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阅读答案 > 《章永州家传》阅读附答案文言文

《章永州家传》阅读附答案文言文

时间: 惠敏1218 分享

《章永州家传》阅读附答案文言文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明史·列传第九十九》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何卿,成都卫人。少有志操,习武事。正德中,嗣世职为指挥佥事。以能,擢筠连守备。从巡抚盛应期击斩叛贼谢文礼、文义。世宗立,论功,进署①都指挥佥事,充左参将,协守松潘。

  嘉靖初,芒部土舍②陇政、土妇支禄等叛。卿讨之,斩首二百余级,降其众数百人。政奔乌撒,卿檄土官安宁擒以献。宁佯诺,而匿政不出。巡抚汤沐言状,帝夺卿冠带。川、贵兵合讨,贼始灭,还冠带如初。五年春擢卿副总兵,仍镇松潘。未几,政遗党沙保复叛。卿偕参将魏武、参议姚汝皋等并进,斩保等贼首七人,余尽殄。录功,武最,卿次之。黑虎五砦番反,乌都、鹁鸽诸番亦继叛。卿皆破平之,就进都督佥事。威茂番十余砦连兵劫军粮,且攻茂州及长宁诸堡。卿与副使朱纨以计残其众,战屡捷,遂攻深沟,焚其碉砦。诸番窘,请赎罪,歃血断指耳,誓不复叛。卿乃与刻木为约,分处其曹,画疆守,松潘路复通。进署都督同知,镇守如故。久之,以疾致仕。

  二十三年,塞上多警。召卿,以疾辞。帝怒,夺其都督,命以都指挥使诣部听调。未几,寇逼畿辅,命营卢沟桥。松潘副总兵李爵为巡抚丘养浩劾罢诏以卿代给事中许天伦言卿贿养浩劾爵自为地帝怒夺卿及养浩官令巡按冉崇礼核实时兵事棘,翁万达复荐卿,还其都督佥事,都东官厅军马。已而崇礼具言爵贪污,“卿镇松潘十七年,为蜀保障,军民颂德,且贫,安所得贿?”帝意乃解。进署都督同知。先后莅镇二十四年,军民戴之若慈母。再以疾归。

  三十三年,倭寇海上。诏卿与沈希仪各率家众赴苏、松军门。明年充副总兵,总理浙江及苏、松海防。卿,蜀中名将,不谙海道,年已老,兵与将不习,竟不能有所为。为巡按御史周如斗劾罢,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

  【注】①〔署〕委任。 ②〔舍〕宋元称官僚富家子弟为舍,明人沿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德中,嗣世职为指挥佥事嗣:继承。

  B.论功,进署都指挥佥事 论:评定。

  C.宁佯诺,而匿政不出 佯:假装。

  D.久之,以疾致仕 致仕:得官。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松潘副总兵李爵为巡抚/丘养浩劾罢/诏以卿代给事中/许天伦言卿贿养浩劾爵/自为地/帝怒/夺卿及养浩官/令巡按冉崇礼核实/

  B.松潘副总兵李爵为巡抚/丘养浩劾罢/诏以卿代/给事中许天伦言卿贿养浩/劾爵自为地/帝怒/夺卿及养浩官/令巡按冉崇礼核实/

  C.松潘副总兵李爵为巡抚丘养浩劾罢/诏以卿代/给事中许天伦言卿贿养浩劾爵/自为地/帝怒/夺卿及养浩官/令巡按冉崇礼核实/

  D.松潘副总兵李爵为巡抚丘养浩劾罢/诏以卿代给事中/许天伦言卿贿养浩/劾爵/自为地/帝怒/夺卿及养浩官/令巡按冉崇礼核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卿少有节操,凭借才能升职。他年少时就有志气和节操,喜欢习练打仗之事,跟从上级击杀叛贼,凭借才能与功劳不断升职,协助守卫松潘。

