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演讲稿大全>教师演讲稿>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秋季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词

时间: 智明1010 分享

  度过欢乐的假期,沐浴着和煦的微风,今天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典礼。那么你想知道华中科技大学秋季开学典礼到底要说些什么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推荐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秋季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词,希望你喜欢。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秋季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词 篇【1】

  亲爱的20xx级新同学们,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今天算是第一课。请慢慢地读懂这所大学,读懂你的大学。

  我告诉同学们,华中科技大学正在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我以为其实质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今天不妨谈谈这一话题。

  温家宝提到过,大学就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表达。马克思曾说过:“……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自由在国家领导人、导师、先哲的眼里何等重要!而更重要的当是教育在人的自由发展中的作用。

  同学,你在大学的自由发展意味着什么?我以为:“成为你自己”!

  “成为你自己”绝不只是有好的成绩,这意味着你要有自由意志,要有独立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康德有关于“人是目的”的论述,意即人不能只是“工具”和“手段”。教育的目的当然不能只是把学生培养成某种工具,而是让学生自由发展。方如此,你们才能成为有活力、有创造力、有鲜明个性的人。

  要自由发展,你们一定得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千万不能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大学的学习与高中的学习是有明显的不同,其主要区别恐怕是大学生更需要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前几年我先后说过“学习”与“实践”的话题,若你们能常有主动学习与主动实践的意识,未来的人生也一定能自由发展。

  自由发展需要质疑,需要独立思考。前年我对新生谈到的话题就是“质疑”。无论是在专业学习、通识教育中,还是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以及在学校其它活动中,你们都需要养成独立思考和质疑的习惯。实际上,创新能力、不俗的眼光和见解等都要依赖质疑和独立思考而形成。

  自由发展需要开放的环境,封闭环境中谈论自由发展也没多大意义。华中科技大学会尽可能为你们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我们希望教授们尽可能在教学活动中给大家一个开放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和潜能。学校也会尽可能多给大家接触社会和业界的机会;学校有丰富的各种讲座,如人文讲座、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校友大讲堂等。这些讲座把学校外部的社会精英接触的开放环境呈现在你们面前,让你们有机会去感悟人生;我们学校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是更好的开放环境,置身其中,你们犹如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何愁自由发展!

  开放的环境有时需要你们自己去寻找。即便是学校内有的环境,也得靠你们自己去寻找最适合你自己自由发展的环境。诚如前面所谈到的社团活动,没有人会“分配”你参加何种社团,你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开放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自由活动。校外的开放环境你们也可以自己寻找。如假期中,你可以用心地去观察社会中的某些现象。在社会中,你可以自由地观察、体悟你在学校课堂中无法学到的东西。

  开放的环境也在于你们自己的心灵对社会、对他人开放,这种开放不仅使你更好地认识社会,也使你有更多的朋友。

  在大学的自由发展需要你们的心灵对教育开放。诚然,大学教育应该对学生的心灵开放,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如何因应学生不同情况而施予相应的教育。但毕竟学生的心灵也应该对教育开放。常常有些大学生对某个专业没兴趣,也有的学生对所学的某些课程没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不得不”学习,有同学完全逃避,甚至在虚拟的世界寻求“自由”。类似的情况多是那些同学把学习、把自己当成了“工具”和“手段”,即是把学习看成是今后谋生的“手段”,甚至把自己也看成实现别人和自己期望的某种“工具”与“手段”。一旦发现“工具”和“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选择逃避。倘若你自己的心灵对教育开放,你自然会感到不仅学习更有意义,而且人生也更有意义。同学们若是从人的自由发展、从人的意义上理解学习,你们会懂得老师教授的那些知识都是形成你将来能力的积累,你们自然把各种不同的知识看成是你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不同营养。能如此,你的心灵则是对教育开放的,你的学习和成长也是“自由”的。否则,你也不可能把学习的“必然”转化成“自由”,充其量永远只能是学习的奴隶。

  同学们还应该认识到,“自由”不仅仅是关系到学习中的自由发展,它其实具有更高的人生意义。从启蒙思想家到马克思、到中国共产党的先烈们,他们对自由都有不懈的追求。卢梭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你们若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全的人,一定当有自由意志。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言,意志是自由自在的,人实现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实现了他自己,而这种自我实现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满足。

  今后的中国社会中,人们还会不断探索人的自由发展。今天,中国共产党也在致力于关于自由的追求和改善。党中央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宗旨恐怕离不开人的自由发展。希望同学们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关注这一点,因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创新管理,你们有可能扮演关键角色。

  当然,你们千万不能忘记,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毕达哥拉斯言,“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歌德也说过:“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我也借此机会告诫同学们,在学校自由的氛围里,你们不应该排斥学校对你们的某些严格要求,你们也应该对自己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严格要求自己,或许你终身将受到比别人更多的约束。

  同学们切莫天真地以为,未来的几年里,华中科技大学提供的环境与氛围就一定是完美的、最适合你们自由发展的。那是需要学校和同学们共同地、不断地追求和完善的。

  最后我想再提醒同学们,学会真正的自由,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扪着良心,敞开着心扉,驾驭着欲望,你一生都会自由!

