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年农业的政策最新消息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2017年两会上提议关于农业有哪些政策,关于农业政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两会过后关于农业有哪些新消息。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两会对农业的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年两会对农业的政策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要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建立贫困退出机制。

  邹进泰说,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概括地讲,是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土地的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

  邹进泰认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而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大批农民进城、农田撂荒的情况。在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属性,保障农民权益的情况下,放活土地经营权是大势所趋。”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村已有30。8%的农户将承包地流转出去,35.1%的承包地流向其他经营主体,面积达4.7亿亩。其中,湖北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1780万亩,流转比例达39.5%。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方式。

  不仅如此,作为土地流转重要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湖北也已基本完成。“按户连片耕种”的“沙洋经验”还写入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农村改革的又一“湖北贡献”。

  然而长期以来,各地实践过程中,仍然时常出现农户土地承包权益不明确,流转经营者对政策有担忧,土地流转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邹进泰表示,2016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此次又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用制度化的手段保障各方权益,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很有必要,意义深远”。

  邹进泰说:“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没有国外经验可以照搬照套。当年安徽(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小岗村的尝试促进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分离。现在‘三权分置’这一制度安排,同样是在各地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的,是来源于实践的,也是由问题导向的。这体现了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

  2017年两会农业的相关问答

  1农村土地流转:如何保障农民权益?

  在土地流转当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保护农民的权益。所以现在我们在进行承包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把每一个农民承包地在哪儿、究竟有多大面积、地力如何、土地生产能力怎么样,都进行明确勘测、评估和登记,然后发一个证。农民讲这叫确实权、颁铁证,就是保护他的利益,他不用担心了,可以安心出去打工了。另外,我们实行“三权分置”,就是把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开,使集体、承包农户和流入土地者的权益能够都得到保护,并且能够平衡。

  2农村土地使用权问题如何解决?

  既然设定使用权,而且流入土地搞生产经营要有这个权利,当然要保护,要使它的使用权的权能也得到实现。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正在进行的土地使用权的抵押贷款试点,流入土地了,生产要用贷款,使用权也可以抵押,目前做的一般都是抵押它预期收益,还有其他方面的探索。

  当然要说明一点,就是使用权的实现不能侵害承包权和所有权。怎么保证?就是合同约定,就是承包农户和流入方有合同,这个合同要在农业部门进行鉴证,双方权益都要得到保障。一方面,引导合理的土地流转费,保障农户的权益;另外一个方面,也保障流入方的权益,这样的话,大家就有一个明确的生产经营预期,有利于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我还想补充说一句,现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仅只有土地流转一种方式,还有一种很普遍的方式,而且我认为这是很有前景的方式,就是土地托管,有的是半托,某一个生产环节托给你管了,有的是全托,就是全年帮你种植,到年底算账就可以了,这也是实行规模经营的一种方式。

  3如何解决农村、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农业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废弃物的治理。目前,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已经开展了五大行动,分别是畜禽粪污治理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农膜回收行动。

  今年我们采取几项措施:一是首先在100个畜牧养殖大县开展试点。二是正在研究出台制度性措施,就是规模养殖场必须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把它作为一个市场准入,当然国家会支持建设这方面的设施和开展处理工作。三是在财政上采取先建后补,支持第三方治理等措施,进行粪污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包括怎么样把它能够施用到农田里去的一些措施。

  4今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

  今年的1号文件对农业供给侧改革又作出了新的部署,2017年在具体措施方面,我们主要是抓好以下五件事。

  一是去库存。改善供求关系,主要是减玉米。2016年,已经调减了近3000万亩,今年还要继续增加。希望今年能够调减到4000万亩,而今年由于实行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玉米价格向市场回归,所以也会引导农民进一步调整结构。

  二是补短板。就是要补齐优质品种、短缺产品、生态环境的短板。比如我们要振兴奶业,增加大豆生产,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

  三是增效益。农业的效益问题关系竞争力,也关系农民的利益。现在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成本“地板”抬升,另外一个方面,大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在下降,所以效益和增收的空间受到挤压,要在这个方面采取措施,特别是大力推进节本增效和适度规模经营,再就是拉长农业的产业链。

  四是育主体。就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村的职业农民,也包括返乡下乡的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和退伍军人,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

  五是增动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二是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比如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还比如休闲农业,通过这些方面来激发活力,增加动力。

  5如何看待现在的返乡创业?今后是否会出现大家争相当农民的现象?

  现在确实有个新词叫‘城归’,就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科技人员下乡创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我认为这种社会现象也说明,农村、农业确实成为‘双创’的一个新天地。

  返乡创业人员到农村来发展有好处,因为他们在城市里经受了城市文化、工业文明的熏陶,他们视野比较开阔。另外他们不少人积累了一些资金,有的还有一技之长,他们到农村创业可以带动农民共同增收致富。所以我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其他人员下乡创业,可以给农业增添新的要素,可以给农业结构调整开拓新的路子,也可以为我们农村繁荣增添新的功能,这是一个好事情。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支持这些人员下乡、返乡创业的文件,有八条政策措施,包括在市场准入上、金融服务上、财政政策上、用地上、用电上等等都有优惠政策,我想这是一个大的利好。

  下一步,农业部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几件事:第一,要检查督导落实;第二,引导产业方向;第三,推介成功做法;第四,设立创业园区。我们要为返乡、下乡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欢迎大家到农村来,和农民一起创业。

2017年两会对农业的政策相关文章:

1.2017两会农业政策

2.2017两会三农政策

3.2017两会关于农业补贴新政策

4.2017互联网农业政策

5.2017两会对农民的政策

3249986