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随笔 > 艾默生随笔3篇

艾默生随笔3篇

时间: 乐平653 分享

艾默生随笔3篇

  《爱默生随笔》该书的作者爱默生是一位塑造了美国人心灵的思想宗师、散文家和诗人,被尊为近代"美国文艺复兴"的旗手。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艾默生随笔,希望大家喜欢。

  艾默生随笔:做独特的自己

  有一句话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妒忌别人是无知的表现,而模仿他人则无异于自杀。世界上的每一件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也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每个人的能量和潜力都是巨大的,除了他自己,别人是并不能够充分认识到的,即使是他自己,也是要尽力去试验,因为只有在行动之后,才能够知道自己能力的大小。

  一件事情在经历之后总会在大脑中留下点什么,但是在有的人那里,却也许什么都不会留下。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内心的观念是来源于自己的,如果是适合自己的,那么将会带来很好的作用。世界是不喜欢懦夫的,如果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竭尽全力,并且干一行爱一行,那么他就会感到无比的充实与快乐。相反,如果他做事总是心猿意马,浅尝辄止,那么他的内心就会永远是痛苦的。他的才能和潜力就会离他而去,他就不会有什么深沉的情感和思想,他在生活中也就不会有什么创新,这样的人显然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相信自己吧!上天总是喜欢帮助那些自己成就自己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学会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位置,融入身边的这个社会。伟大的人物从来都是这样做的,他们总是以饱满的热情生活着,敞开心扉,向他们所处的时代吐露自己的心声,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凭着自助的力量成功了。我们同样是人,那么我们就必须以同样的心态来接受命运的挑战,而不是只蜷缩在角落里伤心落泪,也不应该做革命来到时望风而逃的懦夫。那样是没有用的,而是应当做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做一个大众的拯救者,做一个开拓者,在混沌与黑暗中奋力前行。

  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就必须做到敢于独立行事和自立自强。一个人想要拥有不朽的荣誉,成就伟大的功名,那么他就必须不为虚名所累,放松自己,自强自立,这样他将会拥有全世界。

  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很有名望的牧师,他说他的工作就是向人灌输教会那些条条框框和老掉牙的教条。我对他说:“如果我能够凭着自己的力量来独立地生活,那么我与宗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生命的原动力就是来自低级的生活,而不是来自于一种高层次的境界。”我回答说:“在我看来,生命力似乎并不一定要来自高层次。如果我是魔鬼的孩子,那么我就可以从魔鬼那里获取生命的源泉,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啊。对我来说,没有什么规律是神圣的,除了我自己以外。”好和坏都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一正确的就是顺从我的本性来生活,唯一错误的生活态度就是违背自己的意志生活。

  一般的人会认为,美德与其说是一种规范,倒不如说是一种对规范的遵守。有的人认为自己向往并努力获取美德是在为自己赎罪。我不愿意赎罪,我只愿意正常地生活。我的生活是为了生活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为了某个人的想法而存在的。我宁愿它是平淡无奇的,因此它就是真实而宁静的,我不愿意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我希望过一种完整的生活。我努力寻求的是一种作为人存在的基本证据。我不会为我本来应该享有的权利而付出代价,虽然我的天资可能很低劣,但实际上我还是在真实地生活着。

  我所必须做的就是那些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而不是别人认为我所必须做的事情。这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都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够有所收获的事情,完全可以作为区别伟大和卑劣的标准。坚持这一标准之所以十分困难,就是因为常常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才是伟大的。在这个世界上,顺从于别人的意志是容易的。在离群索居时,顺从于自己的本性来生活却是很不容易的。然而,伟人在喧嚣的尘世中,仍然能够完全轻松愉快地保持独处时的独立性。

  人们之所以要拒绝那些已经变得僵死的习俗,就是因为它总是在消耗着我们的力量,使我们的人格变得日益模糊。然而只要你从事一项符合你本性的工作,那么我就能够从中了解你。从事这样的工作,你就会逐渐地充实自己。

  但社会上更多的人喜欢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他们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们的眼里,真正确切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很多人长期生活在虚假之中,这就会把他们的弱点都暴露了出来,他们会逐渐换上一副最驯服的、像蠢驴一样可笑的表情。而有的人却不愿意与习俗同流合污,那么世界就会用它的不满对他怒目相视,因此一个人必须善于察言观色。但是如果我们与其他人的可恶针锋相对,那么他就会有所收敛。在很多情况下,软弱是不可行的。

  一个性格坚定的人可以在面对任何人的愤怒时泰然处之。毕竟多数人的愤怒都是以体面和慎重作为前提的,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因为他们自身也有着很多的弱点。但是当愚昧和贫穷的人们被鼓动了起来时,当那种处于社会底层的野蛮暴力被触发而咆哮不已,露出狰狞之态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恢弘的气度和宽阔的心胸,那么你就不能够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把沧海横流看做是清风明月。

  如果我们把言行一致奉若神灵,那么我们就不能够自助自立。因为我们总是觉得别人会从我们言行中推知我们的品格,所以我们就会过分看重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我们不愿意因为我们言行的前后不一致而让他们失望或者损害了名声。

