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元宵节反思作文

元宵节反思作文

时间: 新华0 分享

元宵节反思作文(精品6篇)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写元宵节反思作文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元宵节反思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反思作文

元宵节反思作文篇1

家乡的元宵节,是名符其实的“灯笼节”,或许是农村人对吃不是太感兴趣吧,吃元宵只是这一天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正月十二开始,孩子便开始准备灯笼,有的家里有心灵手巧的大人,就用手工制作一个,买些彩纸,再准备些竹子或木棍一类,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如莲花型,兔子型,鼓形等各种各样的灯笼,最好的便是仿照宫灯制的转灯,蜡烛一点,便可随着烟旋转起来。也有图方便的在市场上购买灯笼,有纸糊的,多斗是点蜡烛,如西瓜灯笼、火罐灯笼,也有塑料的,轻巧耐用,多半可以安装上电池。

城里的正月十五,主要是灯谜晚会,猜猜灯谜,而乡里的正月十五便是村里的灯展,“正月十五雪打灯”,预示着今年肯定会有好收成,每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孩子们挑灯笼的时候,孩子们把灯笼选好,雀跃着等天黑,不到天黑孩子们便把灯笼提好,点上蜡烛或是打开灯笼开关,提着在村庄里转悠,等孩子的灯笼都挑出来后,便自发的挑在一起,互相比比看看,看谁的形状好看,谁的结实,也有搞怪的孩子,故意互相碰撞灯笼,有用纸糊的点蜡烛的孩子,不小心把灯笼碰着,便使劲的在地上摔,火熄了,可是灯笼没了,便哭着跑回家再找一个灯笼。更有好事者,会因一个灯笼和伙伴们打起来,管你是什么辈份,是否亲戚,这会灯笼是最体面最代表尊严的东西。村庄里随处可见的是红彤彤的灯笼,孩子的喧闹声、哭喊声和喧哗声,村庄里不再安稳,因灯笼而红火起来。

说起正月十五吃的东西,家乡还有一种东西,便是“灯盏”,用荞面做成的圆形食品,中间还可以点上蜡烛,有一种怀旧的感觉,吃了以后可以保平安健康之意吧?

元宵节反思作文篇2

在舅舅家的村子里, 元宵节的时候,有个习俗就是舞龙灯。他们的龙灯称为板凳龙, 是由很多很多的花灯固定在一块块宽宽的板上面,然后一块连接一块,作为龙身子,加上龙头和龙尾, 就组成了一条长长的美丽的板凳龙。

每年的元宵节前,家家户户都在家里设计制作花灯。长的板凳龙,有好几百节组成呢,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灯, 浩浩荡荡的,场面可壮观了。

以前外公在世的时候就自己制作过龙灯。首先挑选很粗的木头锯成一块块宽宽的木板,在木板的两头打上用于串联其他龙灯的孔。然后设计花灯的形状,用竹篾制作花灯的模型, 买来各种彩纸糊在模型上, 一盏美丽的龙灯就这么做成了。 再把这美丽的龙灯固定在这块宽宽的木板上,然后等除夕一过,在大家商定好的某个日子, 各家各户把制作好的龙灯从家里抗出来, 在操场上集中排队,比比谁家的龙灯设计最奇特,看看谁家的龙灯糊得最漂亮, 把所有的龙灯首尾相连,一条美丽的板凳龙就这么诞生了。当然, 一条板凳龙最重要的是龙头, 龙头的形状也是不同的,有仰龙,有卧龙。舅舅村子里的板凳龙的龙头是仰头式的,一般会由好几户人家一起合作制作而成的,而且摆放在固定的位置,龙头前会供奉一些水果啥的,看上去比较神圣的。

妈妈说,以前舞龙灯,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让农民伯伯们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收成。 现在舞龙灯,是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活跃元宵的喜庆气氛,图的`就是开心快乐。

元宵节反思作文篇3

元宵节到了,意味着吃汤圆和饺子的时候也到了。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每次听到这首难忘今宵的歌时,我总能想起那个令我难忘的元宵节,那是在过年元宵节的时候,我们一群小朋友在一起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元宵节。

按理说元宵节我们应该是和我们的父母过,但是这一次例外,因为受到小伙伴的热情邀请,我决定要去之前呆过一阵时间的`义工中心和一群小志愿者们一起过元宵。

来到义工中心,小伙伴们已经把活动的材料准备好了,我们的活动是包元宵和饺子。幸好之前我就在万能的老妈的手把手教的情况下,把包元宵练的很是熟练,所以只见我包起元宵来丝毫不手生。

我先把一个白花花的面团放在自己的手心上,紧接着把它压平,然后就把之前准备好的肉馅放了上去,最后只要把皮把肉馅们都包裹上,就可以扔到水里煮了。

别看包元宵这么简单,包饺子可是有些难度的。要在面皮上撒一点面粉,防止面皮粘手。再往面皮里放上一点肉,再用手左捏右折,一个可爱的小水饺就好了。丫丫姐姐看见我包的水饺,赞不绝口,还给我和我亲手包的小水饺拍了张特写。

