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演讲稿大全 > 就职演讲稿 > 高考工作会议总结演讲精选3篇(2)

高考工作会议总结演讲精选3篇(2)

时间: 智明1010 分享

高考工作会议总结演讲精选3篇

  高考工作会议总结演讲精选 篇【3】

  回顾高三一年的教学,我认为要搞好高考总复习,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高考的最终胜利。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早计划,早安排,避免了前松后紧

  我们把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并且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还把复习内容细化到天。

  第一阶段: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及训练。这一阶段复习时,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但这一阶段训练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训练、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补缺、补漏。在这一阶段里,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按知识块进行专题小综合复习及训练。复习的重点放在该知识块内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基本规律的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训练,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还要总结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个时期启动理科综合的演练,结合学科复习进度进行每周一考一练。

  第三阶段:进行学科内大综合和理科综合的强化训练。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和理、化、生各学科组合的大综合复习训练,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以及强化学生适应学科间这种思维跳跃和转换的能力,同时,在这个阶段安排进行选择题专项定时强化训练和各地最新真题定时演练。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培养分析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总复习过程中强化培养了学生三个“学会”

  (一)学会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而且贯穿解题的全过程,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审清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弄清物理过程,画好示意图,特别注意临界状态的分析,找出转折点,确定临界值。抓住了这一关键,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二)学会必要的物理思维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基本上决定了其解题能力

  1. 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物理学中有些问题按常规正向思维分析不方便,此时可改变思维方向,由正向思维改为逆向思维,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如光学中的光路可逆原理,匀减速直线运动倒过来考虑就变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等等。

  2. 发散思维:

  ⑴一题多变——变化发散;

  ⑵一题多解——解法发散;

  ⑶一题多问——阶梯发散;

  ⑷一题多答——分析发散。

  3、隔离思维和整体思维

  4、图象思维

  5、等效思维:物理学中的问题,有时直接分析有困难,此时,可用效果相同的模型来等效代换,使问题便于分析解决,如: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力的分解与合成等。

  6、假设思维

  7、类比思维,将已知或新给出的原理、知识或方法横向类推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以解决新问题或得出新知识,即已知(或新知A)类推新知(或新知B),其关键在找好横向类比迁移的“参照点“等等。

  (三)学会表达

  将解答过程表达清楚,是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最终落实,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表述简明、扼要,书写规范、一目了然;

  2、术语准确、字母规范、答案完整、解答突出;

  3、要列原始方程,不直接列变形式;

  4、要相关方程式,而不要堆砌公式;

  5、方程联立求解,不要使用连等式。

  三、总复习过程中处理好了四个关系

  (一)“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的关系

  “考纲”是教育部制定的高考复习、考试的最高纲领性文件;而“考试说明”是山东省根据“考试大纲”的指导原则,结合本省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定的,是高考命题直接的依据,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在高考总复习备考时,应以“考试说明”为准。

  (二)“课本”与“总复习资料”的关系

  目前,市场上各种高考总复习资料很多,鱼龙混杂,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总复习资料编写特点、一二轮总复习资料的衔接等因素选定比较合适的版本,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总复习资料不能取代课本,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提高总复习效果。

  (三)“点”与“面”的关系

  在高考第一轮复习时,既要抓住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我们要求学生第一轮要通读教材,不能漏掉教材中任何一段话、任何一个知识点。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第一轮全面复习的效果,做到保证重点、覆盖面广,在第二轮中再强化、突出重点。

  (四)“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在高考总复习中,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处理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我们集备组全体老师一致做到了: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低起点、小坡度”,不拔高,先帮助学生打好了基础,没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困难而产生放弃物理的念头,第一阶段的复习重点就是要夯实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基本题得分,冲击中等题,甚至难题,这样,学生的理综成绩才能上去,不致对高考总分产生过大的冲击。

  四、团结协作,发扬集体智慧

  英国评论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每人仍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人就有两种思想。”对我们教师来说,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交流是非常宝贵的,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大家共同进步和共同提高的良好策略,为此我们组全体老师做好以下两方面:

  (一)、搞好教师协作,加强集体备课

  1、坚持集体备课。我们将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发挥集体智慧,向集体备课要质量。坚持每周按时进行集体备课,具体原则是每章复习前先由主讲人把自己提前分析、研究的结果讲出来,供大家参考、讨论,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参与,各抒己见,从而依靠集体的智慧确定该章的重点、难点,发现学生普遍疑难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备课统一大家的思想,使每一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及掌握程度都有了统一要求,在此基础上,每位老师根据所教班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再精心编制个人教案,高质量地备好每节课。

  2、坚持课堂教学研究。我们组坚持每周一次听评课活动,向课堂教学研究要质量、要效益。我们不但重视“听”更注重“评”这个关键环节,形成“大评”、“小评”两种形式。“大评”是授课老师首先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然后其他教师对整节课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小评”就是针对这节课的某个具体问题彼此分析交流,如一个信息的传递,一个知识点的落实,一个考点的分析等。

  3、我们按照级部要求坚持每周每位老师做一套综合题并交流各自做到的新题、好题,以备后用。

  (二)、搞好与班主任的协作,协助管理班级

  高考打的是团体战,要求协作组内各位老师密切配合。我们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主动向班主任反映学生的思想、学习、纪律等方面的情况;主动与班主任一起探索培优辅差策略,使优秀生冒尖,边缘生上线,学困生解困;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使所教班学习气氛浓厚,生机蓬勃,蒸蒸日上。

  五、深化了对物理实验的研究。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考对实验考查权重较大。虽然学生对物理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但测试中见到实验题,学生便望而生畏,因此深化实验研究,既是高考的需要,也是复习好物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实验的复习要立足平时,搞好渗透,对典型的和学生易模糊的实验,再让学生到实验室完成,使他们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创新实验。对于不能在实验室完成的,我们要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以加深印象和理解,拓展学生视野。

  六、强化了应试心理素质,让学生掌握科学应试的技巧

  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通过测试,增强学生心理上的调控能力、应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使学生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高考中发挥出高水平。对学生进行了一下训练:①消除心理障碍,保持冷静从容的心理状态。②掌握考试技巧,充分发挥自己潜能。考试时注意要坚持先览后作、先易后难、先熟后生。③解题时要坚持审题要慢,解题要快;计算要慢,书写要快。④考试中要坚持注意方法的选择,防止小题大作,注意表述的准确性、逻辑性和简洁性,注意解题时要立足一次成功。⑤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看过“高考工作会议总结演讲精选”的人还看了:

1.高考工作会议总结演讲范文

2.高考工作会议总结演讲3篇

3.高考工作会议总结演讲

4.高考工作会议讲话稿精选

279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