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记忆中的“雪糕”作文1000字

时间: 晓琼996 分享

  编者按:冰糕和雪糕有什么区别呢?作者由这个问题回忆小时候的经历,最后作者觉得儿时的记忆渐行渐远,只剩下对食物的渴求这一清晰的主线。

  骑着电动车的时候常常胡思乱想。今天忽然想到一个很无聊的话题——冰糕和雪糕有什么区别呢?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没有区别,或者这根本不值得一问。我却习惯性地认为区别很大。

  大热的天,如果儿子陪我上街,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我会主动说“要不要吃雪糕”或“给你买个冰激凌吧”,却从来不说“冰糕”。

  “冰糕”这个词已经很少用了。在我的意识里,它属于那被遗忘了的年代。生于七十年代,物质匮乏。身为一个孩子,对食物尤其是零食的渴求却是一样的。因为零食的珍稀,记忆就会尤其清晰。

  花八分钱外加一碗大米,转眼间就变成满满一大盆大米花,大把大把地吃上几天都吃不完,是比较靠得住的零食。所以每当吆喝着“嘣大米花”的小贩来到楼下,院子里各家各户的孩子们就争着抢着在小贩面前排起长队。一碗碗形状各异的容器盛着的大米在地上一字排开,真是街边一景。

  小孩都爱吃糖。走亲访友的时候,大人们爱买一斤装封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子里的花糖给这家的孩子。塑料袋子上没有厂址和生产日期,花糖的糖纸上有,大部分是上海产的。上海产的花糖是当时品质最好的。

  好不容易等客人走了,抱着这样的一袋子花糖,是我最幸福的时刻。透过袋子,细数着每一个种类——水果硬糖、牛奶软糖,还有极少量舍不得吃的巧克力糖。透过袋子,可以闻到那香甜的气味,想像着融化在口中的感觉。睡觉的时候把它放在枕边,恐怕会笑着吵醒自己。

  我总是过很久才打开袋子,因为一旦开封,就意味着忍不住一块一块地吃掉它们,意味着糖变成糖纸的悲惨,最后余下的只有等待和失落。隔着袋子,见而不即、显而难触——美好的东西总是这样的。

  后来,在小学数学课上,有一种应用题,把水果糖、牛奶糖、花生糖各几斤,混在一起应该卖多少钱一斤。每当计算这种题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梦幻般的透明塑料袋子。

  可是到了炎热的夏天,冰糕就一枝独秀了。

  从记事起就知道那种下面有一只竹签子的乳白色的冰块长条叫“冰糕”,北京人管它叫“冰棍儿”。放进嘴里凉凉的,有淡淡的牛奶味道,5分钱一支。还有一种是淡红色的红糖做的,不如这个好吃,但价钱便宜,3分钱一支。

  而“雪糕”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才出现的,牛奶含量更高,味道更好,个头更大一点,价钱也更贵——一角一支,够奢侈的。雪糕后来花样翻新、身价翻倍,血统也越来越尊贵了,口味慢慢跟冰激凌接轨,冰糕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此是后话。

  我家附近当时有一家很有名的“联谊茶庄”,它的门前有一只很大的冰柜,工作起来隆隆作响。一靠近它,顿时感到一阵凉气。那时,冰糕的并不是满大街都有。每天下午妈妈把我从幼儿园接回家,走到联谊茶庄的时候,给我五分钱。我就熟练地从自行车横梁上爬下来,欢快地跑到冰柜前面,踮起脚,吃力地把那五分钱贴到冰柜上面,对着其实根本看不到的阿姨说“买个五分的冰糕”。日子久了,卖冰糕的叔叔阿姨都认识我了,他们会很熟练地把冰糕纸搓地松动了,让我握着冰糕棒,轻松地从他们手里把冰糕抽出来。也许那时常买冰糕的小朋友都会有这种技巧跟默契。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哥哥当时已经上小学高年级了。他就得不到这样的一支冰糕。哥哥比我大六岁,大概因为他年龄大了或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两个孩子都吃冰糕。哥哥也不好意思要,只嬉皮笑脸地把我叫到他身边,从我手上狠狠地咬上一大口。

  哥哥放暑假的时候,家里为了节省开支,不再送我去幼儿园。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经常吃到冰糕。时常有推着白色冰糕箱子的小贩走到我们楼下,我们楼上就不知那家的孩子喊一声“卖冰糕的,等等!”哥哥就会拿着爸爸早上留下的一点钱跑下楼,然后捧着两支冰糕回来。

  儿时的故事渐行渐远,只剩下对食物的渴求这一清晰的主线。唯独不能忘记的,每次买冰糕,总是给我买五分的,他自己吃三分的。

  作者|姜春霞

  公众号:济南汇才语文组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9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