“第一锅元宵出锅了!”纪老师的话音未落,我们就把纪老师团团围住。“我要!我要!”大家不约而同地叫出声来。纪老师用提问题的方式来分元宵,我迅速回答完问题,获得了一个元宵。真香!我吃完后咂咂嘴,回味无穷。纪老师拍着手唱起元宵节的歌曲,妈妈受了感染,也一起唱了起来。

之后,我们还一起享用了一顿丰富的午餐,我们吃得可开心了。

活动中,我采访了同学们,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包得不错,自己动手做的'总是最甜的;有的同学认为包元宵十分有趣,他是第一个吃到元宵的,感觉味道鲜美,而且很有成就感。另一个同学包得十分开心,忙的如火如荼,脸上全是面粉依然满面笑容。

这一次的活动让我收获甚多,还结交了不少好朋友。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反思作文篇4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急匆匆地吃饭,便和爸爸妈妈去繁华的商业街。

一路上我们说着、笑着,不一会儿就来到商业街。只见这里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整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看到这情景,爱凑热闹得我怎么肯放过?于是便不顾一切地往里挤。可是,只一会儿工夫,我便感觉自己得一双脚不听使唤,忽而被挤到左,忽而被挤到右,最后直被挤到街中心。

街中心到处都是花灯,红的、黄的、绿的、紫的……色彩斑斓、十分耀眼。我仿佛走进灯的海洋、灯的世界。不信,你瞧!有光彩夺目的龙灯,活灵活现的牛灯,闪着金光的狗灯……多姿多彩的花灯,看得我眼花缭乱。其中最让我喜欢得是造型别致得猴灯,猴灯各式各样,有孙悟空打白骨精的,有孙悟空吃仙桃的,有孙悟空拿芭蕉扇的……咦?怎么有这么多孙悟空的灯呢?噢!我猛然醒悟过来,原来今年是猴年,孙悟空是猴王,又是我们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偶像,难怪很多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抢购自己喜爱的猴灯。我看心里也直痒痒的。于是也赶紧买一盏孙悟空拿芭蕉扇的花灯,并希望这盏灯,不仅夏天可以给我带来凉爽,也会是我快乐。

忽然,背后传来“我猜对,我猜对!”的声音。我扭头一看,原来是工商银行的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纸条。灯谜?猜灯谜不是我的拿手好戏吗?我为什么不去显显身手?我赶紧挤进去选这样一条谜语:“一旦有心便能持久。”我想:“一”和“旦”可组成一个字,是什么字?当我念到“有心”时灵机一动:“心”不正是“忄”,与“一旦”结合不就成“恒”字?“恒”不就是持久的意思?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猜对。这下更增添我的信心,我连续猜对好多谜语哩!猜谜语真有意思,它不但让我增长知识,而且还锻炼我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知过多长时间,街上的游人渐渐少,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商业街。

元宵节反思作文篇5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元宵节反思作文篇6

此时的我,正坐在书房中,静静的打着字。窗外的烟花不断在我耳旁响起,伴随着着一阵阵的声音,本该心中的喜悦难以抑制,但怎也高兴不起来……

——题记

今天早晨,当我睁开朦胧的睡眼,便意识到今天的重要性,对于每个人来说,元宵节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节日。

中午吃过饭,我们便忙忙的回到了奶奶家,按照家里的传统,今天的下午饭吃的是格外的早。到四点半的时候,我们便结束了晚饭。

一切都是那么单调。但是,如此单调的方式却没有让我的热情有丝毫受损。因为我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渐渐的,蓝色的天空已经落下帷幕。天际边的太阳已渐渐落下,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我和家里人都走到楼下。此时,远处已经有人在点放烟花,一个个烟花旋转向上、腾空,爆炸……一切的一切,都展示在我的眼前,依旧是那么熟悉。随着稀疏的烟花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这个行列。

盛宴现在开始……

在八点左右的时候,放烟花的人已经不计其数,一个一个的烟花在空中舞动,绽放。爆炸声在耳边此起彼伏,当我每看到一个烟花在空中绽放,心中的压力也便疏减一分。此时的天际,已经被烟花所点亮。

我仰望着星空,看着一个个烟花的精彩表演,自然会愉悦一些。可是渐渐的,我闻到了刺鼻的火药味,这让我失落了许多。

我明白: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小视,一些大城市已经明令不许放烟花,但是,对于一向传统的我们来说,这可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想到这里,我已无心观赏烟花,默默的走回了房间。

坐在书桌前,我思考了良久,但仍纠结。

我们究竟该怎样做,这仍是一个问题……

214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