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优秀作文 >

元宵节作文简单

时间: 新华0 分享

元宵节作文简单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元宵节作文简单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元宵节作文简单(优秀8篇)】,供你选择借鉴。

元宵节作文简单

元宵节作文简单篇1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

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元宵节作文简单篇2

今天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的元宵节,大街上还依然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只不过各式各样的货物已经被五彩缤纷的花灯所取代。更令人兴奋的是今天崇和门广场上有猜灯谜活动,要知道我以前是在书上了解到古人在元宵节有这种习俗,可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呀。因此,当夜幕降临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去崇和门广场猜“灯谜”。

一进入猜谜区,呀,真是人山人海,到处张灯结彩!线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谜语,人们在灯谜间穿梭。有些人眼睛直盯着谜面,正在苦思冥想;有些人边看边打电话,要让家人上网查;还有的人脸上突然绽出自信的笑容,似乎是知道答案了。

我们边走边看,妈妈突然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副灯谜:飞行员(打一成语)。“会不会是机不可失啊?”妈妈想了一会儿问道。“还有可能是有机可乘。”我们用妈妈的提议作答,结果答案是有机可乘。出师不利,我们只好扫兴地走到另一边,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谜语:两头牛打架(打一数学名词),我回想上学期的课程,突然间眼前一亮:“应该是对顶角!”两头牛用角对角,不就是对顶角吗?我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答题区。工作人员问:“多少号?”“279。”我爽快地答道。“是什么?”“对顶角。”我胸有成竹地说。“请等一下……很遗憾,你的谜底是对的,但是已经有人答过了。”“什么,答过了?”我心里像吞了冰似的凉了半截。唉,被别人捷足先登了。我正准备回去时,又被一个灯谜吸引了: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我想:这个肯定和刀有关,用什么来代替呢?对了,迎刃而解。我立刻跑到应答区。“多少号?”“150。”“答案是什么?”“迎刃而解!”“请等一下……恭喜你,答对了。”我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了神,兴冲冲地回到爸爸妈妈那,“哈哈,这就叫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自豪地笑了。

猜灯谜真是太好玩了,我和人们都乐在其中。真希望以后能多搞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个节日都过得有意义,同时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习俗。

元宵节作文简单篇3

在我们得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我们难忘得事,我们想让它在大脑中烟消云散,可这件事却久久得在我们得脑海中回荡,好像有什么东西使它留恋。当然,有一个节日,使我至今难忘。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记得那是去年得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白天呢?是各乡演得社火,有舞狮、唐三藏师徒四人、姑娘骑毛驴、……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得表演。大街上热闹非凡,鞭炮声、鼓声、小朋友得欢笑声,简直能淹没啦整个芮城县。

随着秒针不停得转动,八点到啦,广场外已经是人山人海,仿佛每个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场雨,这一天要在广场放各式各样得礼花:首先是几颗“星星”往天上飞,离地面大约有两米多得时候,便炸开啦。然后是由定时礼花“占领啦”整个广场。看得我是眼花缭乱,这可是原来没有得。看完烟花,我们随着人流开始观花灯,街上得灯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灯、如来佛灯、观音灯、猪八戒灯、米老鼠灯、脸谱灯、……加上霓虹灯,把整个临泽城装扮得更加美丽。彩灯绽放着绚烂得色彩,好像在为国庆加油呢。

这一天,白天得热闹非凡,夜晚得人山人海,都使我记忆犹新,使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因为它代表这我们得中国富有啦!我相信,在不久得今天,中国一定会以一个崭新得面貌来迎接下一次得辉煌!

元宵节作文简单篇4

我很怀念小时候闹元宵的时光。家乡有句俗话,“正月十五闹元宵”,这元宵节就是要热闹。

元宵节闹花灯。孩童最高兴的事就是吃过晚饭后提着花灯找自己的小伙伴。二十年前经济条件都不好,所谓的花灯,大多不过是自己用酒盒子制作的,挖成各种形状的空洞,用透明的带有图案的塑料纸贴上,再用泡沫凿个洞安装蜡烛,当做底座,用一根绳子穿上,找根木棍做把手,就是一盏灯笼,能够玩上一个晚上。那时候也有塑料的成品灯笼,但是我觉得暗淡,不喜欢。最豪华的就是装电池的现代花灯,有的还带有音乐,比较流行的是《渴望》的主题曲。那会儿电视剧《渴望》热播,贤惠善良的刘慧芳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如果有谁提着这样的花灯在村里谝,其他人都会投以羡慕的目光。这可是最高级的玩意儿了!

