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

时间: 新华0 分享

教案的编写应注重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民俗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伟人掠影:

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有关屈原和郭沫若的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示,了解屈原和郭沫若。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三)朗读感悟:

1、根据课后“参考资料”了解戏剧基本剧情。

2、播放《雷电颂》朗读:

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论。

3、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激情澎湃,气势雄浑。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4、根据刚刚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假设自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读全文。

5、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参考:第一部分(从“风!”……“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第二部分(从“把你这”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教学反思

《雷电颂》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文章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和渴望和对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现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前,我虽然仔细地备过课,但总觉得知识点繁多,也没有把握能够讲好,似乎不管怎么备,心里也没底。到了课堂上,我抱着临场发挥的念头,期望着能在课堂上上出一点惊喜。

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和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如戏剧的知识、作者情况和主人公屈原的相关信息(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搜集),介绍完这些信息已经过去了半节课的时间。接下来,我给学生范读了课文,并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其实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反复在想下一步怎样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课文读完后,我发现学生好象没有马上从课文的意境中回过神来,于是我停了片刻,没想到片刻之后学生竟然鼓起掌来,“老师,你读得太好了。”一个平时课堂上很活跃的男生喊道。这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说道“谢谢大家的夸奖,但是我读的好在哪里呢?”“语调、语气处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经大家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举手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有的说“一种强烈的愤怒”,有的说“对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互相补充,归结为是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其实这就是这篇文章内容方面的重点,紧接着我们根据这两种感情将课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并概括出了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结束这节课之前,照例有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我说“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相当好,那么谁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一个平时并不爱发言的学生,起来问道“老师,文中对光明的渴望表现在哪里?”虽然象征这个知识点没有涉及,但从表面上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有的学生就回答说“因为文中反复在大声地呼唤风雷电,而风雷电代表的就是光明。”最后我总结说“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也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就这样一节本来没有多大把握的课,顺理成章地完成了重点,并自然过渡到了下一节课的内容。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前提必须是教师要充分地备好课,将教材的内容装到脑子里,只有这样才会在思维的火花闪现时及时抓住并有机地融会贯通。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教学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

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2.讨论交流: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文章的主题是记叙在仙台求学及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那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呢?说说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

文中主要写了修改订正讲义、订正解剖图、担心我怕鬼、问中国女人裹脚等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严格要求以及对学术的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

2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肖像描写,写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现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朴素、简单。

3朗读第24-3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那几件事?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种思想感情?请用文章中的语言说明。

明确:

写了两件事,即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

鲁迅先生对自己到仙台学医的动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选择了医学这一职业的。可是,当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了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而且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产生。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是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看电影受刺激,固然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但不能理解为偶然因素,如果我们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鲁迅先生的思想转变还有起深刻的社会原因,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潮流。早在弘文学院学习时,他就常和许寿裳等探讨如何改变“国民性”问题,考虑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期间还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影响。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识记原文及翻译

了解一些故事链接

二、教学重点:

《论读书》识记原文及翻译

三、教学过程:

一.读书三“有”

有志:立远大志向,不甘下流;

有识:须知学问无尽,勿以一得自足;

有恒:勤学不断则无不成之事.

二.读书要“约”

譬若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则以一井为隘,而必广掘数十百井,身老力疲,而卒无见泉之一日。要“老守一井,力求及泉。

读书犹如游观,万壑争流,必有主脉,能把持神理所在,其他次要自能融会贯通。

曾国藩:每日读背诵之书十页,看涉猎之书六十页。

三、读书要“专”

读书不“二”,“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书一部未完,决不换他部,此为不易之道。经则专守一经,史则专熟一代。读一人之书,则目见、耳闻、天地之间无别书也。

四、读书要“耐”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适,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五、读书四“到”

眼到、心到、手到、口到。

手到、口到犹为重要,读书时圈点评注,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之一,可帮助记忆;读文以声调为本。刘大《论文偶记》曰: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

六、读书须“看、温、习、思”

以上四点必须并行。看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习字宜有恒,不善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看、温偏重于知识方面,而习、思则偏重于技术方面,前者重博,后者重专。精读之书不妨“约”,浏览之书无惧多。

四、赏析:

五、故事连接:

六、拓展活动: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4.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5.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教案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峡》。

二、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评价:同学们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

(1)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2)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3)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

(4)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过渡)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须学会运用想象,领略文中美景。做到“目中有景”。(板书:目中有景)

2、品读三峡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色,准备用“三峡的美”说一句简单的话。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

(2).如何描写三峡山的?抓住了山怎样的特点?

