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职场 > 职场培训 >

职场充电云时代

时间: 若木620 分享

  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企业(特别是外企、创意型企业等),开始在建立类似学生时代的社团,而一些HR部门,也开始为员工举办国学、养生讲座,一些企业还会送员工参加短期或长期的社会培训。

  充电的同时“混圈子”

  说到圈子,不能不提恰同学少年的“同学圈”。曾经,MBA/EMBA之所以费用高昂却大受追捧,更多的是因为人们看重除知识以外的“圈子”优势。然而,当人们过度消费MBA教育的圈子功能后,结果已人尽皆知,甚至成为笑谈。

  而此次调研数据也表明,职场人已拥有更多无需昂贵费用甚至成本极低的方式,同样可做到知识与人脉兼得。

  有42%参与此次调查者,正在参与或对依托于新媒体的各种新兴“圈子”抱有强烈兴趣:以《罗辑思维》、《极客公园》等为代表的这类“圈子”,实质是利用新媒体的形成的圈子;有21%的参与调查者表示,他们不但通过这些社群的微信语音、视频等特色内容获取知识、资讯,更乐于将人脉拓展到线下的互动形式中,比如读书会;有7%参与调查者表示,他们已不只满足于做一个参与者,而正在成为新社群的缔造者和组织者。

  对于HR部门来说,你认为一个只知道工作毫无爱好的员工,和一个有更多社会活动的员工,哪个更有创造力?更有可能带来个人业绩的成长?因此,如何构建和形成让员工受益的圈子,或者推荐员工进入有益其发展的社会圈子,不仅员工个人乐此不疲,对组织也充满机会。这更需要组织拥有迎接更多变化的胸怀。

  充电不仅在八小时之外

  过去,职场人充电通常都在抢夺“八小时之外”的家庭时间。而目前,随着就业、择业观念的日益自由和个性化,使得个人充电时间安排也不再局限于晚间和周末,在更加灵活的同时集中体现出向“两极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智能手机全面普及,利用手机APP背单词、看短视频,三五分钟即可轻松掌握一个知识点,因此有63%参与者是利用“零敲碎打”的时间进行充电。这也正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特征:碎片化。

  对于组织来说,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挑战:时间碎片化了,那么该如何抢夺员工的注意力。像京东的企业大学,在得知员工在追看《来自星星的你》之后,就组织了韩语培训班,同时请韩国同事主讲,延伸至韩国文化,还发起了“女神叫你去上班”活动。注意啦,重点在最后,是促使让大家好好来上班呀。这样既满足了个人充电愿望,又实际组织诉求的活动,谁会不喜欢?

  “职场跳槽”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到年底,民营、私营企业职员中有34%的人准备跳槽。有92%的调查者表示,为了提升自身含金量,提高跳槽命中率,他们在转岗之前都会做准备,而“充电”成为准备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所有“充电”内容中,又以英语、IT技能、专业证书类培训为多。

  智联招聘职业专家表示,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培训,然后择机跳槽已成为职场发展的最新动向。而面对名目繁多的英语及IT培训机构,如何选择好的培训机构进行充电,是个首要问题。

  这是主要是一个怎么学习的问题,学习方法有很多,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在去参加培训之前,最好能够准备几个与课程内容有关,且你觉得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在听课的过程中找方法和答案,这样的培训可能会更有针对性,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二是写文章消化学习内容。一般来说参加培训时觉得都知道了,三天后忘记一半,一周后忘记光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而如果能在课程结束后三天内将课程内容过一遍并且把重点写成文章,就会对课程内容印象深刻得多。这是因为在写文章时就有一个思考和融会贯通的过程,能将课程内容全部连成一片,记忆更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好没看完一本资料都写一篇读后感增加印象。

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