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阅读推荐 >

描写国家大剧院的文章:湖中明珠大剧院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学习啦: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湖中明珠大剧院》这篇文章吧!

  几位朋友来京,得以有机会在周日下午陪他们去国家大剧院观看演出。

  人民大会堂的西侧,远远地,一个银灰色的巨型蛋壳倒扣在波光粼粼的人工湖面上,据说这个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远远望去,是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构思独特,被誉为“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由法国著名设计师保罗·安德鲁领衔设计。

  安德鲁曾说“我想打破中国的传统,当你要去剧院,你就是想进入一块梦想之地”。安德鲁这样形容他的作品——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颗生命的种子。“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从紧挨着西长安街的北入口进入大剧院,检票、安检,顺着一条水下廊道前行,廊道两侧是郁郁葱葱的绿植和形态各异的人物雕塑,廊道上方水波粼粼,如果有阳光或灯光,地板和墙壁上会有层层涟漪闪闪烁烁。

  走过水下廊道,是有名的橄榄厅。之所以命名为“橄榄厅”,我想是因为空间形状酷似橄榄吧!这个大厅最亮眼的是两扇凝重典雅的深棕色大门,门上椭圆形的凸起给人艺术的美感。

  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是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歌剧院的主色调是华丽辉煌的金色,因为走错了位置,我们跑到了池座层,在服务人员的指引下又返回楼座层,刚找到位置坐下还未细细打量,场内灯光便熄灭了,演出接着开始了。

  看完歌剧,时间还早,没着急返回,信步大剧院,感受着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置身于浓郁艺术气息的殿堂,不知不觉间,你便被带进了一个个遥远而又近在咫尺的故事场景。

  在“回眸经典”展厅,展出的是大剧院原创与制作的经典剧目。《图兰朵》、《艺术家生涯》、《托斯卡》、《卡门》、《茶花女》、《漂泊的荷兰人》、《蝙蝠》、《纳布科》、《塞维利亚理发师》、《假面舞会》、《阿依达》、《赤壁》、《天下归心》、《简·爱》、《王府井》,《西施》、《赵氏孤儿》、《运河谣》、《骆驼祥子》、《冰山上的来客》、《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世界的、中国的,所有的经典在这里被搬上了舞台。驻足在《长征》宣传海报前,我久久凝视,被画面所呈现出的悲壮深深打动。未曾亲临演出现场,但我能感受得到舞台演出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艺术的震撼,更有直击心灵的东西。

  场景、服装、道具、剧照……漫步于各个剧目的展示之中,仿佛穿梭于交错的时空之间,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百态、塞维利亚吉普赛女郎的热情率真、战国烽烟中的柔情蜜意、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生活、大运河畔底层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都汇集在这里,让观众感受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涤荡。

  西展厅对面是大剧院的藏品展。近百件优秀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以“国粹神韵”、“乐舞和声”和“天水奏鸣”三个部分,讲述了大剧院的“华章”之旅。典藏,是岁月的积淀,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剧院的印记。“青年演员”跳起“胜利之舞”,“钢琴家”弹奏着“迎风曲”,“西藏牧童”吹响“凝固的旋律”,少女“拉维”还在“月下听弦”……艺术仿佛一条无形的血脉,渐渐融入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不管岁月如何更迭,艺术以它永恒的魅力连接着古往今来,传承着脉脉文明。

  沿着电梯上行,四层环廊邂逅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人物素描作品展。这些作品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为原型,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具有别样的艺术之美。

  四层环廊的另一侧是国家大剧院艺术成果展,循着环廊行至电梯处,标示牌上标有“花瓣厅”字样。乘电梯上五层,只为一睹它的“花瓣”芳容,因其厅内装饰是深红色花瓣造型而得名,这里自然采光,是开放的音乐沙龙厅。

  试想,阳光很好的周末午后,携三五好友聚于此,席地而坐,浪漫的花瓣,舒缓的音乐,流泻而下的阳光……把心放空,让灵魂在艺术的王国里自由飞翔,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这样评价国家大剧院——我为北京,为中国能拥有一所高水准的剧院而感到兴奋!我愿意在这里施展所有才华!

  大师尚且如此挚爱,何况你我?!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