(3).如何描写三峡的水的?

(4).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美.

三峡的水美。三峡的秋色美。哪位同学来说说?

三峡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荡着粼粼的清波;碧绿的深潭,晃动着秀美的倒影。还有那绝壁上的怪柏,苍劲嶙峋;还有那“悬泉瀑布”,水声阵阵,细沫飘洒,让人心驰神往。

3、赏读三峡:

三峡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请同学们带着对美景的想象,出声朗读课文。

(1).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在写山、水、四季的时候,文中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知道本文动静结合.摇曳多姿的写作风格

(4).体会语言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4、吟诵三峡:

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不过,要想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读的时候,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用心体会山的高峻,水的湍急,春冬的静谧,秋的凄凉,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情”。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背课文。

三、拓展练习:

水是三峡的灵魂,请仿照文章写景方法描写你见到过的最美丽的水。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俨然衣着阡陌鬓要邑诣骥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理解并学习象征、烘托、对比的写作手法。

2、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4、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教学设想

1、《海燕》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教读本文,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也是审美教育。因此,以朗读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按照朗读、理解、朗诵这样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2、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其中包括教师的示范朗读(最好是朗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能够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3、课文内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读课文基础之上,重点在于对海燕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对大海变幻的层次分析,有助于对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适当的.层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务。

教学步骤

一、介绍作家与作品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作者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1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从此,一颗光芒夺目的明星升上了俄国文坛。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等剧本。1906年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13~1916年,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1922~1923年,完成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二、简介文体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简言之,散文诗就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散文化了的诗,不分行排列,但具有诗的意境和严格的音节、韵律。

三、范读课文

[一]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

1、注意字音

2、思考画面应怎样切分

[说明]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本文的层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学生基本答出后,顺势划分一下全文结构,用时不要太多。

层次划分:

(一)(1—6节)暴风雨孕育之际海上景象

(二)(7—11节)暴风雨迫近之时海上景致

(三)(12—16节)暴风雨来临之前海上景观

[二]齐读《海燕》,注意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读毕,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发展变化。教师板书,引导学生思考。

四、研讨课文

[一]讲析第一幅画面

指名朗读,思考:

1、海上景象怎样?海燕表现如何?

明确:环境恶劣;海燕矫健、勇猛,藐视恶劣环境,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快乐心情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2、其它海鸟表现怎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二]讲析第二幅画面

默读并思考:

1、海上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环境更险恶;这样写突出斗争更险恶。

2、哪些词语突出了险恶的环境?(动词、形容词)海燕较前有何变化?(见板书设计)

[三]讲析第三幅画面

齐读,思考:

此刻海景有什么变化?海燕表现怎样?(见板书设计)

五、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写法。

[一]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说明]海燕、暴风雨、大海的象征意义是让学生明确的重点;其他事物的象征内容,学生若理解有困难,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二]关于象征写法。

1、象征也是把事物形象化和人格化,易与比喻、拟人混淆。象征是一中表现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则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借喻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但象征是赋予事物一定意义,对托义之物须做细致描写和刻画,而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无须描写有刻画。

2、象征的作用:

(1)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六、归纳《海燕》的写作手法:

1、对比、烘托的手法

2、象征手法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7

素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4、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大胆发言,说真话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

准确地说明事物。

教学重点: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学生分析:本.教案是公开课上教师与陌生的学生力求一节课完成《苏州园林》一文的教学设计,要求学生预习解决生字词。由于教师与学生互不了解,又有许多听课和评课老师,因此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了组织教学环节,力求调节好学生情绪、激活学生思维。

全堂课的设计,教师把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学习范例、自主表达作为第一要素。力求让师生忘记公开课的功利目标和压力,自然的、真实的展示自己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趣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我这人哪,自以为是很有个性的,但我很想知道我在你们的眼里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告诉我好吗?请注意:特点就是我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之处。(让学生自由的发言,教师适当评点,真诚地肯定找出老师特点(包括缺点)的发言。鼓励学生说真话,说独特的感受。)

正如同学们所说,老师不完美,也说不上漂亮,可我很快乐,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也一样。同学们能找出老师的`特征,可以说我们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完成了一半。因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学生自己寻找苏州园林的特征并进行说明

