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观后感 > 202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202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时间: 福萍9999 分享

202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10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怎样写?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的典籍卷轴在今天的时代舞台依然展现出强大的感染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202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正在央视热播,再度打开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古籍典藏,以文化访谈、戏剧和影视化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古今”时空对话,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接受典籍背后的故事“洗礼”,感受中华文明,领悟先贤智慧,注入“强心剂”,汲取“三心”力量,在赓续传承中启迪未来。

汲取“珠还合浦,历劫重光”的奋斗“恒心”。《永乐大典》是明朝修书人将先贤智慧和无数典籍熔铸成的一部“万书之书”,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类书,是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在历史传承中屡遭劫难,几经散佚,经过几代人的齐心守护,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永乐大典》二百二十四册。节目中以“两脚书橱”布衣都总裁陈济为第一视角,讲述其自幼爱好读书,青年拜师立志修书,中年入驻文渊阁得愿修书,同监修、所辖纂修、誉录、圈点生、校正官等两千余人历经五年成书,在这个过程中即使遇到被火焚烧原稿的沮丧,还是会用持之以恒的心正面面对,用行动化解困难。体现了编纂之难,用心之深,众人以一腔赤诚之心,造就“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广大党员干部身处实干奋进的伟大变革时代,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中,把“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看作是一个“螺丝钉”,长久以往,无数人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物之间铸就的无数枚“小螺丝”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组成在航行中行稳致远的巨轮。无论遇到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只要坚定恒心,保持奋斗韧劲,没有“扬不起的帆”,没有“乘不破的浪”。

汲取“究其终始强弱之变,明监戒焉”的信仰“初心”。中国纪传体断代史书开山之作《汉书》,是班家两代人笃定初心,倾注心血,躬耕不辍历经近半个世纪接续完成修纂,最终创造了正统史学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书写了华夏历史新篇章。以断代为史,记述朝代生命周期,总结“兴替之教训”,寻找“治世之经验”,供后世借鉴。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党未来事业的“生力军”,为民服务的“勤务员”,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信仰,永远牢记“为民初心”,书写好“为民办事”的行动手册,在经验积累中找准解决百姓问题的“根源”,找好“症结”,深入基层群众做好“望闻问切”,切实掌握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真实的需求,扎实而务实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开出“问民所需”“民之所盼”的良方,将“为民服务”这本行动手册写好、用好、修整好,“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云”。

汲取“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的履职“忠心”。《礼记》是一本教导人们如何成为彬彬有礼的君子的百科全书,上到治国方略,下至道德修养。郑玄注“礼”,传“礼”,一生践“礼”,传先圣元意,让世人明白“礼也”礼就是道理,“屡也”礼就是实践,“体也”礼与人一体。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工作岗位,要扎根乡村“沃野”,发挥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风气,带头助力乡村振兴;要根植基层“沃土”,发挥苦干实干、甘于担当的模范作用,为群众“遮阴纳凉”。敢于接受“摔打”,善于“摸爬滚打”,在积累干事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本领和防范风险意识,能于“咬牙爬起”,永远站在群众前面,为群众“遮风挡雨”。用实际行动“书写”履职尽责四个字,让自觉担当使命的赤胆“忠心”“匹配”上正值美好的青春年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成为我的“追捧对象”。“补课追剧”,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撒兄”的角色。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

当代读书人,应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今天我们品读典籍是在探寻古人精神和当下需求的一个连接点,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强党性、学__、悟思想,亦与读典籍“异曲同工”。百年__,恢弘磅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史为鉴,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该传承好、守护好、开创好我们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读《尚书》,应有“知先贤治政之本,知个人修身之要”之“传承精神”。

打开《尚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国”一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民本”概念,最早就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忠诚基因,深刻领悟我们党以忠诚经受考验、以忠诚战胜困难、以忠诚发展壮大的道理,坚定信仰、坚守信念,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奉献基因,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诠释党员干部的“成就感”,牢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扎根于心、生发于情,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奋斗基因,要时刻保持奋力向前的朝气,做到实干担当、奋发有为,主动扛起时代重任,叫响“我先上”“跟我上”“一起上”,在“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不辜负当初入党入职时的铮铮誓言。

