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

时间: 新华0 分享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这里提供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分享,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李大钊先生名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二、了解作者:

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新课学习:

(一)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

思考: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其经历亦复如是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奇绝壮绝的境界老于旅途的人以成其浊流滚滚魄势阻抑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揣摩文章的语言:

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B第四节的含义

C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重点突破:

1、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2、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四、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五、感悟联想:1、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学生自由发言,集体交流。(联系我驻南使馆被炸一事实、《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长谷川弘一在网上发表的言论,见《读者》2000年第七期))

六、总结全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七、家作:任选一题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或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2

一、作者简介。

二、朗读全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少顷(shǎo)犬吠(fèi)呓语(yì)夫叱大儿声(chì)夫齁声起(hōu)意少舒(shǎo)中间(jiàn)曳(yè)屋许许(hǔ)声几欲先走(jī)惊觉欠伸(jiào)

三、联系课文,解释下面的字词,想一想与现在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1、于是(在这个(时候))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今意是:承接连词)

2、两股战战(大腿)

(今意是:量词事物的一部分;屁股)

师:“两股战战”什么意思:两条大腿哆嗦直抖。这个词好像在哪学过?在蒲松龄《东郭先生和狼》里面有一句话“屠自后断其股”,其意思是“屠夫从后面砍断了它(指狼)的腿。”

3、几欲先走(跑)

(今意是:步行、行走)

师:“走”古代作“跑”讲,我们能不能联想到一个词?(走马观花)释义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常用来形容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只是粗略(cūluè)地观察,比喻被表面现象所迷惑(míhuò)。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师:这几个词属于一种什么文学现象?

(古今异义)

师:那么同学们在课文中再找找还有哪些属于古今异义?找到的举手

古意今意

1、(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聚合,合在一起

句子翻译(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

2、(但)闻屏障中只转折连词,但是

句子翻译(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

3、当(是)时这判断动词

句子翻译(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

4、微(闻)有鼠听用鼻子嗅

句子翻译(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

5、宾客意(少)舒稍微数量小

句子翻译(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6、(稍稍)正坐渐渐地稍微

7、中(间)力拉崩倒夹杂房间、中间、间隔

句子翻译(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8、(虽)人有百手即使假设连词虽然条件连词

师:课后要注意归纳整理

四、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坐满坐寂然通“座”,座位名词口技人坐屏障坐动词2、妙众妙必备妙处名词以为妙绝好,奇妙形容词3、绝以为妙绝极副词群响必绝灭,消失动词师:那么这种现象叫什么?(一词多义)

师:这个在课文当中就比较多了。同学们再找几个,找到举手。

4、呼忽一人大呼“火起”呼叫动词呼呼风声拟声词5、指手有百指手指名词不能指其一端指出动词6、乳妇抚儿乳喂奶动词儿含乳啼奶头名词7、起夫齁声起响起动词夫起大呼起来动词8、一又一大儿醒一个数词一时齐发相同形容词师:课文当中像这样的词应该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要归纳整理。师:其实我们文言文当中除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还有一种现象叫什么?(词类活用),同学们能不能在本文中找几个?

五、词类活用

1、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

2、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名词活用作动词

(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3、妇抚儿(乳)喂奶名词活用作动词

(妇人拍着孩子喂奶)

4、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

5、妇(手)拍儿声用手名词作状语

(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

6、无不伸颈,侧(目)用眼睛看名词活用作动词

(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师:在前面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名作动2、蹄之,用蹄子踢名作动)

师:下面老师给一分钟时间给同学们,看看还有没有有疑问的字词或句子的理解。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师:以前就有一个同学问过我,老师:那个“惊觉欠伸”的“觉”字,好像读惊觉jué啊。大家认为应该读什么?有没有同学读jué的?

师:那大家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不读jué,而读jiào呢?(是因为这里是“睡醒”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对课文的字词,进行疏通,老师教你们的方法就是,学会归纳整理,课后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再找找。然后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或者课本上。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课文结构

六、课文结构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

第一部分(1)写表演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况。

第二部分(2—4)写表演过程(写表演者表演的几个场景)

第三部分(5)表演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

语言揣摩

1、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遥闻”表远远地听到之意,营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宁静的氛围,一开始便把人们带入了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微闻”是指声音轻而慢,从侧面突出房间的寂静。这两个词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们在生活中的听觉感受。

2、课文写小儿“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好在哪里?准确传神,让人一下子就在脑海里浮现出这幅画面。

3、课文第4段中写起火。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百千”指多、杂,突出了火情急、火势猛的特点,也宣染出人们的紧张和慌乱。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3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朗读,掌握重音和停顿的要求

2、学习课文抓信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信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朗读,掌握重音和停顿的要求

