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读后感 > 读小桔灯感悟

读小桔灯感悟

时间: 新华0 分享

读小桔灯感悟(精品12篇)

读小桔灯感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读小桔灯感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读小桔灯感悟(精品12篇)】,供你选择借鉴。

读小桔灯感悟篇1

我很喜欢读冰心奶奶的作品,尤其是《小桔灯》。它讲述了一位文静的小姑娘,面对突出其来的苦难——父亲因参加革命活动而失踪,母亲因病卧床不起,却表现出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那年,冰心奶奶到重庆郊外去看望一位朋友时,碰到了一个七八岁的山村小姑娘,她家境并不富裕,年夜饭也只是红薯稀饭,家里只有生病卧床的妈妈和她两个人。在冰心奶奶要回家时,那个山村小姑娘用冰心奶奶送给她的桔子做了一个小桔灯,给她照明。情节虽然简单但让人回味无穷。

当读到作者问她:“吃过东西了吗?锅里是什么?”她笑着回答:“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时,我的心里一阵酸楚。大年夜,这是多么诱人的时刻呀!我已经度过了九个大年夜,每当这时,我不仅能得到爷爷、奶奶的红包,爸爸、妈妈的礼物,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还可以观看五光十色的焰火,倾听“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感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可是这些对小姑娘来说是那么遥不可及,她一样也没有。她的母亲被打伤,父亲出走不知下落,过年只能吃红薯稀饭。然而,她的内心仍然充满希望、充满乐观。这是一个多么坚强,多么了不起的小姑娘啊!

虽然只是一盏普普通通的小桔灯,但它震撼了许多人,当然也震撼了我。小桔灯流露出小姑娘对素昧平生的冰心奶奶的关心以及美好善良的心灵。这样一个心灵美,情操美的人怎能不让人心中升起一股暖流,又怎能让人忘怀?当然冰心奶奶也是这样的人,不然怎么会写出那么好的文章,如果在我的生活与学习中,也能像那个山村小姑娘一样,经常帮助别人,我就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给更多的人送去温暖。

假如人人都能向小姑娘一样,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读小桔灯感悟篇2

文中故事发生在一个春节的下午,作者买了桔子去看望一个____岁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失踪了,她还要照顾生病的妈妈,小女孩用桔子皮做了一盏灯,虽然她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但是小女孩依然乐观,勇敢。

我不由想起我____岁过春节的情景,我和家人吃着丰盛的团圆饭,说说笑笑,然后再出去痛痛快快地放鞭炮,我的生活一片光明,充满了温暖。这样的生活和文中的小女孩无法比较。

就是在如此舒适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失去些什么,失去的是坚强,是乐观,是处世不惊,小女孩却在苦难的生活中得到了镇定,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这样的心境我们和小女孩同样是无法比较的。

我们和文中的小女孩一样,有着同样的童年,而我们的生活却是大相径庭。生活就象一杯白开水,心态就象各种调料,你想喝什么样的水就往里加什么调料,相信生活多姿,童年多彩!

读小桔灯感悟篇3

读完冰心奶奶写的儿童著作《小桔灯》这篇文章后,我被文章中的小姑娘坚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所感动了,并对小姑娘艰苦的处境深感同情。

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地下党的女儿。当时,国民__到处追捕地下党员,残酷地屠杀他们。小姑娘的父亲因参加过反蒋政治活动被抓走,母亲病危,家被抄洗一空,就剩下八、九岁的她,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然而,面对这一切,她没有像同龄孩子一样哭鼻子,而是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这是多么不易啊!面对这样一个饱经生活迫害的山村小姑娘,我的心为之一震。

看看这位懂事的小姑娘吧!“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拨出一瓤瓤的桔瓣来,放在妈妈的枕边。”面对卧病在床的母亲,小姑娘不但没有离弃,还把好吃的桔子拨好给妈妈吃,这是一个多么孝顺的孩子。“孝在质实,不在于饰貌”这句诗和小姑娘多么相像,不需要语言,只需要这样发自内心的关怀,把桔子拨给病中的母亲吃,这是值得我们20后的每一个人去学习。

面对小姑娘的年夜饭,我更是心酸。她笑说:“红薯稀饭是我的年夜饭。”如今的我们每到过年都可以放烟花,看电视,收着丰厚的压岁钱,吃的更不用说,鸡鸭鱼肉堆满桌。这是小姑娘想都不敢想的事。面对这种极其稀松平常的红薯稀饭,我们还忍心再糟蹋粮食吗?