读《本草纲目》,应有“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之“守业精神”。

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世代永新”,无论是古代医者李时珍,还是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都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精神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关心民生的守业精神。“守业”即是“守住初心”,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查处了许多党员干部,他们没有守住初心,倒在了利益诱惑的“橄榄枝”面前。广大党员要深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既然走上了为民服务的岗位,就要切实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守业”即是“守好事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种出丰硕“果实”,有的党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万万不可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管是再小再繁琐的工作,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完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只有真干事、干成事,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守业是最好的传承,进入新时代,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笃实力行,厚植人民情怀,诠释担当本色。

读《楚辞》,应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创新精神”。

两千年前屈原仰望求索,问天、问地、问人,而如今中国航天探星揽月,中国“天眼”就是求索的眼睛,“天问一号”就是求索脚步。而我们,向那些仍不停奔跑在创新前沿的“赶路人”致敬的同时,要做好新时代的“赶考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本领恐慌,在任何时候都要养成善于学习的习惯,当工作业务方面缺乏经验时,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向领导、同事、群众虚心请教,找准薄弱环节不断改进,结合自身的优势创新谋划工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能没有“拼劲”“闯劲”,更不能搞新形式主义,在关键时刻要有“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的担当魄力,抵住压力,才能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到在工作中不仅有思路更有“套路”、有想法更有方法、有态度更有高度,不断增强创新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推动创新发展。新时代的我们,应建立“求索观”,用民本思想指引实践,让创新精神创造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3)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正在热播,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讲述《论语》《史记》《道德经》《徐霞客游记》等一部部优秀典籍和背后的故事,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辅以“戏剧+影视化”的独特表现方法,带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对历史多一份尊重,在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感悟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尚书》中感悟“民本思想”的源起。

《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便体现了“民本”思想。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彻底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夙愿成真,这些不凡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疫情肆虐的今天,“生命至上”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共同的信念和选择,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承民本思想,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于心,以“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从《本草纲目》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真谛。

《本草纲目》是“药圣”李时珍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完成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精神。二十余年间不断进山访药,甚至亲自以身试药,终成传世巨著。“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继承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情况,一定要沉下身、用真情、察真情、听真话、办实事,保持严谨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从《徐霞客游记》中感悟“灵魂信仰”的力量。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作散文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徐霞客历经30年考察,因其为了理想、不怕磨难的精神受到广泛赞誉,被后人尊为“游圣”。年幼之时,徐霞客便立下“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患有脚疾,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都未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只因他对山川湖海独有的热爱。面对百姓的疾苦,心中有一股激情、一种想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志向,这就是信念。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为民服务的道路,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也应该像徐霞客为了热爱的山川河流克服一切困难那样,坚定为民信仰,埋头奉献,敢于吃苦,攻坚克难,不畏道阻且长,交出让党和群众满意的“答卷”。

从《天工开物》中感悟“理想传承”的美好。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虽六次科考均未及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过程中看遍世间民生百态,得以掌握农业、手工业的各种实用技术。“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宋应星将《乃粒》作为开篇,《珠玉》为尾篇,取“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透过这一粒种子,也表达了宋应星重视生产,追求百姓衣食富足的美好愿望。而三百年后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继承了宋应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的人生追求,两者不谋而合。节目中巧妙设计了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相信每个人都为之动容。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从中汲取力量,敢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实干拼搏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精彩篇章。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当下,饭圈文化、文艺作品良莠不齐、流量明星天价片酬、审片逐步畸形化等乱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应该也应当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行业标杆。以史鉴今,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走稳脚下的每一步路。新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当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去汲取古人的智慧、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到人生的价值,本着“民本”初心,带着坚定“信仰”,牢记“实事求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气魄,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信念根基,以砥砺奋进的拼搏姿态奔向下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4)

