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高中描写乡土的作文:文明应“死而复生”

时间: 家志1175 分享

  学习啦:文化与家乡,民族与国家,本文将这两者复合在一起再辅以现代文明的外衣,对当今时代进行猛烈的抨击,令人荡气回肠,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文明应“死而复生”》。

  不知要算是被孕育他们的森林与河流所抛弃,还是无法阻挡现代文明剥陈推新的利刃,“不能守土”的古老部族的老人们,面对日益消亡的部族文化,应当是难掩的悲伤与痛惜。而文明本不应消亡,文化本不应遗失,此为吾国根系与精神所在,应回溯本源,使其“死而复生”。

  数代传承的文化,承天地的灵气,与自然相伴,随日月之行起居,躬耕鼓食,葛衣而居,最后不过如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在时代的夹缝里碾作尘埃。痛矣!痛矣!从此便与此间山水作长别,无根浮萍,远走他乡飘去罢。有言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噫,式微式微,胡不归?

  如果说,我们的文明最终自毁于漫长岁月中每一根砍掉的枝桠,每一树摇落的琼花,每一块剥离本体的皮毛,每一次猎枪长鸣,啖其血肉拆其骨,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弃之敝履,那是有违“自然”的生存之道。

  如果说,我们的文明最终流离在过往的那些千百年岁月里,唯有躯壳还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而没有值得我们守护的文明,我们的根系该往何处寻?家园是文明的载体,少了部族独有的文化,吾乡即不是吾乡。投笔从戎的班超,征战三十年,溘然长逝前仍要望一望故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是何等的悲壮与沉重。

  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只是今人之痛,却要包含自断根系、文化消亡之痛。

  从少数民族文化之消亡,见吾国今日传统文化之消亡。因无人迎合而在过去的坟冢中长眠,何其可悲。应该记得,“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吴侬软语水袖青丝;应该记得,棋盘如战场,义无反顾的过河之卒;应该记得,手指灵动,红纸翻飞间剪出的精致图案;应该记得,那些天地孑然一书生,在历史转角处每一首慨然长歌,齐太史简,晋董狐笔,及辽东帽、出师表、渡江楫、击贼笏,最后零零总总,不过一句“千古风流”。

  班超望的是那一方生养他的家乡水土,是与塞外滚滚黄沙并不相同的文明。而我们走过一千九百年前先辈踏足的土地,纵横交错的车辙下,脉脉流淌着五千年的昌荣鼎盛,五千年的斗转星移,五千年的民族血脉绵延千里,共同结出中华文明的硕果,立地生根,呼唤我们小心呵护,共同见证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继续枝繁叶茂。既守护孕育文明的环境,也守护环境孕育的文明,使消亡的文明“死而复生”。

  而当生存栖息之地被迫面目全非,去刻意追求复原这承载文化的物质形式,反倒是本末倒置。真正的民族文化,不遗忘便永远存在,既爱你脚下的土地,也应流离千里之遥,火种仍留存心中,留待子孙后辈,将不朽的文明代代传承。

  时代在变革,文明在前进。历代改革者,生前未有悔今日之作为。只愿诸如此般的今日作为,得以使传统复兴,文化长青,为仍在守候的,苟活的,留一席淡淡追缅的栖息之地。

  最后,巧借伯约秘信中一句作结——“欲使日月幽而复明”。

  公众号:老閆語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3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