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亲情文章 > 中秋节思恋故乡的文章

中秋节思恋故乡的文章

时间: 克浩954 分享

中秋节思恋故乡的文章

  听悲歌,望圆缺,看人晨笑语,想家事万千,看人来事去,转曲画人绕思念,转动心田的曾经.中秋佳节,无奈远在他乡,愿世界再无远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中秋节思恋故乡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中秋节思恋故乡的文章1:舌尖上的中秋

  作者:池阳隐士

  几场梧桐细雨,凉爽的秋风从天际吹来。远山隐在蒙蒙胧胧的雨丝里,已经从青翠変成深黛。雨点落在荷塘里,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片片荷叶在秋雨中低吟浅唱。虽然也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时候,但在这瑟瑟凉风里,依然还能感受秋日里荷的韵味。雨静悄悄地下着,秋色润染着大地,枫叶红,菊花黄,幽幽丹桂滿城香。故乡的秋天悄悄来了,像一幅浓墨重彩的画,铺展在眼前。

  秋天的色彩是斑斓浑厚的,秋天萦绕在舌尖上的味道,也是层出不穷,回味悠长。白露后,天气渐渐凉了,不经意间中秋节又快到了。清早上菜市场买菜,看见几个近郊农村来的大妈拎着竹篮在巿场里叫卖糍粑,竹篮里白布垫底,一层层码放着切得端方四正的糍粑,白而细腻的糍粑被碾碎的黑芝麻包裹着,从盖在糍粑上的白毛巾里,飘出糯米和芝麻浓郁的香味。中秋节要吃月饼,但糍粑也是不可少的,城里人不会打糍粑,就在街上买几块回家,用油锅煎一下,洒上白糖。洁白的糯米经过蒸煮硾打变得细腻黏稠,吃在嘴里唇齿留香。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在绵延的岁月里糍粑已经成中秋节不可或缺的美食。或许那是一种记忆,一种回味,一种传承。在糍粑里咀嚼着香甜的味道,也咀嚼着亲情团圆的味道。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枝头果实累累,最夺人眼球的是硕大的石榴,那也是中秋节的美食,夜晩赏月的时候桌上总会摆上几个红彤彤的石榴,中秋石榴味正浓,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举目望碧空上一轮浩月,坐在桌前浅酌慢饮一杯肖坑茶,那是辛苦劳作后最舒心的休息,那是炎夏酷暑后最恬淡的秋凉。面对桌上香气四溢的时令果品,无论是树上的石榴和鸭梨,还是水中的莲子和菱角,都带着秋天的味道和凉意在舌尖萦绕。也许是年龄关系,缺牙掉齿的我只能望果兴叹,但却是孩子们的最爱,看到他们一会儿剝石榴,一会吃菱角,似乎我也口舌生津,满嘴流香,不觉回忆起童年过中秋的况味。明月见证都少世事沧桑,依旧那么明亮地高悬碧空,和我们分享着中秋节亲情相聚的喜悦。

  中秋节的餐桌少不了鱼,吃鱼当数鳜鱼最好,秋浦花鳜又名桂花鱼,相传五代年间,梁昭明太子就喜欢吃秋浦花鳜,盛赞秋浦“水好鱼美”,唐、宋以后,李白、杜牧、岳飞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在秋浦品食鳜鱼。鳜鱼它是家乡的特产,特别是秋天的鳜鱼最肥美,味道极佳,当中秋节的餐桌上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糖醋鳜鱼,香溢滿屋。它色泽金黄,皮酥肉嫩,酸甜爽口。中秋节仅次于春节,也是亲人团聚的节日,餐桌上萦绕着浓浓的亲情,萦绕着美味佳肴浓郁的香味。中秋节菜单中首选的一道菜应该是板栗烧子鸡,非它莫属。“斤鸡马蹄鳖”,公鸡不能太大,要买斤把左右的子公鸡,配上新鲜的板栗,鸡肉肉质细嫩,板栗滋味鲜美,鸡肉溶进了板栗的香味,板栗吸收了鸡肉的味道,相得益彰恰到好处,摆在中秋节团聚的餐桌上,更让人久久难忘。

  “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秋天的美味莫过于吃螃蟹,螃蟹确是人间美味,素有“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为第一”的美誉。“含黄伯”就是指这金秋时节的螃蟹。试想一下,中秋时节,一家人围桌而坐饮点小酒,伴着窗外秋虫吟唱,慢品说笑,吃蟹,品菊,饮酒,看夕阳,再闻一缕缕桂花的幽香吹来,在微醺的醉意中看一轮明月升上天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是天上月圆的时候,是亲情团聚的时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多少辛勤的付出才换来丰硕的回报,才釀成中秋节舌尖上醇厚的味道。

