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

时间: 新华0 分享

教案中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导入、授课、互动、练习、总结等环节,确保教学过程有序。优秀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是怎么写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1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介绍二十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文章。中国科学院院长仅用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本课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不仅层次明晰,同时使得原本枯燥的说明变得条理清楚,有条不紊。在说明方法上,作者运用了比较、举例子、引用、比喻等方法,将科学技术发展的百年历史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幅短小,说用力极强,给读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够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淡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

对于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

(世纪: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支配自然”。“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人类能利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的二十世纪,即1900年到2000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时既要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同时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们读得是否准确?

3、检查生字词:

这些生字词离开了课文,看你是否还记得?

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等。

4、对于这些生字词,你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从音、形、义上提醒)

5、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及文章的层次结构。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三、细读品悟,入情入境

1、自读自悟:

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结合你课前查阅的资料和文中的重点语句细细体会好吗?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做上标记。

2、导读品悟:

谁能把你的体会对同学们说一说?(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体会2~4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引导从两个设问句中体会。

它们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呼风唤雨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在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的基础上,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其改观程度大大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年的总和”,来体会“呼风唤雨”,体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之大。

第三自然段:

围绕“二十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神话里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猜想古代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人们为什么要有这些幻想。

再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现实。

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引用在本文中的作用。

(这是一过渡句,说明现代科技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变化之快。)

通过20世纪前与后进行对比,学生体会“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四自然段:

先读书中例子,再选择自己了解到的例子,和同学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

(每自然段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引导他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刚才随作者一起,回首了二十世纪的百年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看伯特兰、罗素说的话。

1、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想象科学技术还将创造怎样的奇迹,还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五、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欣赏品味,拓展延伸

1、赏读:

多么辉煌的二十世纪,让我们再尽情地读读课文,体会科学技术的魅力。

2、小练笔(任选一题):

⑴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⑵想象二十一世纪科技将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⑶把你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100年

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生活大改观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巩固字词

1、指名读文: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对课文朗读的熟练情况。

2、指读词语,同时把文章中需认读的生字扩词掌握。

二、总结课文,领悟写法

1、结构特点:总──分──总写法及在本课中的作用。

2、说明方法上的特点:

举例子说明、对比、引用等。

三、品读赏析,积累佳句

1、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2、把你最欣赏的词句背下来,有感情地表述给同学听。

3、把你欣赏的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作以评析。

四、交流感悟,拓展延伸

1、交流上节课“小练笔”:

⑴组内交流评析。

⑵全班欣赏各组代表作。

2、继续搜集有关科技发展的资料或畅想。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2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通过朗读体会_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3.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_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_的狱中作品《清贫》,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课题《清贫》。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初步感受了_清贫的一生,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

现在,我们就继续走进_,感受他清贫的一生。下面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体现_清贫的句子,并想一想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现在我们来小组交流一下勾画的部分,并抓住具体的词句说说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二、精读课文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哪些地方体现了_的清贫?并抓住具体的词句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第9段

那些地方体现了_的清贫?抓住具体的词句来说说怎么体会出来的?

旧汗褂裤和线袜:什么样的?读出来!(板书)深山坞

:什么意思?除了这两件东西之外他还有别的东西吗?_参加革命后,家里被烧被抢了十几次,很可能除了这两件东西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传世宝:什么是传世宝?什么样的东西通常被称为传世宝?在这里指什么?为什么加双引号?_将这两件东西奉为“传世宝”别人怎么看?“齿冷三天”什么意思?富翁们可能怎么笑话他?这样笑话他,_还将这两件东西做为传世宝,我们体会到_怎样?在乎这些笑话吗?(清贫,而且甘于清贫,清贫并没有使他感到羞耻,反而让他感觉是个宝。)读出这种感觉来!老师范读(感受到乐观,甘于清贫)

读到这里让我们感觉到了_生活的“贫”

联系_的身份,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数百万元在今天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一点一滴,还可以换成那个词?(板书)谁来谈谈对“一点一滴”这个词的理解,读出来!

下面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_同志参加革命之后,_就恨上他家了,他家被烧被抢十几次了。锅碗瓢盆都被砸了,粮食被抢了,他的母亲实在没有办法,才去向_要钱,你们猜_是怎么说的?

你们想知道_当时是怎样说的的吗?_说:妈,我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苏维埃刚建立,革命才有个头,我们每个人的饭钱才7分呀!

_对母亲说这句话时心理可能怎么想的?

忠孝难两全呐!_回绝了母亲的要求,这回我们再来说说_的“贫”是因为什么?板书“清”

此时,我们对_是怎样的感情?让我们怀着对_的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第二段

在_被俘,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时,哪又让我们看到_的清贫。说说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读出来!

两个国民党兵士发现一个铜板也没有搜出也产生了一个和我们一样的疑问:(怎么会没有钱)同学们一起来告诉他们是因为什么?齐读上一句

体会国民党兵士的贪婪

国民党的伟人们不信,他们认为这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两个国民党兵士不信,他们满肚子热望的想从_这里发洋财。同学们找找他们搜钱时搜了几次,都是怎么搜的?

