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

时间: 新华0 分享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并且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方便大家学习。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陋室铭》(刘禹锡)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入带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世人甚爱牡丹”甚: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

“予谓菊”谓: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陶后鲜有闻:鲜:少。(_iǎn)

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象

2、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杜甫《望岳》赏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韵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望岳》同步练习

1、本诗作者是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自号“”,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衬托。

4、“钟”在这里是“”的意思,用一“钟”字,将大自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望中泰山的。

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的“,”和孔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

9.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10.填出下列相应的山名:

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

1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岱宗_____齐鲁_____造化_____

阴阳_____荡胸_____会当_____

夫______青______钟______入______

眦______凌______览______曾______

12、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13、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14、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

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答案八】1、唐杜甫子美少陵野老诗史

2、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神奇秀丽巍峨高大薄暮鸟归

3、泰山之高峻连绵4、积聚、汇聚人格化神奇秀丽5、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一样,切断了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分出了山南向阳明亮,山北背阴晦暗的两个世界,有力的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6、泰山的最高峰又指人生的最高峰,表达了作者坚忍不拔的性格,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政治抱负和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8.(1)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

(2)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9.示例(1):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示例(2)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示例(3):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10.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11.泰山;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天地自然;

山之北为阴,山之南为阳;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阔;应当,一定要;虚词,无实义;

指泰山之色,青翠苍郁;聚集;收入眼里,看到;眼眶;登临,登上;俯视;通“层”

12、D

13、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14、C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3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

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读——读顺句子。(6分钟左右)

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其一犬坐于前。

读——读评故事。(14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好的评点。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点,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

读——品读意味。(8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组朗读课文,2、每个同学都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3、教师就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内容小结,学生记录: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如开头20字,写出了故事的时、地、人、环境,渲染出了紧张的气氛;又如结尾20字,点出主题,寓意深刻:中间100多字,写出了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凡写人、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人、狼的性格特点。文章正是通过一连串简练生动的描写,把狼的“变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演读情境。(3分钟左右)

1、师生用读故事的语调朗读课文,读出情景,读出高潮。

2、课堂小结,完成板书:狼黠——增笑

[评析]

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

新意之一:

没有串讲,没有翻译,有的只是:朗读。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是指出的诵读。“读懂词意——读顺句子——读评故事——品读意味”的教程既表现了教者思路的科学严密,更表现了教者是真正地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新意之二:

没有分解,没有切割,有的只是:评点。

“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是本教例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闪光点。师与生融为一体,用“多角度反复”的方法评点课文,阅读视点的变化引来了课文的三维的立体的动感。这既是优美的教法,也暗含着学法的熏陶。

新意之三:

没有大段的讲解,没有滔滔的分析,有的只是:品味。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这个有力的教学问题引发出学生对课文每一个细节的咀嚼品析,学生在此时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些时也酝酿了教学的的高潮。

这个全新的教学设计,表现出教者对所教学的内容有着多么丰富的感受。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4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诗歌思乡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把握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3领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一、导入

讲《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这就是著名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的故事。同学们注意到“甘露寺”,这座寺庙坐落在某座山上,这座山,可以说是三国山,充满着英雄豪气,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这座山叫做“北固山”,这座山,还成就了一位诗人,他就是王湾。

王湾是唐代诗人,他流传至今最有名的诗歌就是《次北固山下》,相传这首诗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样的诗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题解

同学们看题目,北固山我们知道是一座山名,这个次字怎么理解呢?(是量词一次两次呢,还是说是“仅次”呢还是“次品”的次呢?)我们还知道哪些题目中饱含景点的古诗词啊?(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这里的`望、登都是作动词解释,所以,次也可能是动词解释,看注释,对,是动词“停靠”的意思。

解了题目,我们进入诗歌的内容。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读懂诗歌的内容。有不懂的请做好记录。

同学们,遇到难题了吗?请提出来。

(请学生回答,老师辅助)

并补充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三、朗读

1凭印象初读:请同学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齐读一遍,读出自己的体会。

同学们读完了,你能说说你刚才读的时候,是用怎么样的情感去朗读的?并说说原因。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以朗诵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请同学们听听,给老师点评点评。(教师除了要注意情感部分,更要突出语气语速停顿重音等等)

学生点评:1节奏韵律2情感表达

3教师指导:既然大家都觉得老师读得好,那我就把我的小窍门告诉大家。

4领会后再读:同学们琢磨了几分钟,一定有所收获了吧!不如来展示展示,谁愿意?

4全班齐读: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

四、分析

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到了诗人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想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激发出来的呢?作者传达的是单一的乡愁吗?我们对诗歌进行分析理解,找到答案。

1、理解首联和颔联中诗人的感情,品味颔联。

作者乘着一叶扁舟在绿水中前进,他要驶向青山,而思绪已飘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诗人为什么要写他的道路还在青山之外呢?

提示: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途中天气如何?你从哪些诗句中知道的?

提示:和风吹拂,春意融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两岸之间的水面显得很宽阔。和顺的风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清代的王夫之赞这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你觉得它写出了什么样的大景?

提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置身在青山绿水中,眼见潮平岸阔,风正帆悬,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诗人此时该是怎样的心情?

愉快,舒畅

请带着愉快的心情,深吸一口气,扩张心胸,朗诵前四句。

2、品味颈联

不知不觉,已到残夜。作者见到了什么景象?