  秋天聚滿收成,辛劳酿成美酒。舌尖上的中秋节萦绕着秋的味道,萦绕着家乡的味道,这味道飘荡在游子的心中,飘荡在归家的路上。

  关于中秋节思恋故乡的文章2:月明中秋

  作者:曾陌儿

  凉风惊醒明月,红叶染透青山。是谁,选择离开城市高楼拥挤的丛林,离开市井巷陌的攘攘冠盖,轻盈地推开中秋这个古老节日虚掩的门扉,独自在月下品尝文字的寂寞,轻叹唯有故园能识我。飘忽的思绪,穿过夜的帘幕,在无岸无渡的时空里回转;持以素往之心,捡拾明明灭灭的记忆,用丰盈的思绪将离乡路程频繁地丈量。不知归期的羁旅,一路风雨兼程,何时才能抵达停泊的港湾?

  ——曾陌儿

  又逢中秋,这个中华传统的佳节,从风云的唐宋至烟雨的明清,一直流转到繁盛的今日。那一轮清清朗朗的明月,从远古到今朝,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从乡村到城市,让多少久别重逢的喜悦挂上桂影婆娑的枝头,又让多少合家团圆的亲人在月光下偎依取暖。它沐浴过古人,又照耀着来者;它淌过千年的时光,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将明净无尘的灵韵赠与人间,依然以淡雅清绝的风姿摇挂在深邃的苍穹,接受世人千古不变的虔诚膜拜。

  几缕清风推开浮云的遮掩,一轮明净如水的月,流淌着温婉,泼洒着浅淡的水墨,徐徐地舒展一轴无边的禅意画卷。不知何时移进了雕花窗棂,落在书案上,浸染那一卷诗句和杯盏里的佳酿,墨砚映着婵娟,也变得几分清凉;是谁,一束柔毫描月圆,增添愁绪,临窗飘溢着酣畅淋漓的墨香;又将一帘幽梦,抛向了枝头,隔着朱楼小榭,高唱满月的歌?

  中秋月,一轮清澈;它流淌过江南的水乡,跋涉过塞北的烟尘,始终用祥和与宁静,留给芸芸众生,又盈满一波波风尘仆仆的思念,寄托着天涯旅人浓浓的乡愁;

  它拂过岁月的琴弦,远哼着无声古调,似清泉流溢出淡淡韵致;千年守候着人间万户,静看古今许多游子寻思,烛光摇红下慈母织补;也不知有多少回灯花挑尽不成眠,多少次高楼望断人不见。

  华灯如昼的夜,宁可择一处山水灵逸之地而居,不问尘寰消长,似闲云野鹤般飘逸无尘,愿明月留步,以云为笠,风为蓑,独做一名清秋雅客,清樽取醉,糊涂于万物之间;尘埃岁月里感叹人生,一半是离,一半是合。

  晶莹的霜露打湿远方匆匆的步履,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是否又挤着拥挤的地铁或火车,归心似箭;还是连着那根窄窄的电话线,在耳边轻传着,无限解不了的思亲之愁?

  月明中秋,四季诗卷里一页雅致的风景。古典的窗牖外,桂花香影弥漫,犹自满园芬芳;中天月白,风弄兰香陌;是谁,在这淌淌潺潺的日子里,拾起一枚禅寂的红叶,记载童年里青翠的记忆?每逢佳节倍思亲,隔江望,恨路迢迢,道不尽相思,咽泪如浇。漏夜清寒,任枕边垂泪,数不清多少次午夜梦回故乡。

  梦若清莲,在桑梓的荷塘里淡愁含露,悄悄绽放;白色、紫色、红色、黄色,披着自然的彩衣,舒展着细致的朵儿,诉说着梦的呓语。雨露落在莲朵上,澄澈的水珠在荷盘里流溢晶莹的色调,像是江南女子多情的泪珠,剔透中渗着入股的清凉。荷塘边,柳条在风中轻舞,纤柔的身姿曼妙着翠绿的年华。木质的水车不知疲倦地吱呀转动,重复着远古的歌谣。低头望水,尘间沾染的浮躁归于沉静;拾一枚石子投入水中,看波光漫起一层层螺纹,久久地,直到,了无痕迹。

  今夜,明月装饰了谁的窗,那位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又将落入谁的梦中?

  梦回故宅,门前几株老树,是否因岁月的侵蚀落下满目疮痍的旧痕。给它增添了几许苍凉凝重的色调;是否许多事物都染上了沧桑郁迹。我涉水而去,叩响重门上生锈的铜环,踏入木质门槛,是否爹娘还在等待,再一次为我烘干被风露打湿的裙衫?