1、请大家观看介绍苏州园林的影片,说说自己总的印象。

(学生一般会说出苏州园林很美,老师追问究竟美在何处。引导学生抓苏州园林的特征。板书代表性的答案。)

2、定格一个画面,让学生鉴赏品位,理解苏州园林从整体到局部的美,指导学生有层次的鉴赏和说明(板书代表性的答案)。

三、探究课文是怎样概括苏州园林特征的,体会课文说明语言的准确

1、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叶圣陶先生曾写过一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来介绍苏州园林,我们来读一读看他是怎样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的。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找出文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

(明确: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讨论作者从那些角度来说明这幅画的完美的。

(明确:作者指出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进景远景的层次,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3、比较先前板书的学生答案,思考并讨论作者说明顺序的清晰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指出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指导学生理解说明顺序的由总到分,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

4、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语言的特点,找出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准确性。思考,除了准确以外,这篇说明文语言还有什么特点。明确其语言的优美典雅。

四、拓展

有这样如画的园林,的确不愧人间天堂之美誉。其实,我们的祖国本就是一幅宏伟绚丽的画卷,咱们的家乡绵阳,不正是其中精美的一笔吗?

1、看绵阳人民公园和富乐山公园的图片,学生按自己的喜好分两组,讨论、概括自己所选公园的特点,比一比哪一个公园更好。

2、教师点评:同学们唇枪舌战,互不相让,真是难分难解。咱们请听课老师来评判胜负好不好?大家假设老师们是外来游客,请你当当小导游向他们推荐自己所选的公园,给大家4分钟的时间写解说词,每个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导游。哪个小组最后吸引的游客最多,哪个小组得胜。当然,如果有游客投诉宣传不实,有欺骗旅游者的语言,那个小组就取消比赛资格了。老师们,投诉请到我这儿,"3·15"到了,我一定为消费者主持公道。学生写解说词。

3、选出的学生代表模拟导游。听课老师以掌声热烈程度评判胜负。

4、教师点评比赛结果,结束本课。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8

一、课文的类型: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方法与过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深切的父爱,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4、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心存爱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三、教学重点:

1、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描写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文中父爱的体会及主旨的体现

五、课前的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电脑、投影仪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共3课时(其中机动1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入题:课件投影1

同学们!我想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唱一歌唱母爱的歌,你们说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是最伟大的,可你们知道吗,父爱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父爱如山”,到底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二)起近作者学点文学知识:(课件投影2)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名篇有《绿》、《春》、《荷塘月色》。作品收在

《朱自清全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学习时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三)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二、检查预习:(投影4)

2、指学生导读准字音:(投影5)

3、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

(2)纷纷落下的样子。(簌簌)

(3)乱七八糟的样子。(狼籍)

(4)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

(5)衰颓败落。(颓唐)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朗读课文:——播放朗读

(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投影7—9: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写背影最具体呢?(第二次)

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六段

4、本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父亲?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呢?

归纳:投影10—13

四、小结:

在你的生命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一直陪伴在身旁,请你随时留意,一定会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

五、作业的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一1”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精彩的文段,并说说理由。

六、板书设计:

四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父疼子

次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背

描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影子爱父

写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1.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2.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胡髭(zī)长髯(r2n)鬈(qu2n)发黝(yǒu)黑滞(zhì)留

愚钝(dùn)禁锢(ɡù)轩(xu1n)昂犀(xī)利侏儒(rú)酒肆(sì)

尴尬(ɡ1nɡ4)锃(zènɡ)亮甲胄(zhu)粲(c4n)然盎(4nɡ)然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二、导人

1.导语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近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三、整体感知

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

四、精读文本

1-须发

2-面部轮廓结构

3-面部特征

4-长相

5-拜访者的态度

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2、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10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出人们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落日实际上是幻觉的科学依据。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启迪学生能够用明辨的双眸、思考的大脑,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两张幻觉图片导入

二欣赏落日谈谈感受

三基础知识

1、小组代表竞读课文。

2、小组代表上黑板给词语注音,词语有:吟咏绮丽绚丽殷红

3、小组代表听写词语比赛。听写了:幻觉、吟咏、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夕阳无限好

4、抢答:“夕阳无限好”出自哪首诗歌,请把全诗背诵出来。

四我读我画我赏(1-3)

1、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学上黑板一边听一边画出落日图。之后点评。

2、讨论这个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缩身”两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4、第二自然段的分号有何作用。

5、改第一段的`双重否定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6、改最后一段的反问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7、用书中的原话回答“落日”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五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引导大家阅读4到7自然段,讨论了形成落日幻觉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概括出关键信息。完成课后表格.