小姑娘还有一双灵巧的手。“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个小筐似的,用一个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虽然小桔灯只发出了微弱的红光,却是黑暗社会里光明的象征,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小姑娘那时向往的幸福生活,如今在人们的努力下成为了现实。我们在红旗下茁壮成长,生活得幸福、美满。虽然,好的生活已经成了真,但我还是忘不了《小桔灯》里那位小姑娘。

读小桔灯感悟篇4

今天,我读了冰心的一篇散文——《小桔灯》,读完后我深受启发。

在这里,我最敬佩的就是小姑娘。因为她学会了独立生活,自从她的父亲被国民党抓走后,她便一个人照顾起了家,她在妈妈突发疾病的时候自己去附近的电话亭打电话求救,由于自己太矮小,拿不到电话,恰好作者冰心遇到,便热心帮助了她,于是作者冰心便认识了她,和她一点一点熟悉了。

在过年的时候,许多人可能吃着大鱼大肉,但有一户人家却不同寻常——那就是小姑娘家。虽然她们吃的是再熟悉不过的稀饭,但在冬天的风寒中却格外温暖。忽然间门扑腾一下开了,是谁呢?原来是作者冰心看望小女孩来了,冰心手里提着橘子,好像看望亲人。作者望了望四周,好像打量着她们的家。然后像亲人似地,关心地问着许多问题……。

时间过得真快,作者要走了,当作者要动身的时候被小女孩拦住了,她取下一个橘子,给作者做了一个小桔灯。虽然冬天的风狂列地吹着,但作者的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她们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做法令我感动。她们之间是陌生人,她们却用最温暖的方式去相互认识、了解,相互关心,这让我又想起了一部感人的电视剧——“搭错车”。这部影视剧讲了有一个生活困苦的人,在马路上捡到了一个孩子,她觉得这个孩子非常可怜,便下定决心要养大这个孩子。从此自己所有的钱都用来供养孩子。终于,这个孩子成了一位女明星,然而她的“母亲”已不在世了,于是她为自己的母亲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歌曲。

通过这两个故事使我懂得了要珍惜跟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我们还要好好学习,学会独立生活,照顾自己和家人,不要让父母伤心难过,争取让他们快乐每一天。

如果让我跟那个小女孩相比,我就差远了,她学会了独立生活,如果让我去照顾家人,我可能会像痴子走迷宫一样,没有头绪。可小姑娘呢,她却像一个成人,我以后要像她学习,养成独立生活能力。

读小桔灯感悟篇5

那盏小桔灯(读冰心小桔灯有感)在我的印象中,我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都没见过小桔灯吧。听这个名字就觉得这样儿小玩意儿定是有哪些心思细腻的小孩们创造的。用吃完的橘子的皮壳儿完整的保存下来,用一根竹将桔灯挑起,四周系上麻绳,里面点上一根小蜡烛,小小的桔子,弱弱的灯光,感受到的是无限的温暖。想象一下,你在夜间的小屋,点上这么一盏桔灯该是多么心满意足充满遐想的事。

小桔灯这三个字我是通过冰心的这篇同名散文了解到的。也是因此产生了想回到她处在的那个战乱的而又有那批暖人心之人的年代的念头。冰心去看望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儿和小女孩儿那生病的母亲只是出于一时的闲暇与关心,换来了临走时小女孩儿担心冰心看不见夜路而递给她的小桔灯。恩,小女孩儿好似还带着那安慰的语气说:“您放心,我爸爸就快回来的,那时候,我妈妈的病就好了,”我们“都”好“了。”女孩儿在自己面前画了个圈圈又点了点冰心,显然,这个“我们”也包括冰心在内。读第一遍时,我并不是很明白小女孩儿为何要说“我们都会好的”这句话,冰心也会好的,是指什么事儿?我并不明白。文章后面又写道,小女孩当时也被认作为共产党而被抓捕起来。那个年代,“大家”都“不好”,那么,小女孩儿的“我们”都会“好”就是一个时代的希望,是一种充满爱的相信。现在的不好他不在意,也不以之为苦,并且怀着的信任感相信这个世界。理解到这里的时候,我是有点心酸感动的。我心酸她那么纯真可爱,可爱地让我急不可耐地想去拥抱这个女孩儿,我感动她用一颗大爱的新发现生活的真善美。而我,常易看见生活不好的一面,尽管我乐观积极,却总觉着还差那么一股正视的态度,没有将发现真善美作为我的一种习惯。而这满载爱的小桔灯点醒了我,我们真的应该爱一切,我们真的应该善待一切。这是多散发出来的温暖情意是能够使两个敌对的敌人都拉近距离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总是容易被温暖的爱所征服。在一个乱世也好,和平盛世也罢,拯救一切的,拯救心灵的,永远都有爱的缩影。

