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人生哲理文章 >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文章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文章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文章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努力学习,怎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文章一:还年轻,不能就这样吧

  文/张璁

  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

  那年你18岁,手里拿着一纸录取通知书,忐忑却又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远方那座从未谋面的大城市。

  你哥们矫情地对你说,我们还有大把时间,想要什么就拼命去追吧,人活着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还能干点什么?

  一晃几年就这么过去了,最初的青涩很快褪去,曾经不顾一切地横冲直撞让自己头破血流,就像歌里唱的,

  易碎的骄傲撒落一地,你觉得自己算是跨过了山和大海,也穿过了人山人海。

  这些年,你不再把“再不疯狂就老了”当成口头禅了,你觉得心累,也老大不小了,不想再瞎跑了,找份安安稳稳的工作,老老实实买房、相亲、结婚、生子。

  可是一次朋友聚会,偶然间听闻当年的谁谁谁还在闯荡创业或漂泊打拼,不由得羡慕他们怎么还能那么有冲劲,而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有时你安慰自己,毕竟人各有志。

  可总还是有几个晚上你会彻夜难眠——不甘心,但又不知怎么挣脱。

  才二三十岁,不少人就觉得人生似乎已经可以一眼望到尽头,这辈子难道就真的只能这样了?

  现在不光是80后,就连90后都开始动不动说自己老了。

  于是年龄成了这代年轻人一个越来越敏感的话题,过了25就开始对年龄躲躲闪闪,要到了30就更是讳莫如深,所有人都恨不得年年都是18岁。

  其实我们怕的不是年龄本身,而是年龄背后已经被社会固化下来的一整套“规定动作”——人生阶梯上的每一步都被贴上了最后期限,我们就像拿着相同的剧本演戏,差别不过是谁演得更逼真而已。

  可谁也不敢扔了剧本,随着年龄渐长,连一点点改变台词的冲动都成了一种羞耻,随时都有被身边的人讥为不成熟的风险。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些年青春怀旧的电影越来越多,票房越来越火,但去影院怀旧的主力却是还未老去的80后、90后。

  罗曼·罗兰有过这样的观察,他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其实,我倒觉得现实远非他所描述的如此消极,但作家往往擅长以言语的机锋,给世人以当头棒喝。

  在二三十岁的年纪上就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人生,光是写下这句话我都觉得可笑。

  睿智如孔丘,到了四十才不惑,到了五十才知天命,身处现代的年轻人何苦早早就埋葬了自己的青春期?

  年轻,不成熟并不是一种罪过,而是不急于给自己定型,是还能尝试人生的各种可能性。现实中我们太希望自己能“快速成型”,可年轻人轻易地放弃对其他可能性的好奇,无异于杀鸡取卵。

  或许很多人也曾用力思考过所谓的“捷径”是否真的是捷径,可结果也没得出个所以然,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因为想得太多,而经历的太少吧。

  套用句滥俗的说法,年轻本身无关年龄,而只关乎心态本身。抛开眼前这点鸡毛蒜皮,放到整个一生的尺度上来看,今天的稳定未必真是稳定,而今天的冒险也未必真是冒险,结局都是要走出一段路再回望的时候才看得清。

  所以还年轻,为什么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呢?毕竟还年轻,这辈子还可以有些不一样。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文章二:草根终有逆袭日,人生再无回头时

  文/徐嗖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

  我曾说我最羡慕的人生状态是:身体苗条了,精神丰满了。

  有人则问我:我的状态正相反,那该怎么办?

  我说:为何不愿意反转人生,逆转未来,去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呢?

  他又说:万一我反转了自己,人生还是一篇灰暗,岂不是白费了力气?

  我久久无言,最后打了八个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我们总是在害怕前途迷茫,害怕白费功夫,害怕努力到无能为力。

  但是我宁愿白费功夫,宁愿把事情做到无能为力,我也要坚持下去,因为不去做,就永远都不会有改变。在人生的质变还没发生时,你看似白费的功夫就是一点点的量变,没有量变哪来的质变。

  其实生活就像一条隧道,既然你还没看到未来发出的光亮,又怎么能停下脚步呢。一旦停下,你便永远都要站在黑暗里。

  你是愿意一直在黑暗里徘徊,还是不管这条隧道有多长都要努力奔向光明,挣脱黑暗?或许奔跑的时间很长,或许道路并不平坦,换个角度思考,人生最差的结果于你而言不过是大器晚成。

  二

  我有个朋友,大学还没毕业,便远离家乡,只身前往北京。当时,她的家人都极力反对,认为一个女孩子家家跑到千里之外的大城市生活,没了亲戚朋友的照应太艰难了。可她却一心想要实现梦想,咬定心思要出门闯荡。