  但是,你为什么要在任何的时候都使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保持一致呢?为什么仅仅是为了不使你的话与你过去的话相矛盾,就放弃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呢?即使你自相矛盾了,那么又能怎样呢?我们应该记住:永远都不要过分相信你的感觉,不要把过去

  带入到现在,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远生活在新的一天里。

  保持前后一致的愚蠢念头喜欢纠缠那些见识浅陋的人,并且会受到那些平庸不堪的政客和教士所偏爱。一个伟大的灵魂如果被这种念头所干扰,那么他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如果他硬要什么都要保持前后一致的话,那么他就会总是生活在不安之中。

  艾默生随笔:绽放生命之光

  死亡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在这方面我们所有人都接受过一种相同的教育:一个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更为残酷的是,那些从野蛮民族收集到的关于死亡的大量恐怖的现象,进一步增强了人类阴暗忧郁的情绪。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死亡已经不再可怕,而是被看做很自然的事情,人们也坚信这一点。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位智者让别人在他的墓碑上写上“思考生活”,这反映了人们在观念上的进步。没有了对前生和来世的过分忧虑,只是努力地把握现在,使现在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这才是你活着的职责所在。不要把生命浪费在怀疑和恐惧上,而应该专心致志地干好眼前的工作,要坚信现在的良好表现可以为未来的日子奠定一个最坚实的基础——死亡并不可怕,只要你知道怎样去生活。

  一个有思想的人对于生活会很执著,但是对死亡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他已经感悟到了生的价值与死的玄妙,所以才能够坦然地面对它们。一个世俗而平庸的人是害怕死亡的,甚至是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这大概是因为他还没有参透人类生死的玄机。

  小鸟因为胆怯而不相信自己的翅膀,但是几次试飞的经验马上就能够使它抛弃这种恐惧。马可•奥勒利乌斯有一句格言:“如果上帝与我同在,那么死也是辉煌的;如果失去了上帝,那么即使活着也是悲伤的。”我想,所有卓越的头脑中都有着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如果你认为生命是最有价值的,那么最有价值的生命将会伴随你一生;如果你认为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毫无意义的生命也会与你相随。米开朗基罗的一位朋友曾经对他说,他为艺术所作的不懈努力肯定会使他认为死亡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但是米开朗基罗却坚决地反驳:“绝不是这样!如果生命是快乐的,那么死亡也是上帝对我的召唤,一点也不会让我感到悲伤。”

  让我们再来看看孟德斯鸠的观点吧:“即使灵魂不灭是错误的,我也决不会因为信仰它而感到一丝的懊悔。我坦率地承认我不像无神论者那样——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决不愿意放弃灵魂不灭的观念来换取某一天的幸福。我很高兴地相信,我能像上帝一样不朽。这种信仰与形而上学的观念给予我永恒生命的无穷希望和活力,我永远不会放弃它。”

  生命是美好的。既然生命如此美好,那么就让它继续下去吧!每个热爱生命的人都会希望生命存在。

  通过对思想和信仰的进一步探究,我们发现,热爱持久和永恒是人类的本性。从科学诞生的那一天起,永恒的信念已经在人类健康的头脑里扎下了根。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体验着喜怒哀乐,对周围易逝的事物和自己短暂的生命常常会感到惴惴不安。我想,那些自然科学家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信仰才去探索那些关于宇宙的奥秘,他们要用自己的发现来确定永恒的价值,聆听上帝伟大而又美好的祝愿。

  人们总是渴望时间能够无限,渴望事物能够永恒。我们热爱永恒,希望万物都能够不朽。然而,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又真真

  切切地发生在我们周围。如果事物轻易就走向灭亡,那么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唤起人们关于永恒的想象的。例如一支蜡烛,不管是一英里长还是百英里长,都无法把它与永恒联系起来,因为人们明白,蜡烛早晚都有燃尽成灰的一天。只有永不熄灭的火焰和永远长明的灯盏才能够使人们联想到永恒。太阳和恒星就是这样,因为我们还没有探知它们产生的时间,所以也就无法知道它们还能存在多久。因此,我们一直对它们保持着神秘的崇拜心理,并把它们看做永恒的象征。但是,星云理论却对太阳和恒星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形成的永恒形象和地位构成了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太阳和恒星就像动物和植物一样,终有一天也会消失的。

  我们能够从追求事物永恒和灵魂不朽中获得什么呢?上帝对此总是保持沉默。在我们看来,这些所谓的永恒与不朽不过是某种象征,它能够使人们从日常的琐屑生活中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都在思考着人是必然死亡的可怕

  结局,那么我们所有的激情与奋斗,看起来都会是那么荒谬和可笑——如果是这样,那么,傻子将成为最荣耀、最幸福的人了。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它用象征永恒的事物来指引人们前行。