我们可不可以也为这个世界点上一盏小桔灯呢?

读小桔灯感悟篇6

读到《小桔灯》这本书已经是几个月前了,可是现在想想,还是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小桔灯》这本书是作家冰心所着的散文集,有好多个>故事组成,有《寄小读者》《国旗》等等,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小桔灯了,因此把它定为题目,《小桔灯》的主要内容是讲一个八小女孩的故事,她是一个善良,勤劳又乐于助人的小孩子,从中可以体会到真善美。

我最喜欢的也是《小桔灯》这篇小散文。读过这篇散文的人一定知道那个主人公小女孩吧?那的妈妈一直卧病在床,爸爸又不在身边,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这个小女孩来做,家庭的重担都扛在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瘦弱的肩膀上,可是她并不觉的辛苦,却说:“我不做谁做呢,妈妈病了,我就应该照顾她。”可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少年,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那里做过家务事呢?就像我,平时根本没有做过什么家务只是偶尔擦擦桌子扫扫地什么的,我却为这举动而感到自豪,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直到读到《小桔灯》中的那个小女孩的时候,我才觉得羞愧不已,如果我是她,面对那样的生活遭遇,一定不能做的像她那样好,对于她的大胆,

我觉得很佩服,她能独自去不认识的人的家里借电话,而我却不能——因为我是一个生性很胆小的女生,虽然已经十一岁了,可仍然不敢走夜路,“胆小如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我是在适合不过了。我喜欢这个文中的小女孩,她善良又纯洁,直到替别人着想,作者回家的时候,因为天色阴沉,小女孩就用橘子皮做了一盏小桔灯为作者照路,虽然她的光很微弱,可是,却饱含着小女孩对作者的感谢与关爱,那个光芒,是友谊之光!

亲情和关爱并不只在于惊天动地的事实,只是一个微小的举动就可以体现,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很好,向大家推荐,希望大家都可以像故事中的小女孩那样,有一颗淳朴善良的.心。

读小桔灯感悟篇7

今天,我读了冰心奶奶写的《小桔灯》这篇文章,心里十分激动。这篇文章反映了1945年抗战期间革命者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艰难处境和对光明的渴望,赞扬了他们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文中描写的中心人物是一个地下党员的女儿。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地逮捕,屠杀地下党员,白色恐怖笼罩着重庆上空。小姑娘的父亲是位地下党员,因党组织遭到破坏,而离开了家。母亲也因受到特务的追踪殴打而吐了血,然而,这位小姑娘不像一般孩子那样惊慌失措,哭鼻子,而是能够帮着或替大人做事。这对于一个八 九岁的小女孩来说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我读到小姑娘独自一人上山,到乡公所楼上打点话给妈妈请大夫,遇到作者后,平静地回答了作者的问话这一段时,我感到她是多么地勇敢,镇定啊!正因为她坚信:总有一天革命会胜利,总有一天父亲会回来的,到那一天,人民群众就可以翻身做主人了,大家的生活就会好了。所以,她有这种勇气,有这种胆量!

在读到作者问她吃过东西了吗?锅里是什么?她笑着回答:'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时,我的心里感到一阵酸楚。年夜,这是多么诱人的时刻呀!我已经度过了13个年夜。每当这时,我不仅能够受到父母的疼爱,全家人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还观看五光十色的烟花,倾听着辟辟啪啪的鞭炮声。我感到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可是这些东西对这位小姑娘来说却一样也没有,她的母亲被打伤,父亲出走而不知下落,过年只能吃红薯稀饭。然而,她仍充满着乐观精神。这是一个多么坚强,多么了不起的姑娘啊!抗战期间的斗争是残酷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通过本文的学习,我更深深地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为祖国的繁荣而学习呢?