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的传承,目光之深邃、格局之远大,抚今追昔、气势磅礴。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优秀典籍为舟,带观众畅游华夏文明之长河: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贤如何燃万古之明灯;古人穿越到当下,看后世如何传千年之经义,以强烈的仪式感、厚重感、历史感,让我们知晓中国人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真正做到“文化自信”,让我们以砥砺奋进的拼搏姿态奔向下个百年目标。

从《史记》中感悟家国矢志不移。

“炎黄子孙,千年不改,万年不变。”读《禹贡》而知九州即华夏,民心即中华,读《史记》而知“华夏为何为一体,华夏自古是一体”。《史记》不仅记载着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更传承了先人们即便身陷囹圄也要赤心奉国的家国情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国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从“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为国自沉汨罗江的屈原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遣戌伊犁的林则徐,从“节杖在手,浩气长存”牧羊于北海、恪守家国气节十九年的苏武到“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为抗日战争变卖家产的吉鸿昌,无不体现了根植在炎黄子孙心底的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应从优秀典籍中感悟先贤的爱国之情、于心底厚植家国情怀,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报国之志,于心中激荡“哪里需要,哪里去”的爱国之情,从小事做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为实现“下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汗水,真正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

从《尚书》中读懂精神一脉相承。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是伏生的坚持,赋予了《尚书》第二次生命,中华文化亦是如此。从抗日战争时“湖北省图书馆搭上最后一艘西迁的船,9.8万册图书无一损毁”到“广西图书馆两次大转移,终保古籍无虞”,“舍命护书”精神可谓一脉相承,也正因为一个个“伏生”,中华文化才得以绵延不绝,民族精神才得以薪火相传。新时代下青年干部应身体力行地将优秀典籍中的“精神火炬”接过来、传下去,更应对得起伏生的“读书”一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一句“读”。在日常工作中,既要读好优秀典籍这本“有字书”,又要读好基层工作“无字书”,将“不灭精神”应用于群众工作中,不能则学,不知则问,使自己尽快成为办事的“多面手”、基层工作的“村村通”。

从《天工开物》里读懂民生重如泰山。

“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宋应星年轻时,也曾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科举考试的屡屡落第,使他无法通过出将入相的方式,改善民生、造福百姓,成为殿堂里的圣贤。可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反而投身于实践生产中,致力于民生之改善。在他看来,为民做事的途径,并不止一条,既然做不了端庄的圣贤,便挽起裤脚、躬身实践,做田里的圣贤。而他的“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理念与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的美梦不谋而合,两位相隔三百多年的实干家跨越时空,在稻田里相见、相识、凝视、握手。这一幕,让人感触颇深。他们都是以大地为“卷”,以人生为“笔”,绘一方蓝图、富天下百姓的实干家。广大青年干部要从中汲取力量、滋养初心,赓续“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民本精神,时刻将“民生”二字镌刻心底,以“实”当先,以“干”当头,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教育医疗等群众切身问题,不图一时之快、一步一个脚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5)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九期——说文解字》终于是播出了。而这一期很巧妙的将许慎的人物经历与《说文解字》密切相连,不仅讲述了《说文解字》魅力之处,更是把许慎的才思敏捷,谨小慎微演绎得恰到好处。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是《说文解字》部分序言,也充分地表明了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匡正大道,治国安邦”。而许慎一生的经历也一直致力于此。

许慎少年时即有文名,号称“五经无双许叔重”。他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后来举为孝廉。之后,他又成为洨地的长官。后因功绩卓越为太尉南阁祭酒,这时他遇到了,他的老师贾逵,此后他的一生都在校书东观,编写《说文解字》。

他编写《说文解字》,坚持从实际材料出发,以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和通人之说来证明文字的形、音、义,以此来解释经义,而他首创 部首录字,排序“始一终亥”的故事更是令人叫绝。

说文解字,头绪万千。当从何时始,从何而终一直困扰着许慎,因此他不断思考,不断的对比各个字之间形、音、义、表的异同,以及天干地支之间的关系。而突发奇想的悟出了以“一”为始,以“亥”为终,540个部首排列组合。

这样的一个排列组合,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的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

《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心血之作,包含了他与老师贾逵两代人的光阴,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文化瑰宝。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6)