齐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人说这两句诗“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的意境。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在这两句诗中流露出什么感情?

提示:感慨时间过得太快,白天和夜晚,旧年和新春,为何这般匆匆啊?

请带着无限的感慨朗读这两句诗。语调要深沉舒缓。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表达的不仅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请听老师读,注意声调、重音。强调生,入。为什么不用“升”?

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提示: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海日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所以,这句诗还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提示: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朗读时声调可高一些。

请用这种情绪朗读。

男女重读,女感慨,男乐观。

你能从这两句诗中知道这是一年中的什么日子吗?知道具体的时间吗?

提示:岁末腊残之夜,岁末,正是旅人归家的时间,夜晚,正是在家中安眠的时候,此时的诗人却停泊在北固山下,遥望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正因为彻夜未眠呀。

他在想什么?想像诗人此时的内心活动

请学生回答。

提示:想家中妻儿父母;想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不知何时能回家;想写信……

请再带着这种思念朗读,语调要忧伤一点。

3.品味尾联:

请北归的大雁捎个信吧!

齐读最后两句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多么无奈的希望啊,这是多么惆怅的希望啊,请用惆怅而又无奈的语气朗读后两句诗。

大雁飞过,诗人会说些什么。

提示:诗人倾吐的句句是思念,是乡愁,是归意。

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男女重读,男略高,女低

五、小结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千古流传,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还有他乐观积极的情绪,每当我们处于低谷的事情,不要气馁,想想王湾告诉我们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光明必将取代黑暗!

下课。

六、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羁旅

颔联: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颈联:理

尾联:情

【教学总结】

这节课为了体现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主要围绕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进行设计,全面考虑了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案体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以生为本”的课改思想。

2、积极实施教学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习惯。

3、创设的诗歌学习情景,增强感悟。

4、合理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注重对诗歌进行感悟教学,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为一体。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5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2、品味细节描写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从咀嚼语言,从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一代农民父亲的特点上正确而全面的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迟志强演唱的《父亲》创设情境,老师作为中年人由衷的演绎歌词内容。

二、词语积累

易错字和一词多音的词语积累

三、以“台阶”为切入点,整体感知

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梳理文章故事情节。(梳理思路围绕“台阶”来展开)

明确:为了提高自家的地位(原因),父亲不辞劳苦花了大半辈子造成一栋九级台阶的新屋(经过),父亲却走向了衰老(结果)。

故事情节:想建台阶——准备建台阶——建造台阶——建成台阶

四、踏上台阶,看农民父亲

1、要求学生抛开资料书,通过与文本的亲密接触说说你所读到的父亲。

2、根据学生的解读分类梳理学生所读到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

3、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商讨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补充同学们的解读,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学会如何扣住文本进行人物鉴赏。

A、同学们基本读到的已知内容:老实厚道、勤劳能干、艰辛、吃苦耐劳、不服老、倔、倔强

B、部分同学对“父亲”的个性化解读一:“有点虚荣”与“自尊心强”这两点的争鸣。预设:

这个点上引导同学们抓住第22段:“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还有第28段:“他却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这个生气的父亲,不愿接受老了的事实。他的自尊与倔强的个性。

这个争论的点,是作者同情农民父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位农民父亲的特有的谦卑;赢得他人尊重的渴望。

C、部分同学对“父亲”的个性化解读三:怀念旧时光?

绝大多数同学所认为的“怀念以前的三块青石板的日子”;三块青石板铺成的台阶上见证着很多“快乐的时光”。

预设:

这个点的商讨也是人物解读的一个难点和有深度的思考,学生年龄尚小,与老牛拉破车的时代距离较远,老师要助力学生。方法可补充一些助读资料,引导学生去发现。设计问题如下:

1、“怀念”?九级台阶造好了,为什么父亲的快乐没有来到?

2、造新台阶的日子用了大半辈子,有着太多的艰辛,但其中的“快乐”在哪?为什么会很快乐?

扣住第28——31段的内容精读,带动学生对前文劳动所产生的“快乐”的理解。

明确:父亲是一代农民的代表,劳动就是生命,在劳动中获得尊严!不能劳动的现实击垮父亲,并不是恋旧。对父亲的杀伤力之大足可以完全击倒父亲,作者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和怜惜。

D、部分同学的个性解读四:为目标而不懈坚持努力。

父亲在台阶上寻找人生的高度,是一种追求和愿景,目标实现后,人也老了。人生往往会为一个并不确定的目标去奋不顾身。当愿望似乎已经实现了的时候,我们却突然觉得无所事事或者说目标达成的一刻就是美好结束的一刻。这篇小说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这样丰富和立体。

五、从“台阶”走下来,看“命若琴弦”

拓展到史铁生《命若琴弦》主人公老瞎子的命运,丰富对人生目标、对生命的认识。

生命就是过程,如溪流一路奔流一路歌,最终归入大海,化为寂静。一路的奋斗,才是生命的精彩,亦如史铁生的《命若琴弦》——

主人公老瞎子弹断了120根琴弦,理想实现了,复明的药方就落空了,他才明白:“过程就是好好活着”。史铁生,失去双腿,患尿毒症,靠透析活下来,生命与他而言就是苦难,但他从不说勇敢和坚强,从叫嚣战胜病魔,顺其自然地活下去,“专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命若琴弦,绷紧了弦,把该弹的静静地弹下去——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我们的生活。

是鸟儿就要在空中飞翔,是不能飞翔也照样在空中结网。

这是生命之苦,换一个角度看,也是生命之美吧。

板书设计:

台阶、李森祥

台阶、三级九级

父亲谦卑、劳动者需求的尊严

作者的情感:敬仰与怜惜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6

【教学目标】

1、撇开思维方式。把握文章的巧妙与曲折。

2、各种形式的阅读,,感觉文章语言的诗意美。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本文的主题.