对于元宵节吃元宵的记忆我倒是很模糊,因为我向来不爱吃那东西,甜的腻人,我不喜甜食。但是元宵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蒸干菜包子,有干荠菜,有干豆角,用肉和馅,出锅后特别香。干菜本身蕴含的菜香和肉的腻人的香正好中和,相得益彰。那天的包子也不是圆形,而是半月形的,就像是大号的饺子,家乡叫“角子”。这种习俗从何而起,有何寓意,我倒从来不得而知,老年人也说不出为什么,只说是老辈儿传下来的。

在蒸包子的同时会蒸面灯。十二个或者六个,分别象征一年和半年。面灯必须用没有发酵的面制作,否则无法成型。面团抟成品茗杯的形状,边缘还捏一圈花边儿。出锅后,老人会看看灯的情况,如果哪盏面灯有水,说明哪个月会有降水。用火柴或者牙签做灯芯,一头缠上棉花,栽在灯里,倒上油,就可以点了。如果家里有人属龙或者属蛇,还要蒸相应数目的龙灯。家乡人认为蛇是“小龙”。这个习俗我也不知其寓意。点着的面灯要拿到每个房间去照照,犄角旮旯都要晃一遍,说是这样家里不闹蚰蜒。等到面灯油尽灯枯,看看灯芯爆裂的形状,家乡人据此会得出今年丰收的是大豆高粱,还是小麦。我那时便不以为然,直呼迷信。是迷信吗?与其说是迷信,倒不如说是庄稼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期待。

今年,我家元宵节也蒸了六个面灯,奶奶去世后,时隔多年,再次见到面灯。家乡有个风俗,家里有人去世,三年内不能蒸面灯,但是别人送的可以点。今年有些新奇,却没有了点灯的童心,更没有兴趣看油尽灯枯后灯芯的形状。村民多是如此。如今没有多少人种庄稼了,村里的田地也都被承包了,还有的被开发成了小区和公园以及广场。城镇化的速度非常惊人,每年回家都会感到一丝陌生。小孩子倒是还有提花灯的,但是绝对看不到一个孩子提着自制灯笼,都是电子的。现在的孩子,保不齐都不会自己做。一零后这一代完全是在电子产品的陪同下成长的,他们没有体会过乡村生活的童趣,也没有机会。

元宵节那晚,烟花灿烂,一盏盏孔明灯,载满人的愿望,慢慢悠悠飞向辽阔久远的夜空。那一晚,很多人都在观赏绚丽的烟花。我在房顶,仰望夜空,一轮明月照天心。

元宵节作文简单篇5

那一年,应该算我第一次真正过过的元宵节,因为那一年,我第一次尝到了元宵,尝到了最好的元宵。

那年元宵节晚上,奶奶给我们大家做了汤圆,晚饭时,我坐在温和的灯光下,看着热气腾腾的汤圆,幸福和满足,一下子涌上心头。

家里五人,一起聚到了灯下,突然好似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又吞进腹中。准备开始享受这诱人的元宵。

爷爷看到我的馋像,对我说:"快吃吧!红糖馅儿最好吃!"红糖馅儿的?我心中满是疑问,可面对着新奇的汤圆,好奇早把它们扔到九霄云外去了。我赶快拿起勺子,舀了一个汤圆出来。

我二话不说地张大了嘴巴,把汤圆靠向这"血盆大口"。眼睛突然指住了嘴巴,说:"你看看这小巧的汤圆,难道你狠心下手?"嘴巴还是与心不忍,只咬走了一小点儿汤圆皮。

汤圆皮十分有嚼劲,也十分粘糯。我用嘴巴使劲辨别它的味道,可它只有一些糯米粉,一种不怎么好吃的味道,我就没有再品味它,把它吞了下去。

我又咬了一口,刚好把汤圆皮咬破。里面呈现出一种红烧肉般颜色的糖馅儿,澄明的液面反射着黄色的光。液面慢慢鼓起来,我以为它要流出来,但没去制止它。它鼓出来的越来越多,但它最后令人哭笑不得――它破了。它原来是个小泡。

我也轻松起来,准备去品尝我的最爱――红糖!我伸出舌头去尝,不一会儿,一阵无比的快活涌上心头,舌尖上跳动着欢乐的小火花,还有些跳进了胃里,使胃也快乐得"咕噜"直叫。

又是一阵"饿意",我把整个汤圆喂进嘴里,用牙儿们疯狂地在上面跳"踢踏舞"。面皮的怪味早已被红糖的甜味掩盖了,只留下令人叫好的嚼劲。

我希望当时没有人看见我大吃大嚼的样子――那时我只想像囫囵一样吞"枣"。

我吃了碗里所有汤圆,我也不得不承认红糖馅儿是最好的。我也希望我的家庭也像汤圆一样,幸福、甜美。

元宵节作文简单篇6

元宵灯会,和父亲母亲一起赏了一次花灯,出发的时候已经过了赏花灯的时间了,路上好多人都往自家的方向赶,而我们逆人流而上,母亲说:结束了。我说“没事,我们是赏花灯而非赏人,人们走了我们就有更大的空间来欣赏花灯了”。

第一次和家人在元宵节赏花灯,花灯好看吗?或许吧,但是我更珍惜的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牵着母亲的手穿梭在人群里,我在前面开路母亲则紧跟着我,即使赏花灯的高峰时间已过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人群里穿梭一个人还可以,带着个人的时候多了份牵挂,我总是挑人少的地方走,我挤的难受一点没关系但是我要为母亲开辟出一条宽阔的道路。我这才明白了和自己珍惜的人在一起时一心想要保护对方让对方好的感觉。从小我就在父亲母亲的保护下成长,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走在我的前面,为我遮风挡雨,我则心安理得的接受着,如今我也慢慢体会了父亲母亲对我的疼爱,也慢慢明白了为珍惜的人付出的那种快感。