2、讨论这几段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六课堂拓展延伸

1、结合《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

2、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段描写文字。

人生的启迪?比如:幻觉带来灵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

板书设计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文章蕴涵的寓意。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实词的用法。

3.、指导朗读,赏析课文。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理解文章蕴涵的寓意。

教学难点: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实词的用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声说成语“马到成功”

2、作者介绍: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

3、文体知识:文体: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

(2)、女生读第一段

(3)、男生读第二段

(4)、齐读第三段

3、对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补充下列词语的读音)

祗槽枥石骈策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翻译课文

三.合作探究

1、分析第一段

(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明确: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明确: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4)、我来背一背

2、分析第二段

(1)、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不饱。

(2)、本段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的什么?

明确:无知、无能、目光短浅。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4)、我来背一背

3、分析第三段

(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明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4)、我来背一背

四、理解分析: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这是种写法叫什么?

明确:托物寓意。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2、本文用“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明确:千里马喻人才

伯乐喻赏识人才的人

食马者喻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五、课堂小结

六、拓展迁移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说出原因。

A.韩愈怀才不遇写文学章

B.苏秦悬梁刺股发愤成才

C.韩信另寻明主创大业

D.陶渊明归隐田园其乐悠悠

七、大家谈:

《马说》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如果你是千里马,是否一定要得到伯乐的赏识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我来写一写:

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以《假如我是千里马》或《我也是千里马》为题,写出你心中的想法。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12

一、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会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含深情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手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会分析文中人物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尊重、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理解作者矛盾的情感。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于旧历新年的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感受新年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新年景象,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过新年的事情,渲染节日气氛,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过年的情景之中。

2.讨论点拨法。对于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矛盾情感,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及作者自身情况探讨。

3.品读鉴赏法。学生通过多次默读和自由朗读体会文中情感,感受节日气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过春节的有关图片或视频)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学生一般都知道是春节的景象)

师:大家说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你过春节时心情怎样?

(两三个学生谈谈)

师:确实,说到过节,大家都很兴奋,都很激动。我们中国,过节的习俗由来已久。在过去人们是怎样过节的,他们的心情会和我们一样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林语堂先生去感受感受上世纪30年代他“庆祝旧历元旦”的氛围吧!(打出题目《庆祝旧历元旦》)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1、文中的“旧历元旦”究竟是什么节日?

2、“旧历元旦”有哪些习俗?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读书,老师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生读后基本上能回答:“旧历元旦”就是现在的春节。文章写到的“穿好的衣服,停止营业,闲逛,赌钱,打锣,放鞭炮,拜客,看戏”“红色春联贴满在每家门上”“街头屋前,到处是爆竹声,充塞着硫磺味”“春联、年夜饭、鞭炮、红蜡烛、福建橘子、清晨拜年”等等,这些景象和我们现在的春节景象基本一样。

三、素养提升

1、再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具体是几层不是很重要,但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其是否把握文章脉络。分两部分可以,分三部分也可以)

第一部分(1-3段):总的写过旧历新年的习俗。

第二部分(4-5段:政府及我对旧历新年的态度。

第三部分(6段-末尾):具体记叙廿四年过旧历新年的经过。

(或者:第一部分:(1-5段):总的写过旧历新年的习俗。

第二部分:(6段-末尾):具体记叙廿四年过旧历新年的经过。)

2、精读重点段落(6段-末尾),理解作者情感。

(1)文章6段之后具体记叙廿四年过旧历新年的经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勾出表明顺序的标志性词语!

一月初、一星期后、二月一号、二号、到二月三号、早餐后、中饭时、下午三时、五时、五时半、六时

(2)在第5段中作者说“我在过新年时大失所望”。他真的“失望”了吗?作者过新年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勾出表明作者情感态度的词句!

我并不要旧历新年----这是我屈服的开始----儿时情景不自禁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一个罪人-----心旌显得有点动摇,但还能坚持-----我的科学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虚空了------那不是我的科学意识,一定是另外一个意识-----向我的意识深处进攻------我不自觉的感觉到很愉快

(4)怎样理解作者过新年时的矛盾纠结的情感?