  同学们,我和你们一样渴望——自由发展!

  谢谢大家!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秋季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词 篇【2】

  同学们:

  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新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给新同学们谈谈文化的话题,就算是你们进校的第一课。

  你们来到大学,与中学不一样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专业及其所需的基础理论学习固然非常重要,但千万别忘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尽管提高文化素养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在大学应该是学习和提高文化素养非常有利和重要的阶段。

  文化是什么?周易有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看来,文化是与人类文明联系在一起的。从小处看,文化也是一个群体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的某种思想、行为方式、习惯、生活方式等。

  你们或许知道,这个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有其特别之处。我们的老校长杨叔子院士曾经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只有任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

  著名学者余秋雨言, 经济能给一个民族带来富裕, 但只有文化才能给一个民族带来尊严。

  中国正处于崛起于世界的一个特别阶段。你们将是这个阶段的主角。不用说,中华崛起需要先进文化。我们如何把自己的先进文化带给世界,也把世界的先进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这一任务远比工业的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更艰巨。于此,任何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份责任。

  “五四”时期,曾有过关于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讨论。时值“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即2009年,有学者认为“德先生赛先生依然年轻”(5月02日中国青年报)。

  一方面需要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需要文化的批判、自省乃至创新。胡锦涛同志号召我们“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还要求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梁启超曾说过“拿西洋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的文明。”这里大概就包含了文化传承、反省与自觉。张岱年、季羡林等七十六名中华文化研究者于2001年发表《中华文化复兴宣言》,许嘉璐、季羡林等在2004年发表《甲申文化宣言》,均是号召中国的有识之士共同为中华文化复兴而奋斗!

  文化之重要性并非只是体现在国家和民族上,也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人身上。文化是你终生都要感受、学习、应用的东西,它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在生活与工作中,在一个群体甚至家庭之中。它甚至比你的专业知识更加影响你未来的发展和成功。文化素养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好处?梁思成先生于1948年在清华大学有一个演讲,曰《半个人的时代》,斥文理分家。他把只懂技术、不谙人文的人称为空心人;把奢谈人文、不晓科技的称为边缘人。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定得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你未来的生涯及其成功需要文化素养。即使你将来纯粹从事技术工作,技术的总体、宏观的把握需要文化;技术的表达需要文化;与他人的沟通协调需要文化。至于更大的成功则更需要文化。若希望未来天将降大任于你,则首先取决于你的文化素养。请记住,专业知识能给你带来一份像样的工作, 但只有文化才能给你带来大任与成功。

  怎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人文素养是文化素养之关键。而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首先得学习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你们不仅应该从课堂学习,更需要平素自己的涉猎。大学的图书馆、网络、各种讲座为你们提供了学习文化知识的良好条件。学校的很多社团,如读书会、记者团等,都是你们提高文化素养的好地方。

  要善于从科技知识中去理解文化要义,把科技的某些知识上升到哲理、文化。恩格斯把自然科学知识上升到自然辩证法就是最好的榜样。能够从哲理与文化层面去把握科技知识,有助于提高自己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创新或发现能力。另一方面,从科学知识中也可进行一些人文思考。如当今的环境科学、能源工程、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方面的进展都给人类新的启示,也应该引发人类哲学与伦理上的思考。我们在不断追求科学与技术进步的同时,是否也得追问未来人类将走向哪里?

  人生中有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宋代学者程颐言: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一个再通俗不过的发问,其实也是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就连哲学家、思想家都得去思考的问题,恐怕也是“人之道”的基本问题。深刻地理解这一问题,就得从人的存在根基去认识。当然,你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思考得那么艰深,但是必须要领悟其中基本的内涵。完成了中等教育,并不等于你们已经完成了养成教育。在大学里你们依然需要学习、思考、领悟这类基本问题。你的存在是大自然的赐予,你当然要珍惜,要爱自己。但是爱自己的前提是你首先得尊重他人的存在,这就需要一个“爱”字。在《心灵鸡汤》一书中,有夏尔丹的一段精彩的话:“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将会发现自己还有一股更大的能力,那就是爱的力量,当这天来临时,人类文明将迈向一个新的纪元。”爱就是一种文化!

