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校长的教育故事:站直了,别趴下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在我的书柜上,摆放着一本书,是吴非先生的《不跪着教书》。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多年前自己去北京出差,在王府井书店,偶然间发现的。结果,它成了我的一个宝贝,我不仅自己反复品读,而且,还不止一次地作为吴非先生的“免费代言人”,在各种场合将这本书推介给我的教师朋友们。

  单是书名就让人动心:不跪着教书!

  或许会有人产生疑问:跪着教书?难道教师一直没站着,一直匍匐在地吗?

  当然,吴先生的“跪着”,并不是指外在的身体,而是指内在的精神。在教育界,流行着这样的现象:老师失去思想能力和习惯,大脑麻木、迟钝,心甘情愿做着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了书本的奴隶,成了教材的传声筒和复印机,不敢有独立之见解,离开书本和教材的“拐杖”,就只能成为寸步难行的“残疾”;教师屈服于应试教育,热衷于各种奖项、荣誉的获得,成了考试分数或各种比赛的顶礼膜拜者,“苟延残喘”,“逢场作戏”,热热闹闹搞课改,老老实实抓升学,不惜以伤害和扭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为代价获取“满意”的分数,乃至演化出无情的“淘汰”法则;教师缺少终身学习、提高专业水平的习惯,不仅思想贫血,而且专业缺钙,成了没水平、没底气,被学生和家长看不起的教师。凡此种种,与“跪着”何异?

  一个老师曾跟我描述她同时看到的两幅画面:一幅是一个老师表情冷漠地罚学生在楼道中做蹲起动作,一幅画面是一个老师声嘶力竭地对一个学生吼着“给我滚”。“这两幅画面并不稀奇,在校园里呆久了,已经司空见惯,让我无法接受的是,那两个受罚的孩子却嘻嘻哈哈,一点没有羞耻的感觉。这是为什么?人怎么可以活得这么没有尊严?”她的语气里满是痛心疾首。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站直了,别趴下》。一个人的最大的可悲莫过于没有尊严。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下一代成为了这样没有骨气、没有脊梁的人?学生“趴下”了?责任在谁?恐怕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难辞其咎。在我们身边,或者我们自身,是不是在习以为常地进行着那些违反人性的愚昧残酷的教育?是不是用专制和粗暴的手段在扼杀着学生的生命?是不是在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尺度戕害着学生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生命教育、人性教育,以及善良、爱、感恩等等品质的培养,是不是都成为了“南柯一梦”?

  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人”的传递。就像吴非先生所说,只有把“人的教育”写在我们的旗帜上,让学生成为既具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精神的人,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教育的结果将与应有的方向背道而驰。

  三尺讲台,曾带给我生命中最简单的真实,最浓厚的快乐,但也将我“打造”成为一个徘徊在现实边缘的理想化的人,一个固守乌托邦的完美主义者。在我的周围,曾经充斥着虚伪、谎言、浅薄、颓废、得过且过,而这些,恰恰与我钟爱的教育和学生息息相关。这曾让我悲观、失望。2008年,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我创作了一部反映基础教育黑暗面的长篇小说《中国式教育》。在小说中,我不遗余力、不计后果地描摹了教育身上的“脓疮”,甚至坚决地剖开、撕裂,使其流脓、流血,以丑陋和伤痛示人。无疑,我是悲观的,我因为看不到太多的希望而失落和无所适从。我眼里到处是道德的沦丧精神的堕落,我固执地认为中国的教育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我的主人公“林志强”也只能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而被迫逃离……

  但恰恰在迷惘中,我读到了《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仿佛为我憋闷的心打开了一扇窗。我看到了一颗更为感性、细腻却不失勇气的灵魂,看到了一个穿梭在理想和现实中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个游走在冷漠的现实中振臂高呼的思想者。尽管现实那么苍白,吴非先生却凭借自己无畏的气慨高呼:“我心中的信念不会消逝!”与之相比,自己的逃避则显得多么懦弱。这本书就像在苍茫的沙漠中,见到了点滴的绿色一般,重燃我心头的希望。

  是啊,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墙头草般人云亦云,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教师面容枯槁,木讷乏味,毫无生命的润泽和丰富,行尸走肉般平庸的生存,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

  站直了,别趴下!让生命有那么一点点高度,教育才有希望,教师才有希望!


  【本文作者:王福强(微信公众号:王福强的小院)】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校长的教育故事:站直了,别趴下

在我的书柜上,摆放着一本书,是吴非先生的《不跪着教书》。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多年前自己去北京出差,在王府井书店,偶然间发现的。结果,它成了我的一个宝贝,我不仅自己反复品读,而且,还不止一次地作为吴非先生的免费代言人,在各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86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