这一点对于学生应该是一个难点。可以分两步引导学生理解:

A.结合林语堂《纪元旦》一文理解。学生阅读《纪元旦》一文,看看当时作者写此文时的情感。

学生可理解到是作者既想玩耍又想工作,所以内心烦躁矛盾。

但真是如此吗?试比较两文,看看两篇文章有很多相同的内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可见此文是作者加以修改了的。比较本文和《纪元旦》,看看课文与《纪元旦》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读后不难发现,课文中多次提到“科学”“理智”“守旧”等词句,如“中国政府早已正式废除阴历新年,但阴历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废除掉。”“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没有人可以说我守旧。我不懂遵守旧历,而且还喜欢倡行十三个月的年历,每月只有四个星期或二十八天。换句话说,我的观点很科学化,很逻辑化。就是这点科学的骄傲,使我在过新年时大失所望。每人都假装着庆祝,一点没有真感情。”“科学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旧历,我也答应照办。”“似在嘲笑我的科学理智。那时我的科学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虚空了。”“那不是我的科学意识,一定是另外一个意识”

由此可想,作者写此文一定有深刻的意图,那他究竟要表现什么呢?那就要看看林语堂所处的时代吧!也许会帮助我们理解。

B.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主旨。

师问:课文写于那一年?(提示学生在《纪元旦》一文中找到写作的时间!)

写于廿四年(民国二十四),即1935年,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呢?

老师介绍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剧,国民党政府文化专制主义政策日益加强,在亡国灭种的外患内忧催化下,中国知识界先进分子的民族和民主意识被唤醒了(林语堂就是其中一员)。在五四运动后,即20世纪30-40年代又发生了一个“新启蒙运动”。新启蒙运动倡导自由、理性,主张科学的逻辑思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要求以西方文化代替中国旧有的文化,但是新启蒙运动者则是力求辩证对待中西方文化,他们认为,一种新的文化的出现,是综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产生出来的。新启蒙运动是一场民族的科学的民主主义文化运动,运动中对中西方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区别对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辩证的继承,并结合符合中国特色的外来文化,促进了新的文化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它所要造的文化不应该只是毁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接受外来西洋文化,当然更不应该是鼓手中国文化,而拒绝西洋文化;而应该是各种现有文化的一种辩证的或有机的综合。(部分摘选自《20世纪30年代新启蒙运动浅论》)

课文其实就可见到当时时代的印记:“中国政府早已正式废除阴历新年”“我的观点很科学化,很逻辑化”“科学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旧历”。

了解了时代背景,那同学们觉得本文要表明什么思想呢?

(学生探讨发言)

老师总结归纳:阳春佳节的意味,迫着人喜跃,科学的理智无法镇服心灵深底的荡漾,是应该做理智的动物呢,还是应该做近情的人呢?作者在文中一直矛盾纠结,但最终理智抵制不住节日的浓厚气氛,被周围人们的欢愉所感染而不自觉地沉浸在愉悦之中。可见,我们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早已深入人心。走进新时代,接受新思想不是要否定旧的一切文化一切思想,尊重人们的思想情感,尊重传统文化是在20世纪30年代处于新启蒙运动中的作者所要倡导的吧!

(5)拓展延伸

传统文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它为何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值得我们去传承?你能否通过本文的阅读找到人们喜爱春节的些许原因?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通过作者对人们过旧历元旦的描述,探讨春节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学生交流后,可归纳出几点:A.热闹喜庆;B.寄予人们美好的祝福与愿望;C.是生命复归的日子;D.有着自由、民主、平等

是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我们的民俗文化的观念也越来越强,比如,每年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国家要放假,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都表明我们国家及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的尊重。

3.体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作者运用有何特点?

表达方式:用了记叙、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形象)、抒情等表达方式。(举文中语句说明!)