课件出示三句话

看看他们的几次动作,再看看他们的心情,你体会到了什么?从那个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我们通常拿什么东西用捏?(细小的东西)他们是怎样捏的?

这还不算完,他们还不止捏了一次,

这次是怎么捏的?自己捏捏体会体会,换成别的词可以吗?

从他们的心情上,你又看出什么?

他们见搜不出什么,又采取了另一种手段——威吓

他们是怎样威吓的?我们应怎么读?

同桌分角色练着读读

(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评价:他们读的怎样?

其中_的一段话老师也很想来读读,师读。

_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现在怎么还笑得出来?这是什么笑?淡淡的表现出什么?

下面我们带着对敌人轻蔑的笑,讥讽的笑,带着_被捕时的从容、淡定再来读读_的话!

三、学习最后一句

国民党的兵士尚且如此贪婪,国民党当官的更是变本加厉,搜刮民财。所以当时,国民党被称为“刮民党”。那做为共产党的大官,_为什么可以做到如此清贫?

_在狱中写到;

师:为了党,为了阶级,为了革命事业,_甘于清贫,因为清贫能使他身更正,眼更明,心更亮,清贫能使他战胜困难,清贫能使他找到前进的方向。用书上的一句话就是:“”齐读。早在赣东北时,_就将这句话做为自己的座右铭。

_到底是不是这样做的,读读_的事迹,你们就知道了。

(3名同学读,教师配乐)

1名,这是_因清贫而具有的正气,大义灭亲,这就充分向我们证明着这句话,一生读。

2名,这是因清贫而明理,这又一次向我们证明———

3名,这是因清贫而乐观,这还是在向我们证明———(齐读)

4但在我们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困难不止这些,爬雪山、过草地,没有弹药,粮食短缺等等,革命者也不止_一个,上到毛主席,下到普通士兵,千千万万。但他们都具有这样的美德——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让我们再读这句话。

_是清贫的,革命者是清贫的,但却有人说他们很富有,你同意吗?那以_为代表的革命者,他们的“富有”是什么呢?(板书)

说的太好了,清贫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正是因为这些以_为代表的革命者精神的富有,才是我们革命能够成功,新中国能够成立的原因。

四、小结

1935年8月6日_被国民党_杀害,牺牲时年仅35岁,_清贫的一生用8个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那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透过他的清贫,我们看到了他伟大人格的富有。

郭沫若同志也曾用一首诗来盛赞_烈士。我们一起读!

在革命过程中,向_烈士那样的革命者有千千万万,课下我们就找来他们的事迹读读,让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感受伟大精神的洗礼。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3

一、班级情况分析:

班上共有学生24人,其中男生12人,12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其中有几个学困生的语文素质与学习习惯有明显差异,有一个孩子写字的速度相当慢,这学期依然要重点帮扶;其余孩子主要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指导。在作文方面,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写,说的时候夸夸其谈,写的时候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因此教会“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连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三、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利用字典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利用已有的识字知识识记字形。词汇教学的重点是积累词语。另外,还要重视写字的训练指导,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美观。

2、继续重视词句训练,加强预习的指导

3、渗透阅读学习重点。

4、精读课文的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5、重视朗读指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6、要放手一些,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教师自行设计的少量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讨论。

7、阅读短文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8、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在听和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9、、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练习从内容、词语、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教学措施(含培优辅差)。

1、准确把握课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后进生,稳步推进优生工作。建立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早读、中午的时间合理安排内容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辅导。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牢固情况全面登记,每天清查,及时补救。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4

一、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能力目标: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犹如、如同、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四、教学用具

1.钱塘江大潮的软件片;2.对比重点句的幻灯片;3.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

五、教学方法:变序式。

六、课时安排:三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的涌潮,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①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亭、屹、罩、昂、盼、崩、镇、若、逐、颤、余、吼、恢、涨”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多音字“颤”在本课读(ch4n),避免读成(zh4n),“镇、罩、若、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②字形难点:“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分三层:第一层(2自然段)写潮来之前。

第二层(3、4自然段)写潮来之时。

第三层(5自然段)写潮过之后。

(四)布置作业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言

今天上《观潮》的第二节课,在上节课我们分了段,列举了提纲,哪位同学能上黑板前来板书?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课文。

2.教师讲解: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所以吸引了许多人来这里观潮,这个“观”是什么意思?(看)看什么?(潮来时的景象)

(三)讲课课文第二段

1.观潮这部分分几层?每层都写了什么?