把一部部典籍搬上电视荧屏,是非常大胆的想法;让一位位古圣先贤走进千家万户,是令人激动的创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不仅把这样的想法和创意落到实处,而且取得极大成功,社会各界交口称赞,尤其备受年轻人喜爱,实在难能可贵。

笔者有幸参与第二季第十期《文心雕龙》的制作和拍摄,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见证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的工作方式,亲身感受了他们如何让一部古代典籍“活”起来。节目组人员全身心投入,表现出对典籍的虔敬,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大热情,对中华人文精神的高度认同。

文心一脉,打造雅俗共赏之作

在中华文化史上,以一部书而名垂青史者不乏其人,刘勰正是其中一位。至于以什么样的书流芳千古,则各有不同。刘勰留给我们的书叫《文心雕龙》。它共五十篇,最后一篇《序志》具有“序言”性质,正文部分四十九篇,自《原道》至《程器》,刘勰以“道”为根本,最终落实到文人之成“器”,结构经过精心安排,思想理论秩序井然、逻辑严谨,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庞大理论系统。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化领域有着广泛传播,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渗透和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近代以来,随着著名学者黄侃把《文心雕龙》作为一门学科搬上北京大学的讲坛,这部文论经典的魅力更是吸引了无数研究者流连忘返,产生一大批卓越的研究成果,进而形成一门学问——龙学。一百多年来,“龙学”的专门著述已经超过八百种,专题文章超过一万篇,世界各地均有不少研究《文心雕龙》的读者和学者。

让这样一部文论经典走近大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阅读各种资料,从两方面走进《文心雕龙》和“龙学”:一方面,全面把握刘勰的生平,深入分析有关刘勰生卒年的各种学说,抓住刘勰与昭明太子萧统的关系,充分演绎出一幕生动感人的梁代文坛忘年交故事,并以此把《文心雕龙》和《文选》这六朝文学的双璧巧妙地联系起来,合乎情理,而又不悖历史,不仅让刘勰的形象丰满了许多,也把萧统这一文化名人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成为本期节目的一大亮点。

另一方面,节目组抓住“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的基本精神,让古今之“文心”一脉贯通,以“为往圣继绝学”的专业态度,秉持刘勰“文心雕龙”的精神进行创作,可谓一丝不苟、精雕细刻,数十易其稿,最终打造出一部神思飞扬、融汇古今,既有专业水准又有大众情怀的雅俗共赏之作。通过节目,让《文心雕龙》这部深奥的文论典籍走进千家万户,让刘勰这位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千古奇人走上荧屏,也让“龙学”这一大学讲堂的精深之学走近万千大众,这种有益的尝试,值得给予一个大大的“赞”字。

立文之道,深入挖掘典籍价值

《文心雕龙》是一部文论,但又有着远远超出一般文学理论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对此,《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进行充分挖掘和提炼,从专家访谈到典读会,再到生动感人的戏剧演绎,《文心雕龙》的性质得到多方面体现,它的“立文之道”及其当代意义也得到全方位展示。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的元典。所谓“元典”,就是首要之典、根本之典。中国文论浩如烟海,但真正可以称之为元典的著作,主要就是一部《文心雕龙》,其后很多著作、很多理论,特别是很多范畴,都是从《文心雕龙》生发出来的。《文心雕龙》的“文”不等于今天的“文学”,它的范围更宽广,地位也更重要,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仪节、制度、法律,都离不开“文”。因此,《文心雕龙》虽是一本文论著作,但这个“文论”不等于今天的“文学理论”,刘勰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科书。

值得称道的是,《典籍里的中国》较为完整地展示了《文心雕龙》这部独一无二的文章学元典所具有的多方面意义,如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一朝综文,千年凝锦”等,以此说明《文心雕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关注文章发展,而且注重文章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应该说,这既是刘勰撰写《文心雕龙》的初衷,也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彰显出《典籍里的中国》的品位。

