向银行举债的方式解决。加之项目没有风险抵御机制,农户个人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一旦项目失败,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反而更加贫困。

(六)群众依赖思想严重,甚至“杀鸡取卵”,没有长远眼光。部分贫困农户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体责任感,不思积极进取,过分依赖政府。比如,有些贫困农户得到养殖种羊后,不积极接受技术指导,发展壮大,反而认为政府给的,应该政府帮着养活,养不好也是政府的事。有些农户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只贪图眼前利益,将扶贫项目发放的牛、羊卖掉,等没有办法的时候,又到政府来要。“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很有必要。

三、下一步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一)加强贫困人口识别工作。进一步加强贫困人口摸排力度,到村到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对贫困户建档立卡,

深入分析贫困原因,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村逐户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

(二)加强分类指导,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对有剩余劳动力的贫困户,组织劳务输出或到工业园区就业;对有种、养殖意愿和积极性的农户,引导协调无劳动力的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以“产业调整+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的形式,通过扶持特色项目,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如以韭菜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团结村发展蔬菜种植,在韭菜坪片区发展韭菜坪牌马铃薯、荞麦等绿色产品。对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村大龄妇女,依托“哪咪噜”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加工厂,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手工艺品刺绣业务,解决就业问题。对于缺乏劳动力的老弱病残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实行干部“一帮一”的帮扶形式帮助发家致富。

(三)加强扶贫项目扶持,做好项目跟踪管理服务工作。现在我乡实施有扶贫养殖项目18个,但是由于受益农户的技术水平差,养殖观念落后,加上乡级畜牧兽医工作力量薄弱,导致2013年以前的项目收效甚微。在认真分析研究了之前的项目效果后,2014年的养殖项目采取了鼓励农户组织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多户农户打捆实施,既集中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下一步,我乡将大力争取扶贫项目,逐步改良土壤,提高单产,加强对种养殖业技术指导力量,调整充实各村畜牧兽医力量,明确责任包保,确保跟踪服务到位。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来降低农户养殖风险,从而增强农户的脱贫信心。

(四)加强乡土人才管理,培养一批农村经纪人,解决农产品输出问题。传统的散户种植养殖业,因为受到种植养殖规模较小和交通运输成本较高的影响,难以真正走上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道路。针对这个问题,我乡将加强乡土人才的培养,提高种养殖业的科技含量,鼓励一些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经纪人来进行农副产品的收购和营销,有效地开发农产品销售市场,从而刺激贫困农户的生产欲望。

(五)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解决核桃村人饮安全、德块水库、龙井沟山塘等水利工程,缓解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修建通村水泥路,解决农产品运输销售问题。

(六)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生存技术水平。选聘一批远近闻名的种养殖能手和技术人才,组成农民讲师团,到各村组开展巡讲,定期提供技术指导,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的能力;把下一代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任务来抓,依托“9+3”教育机制,鼓励本地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培养一批有知识、懂科技的新型农民,从根本上推动__发展。


企业在精准扶贫会议上的发言稿5篇相关文章:

扶贫讲话发言稿简短5篇2020

精准扶贫推进会讲话稿

在扶贫活动上的感恩讲话稿五篇

扶贫感恩讲话稿五篇

在扶贫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2020脱贫攻坚支部委员会发言稿讲话范文5篇

励志的精准扶贫感谢发言稿农村五篇

最新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精准扶贫动员大会讲话稿3篇

产业扶贫座谈会讲话稿

384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