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原因大全>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原因是什么(2)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大学体育所教的体育内容,更应适合个人体育锻炼,在社会上要实用,易于推广普及。把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身心素质、传播传统体育文化、激发团结意识、满足运动兴趣的内容列为教材,并结合本地地域优势增加其他地域特色的运动项目内容。大学体育还要开设健康、保健课,主要指导解决一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盲目性,身心健康方面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营养知识、了解合理膳食摄取特点,人体肥胖形成机制、常见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体育锻炼方法理论知识及营养观念和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思,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

  加强大学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如:运动场地的数量、运动器材的数量、运动场和器材的管理等方面,使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有充足的场地、器材可用,并免费开放场地让大学生无偿使用体育器材。提高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保证体育课的上课质量,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是传道授业者,应注重传授体育锻炼技能同时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和学生形成师生平等的“朋友”关系。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放羊式”教学,教师要在课堂期间留给学生自我设计、练习、探究、评价和思考的空间,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造性学习,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动起来,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体育课,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全面提高体质。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

  【1】大学生在高压之后彻底放松、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很明白,高三面对高考是要影响一生的考试,因此很多同学知道锻炼身体的作用,并会给自己订一些活动的计划,用来保持身体素质。尤其是高考前一段时间,很多学生生活规律越来越好,以应对高考,这段时期中学生身体素质最好。然而,升学考试高压之后,很多大学生彻底地放松了,对学习没了要求、放弃了锻炼的计划。因此多项身体素质检测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如中学生。

  【2】高校内部分锻炼设备设施居然还是收费的项目

  记者发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居然存在一些收费项目的锻炼设施,比如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等,在校内实行收费实在难以理解。有大学生评价:“这些设施明明是某些专项用款,学校居然依靠这些设施来盈利,实在无法理解。”这样一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失去了部分可活动的区域。比如,东莞理工学院的游泳池,学生需要给学校支付费用后才能进去使用。

  【3】大学生不知如何科学地锻炼保持锻炼的效果

  很多学生有参加锻炼的心,却没有锻炼的科学方法,要锻炼多久、怎么样锻炼最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的理解。有些人就是突然有锻炼的想法,就直接跑到球场跑一圈,感觉还没累就又多跑一圈,直到累了为止,因此有时候的所谓锻炼甚至是伤身的。大学生的运动时间和品质,在高校内无法得到保障。有人疑虑:“学校不是有体育课吗?”然而,实际上,大学里的体育课,能教多少常识性的体育知识,估计大家也心知肚明。

  【4】改善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些期待

  综上所述,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有很多,这还要依靠学校和各个教育部门,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的体育教育和指导,免费开放体育场馆,组织体育活动,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而不是让建好的体育设施空置,等待时间腐蚀,最终报废拆除。东莞理想家教网提醒,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而不是某些人专门盈利的工具。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学校体育是开展大学生体育的主渠道,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加大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形成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学校体育应该将目标定位在“健康”上,从学校体育入手,加之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完善体育与健康知识内容,实现提升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2.学校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学校应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也可以尝试利用引资的办法,以解决目前高校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利用社会的场地器材,充分保证场地器材的使用时间,以满足大学生提高健康体质的要求。

  3.转变体育教学体系和模式

  改革体育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多样的、灵活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养成提高健康素质的习惯。在开设体育锻炼项目上,要尽可能符合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它成为大学生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4.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建立高校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和学校、社会一体化的体育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大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组建各种课余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协会。合理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与锻炼提供高质、廉价、快捷的服务。

  总之,要想方设法调动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加强运动技能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体育锻炼是保障学业、就业的基本条件。终身体育,健康为本。

看过“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原因是什么”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原因

2.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调查报告

3.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4.大学生体能健康测试分析报告

5.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6.国民体质现状和体育锻炼现状

7.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

341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