  一曲《彩云追月》随着微寒的风,自悠长的小巷吹来,拨弄一池秋水,隐隐绕梦;月色故乡明,熟悉的伙伴是否被叫去高挂起了灯笼,满街通红;在清凉的院落里,焚香拜月,吃着新鲜的水果和团圆的月饼,与家人共赏秋色?

  低红的桂花雨,轻浅的莲香风。梦境如开,醒来愁更凝重,有一种尘缘叫似水流年,有一种宿命叫客居他乡。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中秋,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朵寂寞睡着的青莲,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叹月满,愁也满。

  月明中秋,是一图清雅秀美的写意,是一笺沉默无暇的诗铭;不知承载多少悠悠往事,沉睡在古人笔下的诗卷中。在那飘蓬辗转他乡的杜甫里,月夜下,独听秋雁的哀声,遥忆舍弟;在那高楼乘风,起舞弄影的李白里,唱一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辞章。也在那海边望月怀远,愿天涯共此时的九龄诗卷中……

  从古至今,来自天南地北的文人墨客,用浓淡各异的水墨将月亮点染得千姿百态,但旧时的明月太高太远,今人的目光无法企及。

  莫道是美景良宵,眸眼难寻故相识;独倚窗棂,眷望长空心暗恻,叹千古绕愁之事,唯独情字。多情的,始终是那望月的人。

  关于中秋节思恋故乡的文章3:月到中秋

  作者:如烟

  中秋,在儿时的梦里,夜里盼,白天想,不为长长的思念,不为久久的梦幻,只为尝一口甜甜的月饼,甜在嘴里,美在心里。让口齿含韵,岁月芬芳。

  中秋,在少年的心里。长长的站台,漫长的等待,等待挚爱的到来。不是伊人,不是天上的虹,而是慈祥的父亲,一笑一颦含深情,一言一语尽关怀。令皎洁的月光,更加明亮。

  家是故乡好,月是故乡明。花开花落,月缺月圆,一岁岁,一年年,带着无尽的思念,驶向天边。不会忘,妈妈固执的将圆如明月的苹果塞到我的手里;不会忘,贪婪的吞咽姑姑带来的城里人做的月饼;不会忘,和奶奶津津有味的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不会忘,和爷爷谈月宫折桂、独占鳌头的梦想!

  月到中秋,历尽风雨,迎来硕果满枝头;月到中秋,饱经沧桑,换来丹桂万里香。月到中秋,佳人有约,约在红尘的渡口;月到中秋,亲人含笑,笑在幸福的脸上。月到中秋,追梦人共度美好的时光;月到中秋,中国人共醉自豪的梦想。

  我心思明月,明月知我心。悲凉时,月光冷峻而清寒;欢乐时,月光多情而敞亮;自信时,月光执着而有力;徘徊时,月光暗淡而飘渺。月是一样的月,心是不一样的心。在岁月的柔波里,花相似,人不同;在生命的轮回里,人长辞,月永恒。我心如沟渠,同沐一样的月光;我心似明月,惟愿把世间照亮。望皎皎明月,思悠悠我心,身化一片净土,孕育光明和希望;魂入一轮明月,编织未来和梦想。

  月到中秋,人入中年,心至中庸。落墨留香,如鲜花,在流年的梦里开放。投足留痕,似浪花,在历史的河里闪光。星星点点的回忆,深深浅浅的痕迹,轻轻地散落在生命的单程之旅。无法改变过去,只有脚踏实地,做最完美的自己。浓浓的眷恋,淡淡的忧伤,在不息的脚步中浅浅抹去。

  月到中秋,思绪万千。醍醐灌顶时,青春已不再;悟透轮回时,时光已走远。惟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催促佛光普照的人奋然前行。用慈眉善目,阅尽人间春色;用音容笑貌,唤醒芸芸众生;用圣手佛心,普度万千生灵;用鬼斧神工,构建一切美好。

  月到中秋,人生入梦。愿哭啼啼的来,不愿悲戚戚的去。因为爱的深远,因为有长长的思念,因为有无穷的挂牵,因为有爱,人间即天堂,因为有情,天堂在人间。家国天下,锦绣河山,都镌刻在中国的梦里。奔流的泪水,如同奔流的江河,倾泻在涤荡阴霾的汪洋。无穷的力量,如同排山倒海的巨浪,吞噬着魑魅魍魉。爱和感动,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扭转乾坤的岁月里飞奔;情与梦想,犹如离弦的神箭,在伟大复兴的季节里翱翔。

  月到中秋,分外明朗。历史的巨人挑着沉沉的担子,行进在世界的中央,永远是自信的模样、慈祥的目光;永远是那么的倔强、那么的坚强。一颗颗心,被感召;一个个人,被唤醒;惟愿与你同行,共创今日的辉煌!

  月到中秋,不尽思量,缠缠绕绕,薄雾般轻轻飘荡!

233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