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观后感>

电影《钢琴课》影评:爱情易得,知音难觅

时间: 文渊1131 分享

  《钢琴课》又名《钢琴别恋》是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以反映女性觉醒意识为出发点的一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爱情故事。同样描写女性婚外恋经典电影《廊桥遗梦》内敛理性,并且因为女主角最终回归家庭而成为经典。这也许是《钢琴课》显得不那么令人接受和被广泛推崇的原因之一吧。《钢琴课》和《离开》一样大胆鼓励了女性对情爱的勇敢追求。没有《廊桥遗梦》那么遗憾,有酣畅淋漓的痛快感。是啊,即使这个世界再如何男权,女性都有自由追求真爱权利。

  《钢琴课》描写的女性沉默的激情,表现人的内在的情欲冲动,优雅浪漫而又充满原始野性。它以钢琴为载体,使美妙的爱的音符成为沟通思想感情的媒介,把一个将音乐作为自己心灵寄托的哑巴少妇和一个外表粗俗而内心情感丰富的男子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19世纪中期的新西兰有着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一批又一批的殖民者纷纷飘洋过海,去那里实现自己的发财梦。男二号斯图亚特和男一号贝恩斯就在这片土著人盘踞的小岛上实现各自的发财梦。苏格兰女人艾达是一个面目清秀、性格内向的小妇人,她不会说话,有一个9岁的女儿弗洛拉。她遵从父亲的安排,嫁给远在新西兰的斯图亚特——一个她从未见过面的男人。

  船把她们送上新西兰荒凉的海滩,她们的行李中有一架庞大的黑沉沉的钢琴。斯图亚特带着一帮土著人来接艾达,因为道路难走把钢琴留在海滩上。但是艾达却还是一个把钢琴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女人,她宁愿不要其他行李而要坚持带回沉重的钢琴,就这样两人初次见面就因为钢琴发生了争执。同样来自文明世界的贝恩斯对待艾达的钢琴就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他不如艾达的丈夫那么善于经营财富,但是他却迷上了这价沉重的钢琴和这个善于弹琴的倔强女人,钢琴在电影里代表着文明和美好的爱情。

  艾达的丈夫为了扩张土地,想从贝恩斯手里买回80亩地,却没有足够的现金,贝恩斯提出用钢琴和艾达负责给他上钢琴课作为交换条件。

  在长久的交往中,艾达和贝恩斯的感情与日俱增,被不谙世事的女儿弗洛拉发现了。告诉了继父斯图亚特。

  斯图亚特恼羞成怒,砍掉了艾达的中指,以此阻止两人的交往。

  倔强的艾达宁死不屈,斯图亚特最后成全了两人,他们回到文明社会,过上了幸福生活。

  和《廊桥遗梦》女主角回归家庭不同《钢琴课》女主角勇敢的追求到了自己的真爱。

  无数女性题材都在表现中年女性在婚姻到了平平谈谈的时候,是很容易遭遇新的爱情的。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在电影《离开》里也是这样,中年女性在子女长大后,情感就出现了空白期,丈夫的忽视,感情丰富的女性,重新感受了失落,想起儿时的梦想,她们因而不快乐,而大多数丈夫觉得他们为家庭创造了富足的物质生活就够了!这时候,一个赏识她们的男人适时出现,一段轰轰烈烈的婚外恋就由此滋生。

  《钢琴课》里的艾达的丈夫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过错,甚至我觉得他很无辜。他勤劳的赚钱养家,他爱艾达,明知道艾达和贝恩斯偷情依旧希望和艾达好好生活。这不是一般丈夫所能做到的。可是,这世上,有种女人,她们把梦想看得比什么都重,远远大了财富和体面的生活。艾达的丈夫得不到她的心,原因在于他不理解钢琴对她意味着什么。而和他不同的是,艾达的情人贝恩斯懂的,他不如艾达丈夫有文化有本事,但是却懂得赏识艾达,他尊重她,理解她。有灵魂伴侣的感觉。

  所以,艾达才会坚定的奔向了贝恩斯。

  感觉很奇怪,真的有点像《离开》,女主角也是这样,家庭富足,生活上层,丈夫有头有脸,儿女可爱,但是她却选择了那个下层打工仔。

  也许真的就是爱情易得,但是知音难觅。有一类女人真的更喜欢和那些能惺惺惜惺惺的人一起。

  《钢琴课》里艾达的钢琴不过是个载体,它代表着自己的梦想和爱好,懂得她并能欣赏她,才能得到她的心。——爱情其实是容易获得的,一瞬间,有了好感,就有了情欲,但是,唯有你尊重她的梦想,懂她,理解她,只有建立在赏识尊重的基础上的爱情才会长久。那些简单直接的两情相悦,很多时候就是粗暴的情欲,日久天长非常容易生厌变质。


  本文作者:阿秋(公众号:青衣街的阿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电影《钢琴课》影评:爱情易得,知音难觅

《钢琴课》又名《钢琴别恋》是新西兰著名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以反映女性觉醒意识为出发点的一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爱情故事。同样描写女性婚外恋经典电影《廊桥遗梦》内敛理性,并且因为女主角最终回归家庭而成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88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