  B.何卿平叛有功,保卫疆域安定。守卫松潘期间,他多次平定众部落的叛乱,最终使众部落俯首臣服,同时采取措施安置他们,保证松潘的稳定。

  C.何卿忍辱复出,再得皇帝信任。嘉靖二十三年,边塞告急,何卿复出,被皇帝及同僚误解,经冉崇礼核实,才消除误解,官复原职,军民拥戴。

  D.何卿年老御寇,无功被劾罢免。他晚年带领家属奔赴苏、松军门抵御倭寇,因不熟悉海上军务,加之年事已高,最终无所作为,被弹劾而罢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乃与刻木为约,分处其曹,画疆守,松潘路复通。(5分)

  (2)卿镇松潘十七年,为蜀保障,军民颂德,且贫,安所得贿?(5分)

  参考答案:

  4.D (致仕:退休。)

  5.C (“为巡抚丘养浩劾罢”中的“为”表被动,而不是动词“担任”之意,故第一处断句应在“劾罢”后;按文意,“劾爵”的实施主体应为“养浩”,故第三处断句应在“劾爵”后。)

  6.D (“带领家属”表述错误,应为“率领家中兵众”。)

  7. (1) 何卿于是和他们刻木缔约,分别安置他们的属官,画定疆界守卫,松潘路又畅通了。(“约”“曹”“画”各1分,大意2分。

  (2)何卿镇守松潘17年,成为蜀地的保障,军民歌功颂德,并且贫穷,哪里得钱行贿?(“镇”“为”“安”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何卿,成都卫人。年少时就有志气和节操,习练打仗之事。正德年间,继承世职为指挥佥事。因为有才能,被提拔为筠连守备。跟从巡抚盛应期攻击斩杀叛贼谢文礼、谢文义。世宗继位,评定功劳,升任都指挥佥事,充任左参将,协助守卫松潘。

  嘉靖初年,芒部土司的儿子陇政、土司妻支禄等发动叛乱。何卿讨伐他们,斩首200余级,招降其兵士数百人。陇政逃奔乌撒,何卿传檄文告诉土官安宁捉拿献上(陇政)。安宁假装答应,却藏匿陇政不交出。巡抚汤沐上报有关情况,皇帝削夺何卿官职。四川、贵州军队合力讨伐,才剿灭叛贼,何卿又官复原职。嘉靖五年春天,提拔何卿任副总兵,仍镇守松潘。不久,陇政遗党沙保再次叛乱。何卿偕同参将魏武、参议姚汝皋等一起进攻,斩杀沙保等叛贼头目7人,其余也全部消灭。记功,魏武功劳最大,何卿次之。黑虎5寨番人反叛,乌都、鹁鸽诸番也相继反叛。何卿全都攻破平定,就提升为都督佥事。威茂番十多个寨子合兵抢劫军粮,并且攻打茂州及长宁各堡。何卿与副使朱纨用计谋杀死了一些叛军,屡战屡胜,于是攻打深沟,焚烧他们的碉堡。诸番困窘,请求赎罪,断手指割耳朵,歃血为盟,发誓不再反叛。何卿于是和他们刻木缔约,分别安置他们的属官,画定疆界守卫,松潘路又畅通了。升任都督同知,仍旧镇守松潘。很久以后,因病退休。

  二十三年,边塞警报不断。朝廷召何卿,他以病推辞。皇帝很生气,夺了他的都督头衔,命令他以都指挥使的身份到部里听候调用。不久,敌寇逼近京郊地区,朝廷命令何卿在卢沟桥驻扎守备。松潘副总兵李爵被巡抚丘养浩弹劾罢免,朝廷下诏用何卿代理。给事中许天伦说何卿贿赂丘养浩弹劾李爵,为自己留下提升的空间。皇帝发怒,削夺何卿和丘养浩的官职,让巡按冉崇礼核实。当时战事很棘手,翁万达又推荐何卿,于是何卿仍然担任都督佥事,统领东官厅军马。不久冉崇礼详细报告李爵贪污,“何卿镇守松潘17年,成为蜀地的保障,军民歌功颂德,并且贫穷,哪里得钱行贿?”皇帝的怒气才消解。升任都督同知。先后在松潘镇守24年,军民拥戴他如同慈母。再次因病归养。

