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阅读答案 >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

时间: 惠敏1218 分享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

  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学习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阅读答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发挥朗读的方法

  朗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使人在反复朗读中潜心涵泳、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捉作品艺术形象,明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会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化古人的神气为自己的神气。久之,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熟稔词语、贯通语法、修辞规律,形成灵敏的语感。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主要手段。诗词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需要反复朗读,才能了解诗意、体会诗情、领略诗境。因此可将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精讲多读、以读代品、领略诗境。在现当代语文教学论的语境下,朗读在古诗文阅读鉴赏之中有重要的作用。朗读可以体现个人对文本内涵的自我阐释,可以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可以调节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节奏,可以使读者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完成审美的再创作。朗读还具有净化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具有对语言的仿拟作用等。既然如此,如何使朗读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呢?

  一 要善于营造朗读情境

  朗读需要朗读者披文入情、析文入理,准确地把握古诗文文本的情感基调与变化脉络。古诗文写作年代离现在久远,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带着美好的感情投入朗读,尽情发挥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出形象生动的画面。但仅仅依靠文字、声音的媒介,仅仅依靠想象而入情入境,往往比较单调、空泛。因此,可采用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性的空间,这样朗读者可以更充分地亲近文本。营造朗读情境,要做到境与情谐,才能激发学生准确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可让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音乐的伴奏中,歌唱家雄浑的歌声与课文相同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未进入词境就产生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学生自然就会设想,一代文豪苏轼面对滔滔江水会抒发一种怎么样的情怀呢?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然后在雄浑豪放的音乐伴奏下朗读此文,让学生沉浸在文本的情感氛围中。

  二 要把握好朗读的时机

  阅读鉴赏课往往是朗读、讲解、赏析、讨论、问答等多种活动方式交错运用的,什么时候采用朗读的方式,采用哪一种朗读方法,才能取得好效果?这是值得斟酌的。为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了解其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可在讲析前指名学生朗读;为激发学生阅读鉴赏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在讲解中穿插播放专家朗读;为巩固对文本的识记,可在讲解后组织反复齐声朗读……朗读时机的选择,概言之,主要有讲解前的朗读,讲解中的朗读,讲解后的朗读三种。讲前朗读,是为进入文本预热,要求将字句读通,音节读准;讲中朗读,是为深度阅读加温,要求读出情感滋味;讲后朗读,是为积淀内化铺垫,要求读熟,烂熟于胸。

  三 要发挥范读榜样效应

  范读是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专家范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是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方式。范读具有很强的榜样效应。专家范读,主要是借助音频、视频媒介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在语音的标准性、朗诵技巧的专业性等方面,无疑具备普通教师和学生较难企及的规范,是可供教师与学生临摹、借鉴和研讨、探究的标本。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专家范读,有助于营造艺术美的氛围。教师范读,是教师本人在课堂上的示范朗读,可能在语音的标准性、朗读技巧的专业性上会逊色于专家朗读,但由于真实的在场性,只要教师能以饱满的感情专注的态度来朗读,沉浸到文本中去,一样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古诗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课上要敢于范读;经由范读,把自己对文本情感内涵的感悟传达给学生,并引发对话。学生范读,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也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专家范读、教师范读的一种延伸,而且具有更强的平行影响作用。教师遴选班级集体中普通话素质好、朗读技巧较高的同学来示范朗读,在班集体中树立起一个小老师的形象,更利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 意识。

  四 要变换多种朗读方式

  在阅读鉴赏的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朗读方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教师要善于灵活变换多种朗读方式。选择与变换朗读方式,应该考虑到古诗文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采用领读,接龙读,分组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读等。比方说长篇叙事诗,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而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可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更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又如婉约词,境界纤柔轻盈,适合于女生个别读或小组读,豪放词,境界粗犷刚劲,则适合于男生个别读或齐读。交错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长度,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五 要将朗读与品析结合

