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材 >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

时间: 明敏1093 分享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

  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和其他科目有所不同,他知识点虽然不难但是有很多,所以想要考的好成绩就要懂得怎么归纳知识点。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一)

  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

  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议论文,也叫论说文。这种文体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报纸杂志中的社论、评论、杂感等,还有生活中的演讲、辩论等都属于这种文体。

  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一篇议论文,无论是立论、驳论还是两者相结合,都有明确的论点。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和道理两种基本形式。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那么,怎样阅读议论文呢?

  一、找准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谈骨气》一开头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想和做》;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需要读者从诸多的信息中筛选提取,归纳概括。

  二、分析论据论据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

  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

  三、明确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四种: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多数议论文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二)

  认识修饰句子的方法

  1、比喻句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 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X)

  2、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夸张

  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排比

  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设问

  自问自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反问

  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疑问

  提出问题。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

  拟人句: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排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反问句: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夸张句: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三)

  掌握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

  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

  2、问号(?)

  问句末尾的停顿。

  3、感叹号(!)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这儿风景真美啊!

  4、逗号(,)

  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如:他来了,又走了。

  5、分号(;)

  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如: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大水泡。

  6、顿号(、)

  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起注意。如:她说:“我明白了。”

  8、引号(双引号“ ” 单引号‘ ’)

  引号的三种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

  如:她说:“我明白了。”或: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B、表示强调,引起注意。

  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表示意思否定。

  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 他问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省略号(……)

  省略号有四种用法:

  A、表示引文内容的省略。

  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里很感动。

  B、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

  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表示话没说完。

  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书句号( 《 》 )

  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如: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破折号(——)

  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如: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C、表示声音延长。

  如:“嘟——”火车进站了。

364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