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原因大全 > 树立和坚持正确权力观的原因(2)

树立和坚持正确权力观的原因(2)

时间: 晓贤752 分享

树立和坚持正确权力观的原因

  树立和坚持正确权力观的意义

  早在2002年1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就提出了“要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问题。此后,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要求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要论断。2010年5月13日,同志参加中央党校学员开学典礼时,围绕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权力观的问题又一次作出了重要的论述。

  权力观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前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后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同资产阶级权力观的根本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两个方面的事实。一方面,像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王瑛、沈浩等众多优秀干部,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焕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牢固树立和忠诚实践正确的权力观,言行一致地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人生最高追求和最大价值这个根本问题。另一方面,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面前栽跟头、吃败仗,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之所以这样,归根到底是权力观出了问题。这两个方面的事实,是我们认识领导干部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重要性的活的教科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我们有着更多更高的期待。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使领导干部面临的挑战和考验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近年来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一些严重腐败案件,警示我们必须把解决好权力观问题作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前,干部队伍建设正处于重要时期。“50后”、“60后”干部中不少人已成为各级领导班子的骨干,“70后”、“80后”干部正在成长起来。 现在在职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大都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知识较好,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富有开拓精神,给党和人民事业注人新的生机活力。同时也要看到,现在在职的领导干部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直接参与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许多人没有““””这样严重挫折的亲身经历,更年轻一些的干部也没有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作经历。由于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艰苦复杂环境的考验,一些干部的权力观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是:政治上理想信念不坚定,是非观念模糊;思想上追求个人利益至上,违背党的宗旨和纪律;组织上拉关系、找靠山、搞小圈子,个人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工作上为了个人所谓政绩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不惜劳民伤财;作风上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传统,图享受、摆阔气,严重脱离群众;廉洁上对自己要求不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等等。这些情况说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很有针对性,抓住了当前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要害。

  我们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楚和掌握几条:

  一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和实现的,都是属于人民的。

  二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在全国执掌政权,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三是,我们所有党员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允许搞任何形式的以权谋私。60年长期执政,历史条件和党的执政环境、执政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确有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有的认为权力是上级给的,想问题、办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逢迎拍马、唯上是从;有的认为权力来源于个人努力、个人奋斗,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奉为信条,滥用权力甚至以权谋私。这些思想和行为同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背道而驰。如果奉行这样的权力观,不可能不出问题、不犯错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本质要求。领导干部无论官当多大、权有多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且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越应该作出成绩,越应该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就是说,公正是为官之本、用权之绳。现在领导干部出问题,很多是出在用权不公上,干部群众对一些领导干部用权不公也有不少意见。我们共产党人掌权用权,最重要的是要出于公心,做到公正处事、公道用人,坚持“五湖四海”,不搞亲亲疏疏,不拉帮结派,严格按照党的用人标准和政策办事。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联,有权必有责。少数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有的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有的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满足于当下。

  四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越多,党和人民事业就越有希望。党组织把我们放在领导岗位上,给我们提供为人民服务的大舞台,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有权力的地方必须有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种历史现象屡见不鲜。邓小平同志讲:“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开拓,用权上则要谨慎而行,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有了监督,领导干部就可以在自律的同时再加上一把保险锁。不要以为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是对自己不信任,是跟自己过不去。如果排斥监督、一意孤行,出了问题、犯了错误,是谁跟谁过不去呢?还不是因为拒绝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与帮助而自取其咎!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中,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民主,切实尊重和维护广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鼓励广大党员讲真话、讲实话,坚决反对上下级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坚决反对搞“一言堂”、个人专断。“一把手”还要注意,不要把自己身边的人都搞成唯命是从的人。领导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严肃地而不是敷衍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推动党内生活真正形成及保持是非功过分明和团结向上的风气。

79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