2.讲读第一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江面上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画出来)

(2)学生议答。(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①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静的感觉)

②作者写“江面越往东越宽”是什么意思?(这涉及到“潮汐”的形成问题,可作如下点拨:潮从哪个方向来?从书中找出句子来说明。(从“大家昂首东望”“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看出潮从东边来。)潮从东边来,江面越往东越宽,那越往西呢?(越往西越窄)潮水越往西,就会产生什么现象?(潮水越往西越急)。

③出示钱塘江口地形图,补充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有关知识:钱塘江口是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水底还有一道人们看不见的“沙坎”,迫使潮水上升,因此潮波传来,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是地理因素。另外是引力的因素,八月十八,太阳、地球、月亮三球的引力对涨潮影响。再有是八月中旬这段时间海面上常常刮东南风,所以潮波来势特别猛烈。

④人们的心情怎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非常着急心情十分迫切。)急到什么程度?(昂首东望,学生可做一做动作。)

3.讲读第二层

(1)谈话:要是你在人群中,你急不急?想不想看这天下奇观?好,老师就领你们去看看。

(2)放潮来时的录像片。思考:潮来时,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声音大,浪大)

(3)默读第二层,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

(4)学生自由发言。(找出三处描写声音的句子,让学生上黑板板书,找出四处描写样子的句子后,也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板书:闷雷一条白线

越来越大横贯江面

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千万匹白色战马

(5)提问: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具体写潮水到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的?(由远至近)你能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一说吗?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写远处的声音。“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是此时此刻的景象。

过了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大”,“冻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这是描写稍近时潮水的声音和样子。“移动”、“拉长”、“变粗”便很快出现了横贯江面的情况。

一瞬间,“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是再近前时潮声的样子。

大海来到近前时,那样子“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潮水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潮势越来越猛。)

(6)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

作者用一条线、白色的城墙、白色战马来比喻由远到近的浪潮的不同样子,说明潮大、雄伟。水来时是直立而行的,像白色城墙,气势雄伟,声势浩大。

板书:浪罕见,声巨大。

(7)谈话:如果你就在这观潮的人群中,当你听到像闷雷的隆隆响声,看到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你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会怎样做?(再放潮来时的录像片。)

(8)学生议答。(人声鼎沸,都在喊:“潮来了,潮来了!”都踮起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当人们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是又高兴,又惊叹不已。)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

4.讲读课文第三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一眨眼的功夫,潮头就向西奔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平静。)

(3)这里的“静”和第一段的“静”一样吗?

(4)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潮水大。)

5.练习读第二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5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

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描绘了什么?]

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此处为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初步读懂课文基础上说说课文写什么?]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蝉、韧、柔、梳是翘舌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指导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2.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9月19日总14课时)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进入新课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秋天与其它季节有什么不同?]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

重点品读:[此处为重难点:通过图文结合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句。]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

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朗读全诗,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浓厚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39;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

反思

《秋天》是一篇自读课文。当代诗人何其芳在诗中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39;画面,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秋天》一课的教学,我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带学生走进课文的优美意境中。朗读对语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各项语文活动都要由阅读文体开始,对于诗歌则尤为重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走进诗歌走进作者的心里。所谓多样化首先是指程序上的循序渐进,由识记生字到读顺诗歌到读出韵律以至读出感情,步步走来,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其次是指多种方式朗读,可以自读、同桌读、齐读、师生共读,形式多样化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后看来,总觉读出韵律一节处理的不妥当。我本意是想通过四步读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方法,但由于诗歌节奏的划分本无定法,它和语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给学生划分节奏时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作一个范例,并不能真正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方法,这不能不说是这一环节上的遗憾。

在品秋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从三幅画面中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展开想象,将诗中画面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过程,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个问题的设置应该说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这一点,我同时在设计课时,准备了第二套方案来降低难度,也就是在学生回答有困难的时候,出示多媒体课件,根据极简单的景物,描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重在教给学生描写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降低难度的方法确实为学生打开了思路,也迸发了许多灵动的火花,出现了许多精彩的片断。但就总体而言,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年龄尚小,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更易于接受图片这种直观的形式,而对于诗歌凝炼的语言,似乎还嫌抽象。此外,提到的渔家、原野的秋天,这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直接经验不足,间接经验又不够,理解起来自然困难。

在品析美词这一环节中,我着重请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应该说,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品析的相对到位。但场面显得平静,过于有条不紊,没有适时激起学生之间的问题矛盾,没有形成激烈探讨的场面,这也限制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每一堂课我都认为应该给学生一个质疑问难的机会,因为“学贵有疑”,正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真正对课堂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真正走进文本,有着独立思考意识的。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很遗憾,我在这一节课上却缺少了这一环节。

总之,由于各种原因,总觉得这课的教学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没有真正活起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感受爱因斯坦谦虚、慈爱及小女孩率真、可爱的品质。

4、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在一言一行中体会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2、想象、补充人物之间的故事细节。

3、走出故事,观察、评判自己身边相应的人和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忆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大作家学到了什么?

2、今天看一位大科学家和他的小老师,出示课题。

3、质疑:爱因斯坦从小女孩的身上又学到了什么?

二、感知

1、爱因斯坦的伟大,简介。

2、两人身份有如此大的差距,又能发生什么故事呢?

3、文中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主要相见了几次?