我们要攀登科学的高峰,就需要勇气,需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学习更多的知识。我愿做一个像小姑娘那样的人,以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读小桔灯感悟篇8

小姑娘的生活是贫穷的,但她是那么坚强。她用那柔弱的肩膀承担起家里所有的家务,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妈妈。而我呢,虽已经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还是成天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时不时地撒个娇,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跟小姑娘比我感到很惭愧。我要以她为榜样,自强自立,不去依赖别人,要经常地帮家人做一点家务。不把贫穷当作自己的绊脚石,而把它当成是磨砺自己的磨刀石。

虽然只是一盏普普通通的小桔灯,但它震撼了冰心奶奶,震撼了许许多多人,当然也震感了我。

读小桔灯感悟篇9

说到冰心,就想到了对读者和蔼可亲的老奶奶,为了深度了解冰心奶奶的精神世界和她的经历我读了她的散文集《小桔灯》。

《小桔灯》里记录了许多事情,她的童年回忆,她的父母,她的朋友,她的求学经历,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读下来会发现,冰心文笔细腻,没有批判的语句,没有令人激动的情节,好像只是跟你聊聊天,谈谈她的经历,但在这些繁琐小事中总会体现出冰心对那个时代的愤慨。在书中,冰心聊到过她的朋友,看着他们用一腔热血努力唤醒人民,看着他们对日本人团团怒火再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去,冰心只能惋惜,惋惜他们一身才华却无法大放光彩,惋惜他们忧国忧民却死于抗日,此时,谁能懂冰心的无奈和孤独,她多渴望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

在这许多文章中,冰心却用小桔灯来取名,小桔灯讲述了在那个混乱时代小女孩面对被抓走的父亲和生病的母亲冷静地求救,并在送走冰心时为她做了个小桔灯,告诉她天黑了,路上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那盏小桔灯照的不远但冰心却认为前路有无限光,正是因为小女孩的精神鼓舞了她,但我觉得小桔灯不止照亮了冰心的路,也是当时浑浊世界的一道光。冰心也表达了对旧中国的批判,战争是残酷的,但儿童是无辜的,为何要让孩子活在两党之间的纠纷中?最后12年了冰心用大家“都”“好”了讽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小女孩命运的担忧。

读完这本书,我心中却充满悲痛,悲痛什么?悲痛一代人才生不逢时?悲痛旧时代的残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冰心细腻,柔和的文笔中我却有这么强烈的情感,可能只是悲痛一代人才的逝去吧。

读小桔灯感悟篇10

寒假,我读了一篇冰心奶奶写的文章,叫做《小桔灯》。文章主要讲述解放前的一个除夕,作者到重庆郊外去看望一位朋友,但朋友不在家,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小女孩来打电话,原来小女孩妈妈生了重病,来此打电话求医。小女孩走后,作者见等不到朋友,便带着一些桔子去探望小女孩的母亲。小女孩家又小又黑,但她和作者谈话时语调轻松,还麻利地做起了小桔灯。天黑了,作者要走了,小女孩把小桔灯送给了作者,让灯光照着作者回家。朦胧的灯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作者提着它很是温暖,倍受鼓舞。

读了这篇文章,我也十分感动。因为这个小女孩的妈妈得了重病,而爸爸又因疑似共产党员而失踪了,但她却没有显示出多么的悲伤和抑郁,还是那么天真和乐观。作者走时,她还说了一句话:“我们大家也都好了!”这也许是小女孩发自内心的美好愿望。

小女孩是坚强勇敢的,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人不珍惜现在的幸福。有的嫌压力大,要生要死要跳楼;还有的嫌学习辛苦,小时不用功,得过且过,荒废青春。想想那个小女孩,她的家属还不知是吉是凶,但她对生活依然充满着希望,为人善良。

这一盏小桔灯,对作者来说意义非常,小女孩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冰心奶奶,也鼓舞了我。