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舍曾这样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39;评判。

一、老舍及其创作

1.看课文解释①后补充: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写该文时,作者就在山东济南任教。

二、检查预习

(一)、读准下列字音

济南jǐ:地名。jì周济奇迹(jì):圈:quān圆圈;juàn猪圈;

暖和:nuǎnhuo:着落:(zhuó)发髻(jì):两鬓(bìn)

看(kān)护妇镶(xiāng)边:狭窄:(xiá)

宽敞:(chǎng)水藻(zǎo)贮(zhù)蓄:澄清:(chéng)

(二)、解题

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或信息(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三、整体感悟课文

(一)、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1、读法指导:字正、有感情、重音

2、学生个人读,学生评价老师示范学生再读

(二)、师生共同探导文本

1、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突出了什么样的特点?文中是如何来表现的?

(“温晴”作者是通过色调对比,烘托形象

北京:冷衬托济南“暖”色(以寒衬暖)

伦敦:阴郁衬托济南“明”色。(以暗衬明)

热带地区:热衬托济南“温”色。(以热衬温)

它是个“宝地”。)

2、作者通过这些对比,目的是为了什么?

(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突出济南独有的“温晴”美景,赏它是个“宝地”。)

3、济南的冬天是“温晴”是个“宝地”,作者在文中是通过什么来具体描述这一内容的?(冬天的山景和水色)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生诵读课文

2、作者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济南冬天的山,请学生能根据文中的描述,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合适的名字。(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水清绿)

3、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是突出它们的什么特点?

4、文中是如何来写这些景物的特点的?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睛小摇篮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山上(矮松青黑)山尖(全白)

山坡(白暗黄)山腰(粉色)比喻、拟人

城外远山:美水墨画比喻

水:澄清暖蓝水晶冒热气比喻

5、文章的结尾直到什么作用?(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照应标题写出济南冬天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与喜爱)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法、批注法、“知人论文”探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重点:朗读并分析文章的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谈

话题:来到嘉兴,就不能不说南湖,谁给我介绍一下南湖?(红船,南湖菱)南湖还有一种特产,就是“南湖菱”。谁来介绍一下?

其他地方的菱都有角,故称“菱角”,南湖菱与其他地方的菱角不一样,是无角菱。据说其他地方的菱角秧苗放到南湖,也会变成无角菱,南湖真是太神奇了。

“菱”与“灵”相通,据说,吃了南湖菱会让人有灵气,南湖菱养育了充满灵气的嘉兴人。我看不假,在座的同学眼睛都水灵灵的,个个都充满了灵气啊。

远在唐朝的时候,嘉兴就孕育了一个充满灵气的青年才俊。他就是刘禹锡。他出生在嘉兴,吃了不少南湖菱,很有灵气。他在老师的指引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满腹经纶。19岁时游学当时的京城长安。22岁就进士及第,后来年纪轻轻就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员,深得朝廷重用。另外,他写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他写的文与柳宗元齐名。

我们小学里就学过他的一首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月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

(二)初读课文,感受音乐美

1、检查预习情况:注音、句读

2、请同学读没有句读的课文,指出“德馨、案牍”的读音。

(三)走进陋室,再读课文,把握主旨1——“高洁”

1、题目是《陋室铭》,了解铭文特点。

2、师:陋室铭,陋室铭,刘禹锡想要借这陋室,让自己铭记什么呢?让我能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

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在《陋室铭》81字的片言中,刘禹锡的百意是什么?下面请自读课文4—7句,根据注释翻译,在翻译的基础上为这几句话做批注。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幽雅)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友儒雅)

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它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生活高雅)(板书:贫乐调素琴阅金经)

4、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也能如此自得其乐,我们不禁要与刘禹锡对话一番——

示例:问: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

刘:“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多么幽雅,怎么能说陋呢?

问: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

答:……

问: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

答:……

5、由此可见,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脱俗)(板书:高洁)

板书:调素琴阅金经高洁

6、请大家用快乐、舒缓、愉悦的语气读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劳形”。

(四)走近作者,深读课文,把握主旨2——“豪气”

师:刘禹锡为什么能做到安贫乐道呢?文章仅仅表达安贫乐道的主旨吗?要想从“片言”中明白“百意”,我们还要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经历,这叫做“知人论文”。请看资料。(出示资料)

“永贞革新”失败后,原在朝廷为官的刘禹锡一贬再贬,断断续续在外漂泊几十年。直到65岁才回到洛阳。《陋室铭》是他被贬至安徽和州时所作。(请同学朗读)

问:上面说他一贬再贬,直到65岁才回到洛阳,一般的人会有怎样的心理?(悲伤、郁闷……)