三、细读

1、相撞(第1-3自然段)。

⑴ 谁撞上了谁?撞上后各自的反应(如果你是爱因斯坦……如果你是小女孩……)。

⑵ 爱因斯坦抱歉:宽容、慈爱。

⑶ 爱因斯坦长什么样子?他的打扮和穿着如何?

⑷ “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的心里会想到些什么?

⑸ 小女孩回家后把碰到老人的事告诉了父亲,简单复述。

⑹ 父亲肯定的判断——要说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写话也要抓住人物典型,这样才能一目了然,尝试列举。

⑺ 小女孩纳闷的心理,她心目中“最伟大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⑻ 那个“糟老头儿”,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2、相遇(第4-5自然段)。

⑴ 第二次相见,那老头儿变了吗?(仍是……仍是……)

⑵ 爱因斯坦的话:谦虚。

⑶ 小女孩直率的反问,一般人听后会有怎样的反应?

⑷ 爱因斯坦的反应,体会其宽容、慈爱、惭愧、幽默、亲切。(神态、动作、语言模仿)

⑸ 口语表达:小女孩“一口气”说出穿戴要领。

⑹ 爱因斯坦说的“也许能”含义:改变自己有难度,但也要努力去改变。

⑺ 小结:小女孩的心中,爱因斯坦是不伟大的。

⑻ 过渡:爱因斯坦到底有没有记住那些穿戴的要领呢?

3、相邀(第6-7自然段)。

⑴ 爱因斯坦的等待(有目的),他心里在盘算着什么?

⑵ 小女孩吓了一跳,与第一次相见比较。

⑶ “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话中包含的意思。(此时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先前印象中伟大的人物形象重合了)

⑷ 由穿戴到工作室的转折。工作室里是如何“一塌糊涂”的乱,推测看到“乱”的感受与反应。

⑸ 想象小女孩怎样“手把手”地教爱因斯坦放东西和布置房间。

⑹ 后来,小女孩每天又去工作室做什么?

4、相识(第8自然段)。

⑴ 释疑:两人在一起谈什么(相互帮忙)。

⑵ “给”与“拿”的关系,这样都是快乐的。

⑶ 现在小女孩还认为爱因斯坦不伟大吗?(替小女孩说出她由衷的话语)

⑷ 补充阅读并小结: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

四、总结

1、小老师都教给了大科学家一些什么?小老师自己又有哪些收获?

2、在不断交往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一个人,包括自己。

五、拓展

1、我们学过之后的收获。

⑴ 要穿戴整齐,布置整齐,参照《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师生自查自纠)

⑵ 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⑶ 乐于助人。

2、你的家长、老师、亲戚和朋友有没有一些不足,你要发现了会怎么去对待?

3、希望你们既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又做一位了不起的小老师。

六、作业

1、小女孩的母亲见过爱因斯坦之后回家,会和小女孩说些什么?

2、如今,文中的“小女孩”已经84岁了,如果她来到我们校园,大家该怎么欢迎她?

板书设计:

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穿戴、放东西和布置房间

爱因斯坦(谦虚、慈爱)

(率真、可爱)小女孩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与小组合作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难点是: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联系。

课前准备:

1、课件

2、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疑激趣

1.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原来是一架飞机在夜航。(课件出示朗读,学生闭着眼睛听。)同学们,在漆黑的夜晚,飞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呢?要弄清这个问题,请继续往下看:(屏幕出示蝙蝠)认识它吗?[蝙蝠(齐读正音)]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揭示课题:蝙蝠与雷达(齐读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初读的感受。

1、同学们真会思考,这是读书的好方法,下面就带着你们的问题默读课文,在默读课文的时候带着笔在课文中画一画写一写试着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2、读后汇报,指名同学说说读后知道些什么,开始指名中下一的学生回答,课文的大概内容指名较好的同学回答。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1、今天我们就当一回科学家,找出课文中蝙蝠与雷达有关系的一句话(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让学生读并提问题。过度:是啊科学也是一样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但实验一做就不可能一定会成功,找出科学家辛苦工作的一句话。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句话并说说理由。体会科学家的发明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仔细品味反复和终于。

2、哪些句子是描写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读读并说说理由,用即使也仿照着说说话。有新问题吗?(蝙蝠靠什么在夜间飞行的?)

3、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这张实验表。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第一次蒙上眼睛铃铛不响不靠眼睛

第二次塞上耳朵铃铛响要靠耳朵

第三次封住嘴铃铛响个不停要靠嘴

4、研究结果表明蝙蝠夜间飞行不用眼睛,是用耳朵和嘴巴配合起来探路的。有新问题吗?(怎样配合探路的?)接着再找找并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指名同学起来说并说说是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学生说教师板书。教师出示课件让同学上台解说。

5、受到蝙蝠夜间飞行的启示把雷达应用到飞机上,读读相关的段落。模仿老师的课件在课文的图上画一画边画边说。让同学演示演示,教师板书。教师出示课件让同学上台来解说解说。飞机就能在夜空安全驾驶了。