读小桔灯感悟篇11

我很喜欢看冰心奶奶的散文,尤其是《小桔灯》。那个山村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以及她助人为乐的艺术形象时时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那年冰心奶奶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时,碰到了一个七八岁的山村小姑娘,她家境并不富裕,年夜饭也只是红薯稀饭,家里只有她和卧病在床的妈妈两个人。在冰心奶奶要回家时,那个山村小姑娘用冰心奶奶送给她的橘子做了一盏小桔灯,给她照明。情节虽然简单,但让人回味良久。

小姑娘的生活是贫穷的,但她是那么坚强。她用那柔弱的肩膀承担起家里所有的家务,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妈妈。而我呢,虽已经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还是成天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时不时地撒个娇,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跟小姑娘比我感到很惭愧。我要以她为榜样,自强自立,不去依赖别人,要经常地帮家人做一点家务。不把贫穷当作自己的绊脚石,而把它当成是磨砺自己的磨刀石。

虽然只是一盏普普通通的小桔灯,但它震撼了冰心奶奶,震撼了许许多多人,当然也震感了我。小桔灯流露出小姑娘对素为平生的冰心奶奶的关心以及美好善良的心灵。这样一个心灵美,情操美的人,怎能不让人心中升起一股暖流,又怎能让人忘怀。当然冰心奶奶也是这样的人,不然怎么会写出那么好的文章。如果在我的生活与学习中,也能像那个山村小姑娘一样,经常帮助别人,我就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给更多的人送去温暖。假如人人都能向小姑娘一样,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读小桔灯感悟篇12

轻叩书的闸门,智慧萦绕脑海。手捧几束玫瑰推开门,悄然迈入,浮现的是万盏桔灯,漂浮于静海之上。风拂过,吹散了花瓣,唯有爱的气息尚存心间。

《小桔灯》是献给心灵的一羹补汤。主要讲述了作者去郊区访友相识了一位为母亲求医的小姑娘,作者帮她通知了医生,过后并登门造访,给她们送去了桔子。一段交谈后作者准备离去却意外收到了小姑娘亲自做的小桔灯,照亮了作者的未来。

爱作为贯通全文的中心,使人颇受启迪。

孩子对母亲的爱。文中小姑娘的父亲王春林被捉走,失踪无影,她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只有八、九岁光景的孩子全心照料生病的母亲,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承担起了养家的重大使命。小姑娘用自身乐观,勇敢,懂事向我们诠释了她面对困难坚贞不屈的内心。想起如今的我们,八、九岁时谁不是那个向父母撒娇,求关注的瓷娃娃?谁不是那个哭着吵着要买玩具的霸道小天王?时代的变化让父母对我们的娇养变成理所应当。现在的我们过度追求未得到的东西全然不知相同的年龄在过去,那些战争中的孩子已经不得不靠一己之力养家糊口。而我们却沉于享乐。孝心是人之美德,在一味的得到中我们要学会感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用行动表达爱。

人与人之间的爱。文中的作者面对一位素不相识的小姑娘坚定地出手相助,举手之劳温暖了小女孩被艰难的生活所打击的心灵。而小姑娘亲制小桔灯回赠,一份报答的心意足矣。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友善沟通,那么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克服自私势力的心理,我们应该用真诚与爱去相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是一件小事,帮受伤的同学去医务室;给环卫工人最尊重的笑容;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也可以是一件大事:给病重之人献血,捐骨髓等。无论事情大小,只要尽心了便无悔。现在的社会需要人们用真心去融化冷漠,共建美好。

生活之爱。当我读到小姑娘的年夜饭仅仅是红薯稀饭时,我受到了不小的震撼,面对生活的不易和老天的不公,她不放弃,从没有任何一句抱怨,因为她热爱生命,她相信希望。对于挫折我们要学习她的精神乐观面对,接受并坚持不懈去克服它。挫折其实并不可怕,怕的是你被它轻易打倒,失去信心。现在有些学生因学业压力过重常有轻生的念头,想放弃生命。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珍贵的,正确对待它们,你才会获得一个美满的人生。

前路再险也须前行,家庭之爱须存感恩,人间冷漠更须真心。小桔灯,愿你化作万家灯火,照亮人们心灵的彼岸;以爱为灯,用微光书写下人生美好。

197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