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怎么写春节风俗的作文

时间: 新华0 分享

怎么写春节风俗的作文篇1

快到除夕了,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新年的气氛。我们家也不赖,除了买新衣服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买年货!为此,在除夕的前几天,我们早早地跑到了各大商场去买年货。为了省钱,我们四处奔波,可还是难逃一劫——一共花了270多元。用妈妈的话来说,今日“吐血”喽!

最终,盼望已久的除夕到来了,买了那么多年货还是没白买。这一天,家里热热闹闹的大家都相互道贺着“新年欢乐!”“恭喜发财!”“万事如意!”“马到成功!”过年了小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他们总会收到压岁钱的哦!那一个个红包,那一个个笑脸,都成为了春节上最具特色的象征。

春晚,顾名思义,就是春节晚会。这总是春节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晚上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围坐在一齐看着那并不豪华的电视,团团圆圆地,高高兴兴的聚在一齐,想必,这必须是最温暖的时刻吧!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传统的节日。红色,寓意着红红火火。让我们一齐迎接新的一年吧!

怎么写春节风俗的作文篇2

春节的习俗可多了!有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等。“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在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在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

去年的春节我们家还贴了一个倒“福”字呢。春节贴“福”字,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向往和祝愿“福气”、“福运”,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春节的习俗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我真盼望春节能早日到来!

怎么写春节风俗的作文篇3

我的老家在四川,老早就听爸爸说,家乡的过年习俗跟南京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我的心里想象着,但就是想不出来。爸爸说,今年带我回去过春节,我那个激动、兴奋啊,难以说出来!

除夕那天的早上,我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醒来。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过年了!我向窗外望去,街道上热闹极了,那里满是人,路边小摊上摆满了各种年货,春联啦,鞭炮啦,大红灯笼啦,当然,也有许多吃的。再往两边看,好几户人家门上已经贴上了春联,还有的人家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有许多像我这样大小的孩子已经点上了鞭炮,开始放起来了。更有意思的是,一户卖酒人家的门口,有一个巨大的瓷罐子,上面写着“高粱酒”三个字。他的生意可好了,买酒的人络绎不绝。这个场面让我想到了大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吃完早餐,我们来到爷爷奶奶家。爸爸告诉我,老家的团圆饭在中午。这有点儿奇怪哟!爸爸妈妈,还有姑妈姑父,他们去准备中午的团圆饭了;我和哥哥姐姐们开始玩起自己喜欢的游戏——荡秋千。这个秋千很简单,两根绳子,绑个木板,就算是秋千了。我站上了秋千架的一端,哥哥站上了另一端。爸爸使劲一推,我们就开始“飞”了起来。起先,我还不会荡秋千,看到秋千荡这么高,吓得差点儿哭了起来。慢慢地,我就不怕了,并且掌握了荡秋千的技术要领,我和哥哥配合得非常不错,秋千越来越高。爸爸说:“不错,有点儿样子了!”我有些飘飘然了,一不留神,差点儿从空中摔了下来,幸好,我把绳子抓得很紧,一场虚惊!就这样,我学会了荡秋千。我们快乐地玩着,不知不觉就要吃午饭了。

“开饭了!”姑妈把饭菜端上了桌子。我们很高兴地围坐在一起,我瞧了瞧桌子上的菜,“哇!真丰盛!”有红枣乌鸡汤、萝卜排骨煲、干切牛肉、薰香肠、凉拌折耳根、清炒豌豆头……这些菜,好多我都没有见过,这也算是老家过年团圆饭的不同之处吧!这时候,爷爷说:“去放鞭炮吧!放了我们就吃饭!”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之后,我们开始了除夕的团圆饭。

吃完午饭,我们该去祭祖了。爸爸告诉我,这也是老家过年的不同之处。大家带上鞭炮、祭品等来到了祖先的墓地。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严肃的气氛。哥哥在墓前点上香,摆上祭品,烧了纸钱。爸爸对我说:“你难得回来一次,给祖宗作个揖吧!”我不知道怎么“作揖”,就学着哥哥的样子,两手掌合在一起,作了三个揖。祭祖结束,我们回到家。大人们开始聚在一起聊些家长里短,孩子们荡荡秋千、吃吃水果、放放鞭炮,真是不亦乐乎!