4、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了解梨花的精神。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了解为什么以“梨花”为标题。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堂导入:

(课前播放轻音乐,播放梨花图片)

我们身边有很多美好,例如我们今天走进的课文,不仅有美丽的文章还有梨花林、美丽善良的哈尼族小女孩,更有高贵的中国品质。这篇文章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的《驿路梨花》。

二、正课:

(一)曲折的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并用“我”第一人称来概括整个故事。

结合课前预习快速进行。

2。把握叙事角度,试图总结整个故事。

例如:

(1)我是一家草屋,十多年前,是一群解放军叔叔砍树种草,方便过路人避风挡雨,搬到山上捡梨…

(2)教师点拨:叙述顺序的特点和差异。

3、人物和小茅屋的故事是什么?小屋的主人是谁?

(1)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构思巧妙的写作方法。

(二)赏析品味

1.圈点勾画好词和好句,这些词和好句子最能触动心弦,标记它们或写出你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师的提示:它可以从用词、写作和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得到欣赏。

(1)同桌交流

(2)小组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代表进行点评

教师适当点拨:这篇文章里的语言具有诗的意境,处处如诗如画

2。升值而读,读,读,读出诗歌的美丽感受。

(1)指名学生读;

(2)教师配音范读;

(3)生配音读。

(三)写作背景

1.简要介绍学生对作者的理解

学生在课前结合课文并联系作者的共同知识。

2.教师补充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

展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背景理解彭荆风的作品。

彭荆风由于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初中,成为学徒、校对员、记者、副编、文学团体“木叶文艺俱乐部”。他经历了很多苦难,但他坚信自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中入狱7年。“梨花”是他出狱后的第一部作品。在经历了这么多艰难困苦之后,他在他的著作中描述没有怨言,但有些是人性的善与美。正如他自己所写的:在经历了普通百姓难以忍受的折磨之后,当我真诚地面对云南边疆的纯朴的少数民族,呼唤美好的未来时,我不禁表达了我对过去的想法!我只想发现和传播生命的美,这就是为什么我写的梨花。

3.学生联系课文再谈对作者和文章中一系列人物所彰显的传统美德。

(四)思考理解

1.思考“梨花”的梨花的含义,体会梨花精神。

2.明确“驿路梨花”做题目的妙处。

3.读写结合,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种花,它有着怎样的象征含义。

(1)展示

(2)互相点评

小结:你也是雷锋,他也是雷锋,如果我们都是雷锋。那么我们的祖国将是什么样呢?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7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诗歌,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歌?”词典上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我认为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表现了一种美的追求。《荷马史诗》表现了一种悲壮雄阔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现了一种心有灵犀的美,即使是《恶之花》《死水》这样的诗篇,写了种丑恶的事物,也是为了表现对逝去的美的留恋和对现实毁灭美的愤慨,这是一种追求之美。同样,我们可以从抒发个人情感的爱情诗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写人生哲理的诗歌也同样是美的乐园。我们学习这两首诗歌,首先要去体会这种诗歌的美,通过我们的朗读,通过我们的体会,通过我们的品味来感知这种美。

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学生自由回答

三、简介作者

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

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剧一生样铿锵有力。”但“诗是不可翻译的”,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又只能通过译诗来学习、欣赏,但愿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到这首诗的美。

四、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五、听、读诗篇

1、听课文录音。2、划分朗读节拍。3、自由朗读。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读

六、结合体验,研讨问题

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问: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明确:见教参。

3、问: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学生讨论

4、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这首诗最美、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里。学生自由回答,最好联系实际

七、迁移积累

1、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

2、背诵全诗七、拓展提高:课后探究性阅读普希金诗诗集,下堂课交流。作为作业完成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交流阅读普希金诗集的情况。学生交流

二、导入新课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介绍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朗读诗篇

四、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先朗读由学生单独回答。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见教参“问题研讨”

四、感悟哲理

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可以讲一讲苏格拉底有关麦穗的事例。学生自由回答

五、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

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出示两首诗,让学生判断这哪一首诗用了象征,哪一首诗用了比喻?“我靠长矛揉制面包,弄到伊斯玛洛酒,我将这酒饮尽,然后倚靠着这支长矛。”——阿尔基洛斯科《诗人之矛》象一颗山上的风信子,被牧人用脚踏了又踏,却在地上开出紫花。——萨福《新娘》本诗的美正体现象征的运用上,诗人用非常普遍的形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打动了读者的心扉。首先明确概念,再由教师阐述两者区别

六、积累联想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2、结合《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练习三,完成一篇小作文,谈谈成长历程上的体验。

七、综合性训练

出然后分小组出一期“诗歌园地”的手抄报。

教后记: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教会学生去怎么做。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8

