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作文

时间: 新华0 分享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作文篇1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各自的乡俗。在我家过年时,舞龙、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必不可少的。

在过年前的十几天,家家户户开始大量置办年货,大人们还要买过冬的衣服呢。还要在过年的那天之前进行大扫除。到了真正过年的那天,大家都开始挂灯笼、贴春联,春联是为我们迎接新的一年,而灯笼是让我们这年过得红红火火。不仅如此,还要在窗户上贴福,而且要倒着贴,意味着福倒了,福到了。春节吃饭前要先放鞭炮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吃饭时,小孩的嘴可甜了,他们走过去跟爸爸妈妈说新年快乐,就能得到红包。吃完饭后,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一条条长龙接二连三地从巷子里跑出来,彩色的龙头欢劲地扭着,在大马路上显得格外引人入胜,路旁的烟花给舞龙的人们打气,他们舞的更欢了。

每当到了除夕夜晚的十二点真是极为热闹,一大筒烟花排山倒海得飞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烟花飞快地冲向天空,炸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七彩的烟花炫染了整片天空,显得格外美丽,一条长长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响着,在过年时放鞭炮是为了赶走一只叫“年”的怪兽,喜欢在过年时去村里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过年时放鞭炮。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佮,一个不一样的习俗。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作文篇2

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拜年、打电话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希望过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作文篇3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但我更喜欢端午节里的划龙舟。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午日节。这个节日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都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古时楚国人屈原不愿做亡国奴,而投江自尽,人们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同时又为了避免鱼虾吃食屈原的身体而制作了粽子扔入江中,后来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星期三,我们一家去西溪湿地看赛龙舟。

我一来到西溪湿地便看见了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荡漾着许多龙船,每条船上有十来个选手挺拔的站着。然后,他们缓缓坐下,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忽然,哨声响起,选手们像发了疯似的划了起来,旁观的人有的鼓起掌来,有的兴奋不已,大声叫喊着。选手们拼命地划着,口号更是声如洪钟:一二三,划!一二三,划!落后的选手也不甘示弱,紧追其后,仿佛一条条发威的蛟龙在水面上腾飞着,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脸颊,衣服,但选手们并没有停顿,每一个动作还是那么力量十足,战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让人沉浸在浓烈的比赛气氛中,使人叹为观止。

比赛结束了,我看着碧绿的江水,心中不禁赞叹着:龙舟比赛真是扣人心弦。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作文篇4

一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的家乡也有风俗。

我的家乡在安徽,那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当然,那里也有很多风俗,比如新年、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婚礼喝酒等风俗。可是,这里面最热闹、最熟悉的当然是婚礼喝酒的风俗了,那就让我来给你介绍安徽婚礼的习俗吧!

在结婚那天,客人来了,主人都要把糖茶端到小孩面前,把茶叶茶端到大人、老人手中。那时,无论谁不喜欢喝这种茶,总要用手把茶水接住,再去喝几口,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在端着茶外面看看。

开饭时,新郎和新娘就出来了,并且新郎和新娘的衣服上都有镶着新郎和新娘的佩花,他们手牵着手,一桌一桌的敬酒,桌子上的人也会举起酒杯向他们敬酒,而且他们走过一桌又一桌走好之后,又会从房间里拿出红塑料,里面装着很多小孩子的大礼包和大人的香烟,还会有一个人手里拿着红包,一个一个的发,吃好饭,主人家又会把烟花炮竹拿出来放,表示喜气洋洋。接着,新郎要把新娘接走了,那时,就会分别有六个客人送上肉圆子和红包,表示团团圆圆,六六大顺,新郎和新娘就会回话,他们就把一大袋糖往上扔,表示他们一定会甜甜蜜蜜,同时,又会有许多小孩子上来抢喜糖。紧接着,新娘的父母会把一盆水泼出去,意思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处的水。接着,新娘就会被新郎抱进轿车里,同时,新娘也会留下眼泪,好像舍不得离开父母似的。新娘走了,主人又会送上一袋家庭大礼包,让我们带回家。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我喜欢我的家乡。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作文篇5

提到三月三大家一定会想起特别美好的游玩经历吧!如:听名人对山歌去郊游去吃好吃的……..这次的三月三更是让我恋恋不舍。

经过大家的再三考虑决定去楼顶自助烧烤。早早的就准备好了烧烤工具的我们,只需等叔叔一家人来就可以烧烤了这时饥饿的.我看到了那香喷喷的鸡腿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只盼他们快快到来。果然不出我所料,叔叔他们一两分钟就赶来了,我连忙拿起那妈妈提前烤好的鸡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当然我不是只顾吃的,我拿起一个鸡翅在烧烤工具上,左滚滚右滚滚,看见它差不多熟了便吃了起来,刚咬一口才发现我什么都没有放就吃了,难怪那么难吃,因为太熟了,不能放油了,我只能加上孜然粉和酸甜酱,才困难的把它吃了下去。爸爸和叔叔在喝酒,妈妈和婶婶在聊天,我和弟弟也不会闲着,我决定和弟弟一起来一次烧烤比赛,我拼命的拿着要烤的东西在烤,而弟弟呢?就在一旁谈定的边看漫画书边烤,我觉得弟弟一定会输,我必赢我很有信心!过了半个小时,我烤的太干了。弟弟的刚刚烤好,我恨不得把它吃个精光。不用比就知道我输了。俗话说得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不应该太骄傲。

