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作品专栏 > 随笔写作 >

有关名人的随笔写作:忍辱负重的文化伟人

时间: 析娜1196 分享

  编者按:我们在时光记忆里,总有那么一些难忘的人,比如在书海里认识的忍辱负重的文化伟人,他们的精神令我们感动和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忍辱负重的文化伟人。

  忍辱负重的文化伟人

  2020届5班 权浩然

  2017年,我在浩瀚的书海里,认识了一个人。

  博览群书承父志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不仅是当时的一位杰出学者,还是管理历史资料和天文星令的太史令,在父亲的影响下,司马迁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阅读了众多的书籍,学习也十分刻苦,同时十分善于探究问题。司马谈一直有写一部史书的心愿,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完成,便把希望寄托在司马迁身上。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继承父职,成为太史令。这个职位也为他之后攥写史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正当司马迁踌躇满志地开始攥写《史记》时,一场巨大的灾祸正在悄然降临...

  因言获罪受宫刑

  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为李陵伸冤,被汉武帝认为是在为李陵辩护并有意讽刺了兵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将司马迁与李陵母亲及妻儿打入天牢。后因有人传言李陵复仇将攻打汉朝,汉武帝大怒,命人将与李陵相关人等即可处于极刑。此时,司马迁不忘父亲遗志,为了能继续攥写《史记》请命受以宫刑。因为他深刻懂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忍辱负重著《史记》

  在遭受人生莫大的屈辱后,司马迁忍辱苟活,为的就是完成一个非他莫属的重大使命,是用屈辱换来一部历史巨著的诞生。司马迁献出的不是生命,而是忍受比死亡更加可怕的屈辱。当《史记》顺利完成后,他的生命再无信念可以支撑,他毅然选择悄然离开,把是非曲直留给后人去评说。无论如何,他忍辱负重,呕心沥血等待《史记》破壳诞生,是大义;他完成巨著后不贪图一时荣耀和光鲜,选择悄然离开,是大成。如此大成大义之人,如何不值得我们敬佩?

  顺心而言提感悟

  众所周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它的作者却是在如此艰辛的境况下完成。其实古代有不少这样的人物: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尔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然而真正令我敬佩的是这些人的毅力与忍耐力,反观我们如今,吃穿住行,样样齐全,但我们却少了古人读书时那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与勤奋。故,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此刻做起,克服自己内心的懒惰,克服学习中重重阻碍,敢于迎难而上,用先哲给予我们的勤奋和毅力,在学业上不怕吃苦,勤于钻研,努力提升自己,完成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光荣使命。

  公众号:曲一奏雅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404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