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人生哲理文章 >

关于有意义蕴含深意的哲理文章

时间: 析娜1196 分享

  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有意义蕴含深意的哲理文章精选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1.在等待中积蓄力量

  在澳大利亚,有一些生物具有逃避时间的能力。夏季,围巾蜥蜴会在食物不足的时候进入半休眠状态,来逃避难熬的时光。此时,它们新陈代谢的速率只有正常状态下的三分之二。这个状态下的围巾蜥蜴每周才进食一次,因此只会花很少的时间去觅食。但这并不意味它们不会碰上天敌,黑鸢就常常盯着它们。为了逃脱猎食者的捕杀,蜥蜴会迅速将自己切换到安全状态。它会出人意料地奔跑,然后以惊人的速度跳上最近的一棵大树上。大树是安全的避难所,无论是对付猎食者,还是太阳的高温,都是如此。躲到树上之后,围巾蜥蜴又迅速恢复到半休眠状态,它只能对太阳的移动做出反应,保持自己始终处于树阴之下。依靠假死状态,围巾蜥蜴度过了整个夏天。

  动物界还有状态更深的假死,那就是将休眠状态的身体冰冻起来。凌蛙会在冰雪到来时进入冬眠状态。冰对一般的动物都是致命的,这种蛙也不例外。但是凌蛙可以在每个细胞内分泌葡萄糖,这些葡萄糖正是天然的防冻剂,能保护凌蛙的重要器官。同样,在冬天的时候,北美洲小井龟一半的身体组织也被冻结起来,它们也在深度冰冻的状态下度过冬天。这两种动物处在假死状态的时候,心脏会停止跳动,就像是死了一样。到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凌蛙和小井龟就复活了。它们的解冻顺序都是从内到外,先是心脏,然后是身体。一旦解冻,这些动物就会迅速利用仅有的几个月活动季节。

  对于哺乳动物来说,生命的长短和身体的大小也是成正比的。象鼩很少能活过两岁,而大象则可以活过60岁。但是在生活的步调上,大象比象鼩要慢上30倍。大象的心跳每分钟只有25下,而象鼩的心跳则可以达到每分钟800下。看起来,大个头的迟缓动物比小个头的敏捷动物有着更长的寿命,但实际上,它们却有着近乎同样的心跳总次数——心脏在跳动8亿次以后,大多数动物都会死去。

  当然,捕食者也会在寿命极限到达之前提前倒下。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唯一面临的威胁,就是随年龄增长所带来的身体压力。肌体的不断劳损和修复会渐渐要了它们的命,毕竟肌肉只能被修复一定的次数,而不是无限。举例来说,一只年迈的狮子在捕食一头斑马时,斑马的反抗和逃跑在无形中折损着狮子的身体。所以,在不必要的情况下,狮子是绝不会奔跑的。

  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但围巾蜥蜴、凌蛙、小井龟。、大象、狮子等动物却在静止中保护住了自己的体能储备,从而活得更长寿。它们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在等待中积蓄力量,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2.龙血树的生存智慧

  非洲西部加那利群岛的高原上怪石嶙峋,土壤十分稀少,且几乎长年不下雨,很不適合植物生长。然而,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却生长着一种奇怪的树——龙血树。说龙血树奇怪,主要是指它奇怪的外形——高高的树干上面连着很多密密麻麻的树枝,它们交织在一起,树枝上是绿色长条状叶片,叶片密密麻麻地长在树枝顶端,且树枝和叶片呈漏斗状向上逐渐展开,远远看去就像一把遮阳伞。

  其实,龙血树把自己长成伞状,是为了适应加那利群岛长年不下雨的恶劣环境。

  原来,这里虽然不下雨,但早晨有从海洋上飘过来的带有水分的雾气。雾气遇到龙血树的枝叶会凝结成水滴,水滴顺着漏斗状的树枝向下汇聚到树干上,然后再顺着树干流向树的根部,保证了树的水分供应。

  太阳出来后,气温很快升高,地面上少量的水分都被蒸发殆尽。然而,龙血树自己就是一把遮阳伞,正好遮住自己的根部让它不被阳光照射,从而保护了根部,让土壤中的珍贵水分不会迅速蒸发。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龙血树没有选择和它对抗,而是选择了适应,把自己长成伞状,这样就能收集到水分,并能锁住水分,这正是龙血树的生存智慧。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误导,认为奋斗就必须和艰苦的环境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哪怕是碰得头破血流也要勇往直前。

  孰不知,还有另一种奋斗方式是适应,就像龙血树那样,在苛刻的环境面前学会保存实力,适时地改变自己。

  3.像兔子逃命时,一样奔跑

  经亨颐是我国近代的著名教育家。1920年,经亨颐在浙江上虞创办了春晖中学并出任首任校长。一天,有个学生满面愁容地跑到经亨颐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他说自己已经尽力用功读书了,可成绩却总是好不起来。经亨颐笑了笑,问:“那么你到底是怎么尽力的呢?”

  “每天我都是最早到学校的,而且每一节课我都听得非常认真,做笔记也非常细致,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立刻做作业。”那个同学说。经亨颐点点头又问:“我考你一道题:有只野狗在草原上发现了一只腿部受伤的兔子,野狗连忙去追兔子,可兔子却跑掉了,你知道这只受伤的兔子为什么能跑掉吗?”那个同学想了想说:“一定是这只兔子离洞特别近!”经亨颐一听就笑了,他拍了拍这个同学的肩膀,说:“或许也有这样的可能性,但真正的原因在于,野狗只是‘尽力’去追,兔子却是‘尽全力’在逃,因为野狗追不到兔子顶多是挨一阵饿,但兔子如果被野狗追上就没命了。所以不是你不用功,而是你没有尽全力。”

  “‘尽力’和‘尽全力’只是一字之差,有这么大差别吗?”那个同学有些不以为然。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中间其实隔着一座大山呢。”经亨颐接着说,“比如你每天虽然来得早,但你有没有第一个开始读书?比如你上课虽然认真,但课后有没有看课堂笔记?比如你放学后虽然一回到家就做作业,但你完成作业后有没有多复习多预习?所以,不是你做得不够好,而是你被‘尽力’阻碍了发挥最大的潜力。你想在学习上取得突破,就不能像野狗一样‘尽力’去追,想着能追上就追,追不上就算了,而要像兔子逃命时一样‘尽全力’去跑,非要逃掉不可!”

  那个同学这才恍然大悟。此后,他就打破了自己所谓的“尽力”,而是“尽全力”去学习,半年后,他成了全校的第一名。

  “尽力”和“尽全力”,是一字之差,却也不是一字之差。这相差的一个字,代表的是态度,是决心,更是毅力。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些同学做这个能成功,做那个也能成功,而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上不下,中不溜儿?

  有时候,同学们也会和故事中的那位同学一样感到疑惑:自己也很努力了呀,和成绩好的同学一样上课,一样做笔记,花了一样的时间,可为什么结果却不同呢?无他,花的那些时间里,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专心致志,尽了全力,而你可能精神没那么集中,没能尽全力。仅此而已!

398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