6、观察板书说说发现了什么?说说蝙蝠和雷达的联系。再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它们的科学联系及其依据。所以课题用和联系起来。

四、巩固课文,齐读课文。又从课文中有哪些新体会。

五、总结:

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将来为人类造福。

六、扩展练习:

课后阅读有关发明创造的书籍,把收集到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帖在教室后边的墙上作为墙报一起分享。

七、板书:

11蝙蝠和雷达

嘴超声波无线电波天线

蝙蝠障碍物雷达

耳朵超声波无线电波荧光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时代背景,以读为本,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中体验,读中悟情。边读边画边想,再把自己的感受,对文章的感情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战争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歌词中事件的时代背景。以诵读歌词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历史

播放“九一八”事件视频,请同学们先看短片,认真观看后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观后感受。

东北三省很快沦陷。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流亡关外,无家可归……当时的爱国音乐家张寒晖,被这些景象深深触动,便写出了这首满怀思乡之情、国难之痛的歌曲《松花江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歌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

3、再读歌词,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解歌词

1、指名读1-6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的家乡。

师介绍:东北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自然林区,还有抚顺煤矿、大庆油田等自然资源,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是勤劳而善良的东北人民祖祖辈辈的艰苦奋斗,才创造了美丽的东北。

再读这几行,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抓住“同胞”体会;“同胞”本义是什么?这里指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千千万万流亡在外的人民对自己家乡父老、对所有中国人民命运的担忧。)

过渡:生活在这快黑土地上的东北人民应该是幸福的,但是,他们却无法和亲人在一起安居乐业,因为——

2、1931年9月18日,这是个黑色的日子。是每个东北人,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读7-14行。

(1)抓住“抛弃”体会(抛弃本意是什么?东北人民真的不想要这些宝藏了吗?是不能要,因为他们自身难保啊!这“抛弃”两字透着多少无奈!多少辛酸!)

(2)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中原地区,开始了漫长的——

板书;流浪!流浪!流浪!从这三个“流浪”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文中插图说说。

训练想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一个7岁左右的小孩,———————————————

一位中年男子携着妻儿,————————-----

小结:他们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军在他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家变成一片废墟……

再读这几行。指导三个流浪的读法:第一、二个逐渐加重语气,读出流浪的苦,第三个慢而轻,读出无奈和苍凉。

过度:这流浪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何时才能结束?一年又一年,他们就这样遥望着北方的天空,等待着,等待着,……

3、读最后几行。这是对远方亲人的呼唤,这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控诉。它激励国人拿起武器,勇敢走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怕流血牺牲。

四、欣赏歌曲,加深体会

请听歌曲《松花江上》听后说说你的体会。

师总结:1931年美丽富饶的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仅仅是个开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8年抗战,东北沦陷了整整14年。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掀起了保卫母亲河,保卫全中国的抗日。要学的下一首歌曲《保卫黄河》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抗日救亡画面。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9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重点:

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团结互助。

难点:

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收集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

有关草原的歌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放腾格尔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见到了阿里山和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

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资料)

课下,有些同学告诉老师说:我以读过好多遍课文了,还用再读吗?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读书──提问题。(根据所提问题来决定回答方式)。

三、精读课文

1.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

既然是美景,那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参观这美丽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自由组成参观团,参观完了再汇报,听好参观任务:

你们发现了哪些景物?

2.你们觉得哪些景物美?为什么?

3.你想怎样汇报你的参观结果?

教师引导:要完成参观任务,先怎么办?

(自己读,自己划,有了意见、想法再和同学交流。)

当完成参观任务后,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向所有的参观队员汇报你们的所得?

(可以朗读,展示图片、画画,编成诗歌、儿歌的方法。)

明白任务后,请同学们带

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到你最喜欢的草原参观吧。

1.学生边读边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汇报感受到的美。

可重点引导以下几处地方:

“羊群……大花”写出了草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变化之美!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流入云际”,一个“流”字将草原那具有鲜活生命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流入云际”则写出了草原无边无际的壮观之美,这种境界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自己读──指名读。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一个“吹”字则写出了速度之快、动作之轻盈飘逸。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远望去,就像一条彩虹在向我们飞。

“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则又使静静的草原在我们的心中动起来了。

此时此刻,我们参观者有怎样的心情?高兴、欢快。你能将这份喜悦读出来吗?

四、布置作业

陈巴尔旗草原美,同学们的描述也美,可更美的是我们蒙汉一家的情谊。课下请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民族团结互助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参观,我们知道蒙古草原上清新的空气,有明朗的天空,有翠绿的小丘,有迂回明如玻璃的小河,那里形美、色美,而更美的是那里的人。

二、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只有心相同,才会“握手再握手”,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主客人都舞的舞、唱的唱,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能将这段文章满含深情地读出来吗?

