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随笔 > 人生情感日志心情随笔散文

人生情感日志心情随笔散文

时间: 陈响897 分享

人生情感日志心情随笔散文

  人的生命是很短的,短暂的人生岁月要求我们好好感悟生活中的情感,下面就一起来欣赏这篇《缘结东方》随笔散文吧!

  原标题:【东方散文杂志•鲁中笔会专辑】吉林 梁冬梅‖缘 结 东 方

  望着窗外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雪花,我的思绪被渐渐拉长。梅花、桃花、荷花、菊花,花仙子们,衣诀飘飘,舞动着衣袖。舞动着他们季节的芬芳,在齐鲁大地花香四溢。蓦然记起,今年竟有缘了三次参加东方散文杂志社组织的文学笔会。

  四月,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季节,而我的家乡却是春风料峭,寒气袭人。于这样的时节,怀揣文学梦的我,登上了飞往南宁的班机,去参加全国散文作家南宁笔会。中午在南京转机,飞机又晚点行李又超重,天气闷热,闹得我满脸大汗。这平生第一次大汗淋漓的出现,也许是《东方散文》那份热情把我烤的吧。终于赶上下一班飞机,到了南宁飞机场,一派南国风光我高兴极了。我赶紧给憨仲老师发微信:我已到南宁飞机场。他说要去车站接我,我说:“不用啦,你身体不好,我咋能让你来接我呢。”到了宾馆,我刚躺在床上感到孤独无助时。电话铃响起,一个带有山东味儿的男口音说:“梁老师来了,我得请你吃顿饭。”我感到意外又很惊喜,一个总编还要请我吃饭。下楼后,一眼就认出了他。握手寒喧,他满面笑容,看上去和蔼可亲,很憨厚很面善的一个人。来之前朋友都说南宁到处是搞传销,虽问了老乡说东方散文不错,但心里还是有些小担心。望着睿智又真诚的眼神,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走出门外,下台阶时,陪在他身边的女人先下去,他一只手搭在她的肩上,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下去。我的心一颤有些哀伤,又很感动。这个年轻漂亮,大大眼睛的女人是他什么人呢?竟愿意为眼前这个残疾人当拐杖。那一刻,我也想扶他一把。由于身体不好,我连扶他一把都做不到。那一幕总在我眼前浮现。后来知道那个女人叫刘芳,是他的妻子,一个在他重病时体贴入微,对他不离不弃的伟大女人。

  来到饭店,杨玉泰、石红霞、杨国平、冷老师,还有刘芳老师的姐姐,我们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儿,其乐融融的一个大家庭,没有一点隔阂。他们特意点了一道这儿的地方特色菜炖田螺。我是第一次吃田螺,有点臭臭的味道。我们东拉西扯,后来又跟杨玉泰老师讨论起诗歌。我说:“我妈也会写诗。”杨老师问:“你妈的诗是古诗还是新诗?”我们围绕着我妈的诗展开了讨论。我开玩笑说:“以后说话得带标点符号,若说你妈的诗是什么?就是骂人,得说你妈写的诗。”杨老师说:“你妈写诗,你妈的诗。你妈的,诗是什么?还真不一样。”石红霞老师说:“对,得说你妈妈写的诗。”感叹中国文字的奥妙之间,“哈哈哈……”我们都开心地笑着。二杨、二石、一冷一梁、二刘相会 ,憨仲老师诙谐幽默多才多艺。竟与杨国平老师拿筷子敲着盘子,唱起了山东快书。摇头晃脑很有节奏,很有韵味,欢声笑语在绿城的大排档飘荡着。

  接下来,以文会友的序幕缓缓拉开,十多个省的文友欢聚一堂,联欢、交流一个连一个。我们依次领略南宁风情之后,又到德天瀑布、明仕田园、壮族风情采风,还跨出国门,赴越南芒街、下龙湾、主席府等景点进行了游览,短短的七天的时间,使我饱览了美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同时,也与东方散文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

  日后我知道,曾经在南宁一周相伴的那位憨态可掬的老总憨仲,为了拯救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他拖着残体用了七年间行程数万公里,实地考察与齐文化有关的古墓葬、古遗址二百多处,先后写出170多万字的历史笔记散文,这就是令世人瞩目的《泱泱齐风》上下卷,《天齐高风》上下卷。是人生励志的宝贵财富。读他的《泱泱齐风》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从古国走来,金戈铁马, 睿智斗勇,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心灵受到震撼。我有时转发他写的文章,有位不喜欢文学的同学对我说:“你们那个憨仲老师写的文章,读了就像在看书里写的文,那才叫文章。写的人像活了似的,写的文章真好。”

  憨仲老师讲义气,重感情,心地善良,喜欢开玩笑。是个很随和的人。由于我不爱开玩笑,他也因人而异,很少跟我开玩笑。相处之时,我们有时对诗,你一句我一句 ,真得很开心。既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也增进了我们的感情。日后,有时他出去采风也会给我发些图片。那些图片随着风儿带着他对齐鲁文化的执着精神飞过来,激励着我前行。

  有一天深夜,我在朋友圈儿里发了点感慨,不一会儿,他发来微信:“冬梅,最近好吗?”在众多的朋友中,只有他发现了我的不开心,我当时眼泪掉下来。那份感动,让我永远铭记在心。我跟他说了事情的原委,他让我忘记不愉快。他是个多么有心又细心的人啊。

  由于和文友的不断交流,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快速的提高。参加首届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大赛的文章,竟然获得了优秀奖。 7月14号,我应邀到山东淄博参加了颁奖会。登上领奖台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感谢憨仲老师对我的栽培和厚爱,感谢他的支持和鼓励。百十来号人的文学盛会,他的额头总挂着汗珠。他谈笑风生,博学多才,总给别人带来开心和快乐。我在高青感受慢生活,在蓑衣樊赏荷,我愿做那朵荷花,伫立在荷塘。回来后我写了篇《相约慢城》的文章,憨仲老师在文后留言“高青慢城的记忆,历历在目。感谢梁老师的《相约慢城》,但愿不是一句空话。”这句话使我跟高青结了深深的缘,我与高青有个约定。高青在向我招手,东方散文也在向我招手!