第一课时

戏曲大舞台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要了解鉴赏的剧种剧目。(估计应以京剧、豫剧、黄梅戏为多)

2、组织学生观看戏曲片断,并简单介绍所看戏曲的剧种特点、剧种内容、欣赏要点等,以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3、划分小组,确定方向查找资料(如剧目、唱腔、角色、服饰、脸谱等)

4、给学生两周的准备时间,一周搜集、一周整合。老师将学生搜集的资料汇总分发给各组形成资料共享。

三、活动形式:

准备一场戏曲知识竞赛。

四、活动过程:

选两名学生当活动主持人负责设计整个活动过程(包括开场白、过渡语、总结等),

聘请语文老师、音乐老师充当评委。

竞赛题目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选答题、欣赏题等。

五、作文训练。

活动结束后,请同学就活动过程写出自已对戏曲的认识和感想。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9

教学目标 :

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

2.谈语文学_的作用,培养学生学_语文的兴趣

3.提学_语文的要求,规范学_行为

基 本 过 程

同学们,大家好:火热的八月见到火热的你们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我有个_惯,第一节语文课不讲课本上的东西,咱们随便聊聊。既然是聊,当然还得有聊的主题,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同大家聊五个方面的内容:古有“仁、义、礼、智、信”,讲的是如何修身养性,今我独创“缘、趣、意、信、法”说的是如何学_和学好语文。(奇怪吧,这是什么意思,且听我慢慢道来)

缘。(懂缘)中国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及至赞美。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抗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三年宝贵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毛阿敏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这就是老师讲的第一个方面。缘。

趣。兴趣是的老师。要学好语文学科,兴趣最重要。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语文很枯燥,没有兴趣。这里,我给大家讲讲语文的趣之所在。

1、音趣。我们通常被精彩的对白和大师的朗诵所折服,其关键就在与他们把语文的音韵之趣娴熟吧的驾御。在这里,我举三个例子,请大家共同来揣摩。

(1)我的英文名叫“小沈阳”(不同的读法)(2)、陈菲儿,老师叫你呢。(《十六岁的花季》)(3)、这里的山路十八弯。(李琼《山路使八弯》)。

2、字趣。语言文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细微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1)发生在周身上的一件事。有外国记者讥讽到:真是对牛谈琴!周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一字未改,标点一变,面目全非!

3、句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聊聊两句,颇含哲理,道尽人世沧桑。4、篇趣。好文章如脍炙人口的《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现代美文》,仅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大家就可见精妙文章的妙处。

意。只学_语文的重要意义。作为基本的语言工具,其基础作用不言而喻。我只想强调的是,语文学好了对个人地位及人格魅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文采的人,往往能得到大众的追慕。如李白,杜甫,青歌赛上的余秋雨先生。有文采的妙处,还可从下面的对比中来发现。在春节的时候,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很一般;“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语文的档次就出来了。

信。指信念。每位同学都要坚定学好语文的信念和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我强调三点。一是你们都能学好语文,这不是信口开河。我看过你们的入学试卷,有一部分基础很不错,相对差一点的,也很有潜力。二是你们要充分相信正在给你门上课的老师我。高淳县语文学科带头人,多年执教毕业班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三是要对学校有信心。固城中学在整个农村初中是非常有地位的,不信你们可以去调查。同时,我还要特别提醒和告戒大家,语文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永无止境,要对自己有十分高的要求。

法。指方法。学_语文没有捷径,但绝对是要讲方法的。方法因人而异,但原则是需遵循的。古人讲:工夫在诗外,很适合现在语文学_的现状。综观近几年来的中考,我们不难发现,要从课本中寻找到中考试卷的标准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也就是说,学_语文要灵活,不能死板,要以教材为参照,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语文学_的要求

三要求:一、预_的要求——找、释、分、结、问、赏。(细细解读)

二、上课的要求——认真听记,大声读答,积极互动

三、课后的要求——①作业本等②文海拾贝

准备三本本子:预_本(课代表1负责收发批改,每课一次)

练_本(课代表2负责收发,披阅,每课一次)

文海拾贝(教师批改讲析,每周一次)

我会给两位课代表各一张作业登记表,每次作业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登记。按一定比例记入学期结束的成绩单中,未及时上交的你要向我说明理由。

所谓“教学相长”,同学们在学_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意见,请向我提出来。你可以在课后跟我聊天,也可以在随笔里向我提出来,也可以在qq里讲。我希望成为你们的好老师,更希望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现在我需要两个非常负责认真又能干的课代表,如果有意向的同学课后可以跟我讲一下。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2.了解诗歌常识与象征手法。

二、能力目标

1.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三、德育目标

1、感悟诗歌表达的信念和哲理,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山”与“海”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2.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一种信念、一个哲理,意象壮阔,诗意跌宕。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凝练形象的语言。

2.联想想像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诗中“山”与“海”对应,形成强有力的冲突,波澜迭起,显现出情感的起落。关于“山”与“海”,特别是“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要调动生活经验,激活思维,以求深层探究。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意蕴的分析。

【教学准备】导学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检查学生的学案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西北部山区的武当山下,是当代诗人、诗歌评论家。《在山的那边》起源于作者童年的生活经历,他童年时一直没走出山里的世界,童年的山区生活是封闭的、压抑的,而作者偏偏又是一个善于幻想、对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这种独特的体验,成了他创作的源泉。

