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教师研讨会的培训心得感悟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编者按:《美丽每一个,每一个都美丽》一文是作者参加完一场教育培训之后写下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7月13日清晨,在教体局张局长的带领下,开往南京的大巴载着我们迎着朝霞出发了。丁学师校长一首“此去南京探栖霞,只为共赏同根花。明亮那方有风景,年会之上阅芳华。”道出了我们此行的心声,大家一路诗韵一路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美栖霞,这里山川形胜,古韵今胜,魅力无限。

  浩浩荡荡的扬子江,巍巍屹立的中山陵,静谧优雅的玄武湖,唯美与灵秀的栖霞……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因这次盛会而分外靓丽,分外妖娆。终于,大家期待已久的以“相聚行知栖霞,共话家校共育”为主题的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拉开了序幕。开幕式之后,我们观看了栖霞新教育微电影《向着明亮那方》。不得不折服于栖霞教育人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生本至上、不忘初心的教育情怀;观看了精彩纷呈的《家校共育·花开四季》展演之后,接下来的便是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每一次的绽放都是美丽的!智慧校长、卓越课程、完美教室、榜样教师、年度人物等各个奖项揭晓时,会场上响起来热烈的掌声。当我的雏燕班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时——虽然只是提名奖,我激动与惊喜交织的内心无法形容。瞬间,眼前浮现出班级里的点点滴滴,一张张笑脸,一个个活动……我们正在日趋完美,正在努力开出一朵朵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的花儿。

  接着,来自各地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叙事把我们带到了家校共育的主旋律上,的确,每一个和教育有关的人都应该是新教育实验的对象。每一个生命都是唯一,都是美丽的,都是值得尊重、呵护的,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美丽绽放,每一个也都在努力着。刘宇禹老师分享的《让每个生命都闪亮》诠释了海门人是如何由平淡走向幸福,由幸福走向卓越的,既成长了孩子,也成就了老师;郭文红老师分享的《亲子共写日记——孩子父母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让我明白了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亲子日记记录了孩子和父母的成长,的确,人生最美的珍藏就是往日的时光……叙事分享从不同的视角让每一个人明白了:家长是一个好资源。“1236”模式、“7S”家校共育……每一个分享都是在倾诉携手孩子父母走过美丽风景,让父母的用身心卷入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来,汇聚力量,炼就“驯养路”。从他们的分享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成长是父母重要的使命,家校要着力打造成长共同体,用行动来推动,用心灵来唤醒,让每一个家长明白:因为孩子,我们是一家人。分享者用亲子日记打开一泓温情的活泉按,用书信撑起家校联谊远行的篙,用互访唱起一曲流动的歌,用网络融合一个温暖的集体,用家委会架起跨越彼岸的桥……这些案例一次次涤荡着我的心灵,催促着我反观自己。那时那刻,我也在暗暗努力着,只为那一次美丽的绽放,我知道自己必须用一生的修行来涵养。

  跟随着热情的导游老师,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知行文化浓厚的南京晓院附小。参观校园之后,我们在报告厅里赴了一场栖霞区西片共同体打造的精神盛宴。欣赏完孩子们活力四射的竹竿舞、球操之后,聆听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校长报告《家校共育: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源头活水》之后,紧接着是栖霞西片区共同体几位老师的叙事分享。一篇篇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叙事令我思潮澎湃,我写下了四节小诗抒怀:迈小唯美属球道,辅德启智促成长。亲子同道话课堂,家校共育情飞扬。(有感于迈皋桥小学叙事);不显山水处远郊,下坝沟里涌暗香。心之向阳情自暖,窝棚翘首志昂扬。(有感于下坝小学叙事);晓院附小已破晓,求真至美抓素养。生活之中求生长,家校共育谱篇章。(感于晓院附小叙事);闭门开窗非寻常,燕子矶里有华章。特殊教育触心房,培智守护情别样。(感于燕子矶中心小学叙事)。一上午的学校观摩活动在一片“不虚此行”的感叹声中画上了句号。

  朱永新教授在如雷的掌声中健步如飞地走向了主席台,他所做的《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从新教育实验中家校共育的原则、家校合作共育的意义与价值、途径和方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家校共育理论与实践意义。他在主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指出:成长本来就应该是父母、教师与孩子共同的事情,它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完整的成长=父母的陪伴+教师的引导+孩子的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还指出“阅读与家长是教育的两大基石,两者都关系到教育的全局和根本。”比对自己在家校共育中的浅尝辄止,既汗颜又憧憬,作为一名种子教师,我更没有拒绝成长的理由,唯有努力,再努力方能破土而出,绽放自己。

  新教育实验犹如一个巨大的聚能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团队加入进来,签约仪式、授牌仪式、年会会旗交接仪式均令人精神振奋。当新教育年会的会旗在会场上飘扬时,台下欢呼不断,掌声连连。多少个新教育人在翘首下一届盛会的召开,多少个生命因走进新教育更加精彩。返程途中,博学而富有激情的张局长写下了“金堂诸城栖霞,一路景深如画。明日向何方,武侯乡里,谁再佳话?”;谦恭而颇有才情的丁校长写下“金陵行匆匆,韵味无穷。栖霞花胜诸城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单晓宁校长写道:“金陵帝都行匆匆,栖霞河畔花更红。永新教育逢年会,行知精神得传承。成果展示百花放,滑州杏坛亮新城。待到来年重聚首,剑指武侯论英雄。”……多少期许,多少美好,将于明年再见!但愿明年的年会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美丽绽放。

  作者|半坡店乡 李艳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0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