  朗读是将文字的视觉形象转换语音的听觉形象的一种阅读活动。朗读,应该紧紧结合语言的品味、分析过程。怎样读,才能准确、生动、细致、真实地演绎出文本的情感内蕴?这就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品读。品味。分析文本语言的章法、句法,乃至用字、用韵等等,是提高朗读效果的重要前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点拨学生披文入情,理清脉理,分析句读,揣摩炼字炼句的技巧,体会作品的风格,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的朗读,才不会盲目、机械。例如教读《琵琶行》一文,对课文第二段中琵琶音乐描写的十四句诗的朗读,要表现出与琵琶曲旋律相应的高低起伏抑扬不定的节奏、语气,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赏玩、领会这十四句诗所表现的琵琶乐声的声音、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提示朗读的重音处理、停顿节奏等技巧。再如教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学生通过激情朗读后,初步把握了这首词的气韵,这首词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磅礴的气势?词人借描绘的形象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其中的词句美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研读,赏析词的具体内容,品味语言,含英咀华,准确的把握词的意境。然后选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设疑讨论,这样边读边赏,边赏边读,作者写景写人的精妙,旷达的情怀,豪放的风格就在学生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总之,学习古诗文,只有以多读熟读为基础,才能形成和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学语言,关键是练,教学古诗文要树立朗读也是练,而且是重要的练的观念。不仅教师的讲要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学生的练也要以朗读为基础。因此一定要把朗读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与词意,句意,文意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恰当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改变那种讲完课文后才要求朗读的做法。教学古诗文,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诵。每篇古诗文都要反复朗读,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这样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就会自然得到提高。

  旧书不厌百回读——探索文言文教学方法

  旧书不厌百回读——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与现代口语和书面语都有巨大差异,因此很多人认为没有实用价值,除了被动学习一些用以应付考试外,没必要花时间去过多了解。受此观念的影响,文言文教学很多都停留在疏通字词,讲解语法的表面,老师的引导枯燥乏味,学生的接受被动艰辛,甚至有“第二外语”之称,可见隔阂之深。课堂效率低下,也可想而知了。要想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深入地认识文言文的价值,这样学习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得到彰显。

  因为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有差距,就否定其学习价值,这完全是对文言文的一种简单片面的看法,忽略了文言文承载民族几千年的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只是从形式上去界定它,真可谓是买椟还珠、明珠投暗了。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文言文和汉字六书一样,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国家民族都所缺少的文化瑰宝。中国文言文遣词造句言简意赅,是最优美的书面语言,诵读即可让我们领略到韵律之美。更重要的是,诸子百家,历代典籍,都是我们祖先千百年以来方法的汇集、经验的累积、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最丰富的文化宝藏,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正如苏轼所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穿越千年时空的文言文,如果我们能反复阅读揣摩,深入思考,其中的知识、智慧一定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值得庆幸的是,新教学大纲也开始加强对文言文教学人文性的关注,明确指出:“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这无疑成为一种导向,引导教师注重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所以文言文教学, “学习一些文言知识,能读懂浅易文言文”,让学生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达到一定的语感积累,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只是文言文教学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文言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评价古代文学作品,领会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建构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胸襟,多元的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将古人的智慧为我所用,这样文言文学习就具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

  想让学生能够在精神上与古代优秀人士进行交流,感受到古文穿越时空的鲜活生命,并从中获得现实的经验,就需要探索形式多样的高效教学方法,其中整合有共同点的课文内容这一做法,是行之有效的。这种方式更利于学生对古人的思想融会贯通地去理解,并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下面就以“必修二”文言文单元教学整合为例,详述我怎样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内涵的挖掘、领悟。

  必修二文言文单元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前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三篇文章,针对学生刚踏入高中,既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又有进入新阶段学习的困惑,我根据三篇文章的主旨特点,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过字词关,疏通文章大意后,对时代不同的三篇名著做了如下整合,与学生一起“熟读深思”,去汲取内在的养料,来滋养现实中的自己。

  第一步围绕“人生苦短,立志需早”——体会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告诉我们的“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感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希望“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让学生意识到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怎样不虚度此生,避免“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悲剧发生,当然是要趁着年少,立下志向,而他们正是初定理想的黄金时期。

  第二步围绕“成功需条件,看待要理性”——理解王安石对成功条件的分析,增强看待成败的理性态度。王安石认为,成功需要志向、能力、外物三方面条件齐备,让他们依据王安石的观点,评价现代两位运动员的做法:一个是日本马拉松运动员圆谷幸吉,在东京奥运会马拉松获得铜牌后,轰动一时,成为日本国民崇拜的偶像。但由于巨大的社会压力和本身的伤病,加上运动成绩每况愈下,感觉已经不可能实现国民对他下一届奥运会夺冠的期待,于是在1968年1月9日,奥运会前夕,写下“我再也跑不动了”的遗书后自杀了。另一位登山运动员,登珠峰到8000米时他便放弃了,而他的队友都成功登顶了,下山后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登到山顶,他说:“8000米是我的极限,我没有遗憾。”看清了自身的条件,登山队员没有遗憾,在他的心中8000米就是自己的完美人生。由此可见:看清自我,把握自己人生的高度,就能铸就完美人生。

