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职场 > 职场法则 > 浅析当下女性领导的现状

浅析当下女性领导的现状

时间: 朝莹801 分享

浅析当下女性领导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及社会化大分工在逐渐加快,世界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那关于当下女性领导的现状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当下女性领导的一些现状,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议当下女性领导现状

  一、当代女性领导的现状。

  女性在社会历史中的演进过程,从神话传说中的补天女娲,到氏族社会曾经是“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时代;到封建社会的 “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到近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到当代女性领导在社会各领显示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妇女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上下波动起伏,经历着历史风雨的洗礼和考验。当历史的黄页一页页翻过,经过世界无数女性的争取与奋斗,今天,当代女性正处在一个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在这里研究当代女性领导主要是指高层级的企业及政府的女性领导者,是处于决策层的女性领导。分析看出,当代女性领导的现状喜忧参半,大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喜的地方

  1、女性参政历史久远,当代女性迅速掘起。

  女性参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6年,英国妇女第一次提出妇女选举权,1869年美国妇女正式提出“妇女参政”口号到现在,妇女要求参政的历史已经走过了130多年。在130多年的参政历史中,写满了妇女的艰辛与泪水。在18世纪,法国著名女革命家和女权运动的先驱玛丽-古杰和罗兰夫人为了争取妇女的参政权利,被送上了断头台;当代美国著名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丹,为了维护妇女的工作权利,曾受到法庭的传讯。正是许多像玛丽-古杰、罗兰夫人这些杰出女性的前仆后继,使女性越来越出色,越来越成功。尤其是当代女性,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绝大多数国家的妇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女议员前10名的国家为:瑞典42.7%;丹麦37.4%;芬兰37%;挪威36.4%;冰岛34.9%;德国33.6%;荷兰32.8%;南非30%;新西兰27.6%;中国是24位21.8%.通过关注以上妇女参政机会的三个核心指标之一显示,女性领导者在政治舞台占领着一席之地。

  根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近10年来,我国女企业家群体发展迅速。在被调查的女企业高层管理者中,有95%是改革之后走上企业管理岗位的,其中1990年以后担任高层管理职务的占57%,男女比例接近;被调查的女企业主中,有58%是在1990年以后投资创业并获得成功的。

  2、参与社会管理范围广泛,能力逐步增强。

  当代女性无论是参与企业管理还是国家行政管理,都是从基层的管理人员逐渐做到企业或是政府的决策层直到国家元首,从后台到前台,从基层到高层,从企业管理层到企业决策层,从政府的执行层到国家元首。作为社会两性组成部分的另一半,当代女性参与社会管理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的扩大,不断的加强,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各个领域的领导核心层都有女性领导的身影。

  许多女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自身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在财务、人力资源、行政、公共关系、销售等方面取得成功,管理及领导能力等方面表现得毫不逊色于男性。据统计2001年我国副教授以上女教师数量是69907人,占29.6%;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87人,占5.1%;省、地两级党政领导班子中都至少有了1名女性,省部级女干部占同级干部的比例达8.0%,比1990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3、思想壁垒逐渐消除,内外环境得到改善。

  当代社会的进步为女性的成长和成功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人们对女性持有的各种偏见逐渐消除,女性自身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逐渐增强,对女性的能力普遍认可。调查显示:82.4%的女性表示“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80.0%的女性“不甘心自己一事无成”。对于明显体现“男强女弱”传统性别观念的“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的说法,受访问者大多数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不同意者占66.0%,其中女性为66.7%,高于男性1.5个百分点。同时,国家通过制定人才政策把女性人才和女性领导的提拔任用列入计划,通过政策保障,保证女性领导的比例和参政基础,这也是外部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方面。1990年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5次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会议;近10年来我国女性在人大、政协委员的数量上基本也可以反映出这一点。

  (二)不尽人意之处

  1、层级越高,女性领导者所占比例越低。

  世界上国家女元首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性,目前,世界现任女性国家元首仅仅12人;企业管理层中尽管中层女性的比例不小,但是女性总经理的比例很低,一份调查显示,在公司的经理层中,男性为57.9%,女性为42.1%,基本平衡,但是在总经理的职位上,男性比例为83.4%,而女性则锐减为16.6%。

  2、社会偏见仍然存在,社会压力较大。

  尽管当代的女性领导比例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对女性领导的根深蒂固的偏见仍然没有消除,人们对女性领导的领导行为及领导能力持怀疑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具有开拓精神、领袖素质高的男性更宽容更赞许更鼓励,社会倾向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对于具有远见卓识和敢冒风险女性,则往往求全责备难以包容,倾向于用传统“女人”的标准来看待她们、要求她们。而作为女领导人女领袖,则与传统的贤淑女性形象相差甚远,不仅一些男性有抵触,就连女性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退让三分。

  美国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8月23日发表了资深编辑诺尔撰写的一篇题为“千万别娶职业女性”的文章,列举了娶职业女性的若干弊端,包括职业女性更容易离婚、更容易欺骗、更不可能要孩子等等。尽管是一家之言,但是代表了社会部分人的观点。我国一份调查显示,目前人们对领导岗位上女性比例偏低的原因,有77.8%的人认为是“社会对女性有偏见”,59.1%的人认为是“培养选拔不力”,认为“女性领导能力差”的仅有25.7%。同时,由于性别的原因,女性的身体及发育过程受到年龄的制约,女性发展中面临的天花板现象使许多优秀的女性失去了再晋升的机会。一个男性管理者在40岁的时候可以迎来事业的巅峰期,而一个女性的黄金时期是35岁到40岁之间,时间短暂而急迫。

  3、家庭与工作不能兼得。

  女性作为母亲及妻子的角色从时间、责任及道义上对女性领导产生制约。尽管一般高层女性从年龄上多为成家立业,子女已经基本具有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但是对子女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过多的精力放在事业和工作上,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和了解,不像男人一样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去。当代女性担负家庭与事业的双重责任,如何很好地协调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困扰着许多高层女性管理者。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女性领导力科研组《中国女性管理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家庭和事业的关系上,年龄越大的女性管理者越感觉存在矛盾,30至35岁和40至45岁是比例较大的两个区间。“家庭状况对女性管理者的短期倾向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有子女的女性管理者。” 针对28~53岁的成都各大企业女高管调查显示,90%的成都女高管受困双重烦恼,被调查的90%的女高管表示,自己面临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困扰。绝大多数女高管每周的工作时间在48小时以上,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庭。90%的女高管表示,自己面临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困扰。因为眷顾家庭的精力、时间减少,必然带来家人的不满,自己的愧疚和无奈使得精神压力很大。


  看过“浅析当下女性领导的现状”的人还看了:

1.重读女性领导力

2.亚洲女性领导力是怎样的

3.成功女人的创业故事

4.女人感悟的句子

96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