人文化成,体现追求与担当

《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节目的构思和拍摄,不仅着眼于刘勰及《文心雕龙》一书,而且挖掘该书之所以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洞察其时代成因,并广泛联系刘勰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充分展现这一文论著作成为不朽经典的来龙去脉,并由此昭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这对一档电视节目而言实在不易,体现了节目组的追求和担当。

实际上,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文论,乃关乎所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领域的人生通识,其最终达成通向人生自由境界的文化能力。故刘勰说“安有丈夫学文,而不达于政事哉”,不仅学文是建功立业的手段,而且“文”与“政”原本是密不可分的,所谓“文武之术,左右惟宜”,学文和达政乃是一致的,学文必然达政,因为“文”的能力也就关乎“政”的能力,这才是《文心雕龙》之作的出发点。

毫无疑问,《文心雕龙》不应只是专业人士研究的对象,“龙学”也不应自居于学术金字塔的顶端,而是应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比如各种公文写作、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都需要刘勰所讲的“文章”功夫,也就离不开《文心雕龙》的具体指导,更不必说中小学生的作文基本功训练了。因此,新世纪的“龙学”必将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增添力量,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典籍里的中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是必然的,节目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倍加呵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八期《茶经》播出,为观众奉上了一期“茶香飘溢”的节目。一部只有七千一百多字的《茶经》,为何能跻身大多为鸿篇巨制的《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节目告诉了观众答案。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茶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首。它如何深入中国人的生活,传播到世界?这一切都起源于陆羽的《茶经》。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首先,《茶经》提倡清饮,除了调味的盐之外,不加任何他物,如“葱、姜、枣、茱萸,橘皮、薄荷”等,使得茶饮从羹饮方式中脱身而出,更为方便、便捷,且提神、醒脑、明目、强身等效果更加彰显。所以《茶经》问世之后,“茶道大行”“天下益知饮茶矣”。

其二,陆羽在《茶经》中总结了他考察并躬身实践的种茶、制茶、鉴茶的技术,并以人们业已很熟悉的种瓜法相类比,为南方适茶地区开始种茶,提供的技术指导。饮茶人群的扩大与饮茶量的日益增加,茶叶生产、贸易相应扩大,茶的大面积种植或是说为贸易目的的种植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茶经》其功一也。

其三,如宋人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诗所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茶经》提倡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采摘制作的春茶,使得茶叶从早先多为辅尾于农事结束之后的秋茶,转而以春茶为贵,提升了茶的自身价值,使其商品附加值和文化价值得以产生和实现。

演绎陆羽与茶相伴,解读“精行俭德”之人

首先,《茶经》提炼了茶的文化内涵,定义了茶的文化属性。《茶经》首句开宗明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之源》阐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首次将“品行”引入茶事之中,将茶性与人的美好品行联系在一起,提升了茶的精神属性和文化内涵。在《茶经》中,茶不是一种单纯的嗜好物品,茶的美好品质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强调事茶之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之人,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趣、陶冶情操的途径。

其次,《茶经》定义了茶的社会属性,即茶对于社会的责任和理想担当。陆羽在《四之器》中以自己所煮之茶相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表明了他对茶可以凭借《茶经》跻入时世政治从而有助于匡时济世的向往与抱负。此外,陆羽设计的风炉凡三足,一足之上书“圣唐灭胡明年铸”,也表明了他对社会和平的向往。这种社会责任与担当,在古往今来的许多茶人身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典籍里的中国》在戏剧演绎中,结合唐代历史背景,对陆羽与茶相伴的传奇故事进行了合理化创作,并融入他与恩师邹夫子、师友崔国辅、挚友颜真卿的动人情谊与“精行俭德”的高尚品德,将茶的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李齐物等不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则在专家访谈和主持人的串词中交待,以完成陆羽人生的全景。

