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安全知识 > 儿童火灾案例

儿童火灾案例

时间: 李敏740 分享

儿童火灾案例

  由于儿童年龄小、身心稚嫩、生活经验缺乏等,儿童学习和掌握消防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和您分享的儿童消防火灾案例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儿童死伤火灾的三大原因

   一是好奇心强。

  5~12岁是孩子最爱玩火的年龄。这个年龄段正是开始注意身边事物的时期,他们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探索欲极强。火神秘和多变,恰恰满足他们的需求,引爆他们的好奇心。

  二是逆反心理。

  “爸妈不让玩火,我偏玩。”孩子不是完全不知道火的危险,但是5~12岁这个年龄段,逆反心理很强。当某件事物被禁止时,尤其是在大人只做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三是逃生自救能力弱,易伤亡。

  由于年龄小,孩子们在灾难陡降、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显示出明显的弱势,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在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和基本的自防自救能力的前提下,很容易失去判断力,胡冲乱撞,从而在烟火中颓然倒地。甚至还有一些居民喜欢外出时把孩子锁在屋里无人看护,这时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留守儿童安全更需保障关爱

  2015年3月间某省一村庄发生火灾,造成2名儿童死亡,一名儿童全身60%重度烧伤。重伤小女孩每天需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花光了家里原本不多的积蓄。据悉,他们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已经六十多岁,父母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从小便缺失家庭的照顾。

  据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火灾受伤的儿童案例中,“留守儿童”占据了一定比例。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多,这一群体的消防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由于孩子父母双双在外打工,儿童的安全与生活大多托付给爷爷、奶奶照料,因为“隔辈亲”等原因,往往溺爱过度,极易放纵小孩。更因为老人大多年老体衰,对儿童照顾不周,大多数只管生活,无暇顾及教育。很多时候,农村的留守儿童的安全常常处在失管状态。小孩天性贪玩,在无人看护或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极易遭受火灾伤害。消防部门提醒,学校要针对留守儿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科学教育计划,开展消防宣传。

  孩子火灾高危消防意识薄弱

  2015年2月5日,广东省小商品批发商城发生火灾,造成17人死亡,周围87户312名居民受到严重影响。火灾原因竟是9岁男孩玩打火机,令人瞠目结舌。2011年,某市一栋三层楼出租房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一个女孩抱着弟弟大喊救命。见火越烧越大,女孩情急之中将弟弟抛出楼外,接着自己也跳下楼来。姐弟俩双双身受重伤,浑身是血被送往ICU病房,令人心痛。

  据相关调查显示,有超过30%的儿童在家能轻而易举地拿到火柴和打火机等点火器具,40%的学生有玩火经历,近40%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至少有过一次烫伤经历。此外,51.8%的学生还未掌握基本的消防灭火常识和火灾自救知识,有33%的学生对火灾危害性缺乏认识。在住校学生中,针对所在寝室的环境,有37.01%的学生没想过火场逃生问题。

  儿童遇到火灾的应对方法

  电影院中,警铃突然响起,一阵阵浓烟从幕布后蹿出,瞬间填满了房间,伴随着刺鼻的味道。“请大家保持冷静,弯下腰,用手捂住口鼻,往有光线的出口有序撤离。”一名工作人员站在影厅门口,组织观影者撤离。

  5岁的乐乐握紧妈妈的手,弯着腰快步走向门前。身后,二十多个小朋友与家长同乐乐一样,有序地进行撤离。

  这是不久前在中国消防博物馆中进行的一场“北京少年儿童消防嘉年华”的安全教育活动。

  暑期来临,由于儿童年龄小、身心稚嫩、生活经验缺乏等原因,儿童消防安全已经成为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何对少年儿童推广消防安全知识技能?一旦发生火灾,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40%学生有玩火经历

  “消防员叔叔,我们这里着火了,快来救火!”5岁的乐乐拿起电话,在他的周围已经遍布浓烟。乐乐清楚地告知着火地点以及着火物品。

  在朝阳区公安消防支队左家庄消防中队,乐乐在“北京少年儿童消防嘉年华”活动中,第一次拨打了火警电话。

  “叔叔,这是干什么用的?” 乐乐拿起一个面罩转了几圈。“这个叫防毒面具,可以防止毒气、烟雾进入鼻子和嘴巴。”一名消防员战士告诉乐乐,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防止毒气、烟雾吸入口中,小朋友们可以用湿毛巾代替,把湿毛巾对折捂住嘴巴和鼻子。“毛巾打湿后最好稍微拧一下,让毛巾不滴水,这样防毒的效果最好。”

  全球儿童安全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有近40%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至少有过一次烫伤经历。超过30%的儿童在家能轻而易举地拿到火柴和打火机等点火器具。40%的学生有玩火经历,此外,51.8%的学生还未掌握基本的消防灭火常识和火灾自救知识,有33%的学生对火灾危害性缺乏认识。在住校学生中,针对所在寝室的环境,有37.01%的学生没想过火场逃生问题。

  消防嘉年华同时在中国消防博物馆中进行演练,小朋友纷纷化身小小消防员和家长以家庭为单位分为不同的角色小组,分别体验报警、穿战斗服、出警、灭火等体验环节,真实模拟火灾发生的紧张环境,由真正的消防员叔叔带领孩子们做一名小小消防员。

  在火灾逃生模拟体验区,小朋友与家长弯腰捂鼻依次快速通过由“应急疏散逃生帐篷”用声光电、发烟等效果模拟的火灾现场环境。让每个家庭通过现场体验,掌握火场应急逃生技能。露露小朋友和消防员叔叔一起搭乘云梯车,握好在场地内准备好的水枪向“火焰”喷射,不一会儿“火焰”就被扑灭了。成功解救了被困小朋友。露露又在消防员的带领下再次登上了模拟消防车回到“消防局”,恢复器材装备。

  火灾死亡人数18.6%是未成年人

  今年5月底,公安部消防局发布数据称,近五年来,全国共有1624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火灾中遇难,占火灾亡人总数的18.6%。

  在左家庄消防中队,6岁的默默有些不解地问消防员,“叔叔,我家在2楼,着火的时候,跳下来是不是可以呢?”

  “小朋友们要记住,不管你在几楼,都不可以跳下来。”一名消防战士连连摆手说,发生火灾时如果被困在2楼出不去,小朋友可以把床单、衣服打湿后打紧结然后顺着床单往下滑,但是如果在较高的楼层就不建议这么做了,小朋友应该跑到窗口等通风的地方大声呼叫,等消防官兵的救援。

  北京市消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调查分析火灾当中少年儿童死伤案例,常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首先,5岁至12岁是孩子最喜欢玩火的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中,少年儿童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火的神秘感恰好满足他们好奇心理的需求。“那曾在寒夜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带来温暖和光明的火苗肯定会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不成想这小小的火苗若看管不严,就会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成为火魔肆意的第一帮凶。还有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越不让玩火就越偷着玩。家长只禁止孩子玩火,但是没有解释危害,孩子的逆反情绪也就出现了。”

  该工作人员表示,少年儿童逃生自救能力弱,在发生火灾后易伤亡。在灾难出现时,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显示出明显的弱势。一些少年儿童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在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和基本的自防自救能力下,容易出现失去判断力,盲目乱撞,最终导致危机出现。


看了儿童火灾案例还看:

1.儿童消防绘画作品欣赏

2.关于儿童消防安全绘画作品

3.幼儿消防手抄报图片内容

4.幼儿园消防知识手抄报

5.儿童消防绘画图片

59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