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原因大全 > 反胃的原因是什么

反胃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 晓贤752 分享

反胃的原因是什么

  反胃食后脘腹闷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那么,反胃的原因是什么?反胃的临床治疗是什么?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告诉大家吧!

  反胃的原因是什么

  反胃在《内经》尚无其名,但有“三阳结谓之膈”之症,嗣后历贤逐渐分明噎膈、反胃与关格之异同。《金匮要略》描述为“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医贯》称“翻胃者,饮食倍常,尽入于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现代医学的多种胃病可出现反胃。本病起因多是饮食不当、饥饱失常,或忧愁思虑伤及脾胃;或嗜食生冷损及脾阳。脾胃既伤,病延旷日致中焦虚寒不能消化谷食。又脾运不旺,痰饮谷食阻于下脘,宿食不化不能下导终致尽吐而出。反胃长久脾胃失其后天之本,使肾精乏源肾阳虚亏,下焦无火以腐熟水谷,促使病情加剧。

  反胃,病位于胃,本乃脾伤。脾伤指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俗称脾不健运。脾何以伤?唐容川曰:“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饮食物的纳与运无不与肝气疏利戚戚相关。肝气调和畅达则脾气生理正常,脾气运清气升,乃胃气降浊气下。若肝气郁结甚而横逆犯脾,可致脾胃病产生脾运弱和胃失降现象。又脾与胃相连以膜,其性一湿一燥,气机一升一降,功能一运一纳,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饮食水谷在体内的代谢。肝脾二脏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决定着胃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生理功能。

  据此,反胃的基本病机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不健运致气滞痰瘀阻于胃脘,胃失通降,气逆而上,反胃而出。

  反胃的临床治疗

  反胃的病机已明,故临证辨治应肝脾胃三者结合,以疏肝健脾治其本,通降胃气治其标。做到疏而不伤正气,补而不碍运气,降而不伐胃气。急性反胃多是邪盛,辨治较易。慢性反胃多因正虚,更须详察细辨。用药须轻灵,固护胃气,不悖“慢性病有方有守”之古训。如因肿瘤毒瘀等致病宜合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柔络之品。此外,患者颐养情性,注意饮食起居。

  疏肝理气

  肝气最宜疏利畅达,方可使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出入自如。肝气郁结或横逆克犯脾胃使脾运减退清气不升、胃降失司浊气上逆。证见病情每因情怀怫郁而加重,气闷郁烦,胃脘胀痛,嗳气泛恶,脉弦。欲安胃必先制肝,用四逆散调和。气滞明显可合越鞠丸、金铃子散,肝阴不足可合一贯煎等。

  “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肝胆互为表里,胆升清阳之气,“胆宜见降”,胆汁借助于肝的疏泄输于肠以助消化,肝升胆降正常辅佐脾胃的升降。若胆汁排泄逆反也令胃气不和痰涎内生而反胃,用四逆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效果明显。

  健脾助运

  《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运正常饮食水谷无以停聚,反胃者往往畏惧纳谷,精微摄入减少,导致肾精亏、肾气衰、肾阳虚,见下焦火衰;机体气血不足,肝血虚亏使肝体不用。证见神疲懒言,食欲不振,面色不华,脉形细小。亟宜补益脾气,使脾气振奋贵于运化,饮食物与津液循其常道不逆反;若脾阳虚宜温运脾阳。

  和胃通降

  “六腑以通为用”,胃居高位,每当宜降。通降胃气诚如李杲所言“引胃气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药以治其标”。胃中有邪当分外干内伤,明寒热虚实不同。胃受邪扰,胃气失降,应“伏其所主,先其所因”而通之。若见胃中虚寒宜温中降逆;痰饮阻于胃脘宜温化降逆;少气耗津宜益气生津降逆。

82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