还原唐代煮茶场景,生动呈现陆羽的茶艺道

《茶经》定义了茶的艺道属性。陆羽给出茶艺道所包括的全部所有方面:好茶、宜茶之水、好炭火、成套茶具、完整的煮茶程式、饮用原则、茶具简省原则。后世茶艺道的发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茶艺道与完整成套的茶器具是密不可分的,陆羽在《茶经》卷中《四之器》篇详细介绍了各种茶具的尺寸、材质、功能甚至装饰,包括生火、煮茶、烤碾罗取茶、盛取盐、盛取水、饮用、清洁和陈设等八大方面,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大者厚重如风炉,小者轻微如拂末、纸囊,无一不备。注重茶具形式与内容蕴含之美的协调与统一。在《九之略》的最后,陆羽又特别提出强调“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即在有庙堂背景的贵胄之家和文人士大夫集中生活的城市里,也就是在社会文化的重要承载者那里,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缺一不可,全套茶具一件都不能少,否则茶艺道就不存在了。

《茶经·五之煮》系统介绍了唐代末茶煮饮程序:炙茶→碾罗茶→炭火→择水→煮水→加盐加茶粉煮茶→育汤华→分茶入碗→趁热连饮。同时在《六之饮》中强调,饮茶过程中有“九难”,即从采摘制造茶叶开始直至饮用的全部过程的所有问题,“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而若能按照《茶经》所论述的规范去做,解决这九难,便能尽究饮茶的奥妙。

为了更直观生动地呈现陆羽所讲述的茶艺道,节目组特别配套了完整的唐代煮茶场景。“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道具组在制作煮茶道具时,在第一件器物“风炉”就遇到了复原唐代茶具的重大难题,反复讨论后,决定在全国的茶人中寻找已经复原的唐代茶具。最后在浙江、河北等地的茶人支持下找到复原的风炉、茶碾等,凑成三套茶具,在陆羽不同年龄的场景中使用。

而为了呈现煮茶的具体过程,拍摄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茶经》“五之煮”中,将水沸的程度分为三等:“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陆羽认为煮茶最好的水沸程度是第二沸。鱼目、连珠等,成为中国茶文化中描绘水沸程度的经典意象。为了真实地展现三沸的状态,节目组在演播室等,终于在用火时限前完成了煮茶的拍摄。

最后上字幕时,我建议使用《茶经》原文展现《五之煮》过程。在与节目组讨论“三沸”时,促成了我的思考。虽然感觉此是三沸,但实际已经不是煮水的三沸,而是加入茶末后茶水的沸腾,与煮水不是同一语境了。最终改成为“茶汤沸腾时,回添水,止沸育华。”

反复交流磋商,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茶经》的历史地位

《茶经》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茶书,开启了茶的文化时代,它全面包含了当时茶相关的内容。此后,虽然茶的农学、科学内容与时俱进,但《茶经》对于茶的人文精神、社会担当和最基本界定却从不曾过时。后世无论中外,对茶艺道精神的总结提炼都没有超过《茶经》“精行俭德”的范畴,即同时指向人的内心品质和外在行为。

陆羽及其《茶经》对茶业及茶文化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创始作用。陆羽在唐代就为人奉为茶神、茶仙。宋欧阳修《集古录》认为:“后世言茶者必本陆鸿渐,盖为茶著书自其始也。”作为世界上的第一部茶书,陆羽极其自信地以“经”名茶,《茶经》终成经典。明陈文烛《茶经序》有言:“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稷树艺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茗而天下知饮,羽之功不在稷下,虽与稷并祠可也。”认为人需要饮食才能存活,陆羽《茶经》使天下知饮,功绩不在树艺五谷使天下知食的后稷。

自南宋咸淳九年(1273)的百川学海本《茶经》起,现存传世《茶经》有60多个版本。《茶经》还被翻译成日、韩、德、意、英、法、俄等多种语言文字,流传海外,促进了中外交流,也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的茶业与文化。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近代以来在东南亚及欧美盛行的茶文化,都是在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发展结果。茶叶成为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的成就,也离不开陆羽的肇始之功。