刘禹锡会怎样去面对呢?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朗州当司马,十年之后才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师,他却写了一首诗以桃花讽刺那些权贵,结果再度被贬,十四年后才再度回京。十四年啊,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不过,刘禹锡还是不改那种桀骜不屈的脾气,他又一次来到玄都观,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附小序:……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师:他甚至做好了再次被贬的准备。这是何等的豪情!这就是有着铮铮铁骨的刘禹锡。

刘禹锡回朝如此,那他身处“巴山楚水凄凉地”时又是如何的表现呢?我们来看他写于朗州任上的《秋词》。在朗州,回京城遥遥无期,妻子不幸去世,可是我们看看他的这首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学生读)

问:诗中透着一股什么气?(豪气)

师:难怪白居易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板书:写“豪”

1、你能从《陋室铭》字缝间看出刘禹锡暗含的“豪气”吗?(仙、龙,诸葛庐、子云亭)(提示: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几句去读读。)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开头三句,看看有没有隐含在其中的“豪气”。根据ppt改第三句话,快速了解“比兴”。

2、★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结尾两句,看看这里有没有隐含在其中的“豪气”。“诸葛庐、子云亭”的典故。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个典故。

(板书:思诸葛比子云)

①是为了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②说明自己也要像诸葛亮遇到明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和子云一样在文学上名扬天下。

3、可见刘禹锡具有怎样的气概?(豪迈)

板书:思诸葛比子云豪迈

4、这样一个大诗豪住在这里,这陋室还会陋吗?

所以他在结尾写道:何陋之有?加横批:陋室不陋

5、现在,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充满豪情地读最后2句。注意,最后一句“何陋之有”读两遍。

其实,刘禹锡写《陋室铭》还有一个故事。(愤然写作)

据说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县见他是从上面贬下来的,就故意刁难他。半年时间,强迫他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只给他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陋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铭文。

师(小结):看来,从这篇仅仅81字的铭文中,不仅可以看出刘禹锡的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可以读懂他的豪迈的斗志,而且也可以读到他对那知县老儿的愤怒与不屑。这真是“片言可以明百意”啊。

同学们,你们看,那知县老儿带着随从大摇大摆地过来看刘禹锡的笑话了,我们怎么办?赶紧拿起《陋室铭》,大声的读起来,为刘禹锡出出气,注意,最后的“何陋之有”连读两遍,语气要一遍比一遍强。会背的最好背出来。

(五)结束语

刘禹锡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

但是……

一间陋室哪里困得住你的铁骨,一片青苔哪里遮得住你的壮志,一本金经哪里掩饰得住你心中的豪情?

我清晰的听到,从那间陋室里,传来一个不羁声音——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欣赏刘禹锡的诗。

教学反思

1、联想与想象是语文的翅膀,缺少联想与想象的语文课也就缺少了灵性。为此,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使陋室之雅具体地表现出来,为突出陋室“何陋之有”张本。而以往教学此文时,为突出“陋室不陋”这一重点,一般设计的题目为“陋室环境如何?陋室主人交往情况怎样?陋室主人有怎样的兴趣爱好?”提问琐碎,学生也不明白回答这些问题的目的何在。而改动后有力地突出了重点,也解决了难点。

2、“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方可体现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因此,课上在分析完陋室主人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讨论:“今天的你如何看待这种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做法?”这个问题的设计应是学生最有话说的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些怯场,我也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一起参与学生的讨论,导致学生没有充分讨论和大胆发言,这是我的失误。

3、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学生质疑发问的环节,鼓励学生从读书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环节因为留的时间相对充足些,学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何以《陋室铭》为题?”“为何自比名人居室?”“篇末为何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结束语?”“为何自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为何将平民比作白丁,是否歧视平民?”等等。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也在思考着如何解答这些问题,这个思维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的目的。

4、语文课上应有琅琅读书声,尤其是文言文。《陋室铭》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课堂上无论是范读、散读、齐读,乃至背诵,目的都是让学生从读中去悟作者的感情,品味文字的美感。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5

教学目标:

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

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打开到153页,齐读课后习题下面的词语。然后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②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

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②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提高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三、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1、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象的焦点----女娲。

讨论: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说明:四人小组讨论,及时把成熟的见解写在黑板上,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学生板书结论: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

2、结合学生的板书,浅析女娲。

学生板书中有的将女娲看成神,有的将女娲看成人。

问: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明确:神)

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明确:想象)

教师板书,给女娲画上一对蝴蝶的翅膀----插上想象的翅膀

3、结合女娲形象,体会想象的特点。

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明确: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

教师板书:将大胆奇特与合情合理,分别填充在翅膀的两翼。

四、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节,写片断。

夸父拄着杖,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生.写作文片段,师巡视指导。

请两三个同学读自己的片段,其他同学评析其中的想象是否符合要求。(师生共议)