特色:记叙:既有概括叙述又有细致描写;

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形象;

抒情:作者情感的抒发多和记叙描写相结合。举具体语句分析!如:

A.五时炒年糕吃,满房是水仙的芳香,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一个罪人。“我不准备过新年”我下了决心说,“晚上我要出去看电影。”

B.“谁给她穿的新衣服?”我责问,心旌显得有点动摇,但还能坚持。

C.六时发现蜡烛台上点起一对大红蜡烛,烛光闪闪,似在嘲笑我的科学理智。那时我的科学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虚空了。

D.一时鞭炮声音四起,一阵阵的乒乓声,像向我的意识深处进攻。

E.在一片乒乓声中,我坐下来吃年夜饭,我不自觉的感觉到很愉快。

四.总结:

我们通过作者对过旧历元旦的习俗及自己过旧历元旦过程中的矛盾复杂的心情的描述,感受到了新春佳节浓浓的节日气氛,看到了中国传统习俗及传统文化的魅力,懂得了应该尊重并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13

1..知识教学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本文寓意和作者思想感情

2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

2.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

3美育渗透点

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作者、文体

1.以伯乐相马导入。(幻灯片展示)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

2.作者介绍。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韩愈:字退之(幻灯片)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幻灯片展示爱莲说莲--人托物言志马说马---人托物寓意

二.正音(学生听,注音划出通假字)

学生读,找出错误,结合意思简单讲(先展示要注意的字音,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按照课下注释注音,点学生读课文,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喊停,讲解后换人读)

祗骈槽枥一食或尽粟一石邪通耶食马者(幻灯片显示注音)

听录音

三.学生初读,领会课文内容

四.疏通文意

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则老师讲解

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完成后,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

马之千里者(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马也(是,这也,表判断)才美(才华和美好的素质)鸣之(之,语助词,延长音节同《狼》久之)其

五.把握结构,疏通文意

1.说是一种说明议论的文体。作者要借马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在结尾处找找,哪句话最等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那么作者何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一起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课文。

2.先看第一段,我们请女生先把第一段齐读一遍,声音要洪亮

作者以开篇就亮出了一个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真的是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吗?那么没有伯乐,千里马就怎么样了呢?我们继续往后读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第一段写了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展示幻灯无伯乐则名马不名)

看看第一段还有什么问题,自由读

3.第一段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伯乐则名马不名。为什么说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不能千里了呢?看看韩愈是如何进一步阐述他的观点的。男生读第二段,找出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堂堂千里马,怎么会食不饱,力不足啊?因为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结果就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把责任归结到食马者不知马。读的时候要读出愤慨的感情。

这段写无伯乐,千里马被埋没(幻灯)

散读

4.最后一段是对上文的总结,齐读

第一句的句式很有特点,是什么句式?(三个不连用构成排比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还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把不识马者的虚妄无知的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最后发出感慨。

最后写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齐读

四,背景介绍

根据文意,你觉得韩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

韩愈当时初登仕途,恨不得志,写下此文(幻灯片)

五.迁移

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1.千里马和伯乐究竟谁更重要

2.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怀才不遇写文学B苏秦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另寻高就发展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关于字词方面,《马说》一文,课下注释已经较为详尽,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讲文中没给注释的,而学生又提出不懂的。有的学生不会看注释,那是方法上的问题,要在学习中培养。但是教师一定要敢于放手。《马说》篇幅不长,当然是整体解决字词。建议言用25分钟,文用15分钟。

字词可以让学生先预习,对照课文中的注解,自行翻译,然后划记好自己弄不懂的地方,上课的时候提出来,这样比较轻松一点,字词也能落实下去。

关键在后面,如何把文章的深层的内涵讲清楚,可以先让学生提问,然后老师归纳问题,在学生提问基础上去解决文章疑难,可能比老师的牵着走更好,关键在老师的引导,如此老师的主导作用就出来了。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和背诵全文。

2.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课前预习】

1.根据课下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能用普通话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然而在此之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最终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吧。

二、朗读课文

正音释义:

畎(quǎn)亩:田地。

曾(zēng)益:增加。

拂(bì)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三、读出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四、理解词义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圈点勾画出应该重点理解的词语,然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共同解决。

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自主解释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1)常见实词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捣土用的杵。

②孙叔敖举于士:狱官。

(2)常用虚词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②而后作:表承接。

③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④征于色:在。

(3)一词多义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4)词类活用

①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②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③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

④所以动心忍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

⑤所以动心忍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

⑥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五、疏通全文

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课文的大意,之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一个同学朗读原文,另一个同学翻译意思,这样,逐句说一遍。之后,我们请出一组同桌在全班读一读,说一说。注意下列要求:

读:读准字音,流畅自然,节奏合理。

说:意思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

组织学生说课文大意:

第一段:舜本来在历山耕田,后来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傅说本来在傅岩替人筑墙,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胶鬲本来以贩卖鱼盐为生,后受到周文王的举荐,做了纣王的大臣。管夷吾被囚禁在监狱里,得到鲍叔牙的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孙叔敖在海滨隐居,被楚庄王任用为相。百里奚身为奴隶,被秦穆公赎回来用为大夫。所以,上天要降下重大责任给这个人的时候,必定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在他做事的时候,又使他的所作所为受到阻挠,以上那些遭遇,都是用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本来所欠缺的能力。

第二段: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知道改过。内心困苦,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由此可知,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六、诵读课文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课文的录音,听完后,根据感受反复诵读课文。

七、背诵全文

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课文,要求准确、熟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思路,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

2.客观评价,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在这个基础上翻译了全文,还朗读并背诵了全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了解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的,并从中去品味、欣赏孟子文章的风格。

二、理清思路

1.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列举了六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炼,但都被提拔任用,有了一番作为。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为论点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使文章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

2.第一段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是人”指文章开头所列举的六个人及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人或能担负重任、有所作为的人。作者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须经受苦难的磨炼。这一段中有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炼,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以后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3.第二段论证的是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明确:论证了经受磨炼的益处。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的。正面:个人作为——人处困境才能奋发有为。反面:治理国家——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4.文章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是全文的总结,揭示了中心论点。

三、梳理全文

1.这篇短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篇短文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罗列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等等。

2.简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明确:第一段首先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作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之后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受一番艰苦磨炼的道理。第二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探讨交流

1.你认为孟子这篇文章的思想对我们仍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明确:孟子文中所说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2.以“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明确:孟子本人是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他履行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原则,从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明了他的处世态度。

孟子是个仁义之人。“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有仁义,相关者都会受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受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他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民同乐”等民本思想。

孟子是一个心怀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遇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辩论家。他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无私无畏的辩论家的形象。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

五、迁移延伸

请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实际,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的认识,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全班交流,并积累在摘抄本上。

八年级免费语文教案篇15

教材分析

新课程八年级第三单元《桥之美》一课,是当代画家吴冠中的科学小品文,它用优美含蓄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从新的角度揭示了桥之美。《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再将桥自身的结构美与它的构图美作对比,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接着以诗意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驻足、史诗、美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等词语。

2、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

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章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4、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六字”读书法:运用读、划、写、记、练、思的方法在读文时进行批注,总结归纳。

3、质疑点拨法:采取质疑研讨、点拨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蕴含的深层意义。

4、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对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及组间追问质疑,把握重点,各个击破

教具准备

教材、教案、粉笔、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驻足、史诗、美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等词语。

2、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章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难点

理解桥美在何处。

教学方法:

1、.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六字”读书法:运用读、划、写、记、练、思的方法在读文时进行批注,总结归纳。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对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及组间追问质疑,把握重点,各个击破

教具准备

教材、教案、粉笔、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方法1: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而且桥本身的美以及它给人的丰富的联想和感受,使桥历来都是文人画士笔下的宠儿。上两堂课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了桥梁建筑家眼中的《中国石拱桥》,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著名画家吴冠中眼里的桥又具有什么特点。(板书文题)

方法2: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方法3: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康桥即英国剑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二、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当代画家。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笔名“荼”,江苏省宜兴市人,是当代在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他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注重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学贯中西,融会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致力于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的不断探索、创新中,创作了大量的绘画艺术作品。油画代表作《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中国画代表作《春雪》《狮子林》《长城》。本文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三、检查生字词情况。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驻足:停止脚步。

销魂,不要写成“消魂”。煞(shā)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煞”同“杀”,破坏,消弱,消减。

纤xiān细。解释:第6自然段中1、“但脂粉颜色哪能左右结构之美呢?”左右:支配。2、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指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弧线颐和园点缀险峻孕育笼统瞻前顾后关键搏斗

四、理清文章结构:全文的顺序:逻辑顺序。(因为三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总分总的关系)

第一部分(1、2)由一句俗语和一句诗引出说明的对象。

第二部分(3---6)正反两方面说明桥之美在于环境的配合。

第一层(3)用作比较的的方法说明自己爱桥是出于美学的考虑。

第二层(4、5)正方面说明桥之美在于环境的配合。

第三层(6)从反面说明桥不与周围景物配合就不会产生美感。

第三部分(7)总说桥美及其普遍的美学意义。

五、初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桥之美。作者认为桥美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本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语言生动。[中国石拱桥语言平实、自然、准确、严密]