《典籍里的中国》每期以不同的典籍为主题,典籍的内容都各具专业且深刻浩瀚,主创团队要深入了解每一期所选定典籍的内容,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极富文化含量的电视作品,并非易事。导演组在去年六月就找到我,与我反复交流磋商,当月我们还在线上进行了《茶经》专家研讨会。此后,导演组一直在进行剧本的构思,查找阅读了大量资料。《茶经》是一个开放动态的剧本,节目录制前夕,我与节目总导演、总编剧不断沟通交流细节,甚至在录制当天和整个录制过程中还在不停地修改调整。而对于字幕等内容的细致调整,一直持续到后期剪辑、二次审片,最终在播出前一天才最终完成。

总体感受,制作一档主创团队、专家组、观众都满意的文化节目,确实不易。所幸《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茶经》基本做到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8)

2月4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五期《越绝书》。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明代史学家、方志学家杨慎共同品读中华最早的地方史志之一《越绝书》,带我们领略中华方志的魅力。节目现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崔唯航;《浙江通志》副总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颜越虎与其他专家共同解读《越绝书》所蕴含的古老智慧和深刻思想。

地方志在央视播出不是首次,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中国影像方志》早已走进千家万户。《越绝书》和《中国影像方志》都是从地方志角度解读中华文明,让无数观众了解到地方志这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节目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溯,再现了吴越之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进程。吴越争霸、勾践绝地反击的故事家喻户晓,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精神也不断激励后人开拓进取、知难而上,更具意义的是透过《越绝书》描绘的吴越两国分分合合,为观众勾画出中华民族不断融合下,一幅厚重悠远的中华文化全景图。

《越绝书》的播出,也体现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重要的“存史、育人、资政”价值以及地方志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等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一向注重记述、传承、研究、借鉴历史,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历代先贤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地方志古籍。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西汉司马迁《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以资于道”。这些古代先贤所作地方史志为服务当代、垂鉴后世、延续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历代旧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两轮大规模修志编鉴,为国家积累了海量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形成了内容权威、系统、丰富的地情资源宝库,构成了巨大的社会科学成果群。这些极为丰富、珍贵的地方志文献,在中国历史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存史、育人、资政”功能,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进入新时代,地方志工作者“修志问道、直笔著史”,在继承中华传统、弘扬方志文化的实践中不断取得可喜成绩,正把地方志编修事业发扬光大。

回顾本期节目,史志先辈们编纂的《越绝书》经过漫长的历史检验,依然散发着夺目光辉,值得当代编史修志人认真学习借鉴。我们要学习其精华、借鉴其思想、取其文法,进一步注重质量和效果,编信史、修良志,让编史修志的成果经得起时间和时代检验,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9)

2003年,隐没千年的南朝古刹——定林寺在江苏南京重见天日,那里埋藏的不仅是一座古迹,更有一脉文思。因为在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就是在定林寺创作了一部纵览古今、历久弥新的中国文章学元典《文心雕龙》,留下了一把打开中国文学宝库的钥匙。

一座古刹,时隔千年重现;一部典籍,让古今“文心”相通。全书仅3万余字的《文心雕龙》,何以成为无数读者眼里的“写作高分秘籍”?CCTV-1今晚八点档,随《典籍里的中国》共赴一场文学、文采之梦,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的千古文思中,体悟刘勰如何用一生熔炼“文心”,为后世指明“立文之道”。

全书仅3万余字却火了千年

《文心雕龙》可以有多美?

《文心雕龙》全书共50篇,论及30多种文体,以3万余字基本概括从先秦到晋宋千年以来的文学面貌和发展规律,全面探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了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文艺创作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心雕龙》书名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深厚的价值?主持人王嘉宁将与三位专家学者共同为大家解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结合刘勰在《序志》篇中的记载介绍道:“在刘勰看来,‘文心’就是文章的用心、立意,‘雕龙’则指写作要像雕刻龙纹般细腻,才能够创作出有体有用的好文章。”可以说,《文心雕龙》是一部应时而生的典籍。在它诞生之前,诗文创作虽盛,作品却良莠不齐,文章离经典越来越远,文学评论也没有一定的标准。为此,刘勰在定林寺跟随僧祐生活的十余年里,遍览名家之作,纵论各种文体,总结创作方法,最终著成《文心雕龙》,它也被奉为“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

