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随笔写作 >

教育随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而教

时间: 家志1175 分享

  学习啦:为了孩子的未来,教育者们需要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而教》。

  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长的法国人保罗·朗格朗提出,数百年来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这是不科学的,接受教育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他的有关终身教育的提案在当时得到了许多成员国的赞同与广泛传播。此后的30多年间,“终身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论逐渐在国际社会形成广泛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进这一理论的扩展。从1972年富尔主持的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到1996年德洛尔主持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都反复在强调着“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萌发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但缘何一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才在世界范围作出积极的反应?究其原因,一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周期明显缩短,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文明的需要;二是科技的进步促使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加快,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不断学习,否则就将面临失业或功能性失业的危机;三是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到来,使地球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新世纪人类将生存在一个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的复杂的多元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素质,以使自己获得应付各种环境挑战的能力;四是人口数量的剧增与人口寿命的普遍延长,以及人的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得原有的教育体系已无法满足这种状况下人的学习的需要,终身教育不但能在相当程度上满足日益增多的教育对象的需求,同时又成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五是现有教育中存在偏重识记与考试而脱离生活实际,唯学历化倾向严重等弊端,促使人们思索通过终身教育来革除这些弊端。

  在我国,终身教育思想的确定经历了近10年的时间。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以政府文件的方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1995年颁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从法律上确认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地位与作用。1999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则明确指出,要“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渐完善终身学习体系。”这是开放的中国与国际教育接轨的积极反应。

  今天,从全球范围来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中所谓的知识,已远不止于当今中小学教育中那些单纯的课本知识。它除了“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等“硬”知识以外,还必须拥有“知道怎么做”(Know 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巧、诀窍和能力),以及“知道是谁”(Know 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等的“软”知识。在这样一个社会形态中,立足于终身教育,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完善的人”,已成为指导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共同理念。

  在终身学习社会里,一个人的学习时间已经从以前的几年,十几年延长到了几十年乃至整个一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呵护。假如我们的教育迫使学生将学习当成了一种苦役,那就是对他们的严重戕害!是对他们的极端不负责任!

  从现代教育理论来看,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使学生获得几张文凭,而应该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使孩子学得愉悦一点,让孩子享受学习所带来的幸福,是每一位教育者的神圣责任。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知识的欲望,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充分满足他终身学习与工作的需要!眼下那种司空见惯了的为了区区几个考分而以损害学生的悟性和生活力为代价的“应试教育”实在是一种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愚蠢之举!

  当我们以终身教育的视角来审视基础教育的时候,就会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使命:基础教育必须为终身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终身学习的根本保证。

  公众号:原创生活作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5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