  有一次回我妈家,夜晚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月光洒在窗前的苦瓜架上,景色很美,我把片儿发给他。他正在北京采风,他发给我一些采风的图片。我说:“我妈今天又写好几首诗。”他说:“你把老人家写的诗发给我,我找人给她书写。”当时真的很感动,憨仲老师真是一个心有大爱的人。我高兴地跟我妈说:“妈,我们石总编要把你的诗找人书写呢。”妈妈高兴地说:“真是个好人,他一定是一个心地善良,很孝顺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定不要忘了人家对咱的好啊。”我说:“知道,不会忘的。”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谢憨仲老师把我领进文学的殿堂,使我结识了《东方散文》《东方文韵》《海河文学》《西南作家》,结识了很多文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懂得。

  有时他也会教我如何写文章,他说:“文章是走出来的,没事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多看多读多写,就能写出好文章,熟能生巧嘛。”他的泱泱齐风,不正是这样一步步丈量出来的吗?有时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也会请教他,他会教我如何去做,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我视他为兄长朋友,愿我们的友谊如黄河水源远流长。

  9月17日,憨仲老师的散文集《平地起峰》首发式在淄博新华书店举行,适逢他的六十寿辰,可谓双喜临门。那时候我多想去参加这个仪式,见证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并为他送去祝福。无奈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未能成行,我只能默默地遥祝他,体康笔健,心想事成。我知道, 他用他的爱,他的热血筑起一座大山。他的爱似山峰中的一粒粒尘土,一粒粒尘土是他的美好的字句。一粒粒尘土堆积成峰,峰峰相连成高山,高山映苍穹,他的一只手可触摸到天宫。一座座高峰似美妙的篇章,一座座高山似他对文学的追求与执着精神堆积成令人仰止的高山。身残志不残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似一盏明亮的灯,照亮着我前行的路。

  我有空就翻读他的著作,去汲取营养。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如汩汩清泉滋润着我的心,浇灌着我文学的田地。

  在《平地起峰》这篇文章中,憨仲老师写道:“回归故里后每每想起这大饱眼福的桂林山水,我便将那些挥之不去的凸起山柱,与慈祥的家严联系在一起,父亲那为我当挡风遮雨的高大身躯,诚然就是曾经见过的柱状山体。当我驻足于一座伟岸的柱峰时,仰头往上看去那清晰的轮廓,分明就是父亲那身躯的重现。花白稀疏的头发饱经沧桑的脸庞,和蔼可亲的表情,尤其是山岩上那横出的千年古木。诚然就是父亲那曾经牵引我走路的手臂。依稀记得在我蹒跚走路时候他让我站立有了靠山,行走有了依托,没有了摔跤的顾虑,没有了人跌倒的可能,他让我步履稳健,一步步走向了成熟,走向了人生的峰巅。伫立于此感慨万千,想起慈祥的爹爹不由地萧然泪下。”他用拟人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父亲的高大形象,以及对父亲的崇敬,父子之间的情感,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父爱如山,高超的手法引起了读者共鸣。

  如他在《铜钹清音》中写到“青松是铜钹山的载体,涛声是松木的生命特征,在铜钹交响乐团里,不能没有她的存在。轻轻地哼唱,打动着我的心。 铜钹山是一个天然的交响团队,她有着自己的特色,以其独具魅力的柔韧清音,征服了听众,感动了世界。这音质不仅仅悦耳动听,还玄妙无限,婉若来自天籁,今天能够亲耳聆听一下,真是三生有幸呀。”清新优美的文字,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天籁之音仿佛就在耳畔回响。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金秋十月。我参加完《西南作家》在四川的文学笔会,急匆匆又乘飞机来到齐鲁大地,参加海河杯全国文学大奖赛暨全国作家鲁中笔会,再度与憨仲老师重逢。短短几个月,他廋了,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淄博、在青州、在临淄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一说去看博物馆,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比我们健康的人走路还快。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述着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典故,他就像一部齐文化大词典。使我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穿越时空,跟着他在齐国看文化,感叹历史的沧桑。他以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如今《东方散文》已经从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十年的风雨沧桑,文学种子已经撒遍祖国大地,正在文学百花园中争奇斗艳。《东方散文》杂志如旭日东升,在文坛放着耀眼的光芒。憨仲老师正带领东方散文走向辉煌。

  笔会结束将要离开淄博,憨仲老师亲自送我到公交车站点。握手话别,语重心长的叮嘱:“多保重,注意安全。一路顺风,常来。”简单的话语包含着多少温情祝福和期盼。挥挥手,他向东方走去,阳光照射在他的头顶,形成耀眼的光环。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

  秋风吹着我的面颊,抬眼望去,树上开着不知名的花儿,有的树上还挂着几个红灯笼似的柿子。真是个秋色诱人的景象,我不由地迎着太阳朝前方走去。

  仿佛待到山花烂漫时,梅在丛中笑的意境,正在我心头弥漫开来。

  文/梁冬梅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88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