  你们要善于从华中大的校园文化中去吸取营养。这所学校的发展速度之快是颇受关注的,仅此一点必定说明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你们要善于发现她的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特别味道,让那些因素去滋养你们,让那种味道去熏陶你们,从而使你们健康成长。不用我告诉你们华中大的文化是什么,好好体会吧,你们有足够的时间。如果未来四年的学习还不能感受到这所大学的文化滋养与熏陶,你的大学生活可能是失败的。当然,这所学校的文化显然不能说是完美的,因此,也希望你们用自己的行动去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是——悟。学习中需要悟;观察世事需要悟;日常生活中需要悟;为人处世需要悟。悟有助于识别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北京的中关村、陕北的黄土地、武汉的市井小巷等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大学的教授们、政府的官员们、乡村的农民、城里的打工者身上都写着别样的文化。不管你未来是希望弘扬还是改造某种文化,首先你得读懂它。而真正读懂是需要“悟”的。总之,我以为悟道比学习知识更重要。道,无处不在,正所谓“道不远人”。文化亦然。

  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行道更是高文化素养的反映。有言道:“闻道者百,悟道者十,行道者一。”犹见行道之难了。你若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践行“道”,你也就真正成为文化人了。

  有两点我想特别提醒一下同学们。其一,你们一定要注意识别网络文化中的积极与消极因素。网络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已经而且还将深刻地改变这个世界。但需要警惕的是,它也破坏了或者正在破坏某些好的秩序;它还把一些人从现实带到了虚无。其二,今天社会中有一些落后的东西、陋习、潜规则等正在不断地侵蚀我们的文化。当荣辱不分、耻不为耻的时候,即使科技再发达、工业再进步,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而此中的关键尤在于知识分子。龚自珍言:“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同学们,你们这些未来之士,可要担负知耻的责任。

  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希望你们文化中国,文化自己!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秋季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词 篇【3】

  亲爱的20xx级新同学们,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来到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华中科技大学。

  来到这里,你们或许会回味、也许是庆幸少年时代的结束,庆祝你们新时代的开始。在中学和大学里,你们的主要任务都是学习。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即将开始之际,你是否开始质疑你中学的学习方式?你是否质疑你的学习目标?同学们,也许对你青涩时代的质疑能成为你今后成熟的开始。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在谈到中美大学生差异时曾说过,中国大学生相对欠缺质疑精神。现在进大学了,该正视这一点了。

  你们的确要学会质疑。在中小学时期,你们确实缺少质疑的训练。你们习惯了培优的课堂,习惯了解题的技巧,习惯了考取名校的目标。你们质疑过吗?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成功的诀窍是什么?踏入社会的本钱又是什么?所有这些,却并非是培优的课堂、解题的技巧、名校的光环。

  让我们回顾质疑的力量。

  当今以色列文坛最杰出的作家阿摩司•奥兹认为,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我认为这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质疑是创造的基础,是激励、激活创造性思维、产生求新求异欲望和敢于进行创新活动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质疑是科学进步的基础。哥白尼正是质疑托勒密体系,使他成为推翻“地心说”的第一人,也使他真正成为近代科学质疑的第一人。

  质疑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法拉第对是否可能由磁产生电的质疑使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随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没有对大型计算机功能的质疑,便不会有个人电脑的出现,更不会有划时代的微软和比尔•盖茨。

  质疑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有人开始质疑真理的标准。随即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逐步产生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那便是中国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备。可以说,没有质疑就不会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没有质疑就不会有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没有质疑甚至不会有中国近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这就是质疑的力量!

  让我们看看质疑需要什么?

  质疑需要追求。质疑需要追求真理、需要求是。同学们,“求是”是我们校训的基本成分。求是就是要求我们不断追求真理,不管你是有志于科学发现还是政治引领,追求真理是其共同的品质。

  质疑需要正义。人类社会需要和谐,和谐的基础是正义。青年知识分子要有良知和责任,这些都源于基本的正义感。不讲正义的质疑甚至是有害的。同学们,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大写的人,你应该会质疑很多社会现象,其基本的需要却是正义。

  质疑需要勇气和胆量。那是因为,质疑的对象往往和权威联系在一起。布鲁诺实际上质疑了教会的权威。在当时,那可是绝对的权威。更多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碰到权威。学科中的领头人、单位的领导、乃至高级官员,都可能是权威的代表。有时候,质疑会不经意地挑战权威;有时侯,质疑的对象可能直接是权威。如果你真是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质疑权威就不可怕了。布鲁诺为了追求真理,使他勇敢地面对刽子手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同学们,想想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英勇就义时的情景,那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量!

