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阅读答案 > 《杜鹃花得红字》及《临江仙·暮春》诗词阅读附答案

《杜鹃花得红字》及《临江仙·暮春》诗词阅读附答案

时间: 惠敏1218 分享

《杜鹃花得红字》及《临江仙·暮春》诗词阅读附答案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临江仙·暮春》阅读附答案

临江仙·暮春

(宋)赵长卿①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①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这首词写在“靖康”之变后,宗室纷纷南迁,定居临安一带。

(1)结合上阕分析,首句两个“尽”字塑造怎样的词人形象,表现词人怎样的心理。(3分)

(2)赏析下片中“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这句诗词。(2分)

(3)请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3分)

塑造了长时间远眺征鸿和燕子,等待家乡消息的词人形象,(2分)将词人一次次希望得到家乡消息又一次次失望的情景形象写出。(1分)

(2)(2分)

从听觉、视觉上写在船内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看断桥绿柳如烟,来烘托凄凉心境。(1分)寓情于景。借雨打船篷、烟柳朦胧的景色表达不舍的离情。(1分)

(3)(3分)

上阕侧重写思乡之愁,漂泊之感。(2分)

下阕侧重写词人在有了归乡的可能后,欲去又流连、不去更思归的矛盾情感。(1分)

《杜鹃花得红字》阅读附答案

杜鹃花得红字①

真山民②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此韵。②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描写了愁云密锁、凄凉黯然的环境,为全诗定调。往事成空,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

B.颔联借景抒情,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表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明,怨深恨长。

C.颈联描写夜中之花极为传神,因是写夜,诗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气,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

D.尾联直抒胸臆,满山的杜鹃花,是杜鹃精魄的化身,充满思乡怨恨,行人见了凄然泪下,将行人的恨与杜鹃的恨统一在一起。

2.这首咏物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杜鹃花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A、B(A项中“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错;B项中“借景抒情”错。)

2.虚实结合。(2分)首联从虚处着笔,哀怨动人的传说给杜鹃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第二联由虚到实,杜鹃啼血染红千山万里,开出满山的红杜鹃,景象悲壮,遗恨尤为沉重。第三联前句写实,月下杜鹃花翠雾笼罩枝条;后句虚写,杜鹃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意象凄美动人。(4分)(如答拟人、用典、烘托,酌情给分)

简析

这首咏物诗是咏杜鹃花的,诗层层相扣,渐次推进,先从杜鹃上着眼,然后过渡到杜鹃花,最终言志,表达故国之思。

452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