五、课堂小结: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胆合理的想象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有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便是“想象”的宝藏,有待大家去开采。

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张开想象的双翼自由飞翔。

六、课外作业:

阅读中外神话故事,体会其中的想象。

推荐书籍:袁珂《中国古代神话》

施瓦布(德)《希腊神话故事》

《山海经》

《一千零一夜》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袁珂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运用大胆奇特且合情合理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和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这个故事对学生来说,大都耳熟能详,所以不必对情节过程进行分析;而当着重体会情节中渗透的丰富想象。

想象是神话的突出特点,也是本文学习应把握的重点。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对文本的阅读,分两步走:先进行比较阅读,初步感知想象的情节;再进行探究阅读,把握想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尝试正确运用想象。从而,由浅入深,学以致用,争取一课一得。目标明确之后,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还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

首先,将课文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通过比较来感受、鉴别,体会丰富的想象使故事更生动、具体、有趣。接下来品读课文中更具想象力的情节,以放声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来。进而在美读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能生动地讲述部分情节。在讲述的过程中,抽象文字上升到头脑中转化为形象思维,体会想象的奇趣,并自觉加入自己的想象。

在探究阅读中,从分析女娲形象入手,把握想象的特点、要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体会、明确。学生可随即将讨论结果明确在黑板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很鲜明地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女娲形象。板书有不少重复之处,这恰能体现女娲形象的鲜明,当予以充分肯定;答案的多元化,也能够证实女娲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完成“女娲是一个……”句式过程中,能够自然带出分歧,即女娲是人还是神,争论后得出:女娲是有人性的神。深入讨论,从女娲形象上去判断,想象的特点、要求。结合板书形象地展现,想象的两个要求:大胆奇特、合情合理。

带着对想象的理解,学以致用,扩写神话《夸父追日》。在实践中指导纠正,请几个同学读.写作的片段,其他同学共同评析。鼓励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想象的能力。最后引名言说明想象的可贵,布置作业拓展阅读,把对想象的体会延展到课外。

整体来说,这则神话容易理解,所以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分析要少。主要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由浅入深地把握想象特点,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教学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读读课文、讲讲故事、讨论分析、写写片段。虽然没什么新意,但几个环节组合起来,综合运用,确实能够逐步提升学生对想象的认识,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效。此外蝴蝶形的板书设计,使得想象的作用、特点,形象化了,具体化了。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6

一、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知识目标: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山”和“海”所蕴含的意思,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思想感情,感悟人生。

能力目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相信理想可以实现,要为之不懈奋斗。

教学重点:顺畅地朗读这首诗,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海”和“山”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重点是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课文,初步学会如何朗读、齐读,讨论第1节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情分析:人教版新课程改革教材,各个单元以专题形式出现,第一单元专题:怎样面对人生的困难与不幸。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诗的第一节,诗人以孩子的口吻叙述,容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导语设计1: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古老悠久,充满魅力的首都北京,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由同学的回答,导入新课:同学们的想法和诗人王家新小时候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页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导语设计2:同学们回忆以下,你的童年有过怎样的幻想?导入新课。

3、作者简介和题解:王家新,1957年出生在湖北省山区---武当山下,一直到1978年读大学才走出大山。1982年毕业,到师专任教。后来为更高的追求,又在1992年到英国,1994年回国到北京教育学院任教。本诗是作者“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投影)

提出齐读课文的要求。

痴想chī隐秘yǐn铁青tiě凝成níng诱惑yòu喧腾xuān扎下zhā漫湿màn一瞬shùn间

3、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出语气,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提出朗读课文的要求。(如何读出语气和感情)

同学回答,互相补充。

第1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的想望和困惑,现实中“山”和“海”;

第2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山”和“海”是理想中的境界。

三、朗读、分析第1节

1、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语气来,体会作者感受)

2、投影出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1)这一节写作者什么时候的事?

(2)“我”想了些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同学们通过想象思考)

(4)这里“山”与“海”分别指什么?

讨论明确:(1)童年时。(2)山外世界,爬到山顶看海,没看见海,看到“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我”哭着回来了。(3)“我”没看见大海,看见的依然是山,非常沮丧、失望,看到山也好像“铁青着脸”嘲笑“我”。拟人手法。(4)现实中的山,也是一种阻碍他们想实现的实际生活的世界。大海,一个想象中世界。

四、作业:读一读写一写每个词一行,每行5遍。

第2课时:重点是讨论第2节诗,感知全诗内容,感悟人生。

教学过程:

一、字词擂台赛,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略

二、朗读第2节,思考、分析:

1、自己大声读(要求读出语气来,体会作者感受。)

2、投影下列问题,分组讨论:

(1)这一节中的“山”与“海”又指什么?