三、课外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互助的事情又何止这些呢?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10

知识点:

字词学习:

字:塞(sāi)、荧(yíng)

词:飞蛾(é)、铃铛(dāng)、揭(jiē)、障碍(ài)

重点句子:

1、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2、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3、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4、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5、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11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爬山虎的交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兴趣。

德育目标:

通过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仔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动词,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方法:

研究发现式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动画

二、课前准备

1、在课前教师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这节课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研究发现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并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准备多媒体课件。

3、学生准备彩笔、纸。

三、导引目标与内容

师:这节语文课我们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我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谁见过爬山虎这种植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简单介绍)

师:说的不错,假期时,老师去了南山路在沿途看到住户的房子上、公路大桥的墙上、山壁上,到处是一片片绿绿的爬山虎,就像一匹匹绿色的绸缎一样,老师告诉你们,它小的时候,也只是一根小茎,有了充足的水分,适合的温度,它就爬呀爬呀,爬的满墙都是,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我们就在课文中去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怎样解开这个迷的。

四、提出目标点拨指导

师:请同学们把书轻轻打开到6课,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爬山虎的哪些特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边读边作上记号,开始吧!(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研究发现

师:现在请仔细结合课文内容在小组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你解决,如果在小组内不能解决年在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好不好?(学生研究讨论)

六、合作成功

师:刚才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讨论的也很激烈。现在请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注意抓住重点词来说。

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的收获,包括:(1)爬山虎生长在墙上。(2)“满是”看出长得很多、很茂盛。(3)“占了一大片”看出生长的快。(4)爬山虎的生长离不开墙等等。

师:这部分还有问题吗?

那好,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真高,收获也很大,我们就按这种方法继续汇报。

(学生汇报1、叶子杂成长中的变化。2、叶子的颜色、形状分布情况。3、理解“漾起波纹”这句话体会作者用比喻写出叶子的好看。)

指导朗读。

师:请一名同学带有感情地朗读大家看画面。(多媒体:叶子随风浮动的画面)

这部分描写你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后继续汇报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抓住:“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及“颜色是嫩红色的”来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师: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你怎样理解的就怎样画,谁愿意到前面来画?(一生板演)

(大家评议脚的位置对不对)

出示多媒体画面,谁愿意说说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看画面边说爬山虎的脚样子)

师:你除了读懂了脚还读懂了什么?(生继续汇报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门看这一自然段把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词画出来。

(生边读边画)

师:说说看,(动词有:触、巴、拉、贴、爬教师点出)

谁能理解一下这些词?(就是说爬山虎的脚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茎相上拉一把,让它紧紧地挨着墙。)指名几个同学说。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把你们的手当做爬山虎的脚,手掌当做小圆片,在桌子上试着做一做爬山虎爬墙的动作。谁愿意到黑板来演示一下。

(请一名同学来边演示边说)

师:这部分还有一句话你读懂了吗?说说看。

(“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就会想起它像蛟龙的爪子”这是说,爬山虎的脚……有力量,像蛟龙的爪子一牢牢巴住墙。)

师:刚才大家共同研究的这部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了请大家继续汇报。

(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墙”对于爬山虎的重要)

这说明爬山虎离不开墙,稳重还有哪些地方提到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密切?(第一自然段)像作者这样开头写,结尾也写的方法叫做首尾呼应。这篇课文大家读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七、小结与反思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个片段描写的最精彩?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现在就带着感情把你喜欢的段落美读给同学听,并试着背下来。

总结:这篇课文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这一事物展开描写,这一片段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有关爬山虎的脚的知识,而且好象亲眼看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是怎样巴住墙,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我们同学在今后的文章中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写作方法,通过细致的观察,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段。

下面,把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概括性的写在纸上,讨论把一下板书写完。

(学生把爬山虎的叶子及爬墙动词填上)

八、研究性作业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下面老师给大家留个作业,请你回家仔细观察一种植物,抓住植物的特点,围绕茎呀、叶呀、花呀、或者是果实等写一个片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12

教学目标:

1、赏析重点诗句,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感知诗歌的表达形式,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赏析诗句。

2、尝试仿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中我们通过对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品析,欣赏了两幅美妙的自然图画。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地领略一番。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秋晚的江上》,圈画不懂的地方。

2、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A、想一想:诗歌第1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第1节,把握其中出现的景物以及它们的行动,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描绘画面时要善于发挥想象,描述要生动。

B、理一理: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预设: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补充。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归鸟、斜阳、江、芦苇,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黄昏秋江图。

C、辨一辨:“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句诗中鸟儿和斜阳的位置关系如何?具体分析一下。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句子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即“掉”的双方,然后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其中塑造的鸟的形象。

明确:诗人原本只注意江上的飞鸟和照在飞鸟身上的夕阳,但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飞鸟本来已经倦了,但背上还驮着斜阳,并不觉得是沉重的负担。在诗人看来,正是飞鸟驮了斜阳去点染江面。情景十分动人。这两句是第一节情景的继续与开展。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这是极富表现力的。它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与其说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不妨看作是诗人想象力的深化,它使夕阳沉入江心这一瞬间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同时,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望过上自由的生活。

D、品一品:“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这一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颜色的对比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引导学生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头白的芦苇”呈现“红颜”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的结果。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白红两种对比鲜明的&39;颜色相衬,更突出江面上的风景之美。

E、写一写:这首诗歌生动优美,节奏和谐,你们能仿照再写一首吗?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即选取自然事物组织画面,表达感情。这是仿写时可以借鉴的思路。

示例:夕阳中的幽径,/飘飞的秋叶,/即使是无力了,/还迎着寒风舞蹈。/双手一张,/把夕晖铺满小路;/金黄的大地,/也收获万物的永恒了。?