  小姑娘很倔,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于是家人只好说:那钱就不给了,你要是在北京活得下去,你就去吧,要是不行,你老老实实回来。

  就这样她拿着自己好不容易存下的一点零花钱,扛起行囊出发了。

  初到北京,那段奋斗的日子很艰苦,房子租最差的,吃饭吃最便宜的,加班经常很辛苦,忙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情。偶尔偷闲,朋友想请她看个电影,她都只敢看午夜场,怕当天要加班。即便是看电影也只是个形式,她往往坐在电影院里没看几分钟,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对于她来说,没成想睡觉都是要花钱买票才能做的奢侈事情。

  我们都曾担心她无法在北京坚持下去,然而她却从一个收入不忍直视的小实习生,最终成为了一个能够在北京舒适生活的亮丽白领,拿着让无数同龄人羡慕的工资。

  我从来没听过她抱怨生活的艰辛,只见她更加卖力地奋斗。

  她说:我从不管事情的好坏,你只管把目的先放到一边,做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无论你想要什么,最后都会实现的。越是害怕失败就越容易失败,你必须逼着自己克服焦虑去做事情。人要是不逼自己这么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有时候,我们前怕狼,后怕虎,反而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但是那些不过分担心前途未卜,只管一心做事的人,往往都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三

  说起担忧前途未卜,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前一阵和一位作者前辈吃饭,餐桌上,我说我对自己的未来很担忧,害怕做不成事情。

  他说:你想像一下,一年后的你最乐观的情形是什么样子的?

  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作者,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大概就是最乐观的情形吧。

  他接着说:那么你要成为这样的一个人,需要干什么?

  我恍然大悟,我要成为这样的人不正是要做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么。

  其实年轻人愿意多思考自己的未来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最怕想得太多,做得却太少。假如你能脚踏实地地思考自己最乐观的样子是什么样的,那也请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吧。

  酒足饭饱,前辈最后送了我两句话:一是,做事情以始为终,你会发现其实你现在做的和你能想到最后在做的没有任何区别。二是,你只要把自己能做的做好,不要担心没有机会,让机会自己来找你。

  四

  梁启超说: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成功太容易,收获又比预期更加丰富,目光短浅的人往往沾沾自喜,而深谋远虑的人反而引以为戒。这句话,反之亦然。

  成功要是太艰难,收获远不如预期,浅薄的人或许早早放弃,坚持的人反而在吸取经验,收获知识。

  有一句话不是这样说的么:那些没有杀死你的事物终将令你更强大。所以,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白费的功夫,也没有永远黑暗的前途,有的只是没有耐心,不肯努力的人。

  其实啊,一个人想要做成事情,两点很重要,经验和耐心。所以,那些你白费的功夫都将成为你的经验,那些踽踽独行的时光也将磨出练你的耐心。

  想要实现梦想,抓住成功,不管时日多长,不管坎坷多少,你要做的就是确保你走在路上,你仍在努力。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你的养分,助你茁壮成长。

  道理真的很简单,你只要相信:草根终有逆袭日,人生再无回头时,所以你只能勇敢向前,因为命运从不亏待勇敢奋斗的人。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文章三:致迷茫的你,问问自己真的努力过吗?

  (一)

  一妹子发私信给我,很长很长的一段话,说自己很笨,在读大二,不喜欢目前的专业,学不进去,做什么都没天赋,又找不到兴趣点,不知道从哪下手。不过她也有野心,不愿意这一辈子就这么庸庸碌碌的老去,她想挣很多很多的钱,想过更好的生活,更不想辜负对自己满怀信心的父母。她想知道,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妹子用了很大的段落去叙述父母对她的期望,以及父母为了支撑那个家付出的辛酸苦楚。

  她妈在超市做理货员,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要起床,走很远的路赶到超市上班,中午带点剩饭剩菜微波炉里凑合着吃,有时候要把大箱大箱的货物从仓库搬到店里。

  她爸却是在偏远的乡下教书,周末才能回来一次,其余时间都呆在学校里。

  她爸妈省吃俭用,每个月打给她的生活费却从来不会少。

  看到那些句子的时候,我鼻子突然就酸了,忍不住地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情感上产生的共鸣,我顺手点进去看了妹子的微博,两小时前,她发了一条关于某某明星的讨论,三小时前则是关于一条对某某韩剧的吐槽,以及各种笑话段子,自拍……发微博数量6000条。

  我不是反对发微博,只是我一个玩微博三年的人,一共才发了600条,她居然发了6000条。

  她不是迷茫,她知道自己的情况,有想要守护的人,也有想要扞卫的梦想,不安于平淡,却又不愿付出努力。

  我一瞬间有点难过,难道父母用半辈子的繁琐庸碌,辛酸苦楚,换给她一段可以安静学习,不受物质所困扰的时光,不值得她付出一丁点的努力吗?