三、检查字词、扫通障碍:

凝成、诱惑、隐秘、喧腾、痴想、一瞬间

教师强调:扎下,不读zā应该读zhā,让学生动手查词典,多音字。

字典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好的老师,大家一定要养成勤的好习惯。下面请大家把生字齐读一遍。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范读(2)各自练习朗读(3)领读(4)齐读

五、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只有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去读,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才能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读的感情不够,关键还是对诗的内容的理解不够。下面我们就先来一起看看这首诗的内容。请大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2、全诗为什么分为二节?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说说理由。或有哪句诗不理解,划下来一起探讨

六、小组展示,教师指点

参考:1、山的那边是海。大海象征理想、信念。群山象征重重困难。爬山象征坚持不懈奋斗。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是一种艺术符号的运用。

2、第一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

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

第一节诗,写了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

3、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就要历尽千辛万苦,只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坚持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

4、可能有以下问题

(1)“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

王家新创作谈中说:“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我想,几乎在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作者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愿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2)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铁青着脸”是拟人手法。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是“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追求新的天地。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6)“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七、总结与提升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小组讨论交流几分钟,让学生围绕诗歌内涵,谈自己的经历与体验,更深入理解本文主旨。)

教师寄语:没有远大的理想就没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艰难曲折的求索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正如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用我们的心灵齐诵最后几句诗,让好诗伴你们健康成长。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11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在诵读实践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

2、培养学生通过捕捉文本的重要信息,得到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3、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获得对人生

有益的启示。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本文的教学在朗读、体验、质疑、探究中进行。教学头绪力求简洁明了,始终抓住“艺术”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体验中初步感受“艺术”,在质疑探究中了解“艺术”对生活情趣的重要性,从而能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引导学尘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深入领会文章意味,并能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相关经验,获得有益的感悟。

三、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幅有关竹子的墨画,由对“竹”的关注自然引出课题《竹影》。

(二)、介绍作者。

(三)、整体感知,朗读体验。

l、速读课文,用几个简短的词语概括地说说孩子们的活动。

2、用上“幽暗”、“惬意”、“口头禅”、“参差不齐”等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地说说孩子们的活动。

3、根据自身体验,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感兴趣的内容,并作交流。

(四)、讨论感悟、拓展延伸。

1、讨论:“父亲”参与这个游戏有没有必要?他使我们对中国画的认识有什么变化?

2、讨论:“父亲”给我们上了一堂通俗易懂的艺术入门课,你从中有没有获得有关中国画的知识?中国画的精髓是什么?

3、教师小结。

4、请学生结合“父亲”所传授的知识,简单评价一下老师所带来的“竹画”。

(五)、合作探究,升华认识。

1、问题:我们可以朝哪些方面努力,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有艺术的气息,更充满情趣?

2、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各成员各司其职,教师巡回指导。

3、由各小组发言人代表该小组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

4、学生共同小结探究的结果。

5、教师评点。

(六)、课堂总结。

1、教师结语:我们有义务关心自己的成长,我们有义务使自己的心灵充满艺术的气息。只要我们多体验、感悟、实践美的事物,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充满艺术的意味,充满了美的神气和姿态。

2、教师推荐:看书是一种提高自己艺术修养的很好的方式,学了本文,大家可以去看看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静观人生》等散文著作,可以尝试去做一些有艺术品味的游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从事一些艺术活动,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艺术的人生!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12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用真实体验理解文中的人情美。?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形象的刻画,指导学生感悟作品文字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启发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三、教学难点?

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使学生受到感染,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语。中国受长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尤其注重亲情。千百年来,抒写亲情成了文学的母题,这种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你能列举出几篇吗?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表现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2、简介作者。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暑假以后到清华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当时只有28岁。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朱自清随清华大学迁往大后方,在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在艰难和贫困的生活中,他在认真努力地进行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很关心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10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继续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并参加争取民主的运动,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当时,美帝国主义一面用枪炮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打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又把它的剩余物资美国面粉运往中国,作为救济粮来笼络人心。朱自清为了反对美蒋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

3?写作背景。关于写作背景,主要指出课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烟酒公卖局长的作者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朱鸿钧没有积蓄,两手空空,还欠下五百元的外债。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到了扬州,父亲将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又当了一件狐皮袍,才还上欠债。又借钱办了丧事。办完丧事,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背影》所写的就是这一段史实。为了讲解方便,出示一幅北京——徐州——扬州——南京——浦口的简图。这样,课文涉及到的作者的家境和作者的行踪就都清楚了。

(二)听录音朗读,教师给以朗读指导。?

(三)学生自行查字典解决疑难字词。?

(四)整体感知课文。?

问: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

(鼓励学生踊跃回答,简要说明原因)?

(五)仔细研读重点段落。?

1、研读第一、二、三段。(学生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1)第二段中父亲“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包含着什么意思??

(这时候,父亲心里一定比儿子更加悲伤愁苦,可是,当他看见儿子流泪的时候,便强抑悲苦,反过来安慰儿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是多么的体贴、爱护。)?

(2)变卖典质、借钱办丧事说明了什么?这些内容和“背影”有什么关系??