  三十三年,倭寇自海上侵犯。朝廷下诏令让何卿与沈希仪各率家中兵众奔赴苏、松军门。第二年充任副总兵,总管浙江及苏、松海防。何卿是蜀中名将,不熟悉海上军务,年纪已老,兵众与将领也都不习惯水战,最终无所作为。被巡按御史周如斗弹劾罢免,去世。

  归有光《章永州家传》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君姓章氏,讳棨,字宗肃,世为海虞人。君为人孝友,入县学,以德行为博士所称举。尝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后中南京乡试,入南太学。是时增城湛公、高陵吕公居留都,开门讲道,学者云集。君两游其门。屡上春官①,不第。选调单县知县。单濒河,而地洼下。每岁桃花水发,河南人夜过河,盗决隄防,民患苦之。君至,适盗决者水将泛,率丁夫伐木增桩,昼夜捍御,卒以无虞。少年为胥卒,趋走县庭,候伺短长,规为不法。或以为言,君曰:“是于我无显迹,不宜预逆之。”抚以恩信,皆感激思为用。山东盗贼,多逃入单县界中,单人为囊橐,积不能得。于是诸少年为君耳目,尽获之。院司所下逐盗文符,无虑②百数,君一日条具申报,上官以为能。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齐鲁间皆推用其法。有胡兵自宁武关趋太原,声言欲向山东。都御史议兵事,部署将帅,独留单县令辕门。会虏信不至而罢。

  升安吉州知州。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活。其民好讼,君恒以理解之。有匿税者,为案籍人人阅之,鞭扑不用,而逋负悉出。所治孝丰,迄君去,一无所扰。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迁永州府同知。永州在楚、越间,号无事。太守日闭门高卧,以郡事委君。君亦优游而已。上疏乞休,方治行而卒。

  归子曰:永州君,恂恂然君子人也。往予试南宫③,君自安吉来朝,过予邸舍,欢饮,上马去。予顾其弟言,君近形神不偕,久官劳悴而致然耶,抑有所不自得者?而竟死永州。悲夫!仕虽不遂,论其行事,可以不愧于先人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

  注:①上春官:指进京殿试。 ②无虑:大约。 ③试南宫:指进士考试。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单濒河,而地洼下濒:靠近

  B.昼夜捍御,卒以无虞 虞:忧患

  C.君恒以理解之 解:押送

  D.仕虽不遂遂:顺心

  5.下列各句中,全部表现章君“行事不愧于先人”的一组是( )(3分)

  ①屡上春官,不第 ②率丁夫伐木增桩,昼夜捍御

  ③齐鲁间皆推用其法④岁旱民饥,殚力赈救,多所全活

  ⑤太守日闭门高卧 ⑥其县人至不知有州焉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归有光此文记述的传主名叫章讳棨,他平时为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他入南太学学习的时候,就因德行出众而被县学的学官称誉举荐。

  B.有些少年身为狱卒,却好窥探打听上级的长短。有人对此很有怨言,但章君却以恩德和诚信对待这些狱卒,最终感动了这些狱卒,都愿为他出力。

  C.章君在任安吉州知州时,对待逃匿赋税的人,不是用严厉的鞭刑,而是给他们准备查考的税法典籍让他们翻阅学习,结果拖欠的赋税全部交清。

  D.归有光认为章君是一个恭谨温顺的君子。最后章君之所以身死永州,归有光认为这是他长期为官操心劳力和心理抑郁不舒畅导致的。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河南人夜过河,盗决隄防,民患苦之。(5分)

  (2)田赋法弊,乃询民所欲,而亩敛以钱,民便之。(5分)

  参考答案

  4.(3分)C(以理解之:用讲道理来化解)