  我不反对大家看韩剧,但我讨厌你一边大声嚷嚷着,自己的梦想还很远,一边吐槽《太阳的后裔》剧情设置不合理。

  我不反对大家用社交软件,但我反感你,一边刷屏聊天发朋友耍自拍,一边说找不到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办法。

  我不反对大家追星,但我不能忍受你一边花着父母的钱买天价演唱会门票,一边哭诉,自己不够好辜负了爸妈的期望。

  上帝给你的所有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现在你浪费青春换来的片刻安逸,未来要用半辈子的辛苦劳作去偿还。

  (二)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用那种方法达成目的,只是迈不出那一步,还会给自己找好多借口,没天赋,没毅力,不感兴趣……

  一集韩剧一个小时,一般来说差不多有20集,看完十部韩剧,会用掉整整200个小时。

  这还不算在微博上,微信上吐槽剧情,讨论人物形象,偶尔八卦一下明星私生活的时间。

  打一局匹配一般花四十五分钟,不过你当然不会只打一局。

  看一集娱乐综艺一般一两个小时,你还会不断的刷微博,刷朋友圈。

  看一本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怎么也得用上四五十个小时吧,当然你还得感激作者给你本完结的。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反对,说这是享受生活,这是娱乐方式,要有生活质量,不能活的太死板,否则人生多无趣啊。

  只是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应该努力拼搏。

  当然,喜欢安逸的生活也无可厚非,只是如果你真的安于平淡,就不会抱怨这样的人生太过乏味,距离曾经的梦想越来越远,想要守护的人愈发地老去。

  既然你选择了在这个熙熙攘攘的闹市里过着舒适平淡的生活,就不要问我往哪走才能到达真正的屠龙之路,怎样才能留给世界一个遥不可及的背影。

  一小时至少可以背熟30个单词,十部韩剧的200小时,就可以背完6000个,四级考试大约只用考4500个单词,你口口声声哭诉着四六级没考,雅思没过,人生真是太艰难了。可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是真的在努力,还是仅仅感动了自己。

  很多人早上赖被窝,睡懒觉,一起来就开始反省自己,又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在心里和自己说,明天一定要早起,结果晚上十一点,却把早上自己对自己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玩着手机刷着微博到深夜凌晨。

  有个读者看到我去年的一篇文,说是下定决心好好考研,每天早上五点在我微博里打卡说早安,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四个月了。

  自律的生活,学习,看书,早起,背单词,都不会像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是你如今有后路,生活尚未把你逼到那个份上,尚有人替你抗下所有的苦难。

  (三)

  生活还有后路,你的人生也还留有余地,所以你还能选择舒服地过着。

  当你真的被生活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你还能继续看韩剧,玩游戏,刷微博看段子的生活吗?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男主人公被逼的走投无路,没地方住的时候,带着自己儿子在地铁站的男厕所睡了一晚上。凌晨时分,有路人哐当哐当砸门想进来上厕所的时候。男主人公一手捂着儿子的耳朵怕吵到正在熟睡的儿子,一边害怕那扇门被砸开了。

  很多人都说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哭了,可我一点都不同情男主人公。

  为什么一定要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想着去改变,在日子还可以的时候却选择了安逸。

  妻子选择离开,去纽约找份新工作,妻子分明是爱着他和儿子的,却被生活压榨的惨不忍睹,每天要连续工作16个小时,可是连房租都付不起。

  即使他后来开了自己的证券公司,他变成闪闪发光的人,可是再找也不到那个爱着他的妻子了。

  是啊,有人说,我们人生最差的结局也不过是大器晚成,可是我真的好害怕,在我们浪费时光等待大器晚成的时刻,一不小心丢掉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甚至不能保护那些爱着我们的人。

  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

  我只能希望你早一点长大,早一点觉悟,早一点担起生活的重任,早一点明白努力奋斗的意义。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你不会因为没钱而窘迫害怕;

  当你遇到喜欢的姑娘的时候,不会因为面包而迫不得已放弃爱情;

  人生从来没有后悔这个说法,只是有些东西错过了就变成了不能挽回的遗憾。

  我好怕自己最后真的大器晚成,站在人群里闪闪发光的时候,那些我想要守护的人都不在了。

  如果你有一丝一毫的懈怠,都是对爱的辜负。

  
看过“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高中生激励学生文章

2.激励学生学习的散文

3.鼓励学生学习的好句子

4.关于鼓励学生学习的演讲稿3篇

5.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句子

142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