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优秀趣味作文:慢慢走,等啊

优秀趣味作文:慢慢走,等啊

时间: 晓琼996 分享

优秀趣味作文:慢慢走,等啊

  和小周散步。放眼望去,满目春色。热热闹闹的各种花儿旁,两棵不知名的小树,却是安静得过分,枯瘦干瘪。我说,这树恐怕没用了,都四月了,还不长叶。小周瞥了一眼:说不定啊,它只是长得慢,过两天再来看好了。

  去炒饭大王吃饭,他家任何时候人多得都要爆,好不容易点完单,久候不至,起身去催。再等,忍不住嘀咕:这也太慢了吧?将要喊,小周拉住我:别急啊,肯定都按顺序来的,不是你去催就更快。

  谈到近期的编程学习,小周表示很有难度,掉在后面了。我心里顿时火烧火燎:那怎么办?要不,停了?小周有些不满:为什么要停?我正试着转变思维,等我慢慢跟上去,学明白了,再决定要不要继续。我宁可学会了不再学,也不要因为学不会而停下。妈,你不要着急,我也不急,让我慢慢来,好吗?

  是啊,我着急,可是,哪有爸爸妈妈在事关孩子的问题上不急的呢?一步慢,步步慢,我们从各自的原生家庭早就接受了这样的观点。永远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做参照物,一直要不停地追逐,不能落下,从日常生活到学习,从家庭到学校,总是不停被催促:“快点,要迟到了!”“写快点,这样要做到什么时候啊!”“吃快点,都冷了。”“收快点儿,磨磨蹭蹭,让我来!”就这样,被催着催着,孩子长大了,也做了父母,再继续这样的对自己的孩子说同样的话。

  我不愿回忆自己一年级的事情。大概幼儿园时,是个伶俐的小姑娘,家里人觉得按部就班等到7岁上小学太迟了,浪费时间,于是将我送到远处的姨妈家借读一年级。6岁的新生,全然陌生的同学、老师,每天清早由未出嫁、待业在家的姑姑担当送我上学的重任:因为我进教室前,总会有数不清的事由,让家人不能离开上班。小小孩子对新地方的恐惧感,迫使我每天编织绝不同样的借口,实在不行,就死死拉住大人衣角。总之,就是要人陪着在教室里听课,一直到放学。

  勉强维系了多久,我记不真切,据妈妈讲,两个多月吧,实在没人有空天天跟我耗着,只好回到幼儿园再读大班。可在我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漫长无比的日子,整天想流眼泪,整天想找理由,学的什么都忘掉了,只剩下害怕和逃离。妈妈终于也觉得,算了吧。回到熟悉的一切中,好长时间还会猛然一惊,觉得又被送到一年级了。

  每接一个班,总会发现有几个孩子动作会特别慢,同时收拾东西,最后等的老是那几个,这是生活习惯。应该是平常家长嫌弃孩子慢,喧宾夺主,什么都自己帮忙,结果越帮越慢。如果放手,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快就什么都赶上来了。

  还有一部分孩子的慢体现在学习上,写字不慌不忙,考试不慌不忙,回答不慌不忙,连下课往外走,都不慌忙。曾经我也帮这些孩子着急,担心平常这样慢,最后考试来不及怎么办?

  小周的成长,让我反省,想起自己幼时被催促生长的黑暗记忆,心里有数不清的后悔。我在责怪小周毛躁、做事不够沉稳的时候,其实是在催他超越自己的年龄特点;他做了错事,或者屡次犯同样的毛病,被狠狠数落,声色俱厉要求立即改正时,我已经剥夺了孩子内化,慢慢自我教育的机会。他叫我“女王陛下”,他说我“常有理”,他近来总劝我“不要着急”。我怎么就这样急了呢?

  是眼见着要进入初中,要开始堪称“惨烈”的负重学习,无形中暗暗担忧了吗?还是想到未来的竞争,如何的激烈,生存不易,高品质的生活更不易?或者是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希望在他的身上实现,而他又不紧不慢按着自己的节奏,我是嫌弃他没有紧迫感?还是不够努力?一重又一重。

  想到王钰玺这个孩子,一年级时刚写字,每天的作业时间总很长,大部分娃儿15分钟能完成的,他要几倍。我知道他只是太想写好,对自己要求很高,催他,只会破坏他内心的规则。他也许会屈从你的要求,速度加快,可是写出来的字首先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更关键的是孩子会丧失对学习的自主权,不再主动要求自己。他很幸运,有一对懂教育的父母,尊重孩子,等着他熟能生巧,所以他越来越好,沉稳的性子一如既往,不急不躁。

  还有何禹蓉,你提醒她:还有几分钟,就要收试卷了,你要快些啊!她才不急呢,堪堪做到最后,只要做了的题,基本不会有错。她写作业也慢,可那些急急写完再反复订正的孩子一遍又一遍检查不出错误时,她却早早完工了。慢性子的孩子往往心无旁骛,更专注。她一定有极富耐心的父母。

  那么,小周的浮躁是不是被我催出来的?他曾经做事儿也非常耐得住性子啊!观察周围毛手毛脚的孩子,是不是都有不停喊着“快点”的爸妈?再分析那些踏实、沉静的孩子,家长是不是都喜欢静静看着、等着孩子自己做事?小周的朋友骁,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被说急了,小周会冲我说:骁妈从来不说“骁,你怎么怎么”。

  我这个急性子的人,常常恨不得把所有想到的、该做的,一气儿都做完,脑中一刻不停在想:还有什么要做的,赶紧的。忙着赶路,忘记停下看风景,那么急着赶路,到底要去哪里呢?

  小周,听你的,慢慢来,不着急。你对自己说,我对自己说。

  过几天,一起去看那两棵树,让它们按自己的节奏,慢慢生长,我们等啊。


  【本文作者:陈燕。(微信公众号:陈大的午后花园)】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3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