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随笔写作 >

生活感悟文章随笔:拥有一颗绚烂不安的心

时间: 子文834 分享

  编者按:只有拥有一颗绚烂不安的心,才能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度,保持着对丰富人生的追求,保持着蓬勃、坚韧、饱满的力量一路前行。

  我们常常渴望岁月静好,渴望生活踏实安稳,然而对于内心来说,我以为是需要绚烂和不安稳的。一个人的内心如果过于枯寂,像一潭无法流动的死水,不止泛不起任何涟漪,更少了微波荡漾的灵动,五光十色的景致,变幻无穷的趣味。

  我以为这世间最动荡,最无从把握的事物,除了东逝的流水,悄悄溜走的光阴,无奈凋零枯萎的花草,无法挽留的生命外,便是人心了。喜怒哀乐,悲喜交集,五味杂陈,全是心底的感受。只要心念动了,就完全不由自己的意念去控制了。

  最理想的心灵状态,表面可以如秋叶之静美,如晨曦日出之柔和,有遗世独立的清寂和从容不迫的淡定;但内心深处,一定是绚烂动荡的。仿佛是九月随风摇曳的那一树丹桂,开着幽香扑鼻、坠满枝桠的细碎小花;又或许是六月江南那碧波万顷、亭亭华盖的莲叶;还是五月里刚刚抽了新枝,繁茂浓密,疯狂爬满墙头的爬墙虎。

  那疯长的姿势,是这样的叫人满心欢喜,也这样的叫人无限惆怅。

  只有拥有一颗绚烂不安的心,才能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度,保持着对丰富人生的追求,保持着蓬勃、坚韧、饱满的力量一路前行。

  表面上看来,那些沉默寡言,甚至羞涩木讷的人,就一定是安稳或波澜不惊的的吗?也不尽然。很多作家表面冷静孤寂,但内心却丰富绚丽。尤其是他们笔下的文字,不止狂野凌厉,针针见血;原本平淡简洁的文字,在他们奇妙的排兵布阵下,刹那风华绝代,锋芒毕露。像民国时期的张爱玲,原本是一个寂静孤高的女子,一个人离群索居,不喜欢与人来往。然而她的文字却理性冷静,锋利得如同瑞士的军刀,刀刀削铁如泥,让这世间万象都赤裸裸的无处藏身。

  金庸笔下,性格笨拙质朴的郭靖,实则也是一个思绪绚烂之人。否则他也不可能由最初复仇的小我,演变成忧国忧民的大侠。只有内心丰富博大的人,才会产生那种大无畏的民族精神和情怀。

  人们常说,人的心,海底针。还有比在大海里捞一根绣花针,更让人无从把握的事情了吗?

  看《红楼梦》,很多人都觉得黛玉过于敏感细腻,太小心眼了。在前一刻还是晴天丽日,喜笑颜开的;只消意念瞬间转换,便顷刻触景伤情,泪如雨下了。在现实生活中,像黛玉这样情感丰富的女人,也不在少数。

  并不是她们不明了世间的是非曲直,在大是大非面前,也许她们比谁都拎得清。情绪之所以会如此起伏波折,万转千回,实则是因为内心过于动荡。那些呼之欲出的情爱,热烈到自己都控制不住了,便变成一匹奔腾的野马,刹那风,刹那雨的。

  这样的感觉,正是源于深爱,太过在意了,稍有风吹草动,便草木皆兵了,杯弓蛇影了。

  这样内心过于绚烂的人,常常会把自己弄得四面楚歌,烽烟四起。也正因为她们的纤细敏锐,便比旁人拥有了更多、更盛大感知生活,体验情感的能力。也因此她们的人生才会格外的丰富多彩,格外的波澜壮阔。

  曹植对于政治,绝对是木纳而笨拙的;但是一旦进入文学领域,他的内心却是异常绚烂丰富,璀璨得像五月天光下名动洛阳的牡丹。在他的传世名篇《洛神赋》里,正是由于内心的丰富多彩,流淌在他笔下的洛神,才聚齐了全天下所有女子的美好。“形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体态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仪态瑰姿艳逸,仪静体闲。”这三个层面合在一起,真正完美到无可挑剔,所以这样的女子,只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民国时期的张之和,内心也是丰盈而绚烂的。因为丰盈和饱满,她用了一生的时间,把自己活成了葱茏芬芳,永不世俗的少女。即使老了,到了即将垂暮的晚景时,依然十分优雅地盘发穿旗袍,充满童真地捉小虫子玩,悠然自得地品着西湖龙井读古书......

  能把年少的性情贯彻一生,那该有多丰盈坚韧?那不是绚烂,是什么?

  在她的一生中,内心总被无数的美好牵引着,那些交融于她生活当中的小情趣,就是她生命里一茬茬开着的,永远蓬勃茂盛的小花。正是因为那些细碎的绽放,她的生活便盈动着幽幽的暗香,在过了半个世纪之后,每每让人回味起来,还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林徽因也是绚烂的,只是她的绚烂,体现在对工作的忘我追求上。在感情上她却是自持而清醒的,始终有着莲的清幽淡然,香远益清,但却不蔓不枝。她把自己最热烈的内心都给了事业,那种坚韧的饱满,像招摇在悬崖峭壁上的一丛山花,明艳而夺目。即使在遭遇绝境和困顿时,她也因为有了自己内心的决绝和坚持,才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来。

  一个内心饱满而灿烂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就是因为那些绚丽,坚韧、饱满和坚持,她们才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自己。特别佩服在内心深处有所坚守的人,这样的人不止有了自己的气场,更能传递给他人无限的光亮和勇气。

  还记得年轻的时候,友人曾在失恋时,几度哽咽着对我说:我真恨自己,当初怎么就对他动了心?如若没有当初的心动,就不会有今天的痛苦。所以一切的错还在自己,自作自受罢了。

  当时我们都很年轻,都缺乏生活的阅历,除了拍拍她的手安慰,找不到任何话反驳的话语。表面看来,觉得她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

  只是到了如今,再回忆那段往事时,友却一脸向往地说:真羡慕那个时候,感觉跟他在一起所有的日子,都是好日子。尽管曾经遭遇了痛苦,可那些撕心裂肺的痛,至少证明我还活着,证明我曾经真诚地爱过。不像现在,什么都麻木了,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知觉,仿佛自己也失去了爱的能力。你看,这样的自己多悲哀呀!

  我却还是只能紧紧地握住她的手。

  张爱玲曾经说过,一个女人要想不老,一是保持生活上的安定,二是保持内心的不安定。只有内心曾经绚烂过的人,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那是经历和阅历积攒下来的顿悟,这样洞悉人生玄机的话,自然是绚丽到了极致。

  细细思量,人这一生不过是看几场春花秋月,历经几次悲欢离合。一生那么短,任何的寒凉和颓废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不管生活给了我什么,我都要在有限的光明里,把自己活成旷野里的一朵闲花,或者是路边的一棵野草,无论天晴下雨,都能保持着自身的温暖,保持着内心的绚丽。

  岁月不老,真情常在,千帆过尽真犹存。走过经年,愿我们都能初心如锦,依然是少年。

  作者:解晚晴

  公众号: 晚晴文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2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