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阅读答案 > 烦恼结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烦恼结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时间: 丽仪1102 分享

烦恼结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烦恼结,读了徐志摩的《烦恼结》,大家有什么感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关于烦恼结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烦恼结的阅读材料

  1922年前后,对于日后在诗坛上负有盛名的徐志摩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年代。其时,他正被“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处于种不可解脱的感情缠绕中。

  他是于1918年8月离开北京大学,转而到国外留学的。

  想当初,在他颇有实业家气度和才干的父亲徐申如先生教海影响下,聪慧有余而深沉不足的少年徐志摩也曾雄心勃勃,立志振兴实业,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他少年豪兴正浓,喜欢发议论,十四岁作论,纵谈唐朝时哥舒翰潼关之败的原因;十五岁后入杭州府中学,“聪明冠全班”,和他同学的郁达夫说,每次作文,他“总是分数得最多的一个”。想那时的生活,真是寸寸生光辉,少年陶醉在虹彩四射的梦里。

  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到美国克拉克大学后,徐志摩选择的专业是社会学。行前,他曾作《徐志摩启行赴美文》分送亲友,以表示自己此去要学古人万里觅封侯的雄心壮志。文章漂亮夸饰,是地地道道的“徐志摩风格”: “耻德业之不立,遑恤斯须之辛苦,悼邦国之殄瘁,敢恋晨昏之小节,刘子舞剑,良有以也。祖生击楫,岂徒然哉!”“摩少鄙,不知世界之大,感社会之恶流,几何不丧其所操,而入醉生梦死之途,此其自为悲怜不暇,故益自奋勉,将悃悃幅幅,致其忠诚……”

  文情跌宕,一波三折,就文章说,确属上品,无怪乎当时就脍炙人口,到处传咏。但太夸太露,就有失坚实。太热烈了往往是不能持久的。不见自然界中吗,最活跃的生命,瞬间便消灭,而永远沉默的东西才能保持永恒。

  初到美国时,徐志摩非常努力。他给自己规定了日程:“六时起身,七时朝会,晚唱国歌,十时半归寝,曰问勤学而外,运动跑步阅报。”完全是一个规矩学子剔励自重的样子。

  修完社会学课程,装满了一脑子的相对论、民约论,他又在美国按照规定的步骤学习银行学、经济学、政治学。徐申如先生舍得花大钱,把独子送出国外,是准备要儿子将来在金融界、政治界讨出身的。这期间的儿子也的确没有辜负期望,努力上进,学业优良,还如一切青年志士一样,关心政治,喜欢讨论各种政治学说,后来出了名,被人称作“鲍雪微克”(即布尔什维克)。

  两年后,雄心勃勃的徐志摩放弃博士学衔的诱惑,转而到了英国。直到此时,他的志趣仍很专一。到英国来,他是想入剑桥大学跟哲学家罗素学习。那时的留学界有一种风气,作兴各自抱一个外国名人做牌号。如胡适之于杜威,梁实秋之于白壁德。好像是一种荣耀。老师出名,学生也跟着叨光。可以相信,徐志摩并不全是出于这种念头。他对罗素,崇拜的成分更多,称之为“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即伏尔泰),他只想跟罗素“认真念一点书”。

  没有料想到,徐志摩被迎头浇了一瓢冷水。到英国后,罗素刚刚因为政治主张及私生活方面的原因,被剑桥大学除了名。这样,徐志摩想择师而学的计划也就落了空。

  要说,这也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徐志摩像是遭到天大的打击似的。自怨自艾,颓伤、消沉、无聊,犹如一只渴望飞翔的鸟,猛地被折断了翅膀,匍匐在地上,望着无边无垠的长空,再也鼓不起劲头。

  生活失去了追求,精神也就失去了平衡。经过一番周折,他在剑桥大学挂了一个学籍,但往日那种精进不懈的劲头再也没有了。他苦闷、寂寞,孤苦伶仃地漫步在康河(今译为剑河)两岸。美丽的夕阳、田畴,益增他惆怅、迷惘之情。太孤单了!孤单得心里发冷。他渴望慰藉、渴望温情,渴望心和肉体的贴近。

  烦恼结的阅读题目

  1.作者引用徐志摩那篇“启行赴美”的文章,这对塑造传主形象有何帮助?(4分)

  2.在外国留学有着很好的环境,徐志摩却遇到了哪些“苦恼”?请结合文本作简要陈述。(4分)

  3.徐志摩后来为什么会出现文中画线句子所描述的那种心境?请简要分析。(4分)

  4.像徐志摩那样,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烦恼结”,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遭遇”此情此景时该怎么办。(6分)

  烦恼结的阅读答案

  1.这能表现徐志摩想要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传主想效仿古代(南北朝)祖逖他们闻鸡起舞,收拾当时动乱的局面。同时也表现了他锋芒毕露的个性,这也与后文其烦恼形成映衬。(2分)引用这些内容,能直接增加传记作品的真实感并展示传主的才华。(2分)

  2.①有雄心壮志,想振兴实业,却没有如愿。

  ②才华横溢,雄论迭出,却没有得以施展。

  ③有很好的口才,有雄厚的家庭资本,却没有在金融界或政治界成功。

  ④想跟哲学大师罗素学习,大师却被除名。(每要点1分)

  3.留学美国时,思想进步,雄心勃勃;转而留学剑桥,本来想要有所作为的,导师罗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让他很不理解。(2分)这样的描述,既解释了专注内心的烦恼,又照应了标题。(2分)

  4.①徐志摩成长时定位较准,“只想念一点书”,如果我们也能如此,烦恼就会少一些;(2分)、

  ②既要关心“窗外事”,又不能过多地将心事付诸“窗外”,老师罗素被除名是与徐志摩无关的,如果他能及时调整心情,就不触景生情,导致烦恼之“结”解脱不了; (2分),

  ③心理承受能力要强,不能看到到打击这么重,就感觉到“遭到天大打击”那般沉重,而是想到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着我们,以疏解“倾恼结”。(2分)


猜你喜欢:

1.《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阅读题的参考答案

2.《逍遥游》中考阅读题的答案

3.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阅读题参考答案

4.郑愁予《错误》阅读题的答案

5.《有才不能任性》阅读题的答案

372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