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教育心得体会:培养人才乃行君子事业(2)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可见,君子在古代中国,地位是不可随意替代的,并且只有那些寄托了人们很多情感的东西才能被赋予“君子”的称号,称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也是各有寄托: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而成一个人为君子的情况并不多见,大家熟悉的就只有“戊戌六君子”,那些名誉可是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啊!

  但是这种谦逊并不是一味的强调自己的卑微,相反恰恰是表现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只有那些对自己高度自信的人才不会在乎一个称呼,在称呼上做出了极大的让步,是为了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尊重。俗话说:“满罐子不荡,半罐子晃荡”说的正式这个道理,只有那些有坚实的后盾,强大的基础的人才敢做出极大的退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正好表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极度自信,他们不承认自己的“君子”的代号,因为他们——就是君子的化身。

  作为君子,不仅有严格的要求,还要承担相应的义务——连接天与地,平衡阴与阳,即行人之道。天地本为一体,盘古在睡梦中找了把斧头把天和地分开了,为了保持分开的状态,他便顶天立地作为支撑,但是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天和地还是没有完全分离,那么如何把天地联系起来呢?只有人,人在天地间,沟通天地之气,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天为阳,以地为阴,天地交感,阴阳和合而生万物,万物有灵,人为其首,因此就承担起来沟通万物,协调阴阳的职责。在儒家的礼仪之中,人又有高下贵贱之分,对于那些低下的人,没有做太多的探讨,而对于那些他们任为可以代表时代的人——君子,他们则提出了详尽的要求。完全执行一个高标准。久而久之,之中要求就内化为一种自然地行为了,许多人都按照这个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这种高要求当成自己的最低标准,君子就逐渐走向了“神坛”。在中国,君子就和希腊的哲人差不多,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与期望,柏拉图的理想之国是有哲人治理的,最终没有真正实现,但是中国的君子治国的理想却是有实现的。

  很多人说从秦朝,中国就开始了封建专制统治,其实是不恰当的,这只是用了西方专制中有君主这一个标准就片面的下了结论。中国的历史上,称得上君子的君主的确不是很多,但是无论是个什么样的君主,他的治下必然有君子辅弼,无论是成功或是失败,都是如此。而这些人都是自负很高的人,他们在心中就担负起了连接天地,平衡阴阳的责任,他们为了“履行”自己的这一责任,往往会进行死谏,“文官不爱财,五官不惜死”,他们不被利禄收买,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也要去完成他们的使命,因为他们是君子的化身。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其实也是对君子的要求,天地以人为中心,万物以人为灵长,君子当顶天立地,君子当心怀天下,君子当重担在肩。相当于说,如果天地之间没有君子,天将塌,地将陷,万物重归混沌。

  天作为头上的存在,俯瞰万物,是万物的仲裁者与审判者,有着至高的威严,君子应该效仿之,故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是脚下的存在,包纳万物,是万物的孕育着和抚养者,具有天性的母爱,君子当效仿之,故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天与地的沟通,就是要两个都学习,两者的品质都应该具备才能算是完成任务。天空中的日月星辰,运行不息,周而复始,孜孜不倦,拥有刚健之气,是为阳;大地上的土地,柔顺宽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具备阴柔之美德,是为阴。君子既要刚强,又要柔顺,以达阴阳调和的效果。如果君子不能恪守中庸之道,阴阳就会失衡,万物巨变,上天将会惩罚万物,万物也将毁于一段。无论是天地的沟通,还是阴阳的和谐,都是通过君子来达到的,只要君子同时具备了天和地,阴和阳的美德,持中和的态度,不偏不倚,万物自然运转正常。可见,行人道完全是君子的一个事业,也是君子的一个舞台,看哪个君子在这个舞台上跳的出彩。

  无论怎样,君子是建立在有责任心之上的,要做君子就得有天地情怀,就得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动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是君子。但也不是君子的充分条件,要做君子的路还很长,这样做只是满足了最基本的要求。而这种责任心也不是一种完全对自己负责的心态,而是对天下负责的胸襟。

  反观我们当下的世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不再为天下着想,而是为私利机关算尽,失去了天下情怀。为了私利,我们会为到底要不要拉起一个受伤的小孩,这么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争论不休;为了私利,我们在牛奶中添上三聚氰胺;为了私利,我们会用地沟油……我们同样的也失去了那种自信,我们不敢正视客观的事实,到处搞着些瞒天过海,欺上瞒下的勾当;我们极力鼓吹我们的长处,丝毫不敢正视我们的不足;我们不再做谦谦君子了,要去做一些野蛮的战士……天地已经不能和谐了,阴阳已经失调了,万物会不会因此而覆亡?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现在培养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呢?这些要行人之道的人还是那时的君子吗?行人之道是个君子的事业,那么教育也要成为一个培养君子的事业。否则,天地没有心了,万物也就没有命了。重建君子的事业,重构君子的世界,一切才会柳暗花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 箫爻

来源公众号:风雨书桌

3856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