2、本文作者吴冠中,中国当代画家。本文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的张择端。

3、作者在列举了四种形式作用的例子后,概括了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是: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第5段),最后,

在篇末用一句话对“桥之美”做了总结: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由一句俗语和一句诗引出说明的对象。

第二部分(3---6)正反两方面说明桥之美在于环境的配合。

第一层(3)用作比较的的方法说明自己爱桥是出于美学的考虑。

第二层(4、5)正方面说明桥之美在于环境的配合。

第三层(6)从反面说明桥不与周围景物配合就不会产生美感。

第三部分(7)总说桥美及其普遍的美学意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

2、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章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难点

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1、质疑点拨法:采取质疑研讨、点拨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蕴含的深层意义。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对疑难问题进行组内及组间追问质疑,把握重点,各个击破

教具准备

教材、教案、粉笔、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认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第1题:找出文章的主旨句:(第3自然段)我之爱桥,……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课文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哪些?

第二段中:“‘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第三段中:“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第五段中:“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第七段中“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些文句揭示了“桥之美”的含义。

第2题:在作者眼里,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例子?

第4自然段中有:乌镇苇丛上的石桥(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水天间的长桥之美(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上的四种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者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的景物配合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入画的景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和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总之,美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护”,桥自身无论多么美丽动人,周围环境与它的配合对于桥的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5自然段中有:《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庄稼地里的小桥——柳暗花明;高山峡谷中的人造索桥——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6自然段中有: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桥。

师强调:4、5自然段中的桥从正面明桥之美在于环境的配合。这些桥之所以能给人以美感,是因为它们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充分发挥桥的那种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的作用。

第6自然段中的桥从反面说明桥不与周围景物配合就不会产生美感。南京长江大桥和钱塘江大桥(包括成昆路上的桥),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作者对这些桥是不欣赏的。他认为这些桥与周围景物配合得不和谐,所以产生不了美感。“美与险不是一回事”。

第3题(1):第4自然段,不同的桥带给作者的什么不同的感受?

厚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狭窄拥挤,令人憋闷;而石桥轮廓鲜明简单,使空间陡然疏朗开阔,令人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坚硬的石块,强弱、轻重、动静不同,颜色对比,阳刚与阴柔两种美的不同,和谐而统一。

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形成鲜明的对照。

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舒畅

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销魂

长桥给人带来的富有生命力的美感——满足

风雨桥给人带来安闲、自在的感觉——欣赏

第3题(2):试找出风雨桥的美表现在哪里?

答案: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

第4题:认真阅读课文,重点阅读2、3自然段,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答案: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第5题:读了作者对几种桥的评价和描述,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美学原则?

答案:(第2、3自然段)桥要讲究对比、变化、和谐。

第6题:找出用了下列说明方法的句子。

作引用:(第2段)“小桥流水人家”,固然----。

列数字:(第4段)卢沟桥只有17孔,-------。

打比方:(第4段)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好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作诠释:(第7段)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第7题:揣摩语言,体味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明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苇丛是不会感到“发闷”的,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已全身心融入周围环境,或者说自己已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c

明确: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早春时的细柳绿而柔软,是阴柔之美,桥是有坚硬石块的石桥,这是阳刚之美。)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宋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又哪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销魂”出自江淹的《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时而已矣”。意思是说人们在分别的时候非常悲伤、愁苦。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也让人感到极度欢乐。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明确: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二、总结全文。

吴冠中老先生以其画家独有的眼光给我们品评了桥之美,先总的说了美在哪里——桥之美主要在于和周围景色的融和、映衬,注意到块、线、面的搭配;和周围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然后举了一些实例,说明了什么样的桥梁才是美丽的。条理清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我们对这些人类的智慧结晶进行了欣赏。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让学生中得到的启发应是多方面的。

有的领悟到:桥梁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

有的领悟到生活周围本身就有饱含画意的景致,只是自己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有的同学领悟到:文中讲究对比、变化、和谐等,不光适用于发现、欣赏、品味“桥之美”,还可以把它们作为通用的原则对某一处自然风景及室内布置进行一番美的品评。

有的领悟到:孤立的美固然很美,但与周围环境和谐交融才是美的极致。……

板书设计

桥之美

顺序:总_——分——总

语言:描写说明

课后反思:

220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