(2)指名朗读“因为我听到还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

(3)指名朗读“在山的那边,是海吗?……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你对这些诗句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1)“山”重重艰难险阻,“海”理想境界(“用信念凝成的海”要到达理想境界,必须历尽千辛万苦,有坚定信念,百折不挠。(2)作者相信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渴望理想的实现。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我”不懈地奋斗,滋润着心灵;充实而有活力,给“我”鼓舞,令“我”激动。枯干:对理想的渴望。(3)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种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过无数座山后,终会攀上这样一个顶峰,相信在历尽磨难后,那最终的“海”终会照亮我们的眼睛。

三、联系生活,感悟人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围绕: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2、诗人的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呢?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

3、小组合作学习: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或者你最喜欢的一句,说明理由。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互相交流。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引导、点拨:

(1)、“铁青着脸”这句诗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望见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丧极了。

(2)、怎么看出“我”是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终于”这个词可见爬上山顶费了很大力气,花了不少时间。这正是诗的语言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人主观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的时候,看见美丽的花也像在流泪一样。

(3)你能读出这种感情么?

“妈妈,那个海呢?”(师故意带着怨恨的口吻朗读)主要是疑惑不解,因为妈妈一般不会欺骗自己的孩子,“我”没看到海就很疑惑又很失望的问妈妈。在这里主要是失败之后仍不灰心,继续寻找、追求。你用这种心情把这句诗读一下。

(4)难点:“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下深根?

点拨:“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可见,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他扎下深根。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全班齐读,体会读法。“飘”和“扎”都作重音处理。

“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5)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不要企图一举成功,要能承受住失败和挫折,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6)为什么说“枯干的心灵”?

说明要实现理想必须经历失败,“我”对理想的非常渴望。只有理想能滋润“我”的心灵,使“我”的心灵不再枯干,而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当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是多么兴奋、惊喜啊!可见,遇到困难时,理想能激励我们战胜困难。

4、写作特点:1、运用象征手法,意象壮阔,意蕴丰富。

2、诗歌语言凝练,含义深刻。

四、在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的基础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延伸与拓展: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同学自由畅谈。

六、结束语:

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好,那就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七、布置作业: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八、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海”——理想境界

象征

“山”——重重艰难险阻

:在进行内容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如何拿书,2、齐读的要求即如何读出语气和感情,3、齐读的要求,4、学生分组讨论的要求。

“导”、“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读的内化要求,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认真地品味语言,不断地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语感。现代教学媒体进一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7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二、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内容。

三、培养热爱科学热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一、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二、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调动联想想象,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发现了亿万年前像奇纪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在《化石吟》这首诗中,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二、新授:

1.预习

⑴.找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奇幻: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进化: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乌有:虚幻,不存在。

潜行:在水面以下行动。

裹藏:缠绕着藏起来。

太古:远古时代

引颈长吼: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葱笼:(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静而雅致。叹服:称赞而佩服。海枯石烂: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⑵朗读这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题。

⑶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

3.研习新课。

⑴朗读课文。要求读好诗的节奏、重音、语气和语调,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⑵探究质疑:题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

讨论并归纳:“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化石吟”就是赞颂化石的抒情诗。

⑶探究质疑:第一、二节连续用了六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连续不断地问句表现出作者对科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作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⑷探究质疑: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讨论并归纳:

①生命的起源。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天空中赤日炎火,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海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②生物进化的历程。原始的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植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些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就分别成为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③人类的出现。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寻找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人类。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有的灭绝了,有的就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

⑸探究质疑:沉睡了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讨论并归纳: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证吗?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吗?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译这些密码吗?第5节的前两句写“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起人。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这是每一个读者都明白的道理。但是作者并不是写人,还是在写化石。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荒,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无论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皱纹和化石是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皱纹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张脸上的皱纹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第6节,作者转入现实。当你参观古生物博物馆,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你会作何感想呢?你可能想像它在引颈长吼;当你站在重现的远古林木之中的时候,难道你不会赞叹大自然的高妙吗?“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

小结: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来就是写飞扬的思绪了。

⑹探究质疑: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反复朗读,体会这一特点。并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这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⑺探究质疑:最后一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四、小结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全诗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五、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8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让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去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展示目标:

1.品味文中平实而感情充沛的语言。

2.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小圆圈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5分钟后发言讨论,比一比谁说得好。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例如: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

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

质疑答疑:

学生找到好的词语,教师通过提问把它析透。

补充完善,归纳出词语的妙处。

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并体会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钟后交流,比一比谁说得好。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例如: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段,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

质疑答疑: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师归纳总结:语言特色:①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②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③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专题训练:

课后一、3、4和二题

三、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你的收获是什么?请同学们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出来:

1.成语2.一首歌3.名人名言4.相仿事例5.一首诗6.用一组排比句

四、综合训练:

我们的祖国,因这样的骄子而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还不能像邓稼先博士那样为祖国去效力,但我们可以为三十家子初中争光,为七(二)班争光。我们班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写写我们身边的小“邓稼先”吧!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9

教《春》这篇文章,我用新的理念作指导,从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使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一、放飞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思想松绑,放飞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发挥学生积极创造力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互动学习的良好局面,有利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上,学生在闭眼听配乐朗读以后,所产生的联想是意想不到的,也是来自他们心灵深处的体验。我深深感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放开学生的手脚,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对于此类写景文章,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重视纯理性的分析,而轻视学生的认知和心理体验。教师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知品味,从每个句子的结构修辞到每个词语的妙用,从语言特点到整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一个个昏昏沉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在这堂课上,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对课文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究。我倡导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去揣摩、品味、欣赏文中的语言,做一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鉴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

三、整合“听说读写”,发展学生思维。

根据大多数人的共识,语文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割裂了这四个方面。习惯上,我们在学习课文时,只是把一篇文章整体感知后,再把课文内容分析给学生听,把听说与读写割裂开了,而忽略这四种语文基本能力的内在联系。事实上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感受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课前学习:

1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设计字词训练题,考考他人。

2搜集资料,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

一导课

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口头作文《我童年的朋友》。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全班交流。

3学生相互简要点评口头作文,能说说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4教师结合学生的点评,引出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

二检查预习:

1考考你(学生相互出题,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我了解的高尔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等。)

三整体感知

1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及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⑴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是怎样一个人?

⑵文中流露出作者对外祖母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板书交流内容)

四细品课文

1教师呈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做笔记。

问题⑴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举例说明。

问题⑵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处(或几处)描写?请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问题⑶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外祖母确实是作者“童年的朋友”?她对作者精神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提醒学生及时修改笔记)

五再读课文,质疑、创新。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能找到最合适的语速、语气、语调,走进作者用优美语言营造的美好的情感世界。

2示范朗读。

3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5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在前面的交流中未有的看法。可从内容到形式,情感到哲理等方面去发现,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六重写《我的童年朋友》,着重运用好外貌、语言的描写方法,鼓励运用其他描写方法,要能传递真诚的情感。

七交流习作,相互点评,总结写好人物外貌及语言的经验。

人物的外貌,主要指人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还包括风度、打扮、习惯性的动作等。

写人物的外貌首先要注意观察人物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然后依据是否有特征和是否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进行取舍;在表达上要注意具体、生动、有条理。

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语言与人物的思想性格关系密切。描写人物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人物在年龄、身份、性别、用语习惯、思想认识等方面不用于他人的特征。描写时应注意对人物语言的取舍,不能有言必录。不光写出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把握怎样说出要说的话,要善于选取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对话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同时还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八自我反思及评价

九课后作业:1背诵最后一段2课外阅读《童年》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更多精品资料免费奉送!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本文中插叙的效果。

3、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教学重点: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教学难点: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收集有关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

二、引出课题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的形、音、义。

2、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四、提出突破口:本次爬山中,作者运用何种描写方法,刻画了马尔和我怎样的不同表现?为什么要不时插入我的心理活动与第一次的登山经历?

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并用旁批的形式分析在书上。四人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注:白描这种描写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故要跟学生举例讲清楚何谓“白描”。)

五、延伸突破口:结合全文及第15节,理解“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生命之线”有两层意义:1、连结登山人身体的绳索,是物质之“线”;登山任保定的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信念,是“精神”之线。

六、能力迁移

生活中到处有着这样的“生命之线”,试从生活和阅读材料中找出类似的例证。

《生命之线》练习题

1.课文写了那个事件?写了几次?这几次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人物?

登山运动两次

第一次:1985年“我”与西蒙

第二次:1992年“我”与马尔

2重点是写哪一次?另一次是以怎样的写作方式来交待?