(作者的父亲在徐州当烟酒公卖局长,不仅没有发财,还要借了钱办丧事,变卖典当了家财去偿还亏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父亲的为人。父亲失了业,又背了债,悲和愁相交煎。)?

2、研读第四段。(指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自由回答。)?

(1)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必为“我”送行?父亲“踌躇”了又“踌躇”说明了什么?

(第一,他“事忙”,急于谋事;第二,有熟识的茶房,可以托他陪同上车;第三,“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对茶房“再三嘱咐,甚是仔细”,“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踌躇了一会”,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不要紧”,是父亲对自己而言,尽管“事忙”,但认为这无关紧要。

“他们去不好”,是对儿子而言的,就怕别人照顾得不妥帖。

简短的一句话,说明他关心儿子胜过关心自己,充分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3、研读第五段。(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悔恨的语气,然后思考下列问题,发表己见。)?

(1)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而且还要叹气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对“聪明”一词应怎样理解??

(这是作者的自责,责备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仅没有体会出父亲的一片爱心,反而嫌他“说话不大漂亮”,“暗笑他的迂”。现在想来,内心深感愧疚。)?

(2)进站上车,父亲是怎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儿子的呢??

(两个“忙着”说明父亲全然不顾自己,只想着为儿子劳神费力。一个“嘱我”,一个“嘱托”,说明父亲像慈母一样对“我”关心体贴。即使是找一个座位,他也要认真地“拣定”进出最方便的地方,真是细致入微,用心良苦。)

4、研读第六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全班进行交流。)?

(1)“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想到儿子的旅途生活既单调又口渴,于是要去买些橘子给儿子。为儿子他想得多么周到。)?

(2)第一次写看见父亲的背影,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主要写了父亲的穿戴和一系列动作。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一身素服,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心里。接着具体描写父亲是怎样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的。“蹒跚地走”、“慢慢探身”,显示了父亲行动的不便;手攀、脚缩、身子倾,形象地写出了吃力的样子,看到父亲不辞辛苦为自己买橘子,“我”怎能无动于衷。因此,“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写第一次被父亲的背影感动得流泪。)

(4)写买橘子回来,父亲放好橘子,“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活动??

(这段时间父亲的心情并不轻松,穿过铁道,爬上爬下,也确实比较艰难,但是为了消除儿子可能产生的不安,便故意装出轻松的样子来安慰儿子。但也表明他为儿子劳累也是心甘情愿的。)

(5)离别的时候,父亲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明父亲这时仍在惦念着儿子旅途的安全。“进去吧,里边没人。”儿子送父亲下车,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亲不让送,怕儿子离开车厢会丢失东西。临别时这样细心嘱咐,真是关怀备至,可敬可亲。)?

(6)最后一句写第二次看见背影和第二次流泪,说说这时候“我”的心情。?

(父亲不顾艰难给“我”买橘子,使“我”感动不已,现在父亲要离开了,不免产生浓浓的离情别绪。因此,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车厢坐下来的时候,感念之情涌上心头,禁不住“眼泪又来了”。这一段两次写流泪,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真诚的爱。)

(六)引导学生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

1、本文在几处写了“背影”?这几处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找出写背影的地方,分析特点。)

本文在四处写到“背影”。

第一次在开头,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别时,望父买橘时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站话别,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结尾,泪光中再现背影。?

2、作者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有哪些好处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然后集中发言,教师择优肯定、适当补充。)?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是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1)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2)可以给读者以广阔的自由想象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

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3)艺术视角的创新。?

(七)课堂练习(教师出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平时发言较少的同学尽量多提供发言机会。)?

1、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真实体验,选用生活琐事来表述父爱或母爱。?

2、结合第三题,说说油画《父亲》的感人之处。?

3、结合第四题,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来描写一下养育你的亲人。?

(八)教师小结。?

《背影》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时的一番情景。这篇抒写父爱的精品,写的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语朴实简洁,却感人至深,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原因何在呢?

1、父亲的来信是《背影》写作的契机。这信曾使作者大为感动,写出了这样感动人的文章。?

2、《背影》具有感人的力量,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表达的真情。老老实实,朴素自然,毫不矫揉造作,这正是《背影》的特色。

3、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特征来刻画人物、抒写感情。祖母死了,家庭破产,父亲老境凄凉,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子又将各奔东西,为生活去奔波,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沉重的。作者选择了父亲穿过铁道去给他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个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体地描绘,从而充分地表达出了当时父子之间那种骨肉至情,获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九)结束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的身边,把我们的目光悄悄移向他们,你将是一个善良的人,饱含爱心的人。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13

(一)、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对象的不同来分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按语言的特色来分,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与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对象极其特征:

1、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指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布不具有的特点。

(三)、说明的方式

平实说明: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说明事物、

生动说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四)、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的内容,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过程以及步骤的一种说明顺序,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而后,或从外到内,或由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

(五)、说明文语言的特征:

1、特征: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征,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准确无误。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通过确切的数字

如: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死海不死》)

(2)、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国石拱桥》)

(3)、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向沙漠进军》)

(六)、说明的方法以及作用:

1、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需要根据其性质、功用等不同的标准、角度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说明。

作用:条理清晰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2、举例子: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收到对事物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3、打比方:运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和事理进行形象化的说明,可以增强说明对象的形象性、生动性。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作用:科学准确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用相关联的相同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的一种说明方法。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

