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原因大全 > 钟繇是“楷书之祖”的原因

钟繇是“楷书之祖”的原因

时间: 欧东艳656 分享

钟繇是“楷书之祖”的原因

  钟繇 (三国时期政治家、书法家)百科

  钟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以功迁前军师。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丕称帝,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后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明帝继位,迁太傅,进封定陵侯。太和四年(230年)卒,谥曰成。[1] 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楷书

  钟繇是“楷书之祖”的原因

  楷书在我国各种书体中是最重要的一种。它既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长期是我国通行的规范化字体。楷书的创建者,是三国时的钟繇(151~230)。善于变革的钟繇,搜集了民间的写法,研究了章草的快速笔法,在隶书端庄优美的字形基础上,统一了隶书所有的横;用竖直工整的撇、捺,代替了曲圆、拖展的隶书撇、捺;加强了钩势,一种新的字体诞生了。由于它形体方正,横平竖直,规规矩矩,所以被叫做“楷书”(当时叫“楷隶” )。钟繇也就理所应当的被称为“楷书之祖”了。

22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