  如果用一句话表示质疑最需要什么,则是需要科学精神。求是、正义、勇气等,不过是科学精神与品质的外在表现。

  你们最需要质疑什么?

  你们首先需要质疑曾经的学习目的以及方式。在中学里,很多同学为了考取大学或者一流大学而学习。虽然这也算是情理之中,但目标和目的显然不高。中学里,你们习惯了老师的灌输,你们致力于掌握解题的技巧,然而却忽略了思想与哲理的领悟,忽视了自己潜能的开发。

  要敢于质疑权威和先贤。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而伽利略的质疑以及他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实验推翻了先贤亚翁的学说。

  有时候也需要质疑常识。曾经,“地心说”就是那时的常识。后来的质疑终于使人们认识到当初地心说的“常识”并非真理。即使某一个常识并非谬误,但对它的质疑也可能促使对其更本质更深刻的认识。牛顿质疑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物体自由落体时掉到地上难道不是常识?牛顿的质疑产生了对自由落体物理本质的认识。更深层次、更本质的认识其实也是一种发现。即使常识就是真理,至少从学习的角度而言,质疑也可加深对真理或知识的认识深度。

  高明的人常常质疑自己。有时需要质疑自己已有的选择。有时需要质疑自己的行为。当你对网络或游戏产生一种特别的快意时,一定质疑自己是否已经对网络或游戏产生不正常的沉迷。万一有一天你陷入之中而难以自拔时,你更需要质疑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责任何在?

  有时候不妨质疑自己的质疑。可以质疑一下自己的质疑是否有道理、是否有意义。质疑自己的质疑或许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学习中的这种质疑往往能使你对知识的理解或感悟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

  在华中科技大学,你们还可以质疑这所学校的某些做法,还可以质疑校长。质疑与批判的自由正在成为华中大的一种文化。当质疑的利剑高悬,华中科技大学和她的校长就永远不会忘记“以学生为本”,华中大也会在质疑中前进,在批判中成长,在质疑与批判中步入一流。

  同学们,关于质疑,你们知道还要注意什么吗?

  疑问是质疑的基础,或者说质疑发端于疑问。真正的学习一定要有疑问,没有疑问的学习不能算作真正的学习。清人刘开《问说》中言:“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朝另一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问之重要。“疑”不要仅停留在自己心中,有疑则问。在老师心目中,没有愚蠢的问题,而讥笑提问者却是愚蠢的。当然,疑问还不能算作质疑,或许可以说疑问只是学习的初级阶段,质疑则是学习的更高级阶段。

  质疑常常产生于逆向思维。有时候真理就潜藏在对常识的逆向思维中。法拉第不就是对电产生磁的现象进行逆向思维才发现磁也可以产生电吗?

  质疑不需要虚荣。当质疑权威时,免不了有人说不知天高地厚;当质疑常识时,免不了有人说连常识都不懂。虚荣的外衣没有用,不妨用你的本真去求是和接受真理。

  质疑不需要功利,甚至不需要目的。孟德尔家境贫寒,为了探索遗传的奥秘,他进行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豌豆实验。他的研究成果被埋没三十多年才为科学界所承认,直到他去世前也没能看到应该得到的荣耀。但是,科学精神而非功利支撑了他对研究的兴趣与信心。也许你们看到今天的社会很功利,但是请相信,中国恰恰将在你们年轻一代身上找回科学精神,在你们之中呼唤出更多的“赛”先生。这可是中国之希望所在。

  质疑不是怀疑一切,不要为质疑而质疑。把质疑变成怀疑一切,只会使自己陷入质疑的偏执,甚至使自己心理失衡。对社会的一切都看不惯,甚至以质疑去哗众取宠的人,最终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弃儿。

  同学们,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子们,请学会质疑。未来的学术泰斗,未来的政界领袖,未来的商界精英,他们共同的、基本的素养之一,那便是质疑。华中科技大学,她快速、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也有质疑!


猜你还感兴趣的:

1.2017秋季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稿

2.在秋季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稿4篇

3.秋季开学典礼教师发言稿3篇

4.2017年秋季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发言稿

5.秋季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发言稿

3105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