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词语大全 > 词语意思 >

带有“三”的成语及解释

时间: 国远21269 分享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带有“三”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带有“三”的成语1:

  三征七辟

  [sān zhēng qī pì] 谓累次征召。征,天子之召;辟,州郡之召。

  巴三览四

  [bā sān lǎn sì]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三江七泽

  [sān jiāng qī zé] 泛指江河湖泽。

  三十三天

  [sān shí sān tiān]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调三窝四

  [tiáo sān wō sì] 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也说调三斡(wò)四。

  三旨相公

  [sān zhǐ xiàng gōng]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三命而俯

  [sān mìng ér fǔ] 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犒赏三军

  [kào shǎng sān jūn]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三汤五割

  [sān tāng wǔ gē] 泛指烹饪之事。也指各种肴馔。同“三汤两割”。

  三毛七孔

  [sān máo qī kǒng] 指心思,心机。

  三头二面

  [sān tóu èr miàn] 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

  二帝三王

  [èr dì sān wáng] 指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或 周武王)。

  三告投杼

  [sān gào tóu zhù] 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大酺三日

  [dà pú sān rì] 酺:聚饮。封建帝王为表示欢庆,帝赐大酺,特许民间举行大聚饮三天。后用以表示大规模庆贺。

  欺三瞒四

  [qī sān mán sì] 一再欺骗隐瞒。

  三男四女

  [sān nán sì nǚ] 泛指子女众多。

  拉三扯四

  [lā sān chě sì] 指谈话或议论乱牵扯到无关的人或事。

  一咏三叹

  [yī yǒng sān tàn]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三檐四马

  [sān yán sì mǎ] 三层伞盖、四马并驾的车。为古代贵官之车乘。

  六经三史

  [liù jīng sān shǐ]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泛指古代典籍。

  带有“三”的成语2:

  绕梁三日

  [rào liáng sān rì] 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应天三绝

  [yīng tiān sān jué] 唐僖宗 年间,孙位 在 成都 应天寺 左壁画坐天王及其部从鬼神像。后蜀 景焕 又在右壁画天王像,与之相对。当时的词人 欧阳炯 为此作长歌,僧 梦归 草书此歌于壁。因画、诗、书法三者俱佳,时人称之“应天三絶”。参阅 宋 郭若虚《图书见闻志·应天三绝》。

  三尺门里

  [sān chǐ mén lǐ] 东北方言,指家庭之内的事。

  三台八座

  [sān tái bā zuò] 泛指高官重臣。

  二三其操

  [èr sān qí cāo] 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一唱三叹

  [yī chàng sān tàn]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耕三余一

  [gēng sān yú yī] 1.耕种三年,积余一年的粮食。《礼记·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汉 桓宽《盐铁论·力耕》:“故三年耕而餘一年之蓄,九年耕有三年之蓄,此 禹 汤 所以备水旱而安百姓也。”

  三仕三已

  [sān shì sān yǐ] 仕:作官;已:指被罢免。三次作官,又三次被罢免。形容心胸开阔,对作官和罢官都不在乎。

  推三宕四

  [tuī sān dàng sì] 推:推托;宕:拖延。形容一再推托拖延。

  三日耳聋

  [sān rì ěr lóng] 三天失去听觉。极言受震动之烈。

  三反四覆

  [sān fǎn sì fù] 指反复无常。

  三复斯言

  [sān fù sī yán]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长年三老

  [zhǎng nián sān lǎo] 古时指船工。

  余声三日

  [yú shēng sān rì] 形容乐声余韵无穷,不绝于耳。

  三曹对案

  [sān cáo duì àn] 指审问对质。

  三衅三浴

  [sān xìn sān yù]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两道三科

  [liǎng dào sān kē]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三好二怯

  [sān hǎo èr qiè] 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同“三好两歹”。

  三旬九食

  [sān xún jiǔ shí]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三平二满

  [sān píng èr mǎn]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带有“三”的成语3:

  三窝两块

  [sān wō liǎng kuài] 1.指有多房妻妾。

  横三竖四

  [héng sān shù sì] 犹言横七竖八。

  三尺童儿

  [sān chǐ tóng ér] 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一岁三迁

  [yī suì sān qiān] 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阳关三迭

  [yáng guān sān dié]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三伏盛夏

  [sān fú shèng xià] 指夏天最热的时候。

  日上三竿

  [rì shàng sān gān] 太阳升起来离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多用来形容人起床晚。

  目无三尺

  [mù wú sān chǐ]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三江五湖

  [sān jiāng wǔ hú] 1.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

  三十六雨

  [sān shí liù yǔ] 形容风调雨顺。谓每十日一雨,一年下雨三十六次。《艺文类聚》卷二引《春秋说题辞》:“一岁三十六雨,天地之气宣,十日小雨应天文,十五日大雨,以斗运也。”《太平御览》卷十引 汉 京房《易飞候》:“太平之时,十日一雨,凡岁三十六雨,此休徵时若之感。”宋 李石《续博物志》卷一:“太平之时,十日一雨,一岁三十六雨。”

  连中三元

  [lián zhòng sān yuán] 1.旧时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接连考取解元、会元、状元。

  吼三喝四

  [hǒu sān hè sì] 〈方〉大声吆喝。

  河东三箧

  [hé dōng sān qiè] 指亡失的书籍。

  气冠三军

  [qì guàn sān jūn] 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三徙成国

  [sān xǐ chéng guó] 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同“三徙成都”。

  三尸暴跳

  [sān shī bào tiào]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三年五载

  [sān nián wǔ zǎi] 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推三挨四

  [tuī sān āi sì] 找各种借口推托。

  挨三顶四

  [āi sān dǐng sì]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至再至三

  [zhì zài zhì sān] 指一而再,再而三。

19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