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原因大全>

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 晓贤752 分享

  全世界发生干旱的地方有很多,造成干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下面学习啦给大家分析干旱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全世界发生干旱的原因是由于绿色植被相对较差而造成的。证据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区是没有绿色植被大沙漠;雨水充沛的地区是绿色植被优良的原始森林。

  几十年一遇的干旱原因

  偶然发生干旱的地区,必定会有一个热岛效应出现:

  一是未绿化好的厂矿或城市中:地面、路面、墙面、屋面、等受阳光辐射生热而形成的热岛效应。

  二是森林大火等引起的热岛效应。

  三是由于人类活动及食草动物破坏植被,使裸露地面加大而引起的热岛效应。

  四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同时收割)裸露地面引起的热岛效应等。

  总之,是裸露在阳光下的地面,受阳光辐射烘烤,释放出更多地热,高热再传给周围的空气,受热空气迅速上升,而产的高温引起的热岛效应。这些又干又热的空气长期笼罩在该地区,烘跑了大气中的水分,就很难达到成云致雨的条件,造成干旱无雨,并使干旱面积越来越大。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它的水温、气温从未超过29度,不会对气候有大的影响。

  厄尔尼诺从未曾改变秘鲁与智利沙漠几十年不降雨的局面;

  也从未曾改变其它沙漠干旱的局面。也从未曾改变智利以东森林地区年降雨300多天的局面。

  也从未曾改变其它森林多雨的局面。

  所以干旱与洪涝不是厄尔尼与拉尼娜造成的。

  副热带高压

  另一种说法是:“干旱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长期控制该地区造成的”。

  副热带高压,一:不是在海洋产生、二:不是在两极产生、三:不是在雪山产生、四:不是在森林中产生,副热带高压是在荒漠中产生的。

  辐热带高压气团有时会随着大气环流游向别处,路途经过之地的农作物会遭受干热风的侵害。

  副热带高压常在绿色植被相对较差的地区停留,给该地区造成更加干旱少雨。

  副热带高压不常在大森林地区停留,大森林会把干热空气吸收化解,使气温下降,湿度增加,森林内蒸滕出来的水气,携带大量热能升向高空,使高空中水气更加保和,容易达到成云致雨条件。大森林内只会有旱情,不会有旱灾。

  解决干旱的办法

  解决干旱的办法:给大地披上绿装!只要把地球重新披上绿装,就不会有“旱灾”发生。

  就不会有“副热带高压”的到来。

  就不会再有“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说法。

  抗旱的技术

  1. 灌溉设施的改善和灌溉机械的使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水量充沛,所出现的干旱是工程性缺水,而不是资源性缺水,水利灌溉设施的修建对于解决水稻干旱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有助于高产优质新品种在当地的采用。在修建灌溉设施的基础上使用一些大型或小型的灌溉设备能有效地解决水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稻干旱问题。

  2.推广水稻旱作技术。水稻旱作是采用常规的水稻品种旱育秧、旱移栽、旱管理,全生育期以雨水利用为主,辅以人工灌溉,灌溉不建立水层,渗漏少,需水量很小,整个生育期需水量仅为水种条件下的1/4,对水源不足的高地易旱地区发展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3.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在中国广阔的水稻栽培地区有一系列的水稻栽培节水技术,主要包括下面几种:①旱育稀植技术。旱育稀植技术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可节水1/2~1/3,省种60%~80%,而且能提高秧苗的抗病耐旱能力。②薄膜覆盖技术。试验表明,在覆膜湿润栽培条件下,与常规淹水栽培相比,其节水率达78.3%,单产增加33.9%。该技术还处在试验阶段。③节水灌溉技术。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来进行灌溉,能大大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浪费。比较成熟的节水灌溉模式是“薄、浅、湿、晒”水稻种植模式。④保水剂或抗旱剂的使用。

  4. 用旱稻替代水稻。旱稻种植管理方式与小麦相似,耗水量仅水稻的1/5~1/3,灌水量仅是水稻的1/5甚至更少,推广旱稻的种植是解决水稻干旱的一个可能的途径。培育本土旱稻品种和引进国外优良旱稻品种来替代部分地区水稻品种,有助于解决粮食短缺和水源缺乏的问题。

  5. 通过培育具有耐旱性的水稻品种。利用传统育种和基因改良方法来培育新的耐旱水稻品种。被广泛种植的“威优35”和“汕优63”,在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望天田”,平均产量可以达到6000㎏/hm2。国际水稻研究所已经将分子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水稻耐旱品种的培育。历史上也曾经有过通过引进相对耐旱品种来缓解干旱影响的情况,北宋时期福建引进越南品种占城稻(Champa),因该品种耐旱耐瘠的特性,极大地减少了江淮两浙地区的高旱农田因干旱而导致的欠收。

  中国还缺乏具有普遍适用的耐旱水稻品种。由于缺乏对中国干旱环境复杂性的全面认识和缺乏适当的水稻抗旱性标准评价体系,抗旱性育种进程相对较慢。


猜你感兴趣:

1.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几月几日

2.暴雨的原因

3.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4.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措施

82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