不知不觉之间夜深了。我不经意地抬头一望,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喜之处:天空中群星灿烂,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这么亮的星星啊!我对爸爸妈妈说:“看啊,星星!”大家抬头看了看天,都说道:“是啊,多么漂亮的星星啊!”

老家的春节给了我太多的意外与惊喜!在这里,我找到了大城市难以找到的很难察觉的却很浓的年味!

怎么写春节风俗的作文篇4

放寒假啦,我期待已久的春节来临了!我和爸爸妈妈早就约好春节要去厦门游玩。

我们是自驾游去,听说厦门很美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出发的路上我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一路上没有堵车,经过十个小时的奔波我们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美丽的厦门。

我们先去了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漂亮极了依山傍海,根本不像一所学校,反而像一个度假圣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参观。接着我们去了胡里山炮台,那里是抗击倭寇的地方,有群炮阵,还有雄伟的世界古炮王,让人叹为观止。我们还非常幸运的观看了真实的海上开炮演练的全过程,令我瞠目结舌。

第三天,我们又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非常有名的福建土楼群参观,这里有保存最完整上千年的土楼,它们和城市的高楼大厦完全不同,有圆形的有方形的,全部是用泥土铸造而成,每一栋土楼里都有几百户人家共同居住。最有趣的是我们晚上就住在这非常有特色的土楼宾馆。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又去了非常的太姥山,这是我印象中玩最刺激也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太姥山依山傍海云雾缭绕,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誉。太姥山以花岗岩为特色,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总面积有86平方公里。其中最为惊险刺激的就是一线天了。一线天都是由非常狭窄高大的岩石组成的,最窄的地方只有20几厘米宽,游人必须要侧着身体收腹才能过去的。胖的人不建议去哦,否则会卡在石缝里出不去的。大家都排着队一个一个往前移动。终于轮到我了,我紧张的心砰砰直跳,我屏住呼吸,手紧紧的贴在石壁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挪动。石缝里又黑又暗什么都看不见,我只是能凭着双脚去探查前面的道路是否平坦,好几次都差点踩空摔跤了。就这样抹黑战战兢兢的走了十几分钟终于见到了光明。走出一线天之后我们来到到了更为惊险的地方——悬崖吊桥。这个桥一边是石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我看一眼就吓得两腿发软了,我几乎是在爸爸的搀扶下才经过了这个危险的吊桥。接下来进入了另个更加有趣的山洞。

葫芦洞里阴暗潮湿,长满了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打滑摔跤。它和一线天的区别就是它是由一个个又矮又圆的山洞组成,像一个大大的葫芦一样。我们要低着头弯着腰半蹲着才能通过。我们就这样穿过了许多个小山洞,好几次都撞到了头,碰的我眼冒金星,等爬出这些山洞的时候我们已经大汗淋漓。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喜欢这样刺激去探索感觉。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在外面游玩了好几天了,每一个地方都给我留下来深刻美好的记忆,这个假期非常充实有趣,我希望下次假期还能去更多好玩的地方。

怎么写春节风俗的作文篇5

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二十三这日是小年,传说这一日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据说大罪要减寿三百日,小罪要减寿一百日。

二十四这日掸尘扫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二十八要贴花花。二十九,俗称“小除夕”,这一日人们往来拜访。腊月三十是春节的一个高潮,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终一日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终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在正月十五正式结束,这一日是元宵节,要举行灯会,还要吃元宵、放烟花。最终在烟花声中,结束了春节。

怎么写春节风俗的作文篇6

习俗,顾名思义,是习惯风俗的意思,旧社会,城乡居民禁忌较多,表此刻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相沿成习。其中有合理的禁忌,但多带封建迷信色彩。不合理的禁忌,已随着社会的提高,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逐渐淡化,禁绝。而春节这一古老的节日,悠远流长。随之春节的习俗也流传至今。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春节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干净的房屋,洁白的墙,就差贴上那饱含寓意的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完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要贴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完美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有了喜庆的春联,再贴上年画、窗花,差不多就有些许年的“味道”。

怎么写春节风俗的作文篇7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十分重要的!所以,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并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明白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先,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可是此刻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欢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终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日我的收获太大了,明白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可是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欢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怎么写春节风俗的作文篇8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2109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