翻开《文心雕龙》,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氤氲着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例如“风骨”一词,原本主要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面貌,而刘勰在《风骨》篇中,将“风”与“骨”凝结为完整的文论范畴,提出“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认为文辞情采应该同君子一样有骨力和气概,文辞表达精当,情感抒发要昂扬爽朗。这也引起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戴卫红的共鸣,在她看来真正为人们所喜爱,为时代所需要的作品,也应当具有“风骨”的力量。

节目访谈现场,蒙曼教授还指出《文心雕龙》的一大亮点——每篇结尾都有一段“赞”。它和当下大家所理解的“点赞”不同,是刘勰对内容要义的总结,普遍采用四言八句的形式,如诗歌般富有美感。例如《指瑕》篇的“赞”中说道“羿氏舛射,东野败驾”,八个字包含了两个典故,借此说明即便再有才华的人,稍不注意也会出差错,因此人们在创作中应当秉持谨慎的态度。

戏剧舞台首度构造多重梦境

邀你共赴刘勰的“文学之梦”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生平在史料中着墨甚少,主要源自《梁书·刘勰传》当中的三百余字,里面记载他自幼便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仍发奋读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戚良德介绍,刘勰在《序志》篇中记述的两个梦也是学界推测刘勰生卒年的重要依据。7岁时,刘勰梦到天上布满锦绣般的彩云,彩云可以理解为天的文采,说明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性;30岁时,刘勰又梦到自己手捧礼器,跟着孔子往南行,这表示他有着继承儒家“经世致用”这一文道传统的想法。

在与专家多次讨论后,本期节目戏剧舞台决定用刘勰的这两次美梦为创作支点,首度构造出多重梦境,并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刘勰的对话中,铺陈出《文心雕龙》的创作历程和刘勰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节目组还加入了对刘勰“深爱接之”的昭明太子萧统这一角色,将萧统主持编纂《文选》的经历与刘勰《文心雕龙》产生的影响有机结合,双“文”相会巧妙地展现《文心雕龙》对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而刘勰、萧统将分别由涂松岩、董畅扮演。

戏剧演绎中,彩云的意象贯穿刘勰和萧统的传奇人生。当彩云流转,经历过生死分别的他们最终在彩云中“重逢”,让蒙曼不由得感慨:“戏剧结尾设计得太巧妙了!刘勰和萧统,一个是清寒文人,一个是昭明太子,但是他们都有一颗文学心,有一个‘文心’梦。”

作为中国文章学的元典,《文心雕龙》在中国文论史上如巍巍高山,屹立不朽,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智慧穿越千年仍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一门显赫的学问——“龙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继承先贤的人文精神,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书写出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CCTV-1今晚八点档,敬请期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十期《文心雕龙》,让我们一起秉承先贤之志,雕千年文脉,传中华精神!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0)

《齐民要术·序》言“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一思想最早出自《论语》和《管子》。

《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为“富民”是“教民”的前提,衣食丰足、经济富裕是德教的基础;教化是在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成效的,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大意为: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不愿意离开,安乡爱家就恭敬君王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也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王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裕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国政的君王,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管子·治国》“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

大意为:国家富裕,人民就安居家乡爱惜家园;人民安乡爱家,对于移风易俗,驱使调遣,甚至有所杀戮,也不会有所反感、憎恶。

《管子》认为“富民”才能“安民”,“民安”则“国安”;正如现今俗语“穷山恶水出刁民”反映的未尝不是《管子》的这一思想。

《管子》认为“富民”在于“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经济交换”,这也是《史记·货值列转》中所反映的经济思想和物质观;这也是为何《齐民要术·序》中言“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书中“农、林、牧、渔、副”无所不包的原因。

《齐民要术》的“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反映的便是《论语》、《管子》中的“富民、教民、安民”思想;体现的是《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史记》“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思想。(《齐民要术·卷一·种谷第三》“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

由此推及现今,去年年底的优化防控,及之后一系列的“稳经济、保增长、促就业”措施,何尝不是现今的“富民”之举。“富民”才能“安民”,“民安”才能“国安”,“国安”才能“强国”;古今概莫如此。

185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