  要求学生引用王安石的话来概括两则材料的感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要学生内化理性的成败观,帮助他们在高中艰苦的学习、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保持积极而又豁达的态度。引导学生客观地思考以下问题1、关于志向:我是否有明确的目标?(要志当存高远,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2、关于能力:我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要量力而行,不过分强求力不能及的事)。3、关于外物:外在条件有那些利弊?(要顺势而为,要善于借助有利条件)。

  第三步围绕“生活多磨难,天堂由心造”——了解苏轼的经历,重点是三次被贬,及其在困境中的生活态度。苏轼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却又始终超脱于政治之上。无论是反对派当权,还是自己的党人得势,他过得都很“失败”。一任一任的皇帝私下都很喜欢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为他的朋友,可是他却遭到贬官、逮捕,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生活在屈辱中。然而,“他以天真无邪的心灵到处捕捉这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诗意的片刻,化为永恒,使我们大家都充实不少”。苏东坡最好的文章都是在被贬谪时写就的,却丝毫没有怨气,相反却表现出极其超远的视野和极其阔大的心胸,很重要的原因是苏东坡善于从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化传统中找到现实的出路。儒家激励他他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告诉他他消极出世,随缘自适,追求精神自由;佛教又教他超凡脱俗,避世完身,享受宁静。(儒道释三家主要观点,在其他课文整合中让学生有详细了解)

  在精神极度困窘的时候,苏轼是以什么为解脱方式的?引导学生再读《赤壁赋》,感悟苏轼的生活智慧:“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中的明月清风,给他的心灵带来宁静,让他“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所以只要多读书,见识广了,思维就会更活跃,心胸自然更豁达。

  第四步围绕“亦喜亦悲真生活,能屈能伸大丈夫”——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辩证运用学到的道理,借鉴古人的人生智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的最大意义在于运用。启发学生借助王安石和苏轼的观点,培养一种良好的调节情绪的方法,让学生用随笔的形式写了一篇心得体会。同学们各抒己见,感悟良多,其中一个学生举了另外的文言文“满齿不存,舌柔犹在”来谈自己的感受:老子求学于商容,有一次商容生病的时候,老子去探望顺便求教。商容见老子求学心诚,便意味深长问他:“人是先有牙齿,还是先有舌头?” 老子回答说:“先有舌头,因为人一出生就有舌头了,牙齿是后来长出来的。”这时候商容张开嘴巴,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又问:“舌头呢?”老子说:“还在。”商容说:“你知道为什么牙齿晚生而早落吗?因为它过于刚强。而舌头为什么得以长存呢?因为它柔软。这个道理不仅对牙齿如此,天下万物万事也都如此啊!”老子对此受益匪浅,倾尽一生将这个道理发展成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哲学。伴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就应该立下明确生活学习的目标,还要学会完善自己的个性,多看得到的一面,理性对待失去的东西。

  学生学习探讨文言文的热情,我深受激励,写了一首诗献给学生,与之共勉:

  献给即将踏入成人行列的大孩子们:

  天空不会一直万里无云,

  常常是风雨交加;

  月亮也不会总是圆满光辉,

  多数是残缺相伴;

  人生的道路也一样,

  有鲜花,也有荆棘,

  有坦途,更有坎坷。

  所以,可爱的孩子们——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时也很无奈,

  这些你都将独自去面对,

  高兴时你就大笑,

  难过时你就痛哭,

  但一定不要忘记——

  笑过哭过后还是要

  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

  勇敢地迎接新的一天!

  通过这个文言文单元的整合,对三篇文章的内涵做了深刻的分析,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其中的思想精华:明白了人生短暂,是必须尽早直面的,只有越早出发,才能走得更远;但在奋斗的过程中,又难免会遇上不顺,应该有一颗豁达之心去理性对待,避免走进死胡同。在必修四、必修五学习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庄子《逍遥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时,我又对儒道两家主要观点进行整合,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了“中国人精神上的两条路”,希望他们在生活学习中能像南怀瑾说的那样“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总之,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内容丰富,文章的涵义深刻,完全可以借此平台,将教书与育人同步进行,让学生深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亲身感受这些道理深深地根植于现实生活中,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高中阶段最大的整合是我将一些重点篇目形成一个系列“寻找更好的自己”(详见笔者另一篇论文):把《师说》《劝学》整合为第一部“虚心学习”,将儒道对人性善恶的讨论整合为第二部“追求善性”,将《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与现代散文《能思想的苇草》整合成第三部“善于思考”,边学习边探讨边写作,齐头并进,效果显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言文的整合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促使学生重新审视文言文的价值,深深赞叹古人的智慧,明白了文言文不仅没有远离我们的生活,而且对我们的成长大有裨益。以此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古文,并且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可以源远流长,泽被后世了。

  参考书目: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文化苦旅》

4510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