三月三。快乐的节日!你们快乐了吗?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作文篇6

我的家乡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村庄,这里究满了我美好的回忆——孩童的嬉闹声,大人的闲谈声……就在这里,每个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会上演一场大型的烟花“表演”。

一大早,我与妹妹就急急忙忙地叫醒大人们,拉着他们去村中心的小店里买了各式各样的烟花,买烟花的老人似乎也被我们的欢乐给感染了,给了我和妹妹一人一颗水果糖,我们都高兴坏了。

夜幕降临,八点整,春晚准时开始了。旦我和妹妹的心思却完全不在春晚上,一心想着去放烟花。终于,春晚进行了一半,大人们总算同意我们去放烟花了!我们赶紧一人抱着一大捧烟花冲出屋子。

虽然疫情还未结柬,但大家放烟花的兴致却依然不减,各家各户的门前都聚满了放烟花的人。老爸用打火机把那窜天猴给点燃了,紧接着,伴随着“啾”的一声,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无比绚丽的花——那璀璨的火花竞相开放,把天空点缀的五彩缤纷,照亮了村庄的每一寸土地,照亮了大家洋溢着笑容的脸,刺破了黑夜的重重铠甲,绽放着绚丽的光彩,如同水晶般靓丽夺目,在天空的画布上创作着。不一会儿,山那边的“画师”也加入了创作的旅途,两边的烟花互相照应、互相应和着,倒映在人们的眼中。紧接着,四面八方都燃起了烟花,一幅俨然成型的“烟花图”展现在眼前,我们不禁都看呆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希望中国也能成功打败“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加油!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作文篇7

我们家乡也没什么风俗,大概唯一不变的风俗就是春节打麻将了吧。

每逢新春佳节,普天同庆,家家户户都闹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火红的鞭炮在空中翩跹起舞,火星落地生花。喜悦的气氛传遍了大街小巷,整个富阳都一派喜庆的氛围,好不热闹。

我的老家,临江,在春节有个奇特的习俗。当别村的人都在和家人团团圆圆的时候,村里的人们总是会零零散散三五成群地聚到一起打麻将。很多同学有疑惑,春节不是应该家人聚在一起共同欢乐度过的吗,怎么会出门打麻将呢?这恰好是我们村的特别之处了。打麻将在我们村寓意着团结合作,在来年富富贵贵,邻里之间和谐相处。每当春节的夜晚,我的邻居们都会聚集在麻将桌旁,共度春节。

每到那个时候,夜色朦胧,有时天空会飘起一点小雨,渲染着神秘的气氛。热腾腾的开水配上上等的安顶茶叶,飘散出浓醇的香气,沁人心脾。一声“胡了!”表达着村民多大的喜悦呀。

打麻将的传统虽然在我们这代年轻人这儿渐渐淡了下去,但是在老一辈那里却炉火纯青。这是我们村长久以来的习俗,却随着世事变迁而慢慢消逝在历史长河中,那是一种多么令人惋惜的结果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是啊,我们身边不断地有传统在无声无息地消失着,而我们却不懂得怎么去保护它们,那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啊。

传统值得我们珍惜,更需要我们传承。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作文篇8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都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用荠菜和鸡蛋一起煮。在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荠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荠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荠菜煮鸡蛋,就在沔阳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

这远古流传下来的下来的风俗,现代人们依旧照办-------一大清早,人们就从田野里采来一把荠菜,洗净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配上桂皮、八角茴、五香粉、酱油等佐料,同鸡蛋一起煎煮,将鸡蛋煮熟后捞起食之,这既是美味食品,又可以健身治病。荠菜,一名地米菜,又名地花子。《本草纲目》载:佛家常以荠菜作挑灯杖,据说夏日可驱除蚊虫,故荠菜又名护生草。

在今天,我也不例外,吃到了美味的荠菜煮鸡蛋,听老师说,这荠菜煮鸡蛋还能清火解毒呢!我放学回到家,连忙从锅里拿出三个热腾腾的鸡蛋,顾不上烫,急急拨开蛋壳,一口气吃了三个还想吃。难怪我们这里流传着一首歌谣,也是赞美荠菜是一种美味佳肴的。歌谣是:“地米菜,蒸蒸菜,一阵香气飘门外,好吃婆娘闻到了,急急忙忙拿碗来,吃了一碗又一碗,厚着脸皮还要带。”

209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