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原创作品专栏>优秀作文>

2020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最新观后感5篇_防灾减灾日心得总结5篇

时间: 庄宇0 分享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直播活动开始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它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防震减灾意识,力争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img005.jpg

  2020“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观后感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的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地震。通过不间断的电视新闻,我痛心的看到在倒塌的废墟中有很多的学校,正在上课的学生们一瞬间就被无情的灾难夺去了生命,还有很多的学生还在学校的废墟中呻吟,呼救……看到这一些,我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汶川地区大地震,事先没有预报,人们也毫无思想准备,对此,我感到很奇怪。因为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知道,在地震发生前会有很多的预兆,比如:在地震前常有小地震,许多动物在临震前会表现出惊惶不安的异常状态。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在地震预报上是比较先进的,现在还有了先进的观察仪器和卫星图像,可这次没有一点预报,这是为什呢?看来我们在预报自然灾害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啊!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果地震来临时,我们正在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地震停止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如果地震来临时,我们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不要回到教室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如果一旦不幸被埋在废虚下,一定要坚强,不要吓得大减大叫。要保存体力,利用一切资源自救。面对灾难,我们要保持求生欲,不要被灾难吓倒。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虽然不能人为的制止和改变,但可以通过了解、认识和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常识来进行自救,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所带来的灾害,保护自身安全。

  2020“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观后感2

  “防灾减灾”这是一个生活中经常听见的词,但是却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宝贵,失去了就没有第二次了,日本大地震只是一个莫名的瞬间,就让许多鲜活的生命消失了,让许多人无家可归,但他们并没有惊慌,而是十分镇静。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毫不畏惧大灾大难,因为他们的防震意识比我们强。

  回顾过去的发生在同一个时间的地震,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1994年9月,台湾诲峡地震波及广东、福建沿海。时值下午,学校还在上课。震发生时,潮州、漳州一些学校师生惊慌失措。死亡的1人,是因拥挤而被踩死的;受伤的230人,也是被踩伤或因跳楼、掉下楼梯而造成的。而位于前沿的东山县实验小学,虽然教学楼在施工,散砖纷纷被震落,单因为防震知识,当即钻到课桌下躲避,震动一停立即有序撤离,结果无一人伤亡。

  以前老师就告诉我们:如果正在上课发生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如果是一楼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前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桌子底下,用书包或者书本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肯定会有人不禁思索道:地震又没有来,这么做是不是杞人忧天啦?不,一点也不好笑。我可以很严肃的告诉他们:“当地震真的来了,这就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当地震来临时,处于震中心的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刚刚跑出学校,回头就望见学校已经踏平,这种亲身经历让我记忆犹新,小学就体会到生命的伟大,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珍爱生命。

  这次讲座十分生动,讲师除了教给了我们一些防震防灾知识之外,还向我们演示了自救的正确规范的动作;不仅仅只有地震知识,还有生活中的自救技能。讲师那语速让我们不得不高度集中,全程思维跟着他走,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下来,不仅让我们增长了个人保护意识,更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生命。通过这次活动,我作为一名95后的大学生懂得了更多:学生防灾减灾的素质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及当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面对自然灾害,关键在于是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遇险不惊,应对得法,要学习抗灾知识,学习补救技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避免出现不该有的损失。

  2020“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观后感3

  一、指导思想

  自2009年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以来,今年已经是第_个“防灾减灾日”了。我校根据县减灾委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了系列“防灾减灾”教育宣传活动,突出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狠抓学生安全防范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

  二、具体做法与主要活动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我校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为此特成立了以丁校长为组长的“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教处德育办公室,由杨海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二)广泛宣传,开展系列活动

  1、利用学校广播向全校师生进行“防灾减灾 关注生命”宣传,突出“防 灾减灾”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2、政教处和团委组织校学生会,利用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广泛宣传各种灾害的避险知识,提高师生防灾自救能力。

  3、5月9日,政教处下发通知,要求各学部、各班级利用本周日(5月15日)晚班会课时间,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目的是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要求各班在5月16日早上将心得体会、主题班会教案和主题班会教育总结等材料交到政教处。

  4、由政教处牵头,在学校领导、保卫科、宿管员、食堂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配合下,对学生寝室(馨德楼、弘毅楼、励志楼、敏惠楼、淑惠楼、公寓楼男女生寝室)、教学楼、食堂和校园内公共场所进行了安全大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收缴各类刀具器械、乱拉乱接电源插板及电吹风等物品建立台账,进行登记

  管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将安全隐患处置在萌芽状态,确保了校园的平安和谐。

  5、5月11日,在县教科局和共青团余庆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由校团委和政教处联合下发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针对大雨后县城卫生较差的情况,5月12日下午4:30,组织了高一部分学生上街清理污迹的“爱祖国、爱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带队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三)、取得效果

  1、学生的安全知识面更广了,安全意识更强了,对注意安全的理解更深了。

  2、通过对各种灾害避险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得到了更高。

  3、创建了平安和谐的教育教学生活环境,形成了“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良好氛围。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检验了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从而有利于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使市民了解了“整脏治乱”的目标要求等知识,增强了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与参与意识。

  总之,通过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深刻认识到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增强了师生员工参与本项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在具体工作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者疏漏,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力求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做得更好。

  2020“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观后感4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一位亲身经历过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伏而待定”的具体方法:“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户外的场合,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等危险之处,护住头,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另外,室外的人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如遇燃气、毒气泄漏、火灾,用湿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风绕到上风方向。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要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地震发生后,人们可能面对各种困难,必须克服恐惧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自救求生,这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免遭新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脱险,一定要沉住气,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无法脱险,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找食物和水,保存体力,耐心等待,并设法与外界联系,切不可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时间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积极参与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壮大救援队伍,让更多的人获救,要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要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同学们,地震发生时,只要能按正确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有危险的。有时,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灾难性地震还是少数。只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灾变,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2020“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观后感5

  5月12日快到了,然而在_年的这一天,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面对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类又一次表现出渺小和虚弱。我们除了震惊、悲哀、坚强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面对地震、海啸、水灾,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灾害中,地震高居第一。

  据《减灾必读》一书的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灭的城市就占了27个,超过一半;其余25个城市受毁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等。因此,地震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群灾之首”是名副其实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为了不让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为了不让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变成孤儿……我们从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场景随处可见,有教师、有消防员、有母亲……其中让我最感动的就是一位50岁的男教师—谭千秋。他用自己的生命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展开双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护4名学生。最终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是我们的责任。

  所谓“防震减灾,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小学习地震知识,学会如何预防地震。让这知识伴随着我们一辈子,让我们把这些知识传给每一个人,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知道防震意识,心中有“防震减灾,人人有责”的想法,共创美好明天!

2020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最新观后感5篇_防灾减灾日心得总结5篇相关文章

1.2020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2.2020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3.2020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总结5篇

4.2020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心得体会精选【5篇】

5.关于2020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总结最新精选【5篇】

6.2020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心得最新5篇

7.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精选5篇

8.2020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心得体会精选5篇

9.关于2020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总结5篇精选

10.最新2020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总结5篇精选

2020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最新观后感5篇_防灾减灾日心得总结5篇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自然资源云讲堂”直播活动开始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它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防震减灾意识,力争把灾害带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40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