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品味春雨随笔

时间: 晓红1066 分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品味春雨随笔,希望您喜欢!

  品味春雨随笔篇一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迎来了一阵凉爽与惬意;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迎来了一份清新与舒服;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让人不禁品味出春雨那默默无闻的精神。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春雷“轰隆隆”地响着,不禁让人毛骨悚然。而春雨呢,在春雷过后,便开始滋润世间万物了。那时候,你几乎感觉不到春雨的气息,它来时悄悄,去时悄悄,真所谓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春雨,不像春雷那么响亮;春雷,更没有春雨那样默默无闻地造福于世间万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从天而降,虽然驱赶走了明媚的阳光,绚丽的云朵,但它却滋润着世间万物,将城市的灰尘气息荡涤得无影无踪,把花草树木哺育得生机勃勃……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地时,我们再也倾听不到春雨那亲切的声音,再也看不见春雨那晶莹的身体,因为它已弥漫于空气中,悄然无声地给人们带来了一片新绿。

  品味春雨,不是叫你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而是叫你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品味春雨,不是叫你浪费时间,到处吹捧,而是叫你默默无闻,造福社会。

  我爱春雨,更爱它那默默无闻的品质。

  品味春雨随笔篇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雨,是春的精灵。正巧,春雨已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夜一早晨,捧一杯热茶,在袅袅的茶香中,品味古诗词中那无尽头春雨,绵绵不绝的春雨。

  在我的印象中,诗人总是将自己的情感与雨连接在一起。“而今听两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句词中,我看到了宋朝诗人蒋捷对人生的彻悟,从中感到的是几丝无奈与悲凉,透露出的是人生的沧桑,世态的炎凉。而《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现的情感与《虞美人·听雨》截然不同。这首诗中的表现出的是对春雨由衷的赞美,全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是一种欢乐愉悦的心情。

  古诗中的雨,是有生命的,要想真正地读懂它,还需细细品味。

  品味春雨随笔篇三

  一路的微微雨,翦翦风,双脚一踏,便越过千年。春风帘外,旧雨跟前,那悠悠古道,暮草荒烟,邮亭清冷。今天,我们打开历史,就如同打开一坛陈年的佳酿,在烟花三月的古道上,细细回味。

  当历史的车轮匆匆辗过,数千年的时光也不过弹指之间。不知三千里外,是否有人正唱响阳关三叠,折柳送别。

  旧地重寻,那衣袂飞扬的佳人何在?那踏马闲吟的诗人何在?如今,惟有这翦翦的春风,一帘细雨,几树幽花。

  杏枝如画,轻烟似梦。古道之外,是茫茫水迹,渺渺湖水湖烟。几度花开花落,所有的音信早已在那个微雨的黄昏,随秋雁远去,次第随风。悠悠千年,有谁,来凭吊兴亡?那马蹄下扬起的尘土,只在岁月里飞扬。寒林月下,或许也曾有多情的诗人独自吟唱一曲古老的歌谣。而千年以后,当我们踏碎一径晓风,终是旧迹难寻。惟有这千年不变的杏花雨,杨柳风。

  千里迢迢,群山遥列,看远树迷烟,翠屏失色,水气盈湖。我们只能挑一肩花影,祭奠那些无端飘零的往事。

  松雨细,竹风斜,当杏花摇落,跌碎了陈年的旧梦,白雨潇潇,惊扰了千年的旅魂。

  惆怅溪边,落马桥上,是谁策马而过,踏着一径落花,任那达达的马蹄,踏过三月的杏花春雨,走进千年的画图。是谁,曾侧耳聆听,那达达响起的马蹄,又是谁,守望每一个黄昏,站在古道的尽头,为一纸音信,望穿双眼。

  烟花三月的离愁,多情的女子,在细雨飞花之中,空惹一身春病。老屋颓墙,岁月剥蚀着记忆。在杏花飘落的瞬间,转眼已是千年。

  烟里人家,杏黄旗下,那坛陈年美酒何在?那匹八百里飞驰而去的快马何在?

  一鞭残照,回首白云苍茫。那悠悠古道上,桃花只在仙人身后,次第开放。岁月无痕,那烟水茫茫的古渡,潺湲不绝的溪水,流淌着千年的诗魂。

  当我们踩着三月的细雨,嗅着杏花的幽香,在迷蒙的春烟里走过这千年的古道。暮然回首,轻烟下的足迹,也便像历史的车轮一般,逝去,无痕……

33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