母亲的身体不好,一直以来我都担心她的身体,我就要离开她了,家里很多时候都是她一个人,这让我很忧心,我怕,怕她会晕倒,怕她会垮了,她的脸色很差,平时经常会觉得头晕,肚子难受,要是我能在她身边照顾她就好了,可是这不现实,我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她的身体好转,母亲说这样的身体已经没得好了,叫我不用担心,可是我又怎么能不担心呢?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天天呆房间里,除了吃饭做家务外,她都不出门很少与人接触,我经常叫她出去走走,可是一个人要走到哪去呢,就是我在家里我也很少和她出去走,更何况她一个人呢?电视里好多人都在学跳舞,我让母亲学跳舞,没有老师的话就买光盘来学,母亲笑了笑,我知道这样也不切实际,不过这次我要为母亲买一个光盘,跳舞的光盘,不管她学不学,我都要用我的劳动来为她买一个光盘,这是我做一个女儿的一片心。

和母亲逛花灯的时候好多人拿着数码相机在拍摄,美好的时刻的确应该拍摄下来做个纪念,母亲说要是我们也拍一拍就好了,听着母亲的话心里很失落,是啊,在一起的时刻这么短暂真的应该记录下来的,好希望能够实现父亲母亲的每一个想法,于是我说:母亲,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也要买一个数码相机,我们一起拍,记录美好的时刻。母亲感动的说“好,明年就看你的了”母亲很开心,我也在心里暗暗较劲我一定要用我的劳动买一台数码相机。

元宵节作文简单篇7

今天是元宵节一大早,妈妈就对我说:“__,今天这样安排,中午我们在家吃汤圆,晚上去姥姥家吃饭,然后大家一起去中山公园看灯,好不好?”我一下跳了起来,大声说道:“好!太好啦!我要和妈妈一起做汤圆、看灯。”

吃过早饭,我便和妈妈一起做汤圆毕竟是第一次做汤圆,我一点也不得要领,妈妈刚将滚开的水泼向米粉,我便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和面,结果被烫得哇哇大叫,幸好没烫坏妈妈熟练地和好面,我又照猫画虎地做起了汤圆,结果不是皮太厚了,就是太薄了,怎么也做不成一个像样点的汤圆妈妈哈哈大笑,便手把手地教我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做好的一个汤圆,还真有种成就感再看妈妈,已做好了三个大珍珠般的汤圆,真让我羡慕我埋下头认认真真做着汤圆看着自己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做的汤圆也越来越圆,我这才长长地出了口气中午,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我心里美滋滋的,在姥姥家吃过晚饭后,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中山公园观灯公园里全是人,早已成了沸腾的海洋!再看看那些花灯,形态各异,五颜六色,将偌大的公园打扮得美丽极了!我最喜欢那只兔子灯了只见一只大白兔旁边,蹲着几只可爱的小白兔,它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胡萝卜,栩栩如生,我不禁想上去抱抱它们大白兔的身上写着“元宵快乐”几个字,小白兔穿着粉色的连衣裙,戴着蝴蝶结,可爱极了还有那粉嘟嘟的莲花灯,旁边衬托着碧绿的莲叶,真漂亮!最有趣的是那“机器人”花灯,它一面笨拙地踱步转圈,一面还手舞足蹈地给大家讲述元宵节的来历:“朋友们,您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吗?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降落人间,被一个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很生气,就下令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o的女儿心地善良,不愿看到老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于是,人类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天都要挂灯笼、点爆竹、放烟火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就禀告天帝说不用放火了,人间已经是一片火海了为了纪念天帝的女儿,每到正月十五,家家都挂灯笼放烟火,”我不知不觉听得入了迷,原来元宵节还有这么一段美丽的传说呢今年的元宵节,不光是快乐的节日,更是个收获的节日。

元宵节作文简单篇8

今天是元宵节,是个愉快的节日,小朋友们在玩耍,真想一群顽皮的‘猴子’。我跑到厨房,看见爸妈正在做汤圆,就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正月十五要吃汤圆?妈妈说:“吃汤圆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听了妈妈的解释后我才明白。那既然如此,我也来帮忙吧。经过我的再三请求下,妈妈终于答应。

妈妈说:“做汤圆要有耐心和细心,第一步是:先把一个面团揉圆。第二步是:把刚柔好的面团用大拇指按个洞,把馅儿倒进洞里。第三步是:把面团封口就完成了。”我试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把第一个汤圆做好了。妈妈说:“不错不错。”听了妈妈的夸奖后我的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

晚上,妈妈把做好的汤圆下锅了。过了十几分钟后,一锅香喷喷的汤圆出锅了。我看着汤圆那喜人的样子,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就把一碗汤圆给“干掉了。”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在门外看花灯;放烟花,高心极了。

元宵节是个令人愉快的节日,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217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