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阅读推荐 >

有关故事的散文随笔:好的故事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学习啦:在我们小时候,大概都有过听长辈讲故事的时光。好的故事不仅仅在故事本身,更在于讲故事的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好的故事》这篇文章吧!

  小时候,偎在长辈的膝下听故事,是最温暖最开心的事儿。爷爷、姥姥、母亲都讲给我动听的故事,而且都是好的故事。

  爷爷住在一间小土屋里,靠西山墙一盘土炕,炕前顶北墙置一水泥面的长条桌,剩余的空地摆上一张小圆桌,仅容二人对坐。小圆桌上常摆一栗色南泥壶,两只茶碗却是青花的白瓷碗。一次,吃过晚饭后,爷爷拿竹编壳的暖水瓶倒了开水在茶碗里,祖孙俩以水为茶,拉呱聊天。爷爷便给我讲了宝葫芦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年轻人外出给生病的母亲求医问药,遇上了大雨,就躲到一座寺庙里。适逢一群猴子也进庙避雨。猴子们得了一件宝物,是个宝葫芦,摇一摇,可以变出各种东西。晌午了,猴王用宝葫芦变出美味佳肴,众猴们兴高采烈地享受午餐。躲在房梁上的年轻人早已饥肠辘辘,便掏出兜里揣的炒豆粒咯咯嘣嘣吃起来。猴子们听到梁上咯嘣响声,以为庙宇要坍塌,惊恐出逃,宝物都弃之不顾。年轻人得到了宝物回转家来,不仅给母亲治好了病,还过上了好日子。村里的一个懒汉眼馋得不得了,打听得年轻人获宝的经历,也依样画葫芦,在一个大雨天里躲进庙宇避雨,期待好事临头。碰巧那群猴子又来了,懒汉便掏出兜里的炒豆粒,咯咯嘣嘣吃起来。想不到,猴子们不但没有一哄而散,为首的猴王反而对着梁上君子哇哇大吼,意思大约是:骗取我们宝葫芦的贼就在上面!孩儿们,拖下来给俺撕了!但见猴子们一阵忙乱,来了个叠罗汉,径直把已经吓得晕天昏地的懒汉拖下来,一顿猛揍,还把他的鼻子拉出了半尺长。故事的教训是,做人要勤奋,搞不得投机取巧。爷爷一生勤劳,稼穑为生,可惜时运不济,始终没有过上衣食无忧的舒坦日子。即便如此,依然不改天道酬勤的信念,经常耳提面命晚辈们,做勤快之人,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姥姥拉过好多呱,记忆最深的是长虫精的故事。那是个仲秋的夜晚,月光皎洁,蛩虫低吟。父母亲在生产队打夜作分粮食还没归来,我们兄弟几个就围坐在姥姥身边听故事。说的是深山的岩洞里,栖了一条长虫(蛇),千年成精,而且喜欢上了山下村子里的一个穷小伙子。小伙子的母亲得了重病,长虫精变作一个会医道的美丽仙姑,天天晚上登门送医送药,救好了小伙子的母亲,也获得了小伙子的爱情。后来长虫精成为凡间姑娘,跟小伙子结了婚,一家三口人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原来我是很怕长虫的,想起那圆滚滚滑溜溜的长家伙,都会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奇怪的是,那天晚上听姥姥讲长虫精,弟兄几个没有一个喊害怕的。善良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化丑为美,可以起死回生,这是姥姥的好故事留在童年记忆里永恒的星光。每当月圆仲秋,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姥姥,想起她讲的美丽善良的长虫精。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你是星星点灯,燃亮了多少乡下孩子纯净美丽的心灵之空。

  母亲很少给我们讲故事,因为她总是忙,白天同父亲一样,忙着下地干活挣工分,晚上又要忙着洗衣做饭。记不清多少个夜晚,母亲披着星光去推碾,挑起灯头做衣裳……大集体时代,家庭主妇的身心之累,不是现在人能想象的。那应该是一个暮春的傍晚,院子里那两棵高大的榆树已经抖落完了所有的榆钱子。囤里的粮食眼看见底,母亲白天去村外的柳树行捋来嫩柳叶,忙着上锅蒸了一大箅子掺了玉米面的柳叶窝头。窝头闻着清香,吃起来滋味并不好,我们多次抗议,要吃金黄的玉米煎饼。母亲很为难,可又不能轻易答应。她常告诫我们:越耍越懒,越吃越馋。母亲好不容易忙完了手中营生,难得空闲坐下来,便给我们讲了柳木娘的故事。说的是有娘俩相依为命,娘待儿子百依百成,可儿子好吃懒做,很不懂事。下地干活喜欢偷懒,娘给送饭,稍不如意就连打带骂。一次,儿子又躺到地边玩耍,发现远处的柳树上,一窝小乌鸦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此时它们正衔着外出捉来的昆虫,喂自己的老妈。儿子突然良心发现,乌鸦都知反哺之恩,父亲死得早,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抚养成人,自己却好吃懒做,打骂母亲,不是连禽鸟都不如吗?

  想到这里,他翻身坐起,到地里卖力地干了起来。晌午了,母亲篮里挎着烙饼,手里用瓦罐提着小米汤送饭来了。儿子一眼看到,就扔了锄头去接娘亲。当娘的却以为儿子又嫌送饭晚了,跑过来打自己。想想抚养儿子的艰难,再想想儿子的蛮横不孝顺,当娘的便觉没了活路,一气之下,扔下饭食头撞柳树而死。儿子那个后悔啊!哭完了眼泪,埋葬了亲娘,又把那棵大柳树伐倒,亲手做了一尊柳木娘,一日三餐供奉在厅堂里。“柳木娘”的传说永远留在了记忆里,我们也都尽力去做一个孝顺儿子。可长大成人后,各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难得在母亲跟前尽孝心。直到那年暮春母亲重病在床,我们也抽不出多少时间在床前侍奉。母亲临走的时候,正是寒假,我终于有时间守在母亲跟前,并打电话催两个弟弟赶紧回家一趟。可油尽灯枯的母亲等不得儿子的到来……我们跪在母亲跟前,握着她冰冷的没有了一丝温度的手,嚎啕大哭,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懊悔痛彻心骨。

  好的故事不仅仅在故事本身,更在于讲故事的人。他们是自己的亲人,是多么慈祥多么可敬的老人!他们不光赋予了我们生命,还那么深切关注着我们的未来。他们在,人生尚有来处;他们去,人生只剩归途。重拾旧事,唯在怀念。

作者:郭宝学

  公众号:临朐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