第二次插叙

3分析两次登山运动的异同

次序[来源:学科同异

合作伙伴对同伴的态度、行为结果

第一次遭遇险情

生死考验西蒙砍断绳索栽入冰隙

第二次马尔救助、劝慰最终得救

4讨论马尔的形象

真正的英雄(高尚的人格)——团结助人的精神

《生命之线》教学反思

先谈对这篇文章本身的看法。由于这是一篇经过翻译的外国作品,因此译者如何翻译其实给予了作品以第二次生命。就《生命之线》来说,我认为如果翻译所用的辞藻更平实一些,减少一些由华丽辞藻带来的过大信息量,也许能够使文章的主旨更隽永。当然,这一想法主要与我自己比较喜欢冲淡如话的语言风格有关。然而,就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学生往往会把很多时间花在试图搞清楚主人公与马尔先后下落的过程上,甚至花了很多时间之后还是一头雾水。所以依我看,翻译用词还是平白一些的`好,至于在外国作品的翻译中用上“茕茕孑立”这样的词,就更显得不伦不类了。

从主题上来讲,《生命之线》又是一篇以生死为母题的课文。之所以用“又是”,是因为这样搞不好就生离死别的文章在我们的初中课文中实在是不胜枚举。其实,对于是否需要把那么多以生死为主题的文章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我一直有些个人的想法。初中生处在最绚烂最美好的时节,是应当尽情享受生命馈赠的年龄。总是在课堂上让他们思考《沉船之前》中人们面对死亡时的不同心理,《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为什么放弃逃生,以及在这篇《生命之线》中如何看待西蒙割断绳索自己求生的行为,是非有必要?是否符合他们心灵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否能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这还是有待商榷的。以我之见,该让中学生多读读灵秀的小品文,多从中学得一些生活的乐趣和其中的智慧,多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关照生活,年轻的一代人才更有可能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阳光。

最后,关于文章结尾部分写我依旧喜爱探险活动,以及对人类探险精神的赞美,结尾这些的内容与本文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个结尾是不是偏离开了前文“生命之线”的题中应有之意。我自觉不甚了了。让我写,最后一节不写或写别的内容也许更好。由于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没有想清楚,故而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希望下次上到这篇文章时有新的感悟。

为这篇课文设计的核心问题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驱动性比较强,能够把主题挖出来。

核心问题:

本文中出现的“绳索”、“生命线”、“生命之线”的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授课反思:

程度好的班级的这节课,如果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品读字句,给更多的时间充分阅读反复讨论效果也许会更好。程度弱的班级核心问题不能太早抛出,之前要反复理解内容,搭足脚手架,拉着手往上爬,否则就会像这次的课一样,一下子全班给问蒙了,答不出来,也不愿意多想。

总之,这次这篇课文上得太赶了,有些问题没有说到,有些问题没有说透,有些结论的得出是我为了抢时间越俎代庖,只能在讲练习的时候补充了,真是很不应该。最近的心态太功利,要自我批评!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12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请欣赏:飞来峰

我国共有四川龙门、江苏、杭州、浙江绍兴、安徽五处此景观。

本诗中的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期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从东武县飞来,故因此而得名。飞来峰宋有王安石题诗《登飞来峰》,从此闻名天下。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嘉祐三年(1058)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的主张。他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封荆国公,世称荆公。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三、感知诗歌内容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高塔,听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

翻译:不怕浮云层层遮住视野,都(只)因为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哲理: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登飞来峰》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一二句叙述自己行动,为后文议论打好基础。三四句议论,由前两句自己的生活经验体悟到一种人生哲理。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我们知道,在通常情况下鸡鸣时分是看不到日出的。据说在泰山的日观峰,“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在飞来峰上能不能看到这一奇景呢?从“闻说”二字推断,诗人没有看到。他不写亲眼看到的景物,而写传闻之景,为的是突出构思中阐发哲理的重心。鸡鸣日出的灿烂图景,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转入议论,其实也有写景的形式。“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邪官)。“不畏”二字,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

问题:

1、“最高层”有了什么样的深层含义?仅仅指的是他站的比别人高吗?还指他身上的哪些方面?(变形题)

“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指他站的比别人高。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也指他有雄心壮志,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这无疑是人生的最高层!

2、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主题思想)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四、拓展学习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李大钊先生名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

那样,是在

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著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

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

前。这文章的题目是《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二、了解作者:

介绍作者及背景

本文是一篇用———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是————,字———,

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者,———————(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

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

三、新课学习:

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

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

的心声。下面听课文朗读,勾画出应该掌握的生字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掌握生字词

逼狭_____崎____岖____阻抑_____回环曲____折

亦_____复如是险峻_____旅_____行一xiè___千里丛山jùn___岭奇趣横————生浊_____流滚滚

雄健:强健有力。

逼狭:狭窄。

险峻:(山势)高而险。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阻抑:阻止抑制。

丛山叠岭:连绵的群山,重叠的山峰。

四、自由朗读课文,归纳各段层意。

1、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人类历史的道路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

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2、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民族生命的进程

的进程。

3、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人类历史的生活

比喻“人类在历的生活”

4、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中华民族的史路

5、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

的民族精神。

五、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试阐释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4、假如有人以为,课题中的两个短语的次序更换一下,并不改变题意,你以为如何?