F、诵一诵:多读几遍诗歌,熟读成诵,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花牛歌》,圈画不懂的地方。

4、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题目,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A、议一议:这首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歌,理解其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这首诗共四节,每一节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开头,“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使诗歌显得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B、品一品: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诗歌主要讲述的是花牛在草地里行动的景象,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C、写一写: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你们能仿写一段吗?

预设:引导学生明白仿写的要领。仿写时,应先观察原文的内容和格式,再围绕主题,以相同或相似的格式写出新的描写点。这首诗先写了花牛在草地做什么,随后写了在做的同时,花牛本身或自然环境的状态。可使学生想一想,花牛还会做些什么,结果又怎样呢?

示例: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株红玫瑰。/花牛在草地里眠,/晚霞霸占了半边天。/花牛在草地里走,/耳朵扇得扑棱棱。/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月亮到西山的青峰游玩。

D、诵一诵:指导学生多读几遍,熟读成诵。同桌相互背一背,教师进行点评。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过渡:同学们,如果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自然,也能像两位作者那样写出那么动人的诗篇。欣赏林徽因的《雨后天》,看看你们能从中欣赏到怎样的美。

1、出示课外阅读篇目,指名朗读。

雨后天

林徽因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远了香草,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象烟——

象烟。

2、阅读与交流。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风景?(雨后的平原)

(2)诗中描写了雨后的哪些景物?(青草、风、落叶、云)

(3)从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雨后自然美景的热爱)

四、课堂回顾,交了收获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自然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夕阳下的江面,翻飞的鸟儿,悠闲漫步的花牛,它们都以美的情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去观察、感受,就一定就发现独特的风景。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了两首小诗,从中体验了美的风景。我们还学会了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我们还仿写了诗歌,提高了表达能力。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13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老师有几个想让大家猜一下: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2、导语:

无论是丝瓜还是葡萄都需要搭架子,才能往高处生长。而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有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吗?那你们发现、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他那就发现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观察到的爬山虎的脚吧!齐读课题——《爬山虎的脚》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课下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检查交流: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

(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找学生读课文。

(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比较用心的预习过课文了。)

3、读完课文后,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爬山虎有脚)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既然课文是写爬山虎的脚,那么到底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告诉老师。(3、4、5)

1、学习第三自然段

咱们先看第三自然段,在这一段老师想请同学们注意一句话——读“今年,我注意了”。“注意”是什么意思?(认真看的意思)

师:那么作者也就是文中的“我”注意了什么呢?

生:爬山虎的脚是长在茎上的。

师:这是写是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板书:位置)

生:爬山虎的脚像蜗牛的触角。

师:这是写是脚的样子(板书:样子)样子像——蜗牛的触角。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把脚比作触角)

师:作者还注意了什么?

生:颜色跟刚长出来的嫩叶差不多,也是嫩红的。

师:这是爬山虎脚的颜色(板书:颜色)

师:好,把作者注意的这些综合一下,你认识爬山虎的脚了吗?在纸上画出你认识到的爬山虎的脚。。。

(展示学生作品,分析评论对错。。。)

哪位同学再来给大家完整生动的介绍一下爬山虎的脚?

(老师也想画一下,同学们来介绍,师生配合)

2、学习第四自然段

既然爬山虎是利用脚来往上爬的,那么作者有没有注意它的脚是怎么爬的呢?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第四自然段,生读)

(1)出示课件:老师也来介绍一下,你们觉得老师介绍的准确吗?(生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动词)

(2)师:播放动画,让学生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找学生到黑板上示范拉一下,其他同学配合)

(3)师:爬山虎的脚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如果我把“一脚一脚”改成“一步一步”,好不好?

生:不好,“一步一步”表示步子大一些,而“一脚一脚”是很小步很小步的。

师:是啊,爬山虎就是今天一脚,明天一脚,这个月一脚,那个月一脚,历经二、三个月,甚至半年才在你不经意之间爬到了屋顶上去了。你要不花点时间,你还真不知道它是怎么爬的,所以,注意除了“认真看”之外,还有怎么看?

生:耐心地看

师: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朝着目标不放弃,由这个“一脚一脚”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生:脚踏实地

师:那么我们该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读慢一些,有力一些(学生读)

(4)师:作者还注意到了什么?

生:爬山虎的脚还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师:为什么是图画上的?

生:是传说的,现实当中是没有的。

师:传说当中的蛟龙是怎样的?

生:凶猛的,有力的

师:爬山虎的脚像蛟龙的爪子,是想说什么?