  5.(3分)C(①、⑤不符合题干要求)

  6.(3分)A(①传主名叫章棨;②不是南太学,而是县学)

  7.(10分)

  ⑴(5分)黄河南岸的人在夜里过河,偷偷地挖开堤坝,百姓对此担惊受怕,感到痛苦(对此憎恨)。(“河”,1分;“患苦”,1分;“盗”,1分;句意正确2分)

  (2)(5分)当时的田赋法有弊端,(章君)于是征求百姓的意见,然后采取了按照(或“计算”)田亩数量征收货币的办法,百姓感到方便了很多。(“亩”,1分;倒装句“亩敛以钱”,1分;“便”,1分;句意正确2分)

  (各句翻译句意不通顺的,要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君姓章,名叫章棨,字宗肃,世代都是海虞人。君为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进入县里的学校学习,以德行被学官称誉举荐。曾经跟从乡先生都御史陈公游学,后考中南京乡试,进入南太学求学。当时增城的湛公、高陵的吕公居住在原来的都城(南京),他们开门讲道,学者云集。章君两次在他们那里求学。(后来章君)多次进京殿试,都没有考中。后来被候补迁调到单县任知县。单县靠近黄河,而地势低洼。每年桃花开放时节黄河涨水,黄河南岸的人在夜里过河,偷偷地挖开堤坝,百姓对此非常憎恨。章君到任后,恰逢堤防被偷偷挖开,大水即将泛滥,章君率丁夫砍伐树木增加柱桩,昼夜防卫,最终解除了忧患。有些少年身为狱卒,却喜好奔走于县庭之中,窥探打听上级的长短,按照法则属于不守法纪。有人对此很有怨言,章君却说:“这种事情(情况)对于我还没有明显的(不法)迹象,不应该事先惩治他们。”(对这些狱卒)章君以恩德和诚信安抚他们,他们都很感激章君,并想着能为章君出力。山东的盗贼,很多逃到了单县,有些单县人窝藏、包庇他们,(致使)长时间不能捉拿盗贼。于是这些少年主动成为了章君耳目,(最终)把盗贼全部捉获。院司下达的逐赶盗贼的文书,大约有一百多条,章君一天之内就能够(按照文书要求)分条陈述并逐一向上呈报,上级官员认为章君能力出众。当时的田赋法有弊端,(章君)于是征求百姓的意见,然后采取了计算田亩数量征收货币的办法,百姓感到方便了。后来齐鲁之地都推行了这种办法。有胡兵从宁武关奔向太原,并扬言要进攻山东。都御史议论兵事,部署将帅,唯独让单县县令章君留在军营之外。(后来)幸好敌人遵守盟约没有前来攻打而作罢。

  章君升任安吉州知州。当年大旱,百姓饱受饥饿,章君竭尽全力赈救百姓,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被他救了下来。当地的百姓好诉讼,章君总是用道理为他们化解。有逃匿赋税的,章君就给他们准备查考的典籍让他们人人翻阅,(这种办法)根本不用鞭刑,而拖欠的赋税就能全部交清。(章君)治理的安吉州属下的孝丰县,到章君离任,他从没有给当地增添任何麻烦。孝丰县有人竟然至今不知道有安吉州。后来章君任职永州府同知。永州在楚、越间,一向宣称无事。太守每天闭门高卧,把郡府之事都交给了章君。章君也非常悠闲自在。章君后来上书奏请退休回家,正整理行装时却突然去世。

  归有光说:章永州君,是一个恭谨温顺的君子之人。以前我参加进士考试时,章君从安吉州来京师,专门造访了我的邸舍,二人痛饮一番,然后章君上马离去。我后来对他的弟弟说,章君近来形神不合,这是长期做官年老憔悴导致这样的,或者是心理抑郁不舒畅导致的吧?而他最终死于永州。悲叹啊!章君仕途虽不顺利,但说到行事作为,可以无愧于先人了。

451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