  我们热爱生命、知识和力量,因为它们都是美好的。相信事物的永恒将会使我们在生活的追求中永远不会选择放弃。

  生活时刻在教育我们,即使是在尚未知晓的时间和空间里,仍将体验到更多的美与幸福。人类创造的艺术与文明哺育着我,给予我心灵的慰藉。我们决不应该画地为牢,而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上帝创造了万物,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我相信上帝,相信我无法看到的事物,也许那些事物是更宏伟更壮观的,那是上帝为我们准备的,等待着我们去认识。未来取决于我们所掌握的各种才能和努力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智慧、激情、希望、想象与理性。世俗的生活并不能限制我对精神和理想的追求。我们都希望伟大地活着,而不是卑贱地苟且偷生;我不愿意只为了我的安乐窝、果园、牧场和名画而生活,我希望过一种高尚的生活。

  艾默生随笔:智慧拯救灵魂

  人对于道德情感的直觉,是一种对灵魂规律的完美洞察,这些规律是自在自为的,它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而且不从属于任何环境。因此,在人的灵魂中存在着一种正义,这种正义的审判是迅速的和全面的。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那么他就会因此而变得高贵;如果他做了一件卑鄙的事,他也会通过这个行为而具有了这件事本身的卑贱;如果一个人摆脱了污浊,那么他也就同时拥有了纯洁;如果一个人弄虚作假,欺骗他人,那么其实他同时也是在欺骗自己,在故意忽视自己的存在。一个善意的人,会带着无比的谦卑来敬爱上帝。

  智慧具有迅速的、内在的能量,它的作用无处不在。它能够修正错误,改变世界的面貌,而且可以形成和造就一种和思想保持协调一致的事实。尽管它对生命的作用很难被感知和觉察,但是终究要与灵魂一样确凿无疑。凭借和依仗着这种能量,一个人可以成为他自己的上帝。一个人的个性和脾气永远都是显而易见的,不管他如何地打扮和伪装。

  做贼的人永远不可能发财,接受施舍的人也永远不能致富;即使是再秘密的谋杀最终也要败露,哪怕是最小的作假——例如虚荣的言行,任何试图给人造成一种好印象的尝试和企图,取悦和讨好人的外表等等,都会败坏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但是,如果你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那么所有的自然和精神都会用一种你始料不及和意想不到的推动力来帮助你;如果你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那么所有的活生生和没有感情的事物都将会成为你的担保人——甚至地下青草的根须都会为你活跃起来,激发你的聪明与才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和什么样的人联系在一起——受到一种亲和力的驱使,好人追寻着好人,恶人追寻着恶人。因此,灵魂按照它们各自的意向,或者走进天堂,或者步入地狱。

  仁慈的行为是绝对而真实的。一个人有多么仁慈,那么他就会拥有多少财富——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来源于这同一个精神,这种精神在不同的场合被赋予不同的名字——热爱、正义、节制,就像同一个海洋沿着它冲刷的不同海岸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一样。所有的事物都来源于同一个精神,而且所有的事物又都因为这种精神而和谐共处。当一个人追求善的目的时,他就会因为有了这种自然的全部力量而变得强大起来;一旦他远离了善的目的,那么他就会马上丧失力量或是依靠,他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深远的渊源,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小,成为一粒微尘,一个点,直到最后陷入一种不可救药的境地。

  但是,为了获得真理,我们必须在事先抵御那些没有节制的善意和怜悯的干扰,这就是真理的最高形式。在这个形式中,我们可以感受这种美德——它是一种有着严格的确定性的美德,与意见毫无关系。从内在本质到外在形式,它都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美德。所以,公正、勇敢、恢弘大度都会理所当然地从属于它,但是却没有人想到去赞颂它。

  是的,当一位混世魔王偶尔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你很可能会对他称赞不已,但是你却很少想到要去称赞一位总是做好事的天使。很坦然地把这一美德当做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来接受,这本身就是对它的最高褒扬。当正直的灵魂显现出来的时候,它们就会成为德性的皇家卫队,成为命运永远的预备部队和唯一的主宰者。你没有必要称赞它们的勇气,它们是自然的心脏和灵魂。

  啊,我的朋友们!在我们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汲取的源泉。有这样一种人,外界的威胁反而能够使他们重新崛起成为新人。危机往往会使大多数人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但是对于这种人来说,危机要求人们的不是用谨慎与节俭来渡过困境,而是以含蓄、坚定与视死如归的气概闯过难关。危机最终使他们出落为端庄、可爱的新人。拿破仑在谈到马塞那时说,只有在战火发展到燃眉之势时他才会成为他自己,只有当死人在他周围成排地倒下时,他那包含各种各样因素的力量才会被唤醒,他把恐怖与胜利当做战袍穿在身上。正是在深刻的危机中,在

  不知疲倦的忍耐中,在从不要求同情与怜悯的追求中,天使才会降临。这种艰难困苦是我们很少能够体验到的,我们带着钦羡的目光仰视着它们。让我们感谢上帝,赞美上帝,让它们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看了艾默生随笔3篇的人还看了:

1.工作励志的文章3篇

2.人生励志感悟随笔3则

67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