作用:清楚明白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就是给事物下一个准确定义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作用:用简明科学的语言说明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事理、特征。

7、作诠释:对所说明的对象的属性进行解释、说明,使人获得明确、清晰的认识。

作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摹状貌:用描写的方法摹写事物情状的方法。

作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

9、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

作用:直观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10、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

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了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七)、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

总--分--总如《看云是天气》

总--分如《苏州园林》

分--总如《日本平家蟹》

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如:《向沙漠进军》

3、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如《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

4、连贯式: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前后互相承接。

如《从甲骨文到略微图书》以间顺序为线索,介绍了书籍演变的历史,文章依次分别反映了书籍发展的几个阶段,各层之间是连贯的。

(八)、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A引出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前文。

D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14

基本实践观点:

1、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3、在句中理解字词用法。

4、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

教学内容:

课题:《寓言四则》课型:自读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式:研读、点拨

教学目标:

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能运用成语。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

5、独立创新地解读文言寓言的能力训练。

教学重点:

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能运用成语。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难点:

1、能运用成语。

2、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课题展示:(幻灯展示)

二、导入: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寓言。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在初一我们已经学习了《伊索寓言二则》、《黔之驴》、《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等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四则先秦寓言。作为成熟最早的文学形式,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文学魅力呢?

三、幻灯打出课文标题。

四、回忆寓言的相关知识。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在形象的故事中隐含一种规劝或讽刺的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文学体裁。

六、检查预习:(幻灯打出)

1、给下列字词注音:

祠(cí)卮(zhī)椟(dú)缀(zhuì)滥(làn)竽(yú)

廪(lǐn)湣(mín)遽(jù)髀(bì)跛(bǒ)薰(xūn)

2、解释加点字词:

引酒且饮之。(拿来)终亡其酒。(失掉)

(1)(2)

丁壮者引弦而战。(拉)马无故亡而入胡(走失)

缀以珠玉。(用)吾能为之足。(给,替)

(3)(4)为木兰之柜。(做)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给,替)

此何遽不为福乎?(是)

3、翻译下列句子:

(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蛇本来就没有脚,(先生)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译:(结果)郑国人买了他(楚人)的(装珠宝的)盒子而把珠宝还给了他(楚人)。

(3)廪食以数百人。

译:用官仓的粮食来供养几百人。

(4)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译: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祸事呢?

(5)人皆吊之。

译:人们都来慰问他(塞翁)。

七、自由阅读、质疑、释疑。

八、寓意讨论:(先由学生讨论,再用幻灯展示)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适当。

买椟还珠——讽刺只注重外表,不看实质,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人。

滥竽充数——比喻无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或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

塞翁失马——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

九、成语造句:(先用幻灯展示例句,再由学生自由造句)

十、小结:(幻灯打出)

1、在课外自由阅读了课文,编成了课本剧并进行了表演,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2、回忆了寓言的相关知识。

3、分析了部分字词,结合句子重点讲了“为”和“以”的用法。

4、解析了部分疑点。

5、对寓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6、学习了成语并进行了造句练习。

(其中,“为”“以”的用法,成语的运用和寓言的相关知识及寓意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十一、作业布置:(幻灯打出)

1、熟读课文,

2、任选一则寓言改写为白话文(可充分发挥想象)。

初一语文教案简单大全篇15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散文,属于一篇自读课文。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编者的意图或许是想让学生领略大自然之美吧。有人评价梁衡的《夏感》是“六百六十六字凝成的精美镜头”,的确如此。文章从夏天的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个方面来盛赞夏天旺盛的生命力,盛赞人们的劳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本文,应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之上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强与文本的对话;要让学生通过联想与想像,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真切感受夏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二、学情分析

刚刚迈入中学大门的七年级学生,拥有一颗较为强烈的好奇心。但在学习的重压下,他们却很少为一轮红日而惊叹,很少为一片落叶而感慨,往往对大自然的美熟视无睹。因此,教学本文,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丰富的想像与联想能力,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优美的词句去赏析课文,尽情领略夏天的景色之美,人们的劳动之美,大自然的画面之美,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努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3、通过对优美词句的赏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点

强化诵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情感。

五、教学难点

抓住优美词句赏析课文,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一幅各具风韵的四季图,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播放一段有关夏天的优美音乐,让学生判断音乐中所描述的景物代表哪个季节。

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特点。春天的和煦,夏天的炽热,秋天的色彩,冬天的严寒,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因为我们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对四个季节的感悟也会有异。

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看梁衡先生笔下的夏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一段有代表性的关于夏天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夏天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夏天的兴趣。)

(二)落实基础

1、作者简介: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听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朗读的语音、语速、语调、节奏、重音与情感,在朗读过程中同时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画面。

(设计意图:学生伴随着音乐听读,并结合与课文有关的画面加以想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比较直观的了解,以便尽快熟悉课文。)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并齐读两遍,然后任选三个词语说一段话。

芊芊(qiānqiān)黛色(dài)磅礴(pángbó)

匍匐(púfú)迸发(bèng)澹澹(dàndàn)

(设计意图:检测字词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重视字词的积累。而用词写“话”,则是强调词语的运用。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三)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在听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书的过程就是初步与文本对话并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

2、默读课文,思考以下二个问题:

①作者对夏天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或:夏天有着怎样的特点?(先在书上勾画,然后用课文中现成的词语来回答)

明确:夏天的特点是“紧张、热烈”而又“急促”的。

(设计意图:文章着力表现的是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学生抓住这一特点,就抓住了理解全文内容的“纲”。同时,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勾画,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②请在文中分别勾画出表现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特点的语句,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

明确:作者是从“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个方面来描写夏天景致的。通过对这三个方面景致的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了夏天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第一段的总领句去找相关句子,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结构关系,同时领会文章内容,并让学生进一步靠近文本。)

3、齐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它有何作用,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最后一段与历代文人多写春花秋月作比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无比喜爱及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齐读最后一段,找出文章的“点睛”之笔,让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同时对学生的写作也会有所启迪与帮助。)

(四)品味语言

根据示例,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示例1:我喜欢“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个句子,它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由春到夏的酝酿过程。示例2:我喜欢“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这个句子,它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用一个“替”字写出了夏天的炎热。

比喻句: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拟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象,生动形象。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象,’用了拟人写法,想象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

“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细致生动,富有韵致的句子:

“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有动作,有形象,还有节奏感;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而夏呢,总是在苦涩的汗水里“,非常简朴,又形象生动。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39;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近似于文言,显得雅致,琅琅上口。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由具体描写进到概括性描述,伴随着写景视野的逐渐开阔,语言中的大气也张露出来,“磅礴”“滚动”“升腾”等词用在这里都显出大气,“夏天到了”,四字单独成句,斩截,响亮。文章末尾说“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情感态度明朗,语调高亢。这些语言都不经意间显出刚性气质。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既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二,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写作能力。同时,对于刚入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从何入手品味语言,多少会感到有些茫然,由教师给出一二示例,他们做起来就驾轻就熟了。)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哪些关于四季的古诗?请写出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夏天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写冬天的古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积累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仿句:

仿照以下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像,写一写“夏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夏之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之色为晶莹的蓝,如蓝天,如海浪,充盈着清凉。

夏之色为暖的红,如热血,如朝阳,散发生命之光、

夏之色是热的红,如雏菊,如艳阳,充满活力。

夏之色为暖之红,如火焰,如太阳,贮满温暖之情。

夏之色为晶莹的蓝,如蓝天,如海浪,充盈着清凉。

夏之色为热的绿,如绿叶,如繁林,蕴涵澎湃只请

夏之色为热之白,如沙滩,如船帆,充满烈日豪情;

夏之色为亮的蓝,如蓝天,如夜空,展现魅力之神,

夏之色为灿的黄,如光艳,如夏花,象征着生命的旺盛

夏之色为炫的黄,如黄花,如向日葵,欣欣向荣的影响;

夏之色如凉的青,如荷叶,如山川,折射着燥热之后的思索。

夏之色如火的青,如田野,如山川,表明,生命的至高、

冬之色为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满含着纯净。

冬之色为冷的白、如羽翼,如水晶、蕴涵天国之美、

冬之色为寒的银,如月光,如白雪,纯洁了整个世界

冬之色为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满含着纯净。

冬之色为冷之灰,如枯枝,如铅云,标志着终极之后的空虚

冬之色为炫的白,如雪花,如冰天,昭示着春的临近;

冬之色为静的白,如雪原,如雾凇,蕴涵万物的静谧

冬之色为甜的白,如雪花,如树挂,掩盖了世界的美丑;

冬之色如水的白,如瑞雪,如冰霜,蕴涵纯净之心、

冬之色如洁的白,如霜雪,如冰凌,闪烁着无私的清静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之后,热炒热卖,仿写心中的夏,学生会觉得很容易,同时也达到了讲练结合的目的。)

(六)总结全文

作者梁衡以多情的笔调,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着力表现出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绚烂的夏之图画,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自然景色之美、色彩之美和劳动者的勤劳之美。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品味,我们就会发现“美”就在四季的更替,“美”就在我们身边!

(七)结语、寄语:

[幻灯3]

踩着时间的脚步一路走来,我看到了你,也看到了我自己。

我看到你,从往日充满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长成为如今充满__活力的青少年。

我看到你,正从今时勃发热情的青少年,走向坚强伟岸的成年。

在你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翻滚升腾的麦浪。

在你身上,我仿佛闻到了夏日涌动着的成熟了的麦香。

在你身上,我触摸到了收获希望的喜悦。

在你身上,我听到了生命成长那紧张的脚步声。

在你身上,我才发现,生命里的夏天到了。这正是一个“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生命季节,这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生命旺季。

来吧,朋友,勇敢挑起肩上的两季,用我们的活力大声赞美这个生命里的黄金的夏季吧!

【设计意图】利用寄语的形式,在优美的音乐情境中呈现文字,既是课堂情感酝酿的最终爆发,又能在教学结尾处推波助澜,再掀一个情感__,达到师生共鸣效果。同时,对文章的情感和主题进行迁移,赋予现实意义,揭示生活真谛。

(八)作业

请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对你家乡的夏天作一番描绘(300字以上)。

(设计意图:带着品味赏析课文的余温,热情洋溢地描绘自己家乡的夏天,投学生之所好,加大平常练笔的力度。)

附:板书设计

紧张热烈急促

景美赞美

(总——分——总)

人勤

222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