5、你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你有过这种“有趣味”的经历吗?为什么说“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感觉到的”?

六、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七、课堂小结.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八、开放探究

1、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还要不要雄健的精神?为什么?

2、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六、总结全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14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线索。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4、体会文章详略描写的安排。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线索。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详略描写的安排,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讲讲、读读、议议的方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

惊骇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疏懒霹雳孤孀惧惮粗拙渴慕

2、释题:结合课文内容,谁来说说阿长与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阿长买《山海经》。

那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直接叫“阿长买《山海经》”?

还写了阿长的其他许多事情。

3、关于《山海经》

三、作家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1)回顾学过的鲁迅作品;

(2)请学生简要叙述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3)展示图片并明确。

四、重点研读(事件、感情线索)

1、细读阿长(本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是什么?生讨论,师明确)。

2、阿长其人(提炼人物形象,概括其人其事其特点)。

3、情系阿长(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理出一条情感变化线索)。

4、祈祷阿长(生齐读最后两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课堂小结及作业

寻找阿长——回想身边的阿长。你觉得阿长像身边的谁?是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爱唠叨的母亲,还是爱管闲事的阿姨??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她们的方式是当时的你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但是,有一天,你读懂了她们。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随笔。

七年级语文教案电子版免费篇15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教学重难点:

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托物言志。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学法指导:

把握“物”的特点,理清“情”的脉络,就能较为妥帖地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诗歌中鸟的形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

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生机勃勃。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什么原因呢?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文《鸟》。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是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小品,广涉人生世态,内容丰富,或回忆往事、记述个人经历,或叙写家庭生活、读书生涯,或忆念故乡、发家国之思,或描写社会面貌、文化习俗,作品幽默典雅、雍容大度、舒徐自在、韵味浓郁。

三、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层(1-2小节)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层(3-5小节)写生动细腻的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层(6-7小节)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

四、问题探讨

1.作者写了哪些鸟?

《鸟》并不限于某一鸟,有杜鹃、麻雀、喜鹊、乌鸦、猫头鹰、鹭鸶等,有家养的,有野外的,更多更多是“不知名的小鸟”

2.请同学们轻声散读课文,整理出描写鸟的声音、外形的词语。

清脆、嘹亮、圆润、和谐、色彩斑斓、玲珑饱满

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临风顾盼、高踞枝头、俊俏、轻灵

这些词语在词性和词语的感情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都是褒义词

表示作者喜爱、赞美之情的词语。对鸟的浓浓的喜爱之情

3.从文中找“爱鸟”的原因。

有对笼中鸟的同情(2节);对比写鸟的苦闷;有对鸟的美丽的赞美;还有通过鸟来写人的心情,实际也是对鸟的爱:绘鸟鸣的清脆、嘹亮,先排除“吱吱喳喳”、“呱呱噪啼”,再刻画其长叫而音阶丰富,短叫圆润而不单调,似和谐的交响乐,细腻地创造了悦耳的效果;绘形,先用“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4.前面4节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节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这两种矛盾的感情出现在同一篇课文里是否不太协调?

如果说前面四节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后面两节却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鸟的悲苦”,同样反映了作者对鸟的关爱,这种爱比前面四节可能要显得更深刻更丰富。

5.第五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爱鸟只爱其声音形体,并非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

含义: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长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

6、最后一段说“自从离开四川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些“跳荡”的鸟儿,听不到“悦耳的鸟鸣”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对鸟类自由、活泼、俊俏的尽情赞美。

五、品读课文

师: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在该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例:我喜欢第二节中描写声音的句子,特别是“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这一句,它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鸟叫声的美妙动听。

六、比较探究

阅读下面关于猫的说明文字,比较与本文的异同

猫是老鼠的天敌,人们养猫主要是为了捕鼠.猫有着独特的捕鼠功能.猫有着独特的感觉器官,除了灵敏的耳朵外,它还有一双白天黑夜都能看到物体的眼睛,白天瞳孔缩成一条线状的缝,晚上放大成圆形.眼的上边与嘴的两旁有长而硬的毛与胡须,上面布满极细的神经,可以帮助它感觉黑暗中的情况.此外,它足下有柔软的肉垫;趾上尖锐的钩爪,平时缩在里面,在扑向老鼠的刹那,猛的伸出,触着鼠身,入其肌肤,万无一失.

状物散文以描写为主,物为我所用,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写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说明文以说明为主.

说明文严密严谨尽量客观,使用的方法偏重科学说明;状物散文带有情感理趣,比较主观,使用的方法偏重文学.

七、小结:

人和世间万物都属于自然,地球是人和一切生灵的共同家园。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别忘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爱护一切生灵。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地球才生机勃勃,地球才风情万种,才姿态万千!

2183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