生:说脚很有力。

师:说到它的脚有力,老师向同学说一下文中还有哪里能看出爬山虎的脚有力?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要是。。。休想。。。”可见爬山虎的脚是多么有力,巴住墙是多么的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不让它向上攀登吗?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同学们如果不认真耐心地看,作者可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什么吗?可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吗?

师:如果不认真耐心地看,我们可能发现爬山虎脚的奥秘吗?

出示课件:可见这个“注意”多么重要,(指着“今年,我注意了”)来,大家再读一遍。

师:(生读完后)你从这句话中还读出了什么?

生:今年,我注意了,以前“我”没有注意。

师:为什么以前没有注意呢?以前作者注意的又是什么呢?

生:注意的是爬山虎的叶子,因为叶长得非常漂亮,让人看了非常舒服,很引人注意。

(2)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师:多么新鲜的叶子啊,多么茂密的叶子啊,多么美丽的叶子啊,如果你不注意看,能看清楚叶子下面的脚吗?

生:不能

师:它的光芒几乎都被叶子全抢去了,但它没有埋怨,一直——

生: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生:默默地支持着叶子到屋顶,一步一个脚印。

师:它甘为叶子的人梯,默默工作,咱们学过一首诗其中的一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们说说在这篇课文里“落红”指的应该是谁?

生:爬山虎的脚

师:是呀,细脚不是无情物,巴住高墙更护叶。。。

四、联系生活,拓展与延伸

师:好,同学们你们觉得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美吗?老师想请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叶圣陶爷爷能把这普普通通的爬山虎写得这么有魅力呢?

生:观察仔细。抓住了爬山虎的特点进行了细心观察。观察了很长时间。

。。。。。。

师:是呀,只要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你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老师想邀请同学们来参加快乐尝试活动,大家愿意吗?

生(齐):愿意!

多媒体显示快乐尝试要求:

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描述一下你喜欢的植物或者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吗?

生1:我喜欢柳树的枝条,微风一吹,她随风摇曳,像一位美丽的女孩在翩翩起舞。

生2:我喜欢仙人掌,虽然它的外表长满了尖刺,却能开出鲜艳美丽的花。

生3:我喜欢含羞草,它是一种有趣的植物,很怕羞,只要你用手轻轻碰一下,它的叶子就会左右合并,过一会儿又会散开。

生4:我喜欢月亮姐姐的脸,她的脸是多变的,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半圆的,有时候只露出小半边脸。

……

五、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大家都快成小作家啦!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叶圣陶爷爷观察的爬山虎的脚,探究了它的脚的奥秘,真的好神奇!老师想给大家留一个小作业:

屏幕显示课外探究题:

回家后去仔细观察一下你周围的植物,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惊喜发现,然后可以写一篇观察日记,下星期的语文习作课进行交流。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

理解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了解关联词“即使、也,”的作用,能用这个词说说话。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重点段落的合作交流学习,知道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蝙蝠和飞机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飞机上的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蝙蝠)

二、提出要求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同桌正音)

2、出示写有生字词的课件,指名读生字词,注意“蝙蝠、捕捉”等词语的读音。

(反思:先是点名读生字词,基本都读正确。再是请一名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所有的生字词,结果错音多,不会读的也有几个。如:捕捉、避开、障碍物、荧光屏等。看来让个别读,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才能真正掌握学生是否真的巩固。字词训练要扎实,不能让部分学生滥竽充数。)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反思:划出关联词,大部分学生不困难。用上关联词说一句话,举手的就寥寥无几,是学生没有理解这个词怎么用,还是他们的思维惰性?出现的问题有:只用上了前半个词忘了后半个,或是语句不简洁,前后不通顺。但两名学生非常好,用上关联词说出了课文的内容:即使不蝙蝠的耳朵塞上,它也能在晚上飞行。飞机即使在晚上飞行,也能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

试验

方法

结果

证明的问题

3、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

试验

方法

结果

证明的问题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没响

夜间飞行不靠眼睛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铃铛响个不停

夜间飞行

靠的是嘴

和耳朵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上

铃铛响个不停

夜间飞行

靠的是耳朵

4、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再指名上台介绍。

5、小结:

a.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

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阅读探究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与进一步朗读,掌握课文的大意。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

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

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

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a.请用图表示蝙蝠幅探路和雷达探测。

b.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骗幅的(耳朵)。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超声波)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3、填空题:

(1)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________,用它来________。

(2)我知道________的发明,用它来________,是从________得到启示的。

(3)我觉得还可以从________得到启示,来发明________,用它来________。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简篇1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

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

3.看插图,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朗读指导:读出美感来。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让全班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爬山虎的脚。

3.对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4.观察实物,再一次默读课文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样子、颜色。

5.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仔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长的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5.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

(3)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4)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电脑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三、总结

1.学生归纳2、3、4、5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3、4、5这几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地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附板书设计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枝状

嫩红

爬山虎的脚

触着墙——触巴拉贴(牢固)

没触着墙——(萎了)

218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